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都能千杯不醉?

古人为何都能千杯不醉?

酿酒技术比较简单,直白点说,就是直接把粮食和水放在合适的温度下利用细菌发酵产生酒精,然后过滤出含有酒精的液体部分直接饮用,因为发酵是要靠细菌来完成的,而酒精本身是杀菌的,所以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一个临界点,酒精含量达到15%—17%时,细菌就会被酒精抑制,不会再继续发酵,所以直接酿造的酒精度数基本不会超过17度,如果度数偏低,酒精在细菌的作用下会继续发酵酸化成醋,这就是古代酒保存不好会变酸的原因。

因为酒精度数比较低,这样的酒口感寡淡无味,一般都是经过加热以后饮用,热就会变得口感强烈许多。这就是古人往往要把酒加热以后引用的原因,酒精含量低也决定了古人饮酒量很大的。

蒸馏酒的出现并不晚,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取代直接酿造占主导地位只是明代以后,民国时直接酿造的米酒所占比例还是很大的。现在直接喝酿造米酒的只是南方还存在小范围流行。蒸馏酒技术的最大好处是大大提高了酒精度,关键是合理利用了残次粮食制品,直接酿造的酒对酿酒材料从质量上有较高的要求,而蒸馏酒因为要经过蒸馏过程,相当于高度提纯,所以对一些劣质的原料也能充分利用,比如红薯提取淀粉以后的粉渣,碎米糠,凉制柿饼子时刮下的柿子皮等废料。

现在蒸馏酒已经完全取代了直接酿造的米酒,占据绝对主力市场,这类酒的度数一般在30—60度之间,是直接酿造米酒酒精度数的数倍,再像古人那么喝,基本都会死于酒精中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