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外三座连在一起的赵王城遗址,是当年赵王的皇城还是古代的邯郸城?

三座遗址相连,范围清晰,古城墙痕迹明显,范围很大,传说是赵王城。但在战国时期应该不可能存在比故宫还要大很多倍的王城,(赵王城总面积512万平方米,北京故宫72万平方米)这三座遗址应该是当时的邯郸城还差不多,主城内的三座大土台才是赵王的王城。对此你怎么看?

整个赵王城遗址分成三部分,范围很大,可以肯定不属于王宫的宫城,应该是当时赵国的都城。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王宫比明清故宫还大。

西城最大,东城略小北城最小,西城里有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的三座大土台,其中南面的最大,北边的两座要小很多,估计大高台就是当时赵王和大臣们议事的大殿,后边两座小的高台应该是生活区,赵王和几人一起生活的区域。三座高台才是赵王的宫城位置,周围一带是都城市区,官员百姓、商人、手工业者居住的地方。

在古代生产水平落后,铁制工具还没普及,粮食产量很低,为了衣服还要种麻种桑养蚕。所以在古代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色,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说法,所以古代的城内不可能养太多的人,能到万人绝对就是奇迹。

在古代国民有两种,一种是国人,一种是野人。国人住在城里,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而野人则是指生活在远离都城的农村人。

赵王城的面积是故宫的近七倍,在当时的情况下,赵王不可能见这么大的王宫,赵王城是赵王和国人共同居住的国都,里面除了赵王的王室家族以外,还有各部大臣的府邸,买买商铺,酒店客栈、各种服务机构。五百多万平方米,按照北京宣武区人口每平方公里三万四千多,按这个密度,赵王城可以容纳十七万以上的人口,这在古代是不肯能的,缩减五倍,3-4万人口,这在古代已经是很大的城市了,不要总看历史上打仗的人数那都是加了倍的,不是实数,形容城市人口多的也说10万,实际上没有那么多。

邯郸市外三座连在一起的赵王城遗址,是当年赵王的皇城还是古代的邯郸城?

据我己故的母亲讲,西城南边最大的台叫令台,是赵王出征点将的地方,有七十二台之说。母亲童年时遇到下雨就到城墙上拾箭头,很多。可见当时的战斗相当激烈。

邯郸市外三座连在一起的赵王城遗址,是当年赵王的皇城还是古代的邯郸城?

邯郸的成名,要推及到从中牟迁都于此的赵国第三代国君赵敬侯,赵国迁都邯郸后,第一要做的事,就是要修建巍峨的宫殿以象征王权,邯郸也不例外,公元前386年,在现在邯郸主城区市南面约10公里的地方,建了赵王城,成为战国时邯郸城的象征,但整个赵国邯郸城,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赵氏封地的大北城,一部分是赵王城,这要从赵氏的历史说起。

赵国的故事,为何建都邯郸?

赵氏之雄霸于七国,往上推溯应为赵氏最有能力的宗主之一,赵鞅。赵鞅时为晋昭公六卿之一,为晋国下军佐,历经三十余年苦心苦诣,赵氏终于在晋国各士族大夫残酷的倾轧斗争之中,存活而壮大,那时赵鞅的封地就在邯郸,他在晋国国都新绛上班,封地邯郸就交由赵氏士族打理修建,当时把整个封地外围建了个城,大兴土木,那时的城垣就是把官署,家宅,市井中心(也就是个井字街)包围起来,内蓄家兵,不受侵扰,城墙也不高(与印象中的都城城墙差得远),有城门,这就是当时的封建士大夫,家族的领地,也就是大北城。

到了赵鞅的重重重孙,就是前面提到的赵章(赵敬侯),他是赵国的第三代君主,他的父亲赵烈侯受封为诸侯之一(赵烈王为赵国开国之君,后传其弟,再传至其子赵敬侯),这是三家分晋之始,到了赵敬侯等三家最终终于灭了晋国,把最后一点土地分干净,算是三家分晋之终,前后共 70余年,赵国的国都也一直在变,从晋阳,到邢台,到中牟,直到赵敬侯决定迁都赵氏封地邯郸,那是公元前386年。

于是,公元前386年左右,开始兴建赵王城,在原来从赵鞅开始修建的大北城的南面,几乎是相接的位置,建了赵王城,这两大块统称为赵邯郸城,其实其总的名称应该叫做"赵国邯郸都城”,现在是个景点,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北城,一部分是赵王城,也叫做赵邯郸故城。

赵王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邯郸故城有多大?大北城多大?

赵王城面积包括主城,东城和西城,据遗留下的城垣考证约512万平方米,有人说了,那故宫才72万平方米,怎么一个战国七雄之一的赵王城居然比故宫还要大?这其实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赵王城实际上是半个赵国国都邯郸的面积,为什么说半个呢?因为还有个大北城。

  • 赵王城的面积

赵王城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中三座城,其中西城最大,呈矩形,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北城面积约180多万平方米,东城面积最小,约130多万平方米,共计约512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赵王宫位于北城稍南一些,称龙台,呈方形,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从其对于赵国的地位来说,相当于故宫,但面积仅为紫禁城的十分之一。

赵王城遗址

  • 大北城面积

赵王城建立之后,大北城成为邯郸都城的一部分,两者相加为赵国国都邯郸。大北城原来虽然只是一个赵氏封地,一个封建领主的地方,但实际上比赵王城的面积还要大,东西长约3600米,南北长约4600米,约1656万平方米,是整个赵王城的三倍,加上赵王城,赵国都城邯郸的面积可谓七雄之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赵王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王城与大北城的分布,现在有哪些遗迹可旅游?

大北城几乎相当于现在邯郸丛台区的1/5和邯山区的1/5,丛台区是因赵武灵王(赵敬侯的重孙)的丛台点兵而来,是邯郸的主城区,邯山区在丛台区之南。大北城从北面联纺东路往南到渚河路,从东面曙光街到西面建设大街,包括了邯郸站在内的这一片区域。

大北城

赵王城的北城接着大北城的西南角,在现在的渚河与南,西环路之间。

赵王城建成之后,原来的大北城就成为了城市的商业中心,有居民,客栈,商贩,各种手工业者聚居的一个地方,而赵王城,除了王宫之外,就是官署衙门,器械库,仓廪,军营,以及官吏的宅第。

  • 大北城遗址的旅游

大北城的大部分地方都已经是城区了,现在的遗址公园小得多,大约63万平方米,叫做赵苑公园,包括照眉台(宫女照眉之处),插箭岭(赵王灵王胡服骑射,令人纵马射箭入岭上之标标靶之处),铸箭台(在插箭岭旁边,射箭铸箭),另外还有许多与邯郸故城有关的成语典故的发生地,如一枕黄粱等等。

大北城遗址,邯郸赵苑公园

  • 赵王城遗址旅游?

这里现在统称叫做赵邯郸故城遗址,在南环路,包括西,北,东城。其中西城景点较多,有西门阙,烽火台,邯郸驿等等,北城主要是看龙台,东城所说为赵敬侯点将之所,现在点将台,练兵场,军寨等等,同时以现代手段还原了当时战国纷争的历史画卷,包括与赵国有关的渑池会盟,胡服骑射,负荆请罪,完壁归赵等等著名的历史事件。

赵王城遗址

总结一下,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包括大北城,和赵王城,赵王城遗址面积512万平方米,大北城在其北面,面积约为1656万平方米,所以当时赵国国赵国国都邯郸的面积是两者相加约2168万平方米,约为汉长安城的3/5,可以说是战国七雄当中,都城面积最大的,也是列国之中最为繁盛的,所以才有邯郸学步的故事,可惜秦章邯灭赵后夷其都城,成为一片废墟,现在我也只能从那首著名的《赵都赋》里领略邯郸的雄姿了: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

毁我塑我 原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