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主动挖掘的多还是保护性挖掘的多?
一般这个话题是针对墓葬而言的,考古界对于古墓葬几乎不存在纯粹的主动发掘,自从十三陵万历皇帝的陵墓考挖掘古事件以后,国家汲取教训,对主动挖掘关紧了大门。考古的原则应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在墓葬没有被破坏或面临破坏的情况下,原则上是原地保护,不能主动发掘。对于武则天的乾陵和秦始皇陵让众多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心里样了好多年,但出于保护的原则,国家是绝对不会开这个口的。不用说帝王陵,就算是一般名人墓葬,只要没有被破坏或面临破坏一样是不允许主动发掘的。
定陵地宫
最近比较火的就是海昏侯墓的发掘,这次考古挖掘震动考古界,是近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海昏侯墓之所以国家批准挖掘,是因为在2011年被人盗掘,在勘探过程中又发现西北角有一个五代时的盗洞,墓葬已遭到破坏,所以才被你准抢救性发掘。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汤显祖墓的发掘。1017年8月28日,江西省文化厅、抚州市政府联合宣布:汤显祖家族墓园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目前基本确定汤显祖墓。但事情很快出现反转。8月3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约谈江西省文物局、抚州市人民政府,并正式致函江西省文物局。原因很简单,早在4月份,国家文物局批复了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2017年度考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发掘应在充分调查、勘探的基础上进行,发掘对象应为墓园内相关建筑和附属遗迹,不能涉及汤显祖墓葬本体’”。
海昏侯刘贺墓
有考古专家对此义愤填膺:“如果这次允许了主动发掘名人墓葬,那么成都武侯祠的刘备墓是不是也可以挖?慈禧太后的墓虽然被盗过,是不是也可以再挖一次?这样的话后患无穷。我们还是应主要考虑保护文物。”
汤显祖家族墓葬
可见国家对主动考古挖掘是严格控制的,很多人以为国家考古也和盗墓则一样,见到墓葬就挖个底朝天,这是纯粹的误解,考古是保护文物,挖掘是为了避免破坏,不面临破坏危险的墓葬是绝不能主动挖掘的,而盗墓贼是破坏文物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方向,民众之所以会误解,一个原因是宣传的不够,另一个原因就是盗墓的团伙和个人故意混淆考古和盗墓的概念,从中煽风点火,蒙蔽群众,使人们对考古抵触,对盗墓者同情,以便他们开展盗墓活动。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被他们蛊惑,发现盗墓的行踪和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阻止他们对文物的破坏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