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这个人物太小了,小到明知死得冤枉,八百多年无人替他翻案,但他又是搅动中国历史的大人物,大到使一个鼎盛王朝被覆灭。他就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辽国汉臣马值,没几个人知道这个人的名字,除非你精通北宋历史。

马值,汉族,河北人,在辽国为官,童贯使辽,马值偷偷找到童贯,献上联合被辽国压迫的女真族打击辽国,如果成功,可以顺利收回燕云十六州。童贯大喜过望,偷偷把马值带到北宋,童贯向宋徽宗提出这一妙计,得到宋徽宗的认可,于是给马值封了官,并赐国姓赵,改名赵良嗣,全权负责与金国联络联合灭辽之策。

当时的女真族生活在长白山一带。其生活的地区与北宋并不相邻,中间隔着辽国土地,赵良嗣化装成商人,坐船夸过渤海湾抵达金国,金国七次东渡北上,最终敲定合议,金国取燕山以北辽国土地,北宋负责是燕山以南和山西大同府的土地收复。成功后,北宋可以得到石敬瑭贿赂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土地。因为这次合议都是经海上来往签订,故称《海上之盟》。

金国如约进攻辽国,而且非常顺利,辽天祚帝被打的到处逃亡,辽国五京中三个都落入了金国之手,只有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北京附近)留给北宋攻打。童贯平定方腊起义后带着大部队去摘果子,他们以为辽国已经被打残,北宋15万大军一到,他们肯定会不战而降,没想到这次童贯遇到了硬茬,这位纵横西北,把西夏打的打败的的战神童贯,遇到了硬骨头辽国林牙耶律大石,这位可是几年以后纵横西亚的西辽帝国开创者,战神级的人物,欺负西夏和方腊得心应手的童贯被耶律大石打的惨败而归。

带马值会背诵的长胡子太监童贯

不甘失败的北宋又组织20万大军二次伐辽,但是关键时刻功败垂成,丧失大好机遇,童贯于是想出借金兵帮忙的主意,金国大军一到,辽国残余势力土崩瓦解,不战而降。不过问题出现了,这些本应该北宋攻取的地区被金国占领了。人家可不会白白送给北宋。于是负责和金国联络的赵良嗣再次出场。

经过赵良嗣几次艰苦卓绝的谈判,金国最终答应把燕京附近的六个州割让给北宋,但北宋必须为此付出代税银,而且这六个州中的一些有用人才,比如官吏、商人、手工业者都要迁到金国去。两国从新签订了互不侵犯,相互不得收留对方叛将等条约。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宋朝并没有想预期的那样收回燕云十六州,对此结果并不十分满意。于是经常鼓动边界上金国方面的守将叛乱投靠宋朝。

在金国割让给北宋的土地中,最东端只到了现在唐山市的丰润区。遵化、丰南等地属于北宋,唐山大部、迁安、滦县、卢龙、抚宁、昌黎等归金国。由辽国降将张觉管理。前边说过,金国要迁走划给北宋几个州里的大部分人口,这些迁走的人口都要经过张觉的属地,这些不愿北上的人撺掇张觉叛金投宋,这样他们就可以回家了。张觉被说动,但是北宋不敢接受,因为这明显违反和金国签订的盟约,但是北宋政府又非常希望得到平营滦三州的战略要地,于是他们导演了一出闹剧。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但应该是童贯和蔡京的主意。他们让张觉想恢复大辽的旗号,这样张觉就不是金国人了,然后北宋从辽国人张觉的手中接收平营滦三州的土地。这样就不违背宋金两国签订的条约了。

这个策略得到了宋徽宗的认可,从开始的不接受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接受了张觉得投奔,并封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给了大量赏赐。

但是宋徽宗的这一决定遭到了赵良嗣的坚决反对,赵良嗣从开始制定计划到后来谈判归属地问题,一直与金人接触,算是最了解金国的人,他认为这一举动必定会引发金人的不满,会引来巨大的麻烦。史书记载【既而朝廷纳张觉,马植争之:“国家新与金国盟,如此必失其欢,后不可悔。”朝廷不听。坐夺职,削五阶。】

就这样,赵良嗣被免了官,事后证明,赵良嗣是对的,北宋此举激怒了金国,金国很快平定了张觉得叛乱,逃到北宋的张觉在金国人的压力下也被北宋砍了头。金国继续向北宋讨要逃跑的那些准备迁走的人口,北宋以各种理由推脱,不予兑现,再加上答应借给金国的三万斛粮食一拖再拖,代税银以次充好,最终战争爆发。

北宋并没有因此反思自己行为不端惹怒金国,反而把金国攻打北宋的责任推给了赵良嗣,认为是他联金灭辽的政策导致的恶果,把他给杀了。这赵良嗣死的实在是冤枉。

有很多人认为北宋联合金国灭辽是一步臭棋,那我就要问了,什么是好棋。联合辽国阻击金国还是最山观虎斗?很显然两个都不是办法,金国灭辽,北宋参与不参与都是一个结果,到时候金国灭掉辽国,对不是盟友的北宋会更好吗?显然说不通,马值的策略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维持宋金之间的关系,北宋走得最臭的一步棋就是想法设法从金国那里捞便宜,算计金国,一点盟友的样子也没有,最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两国兵戎相见。赵良嗣是极力要求和金国处好关系的,北宋不听他的建议也就罢了,还把自己惹出的麻烦推给马值,让他背锅,这也太不地道了。

马值死的很冤,但是因为他是个小人物,连个替他喊冤的都没有,想想真是可悲。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在一战打的快倾家荡产的毛熊终于迎来了1917年,擅长折腾的他们决定好好报复一下社会,让世界都知道熊爷不爽了到底多可怕。俄历二月,他们推翻沙皇组建共和政府,到了俄历十月他们又把共和政府推翻建立布尔什维克政府。一波水银泻地的连环操作后,别说是外国,连自己家里小熊都处于懵逼状态。

新政府自然得有新气象,但他们得首先解决一个要命的问题,光忙着折腾了,还没和德国佬停战呢!发现问题严重的毛熊赶紧派代表团和德国人谈判,地点定在了后来闻名世界的布列斯特,所以这次谈判又被称为布列斯特谈判。

要说毛熊思路清奇起来一般人扛不住,出发前列宁老大拽住了团长越飞问,咱们和二月党那群挫逼的本质区别在哪?越飞表示完全抓不住重点。老大只好谆谆教诲,俺们代表人民啊!人民你懂吗?广泛的各阶层啊!你看你这代表团,一共九个人,全是官员,这能代表人民吗?

越飞终于明白了老大的意思,这事儿好办,他把九人的代表团扩大到二十八人,囊括了士兵代表、水兵代表、工人代表和妇女代表。这一票人浩浩荡荡的就向火车站出发了,到了火车站越飞突然想起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擦,出发时候我就觉得好像缺点什么,农民代表呢?苏维埃不能只有锤子没镰刀啊?

农民代表很快就有了,越飞一抬头就看见一个长发披肩、胡子灰白的老头,他正拖着个破布袋子在雪地上行走,满是皱纹的脸上充满了苏维埃的坚毅。大体上就是如下这个造型:

越飞赶紧迎了上去:“你要去哪啊?同志?”

老汉:“赶火车去莫斯科啊!主人!”

越飞:“现在是新时代了,不必叫主人,叫我同志!”

老汉:“好的,主人!没问题的,主人!”

放弃治疗的越飞赶紧说:“上来吧!同志,我送你去!”

就这样,一个无辜的俄罗斯老农罗曼·斯塔什科夫被忽悠去了布列斯特。当然,发现方向不对的他曾经尝试反抗,但最终屈服于卢布的力量。谈判桌上的老农一言不发,事实上他啥也听不懂,因为谈判是用法语进行的。而且一言不发才是他最好的选择,鬼知道他会不会问德国佬我们割让这块地,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不交税了。

真正属于斯塔什科夫的showtime是在晚宴环节,那时候俄罗斯的农民都是吃不饱饭的,他狂暴的吃相让各国代表认为自己穿越回了石器时代。以至于德国人开始怀疑,苏联代表是不是请了一群演员来忽悠他们,假谈判真偷袭。最后让德国人消除疑虑的还是俄罗斯老农,在服务员问他和白葡萄酒还是红葡萄酒时,啥也不懂的他决定不耻下问。他向邻座的恩斯特·冯·霍恩洛厄-兰根堡亲王问“哪种酒劲比较大”?、

作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甥孙、德国继承人之一的王子殿下当场懵逼,他直接表示自己很惭愧,作为贵族中的贵族,他居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老农民原谅了他的无知,并且准备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两种都喝掉。事实上,据在场人士描述,这个难题终归没有解开,因为那大爷喝高了.....

就这样,一个俄罗斯农民见证了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役的终结,作为小人物,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了谈判人员名单上。虽然感觉很扯淡,这确实真的发生了,只能说很多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操蛋.....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有志向,就有壯舉。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影響的驚天歷史事件莫過於陳勝吳廣起義。他們的大膽行為,揭竿而起,使響應者蜂擁而至,短短時間內,使強大的大秦帝國大廈轟然倒塌。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成就了劉邦改朝換代的美差。所以在特定條件下,小人物的行為不可小覷!具有原子能的破壞力。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小人物,应该是小官小吏或无职无权的军人或平民。这些人历史很少记载,但在演义.故事和戏剧中也塑造了一些受人尊敬.感人至深的小人物。

如在古代周朝,教子有方的孟子之母,秦朝的荊轲.孟姜女等;近代的花木兰.秋瑾等;近现代的杨子荣.琅琊山五壮士.投江的八女.刘胡兰等。

到了现代更是不胜枚举。如:为了新中国革命和建设英雄牺牲的烈士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劳模们,他她们都有感人致深.使人尊敬的事迹。

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富強,我们应该感恩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感谢军人们为我们提供的安全环境,感谢伟人们.英雄们.科学家们的杰出贡献,也应该感谢各条战线的小人物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当属程婴和公孙杵臼。一个是区区医匠,一个只是个武士。二人为了赵氏复兴,几乎要么战死,要么忍辱负重近20年,牺牲全家人的幸福甚至生命。战国的赵国是第二强国,他的王族的祖宗就是这个叫赵武的孤儿。

春秋五贤士。他们其实严格说来都是士大夫,应该比程婴地位高得多。但是,追随重耳(后来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期间,他们和乞丐没啥两样。其中,有一人叫介子推的割下大腿上的肉,煮汤给公子重耳喝,这样才免遭做饿死鬼的厄运。后来这个人在重耳成为国君后,反倒和老母亲隐居,也不会去做官。真君子也!为了躲避重耳的寻找,背着母亲躲在深山里,即便被大火烧死也没有出来,真是忠义之臣啊!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士为知己者死——为知己,更为大义!

看门人候赢一出场便是巅峰,一出场又将迟暮!候赢用通天之计,信陵君以弥天大勇,改写了赵国的历史,也谱写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恩故事,给“士为知己者死”诠释得淋漓尽致,令人敬佩!

也留给了人们无限的忧伤,无限的遐想——

如果候赢早些时候遇到明主该多好啊!他的计策环环相扣,却繁而不乱,可谓是算无遗策!只可惜还未完全绽放,便已凋零……

候赢高义

国家安危,走卒有责,始为知己,终于大义

不谋高位,不畏强御,大隐于市,去留无意

前无思量,后无牵挂,无欲无求,殉情于义

危难之际,义无反顾,不问得失,世之高义

候赢之才

一派清流,灵静致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动声色,韬略万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略施小计,窃符救赵,雄兵百万,力挽狂澜

千钧一发,杀伐决断,举重若轻,世之罕见

候赢为人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七十古稀,甘为小卒

交友待人,才德至上,君子之交,恬淡如水

志存高远,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候赢与信陵君

公子厚礼,慕名而来,候赢拒之,不为所动

执辔御车,毫无谦让,市井会友,公子苦等

暗中窃观,和颜悦色,候赢大喜,和盘托出

候赢苦心,以壮其威,公子闻之,感动涕零

推心置腹,相谈甚欢,候赢动容,成座上宾

窃符救赵

秦急攻赵,赵求于魏,晋鄙引兵,停兵不进

公子有知,唇亡齿寒,苦无良策,以命相搏

公子临行,同候赢别,候赢无话,公子独行

公子不解,旧路返还,候赢早料,恭候多时

公子拜之,以求良策,候赢妙计,窃符救赵

诓得兵符,令将进兵,若其不从,朱亥毙之

夺权代将,救赵却秦,若依此计,大事可成

吾已年高,不得同行,进兵之日,自刭之时

……

结语

观候赢谋略过人,算无遗策,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才之风;另处事干脆,不拖泥带水,杀伐决断……

如此贤才,却甘为监门小吏,洁身自好数十年。还毫无怨言,不卑不亢,安贫乐道,自在其中!

当获一知己,不能赴汤蹈火同上战场,却愿舍命以死相陪……

当然候赢绝不是愚忠,他如此的结局估计还有勇于善后、承担责任的含义……

这难道不是我们该尊敬的人吗?

本篇已讲完,对本次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敬请关注@共赏五千年 ,获取更多的往期内容,继续更新中,让我们一起海阔天空、畅意抒怀,谢谢朋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