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跪拜的规矩你知道吗?

中国的丧葬文化历史悠久,因为中国人有视死如生的观点,在中国人眼里,人去世了是到了另一个世界,生命在不同的世界里延续。所以中国相比于其他国家文化,更注重丧葬文化的仪式感。在中国历史的五千年中,文化的融合几乎从未中断过,但古老的农耕文明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大,人们被禁锢在土地上,相对不同民族种群交流有限,文化的融合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就导致了一些文化地域性很强,产生十里不同俗的现象。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大,对长者尊重,对礼仪重视,这是共同点,但因为某些地方性文化的保留,使得各地丧葬风俗又存在明显的地方差异。白事的跪拜礼也是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以我的家乡为例,跪拜礼集中在“喂亡灵“”的时候,出殡一切事宜完成,在抬棺出殡前要先到五道庙领魂,在五道庙烧纸,用【拖魂树】也有叫挑魂纸的东西绕火堆三圈,并呼唤死者回家,然后把拖魂树放到专门轧制的椅子上抬回家,到家后设摆香案,把放有拖魂树的椅子灯放在香案后,家人给亡灵梳洗喂饭【喂亡灵】,同时账房先生按照礼单上的人名【叫单子】喊到谁的名字谁到香案前跪拜行礼,磕头的方式没有一定规矩,大部分人是磕四个头,也有行三拜九叩礼的,个别讲究的还有二十四拜。仪式完成后把椅子灯里代表亡灵的拖魂树报道车里,和全套的纸扎一起送到村口烧掉,这个仪式叫【发行

】回来后就可以抬棺去坟地了,再去坟地的路上,还会有路祭,就是一些生前和死者关系好,或者得过死者的恩惠,但没有太深关系,没有出席葬礼的人,这些人就以路祭的方式表达对死者尊重和感谢。路祭的方式一般是摆路祭的人自备香案,摆上一些简单的贡品,棺材到时停下,摆路祭的在香案前行跪拜礼,方法和喂亡灵时一样。

这是比较正规的程序性质的跪拜礼,另外亲友奔丧初进门时也要在灵前行跪拜礼,中午吃完饭后,作为死者的外甥、女婿还有荤贡礼,就是在灵前摆上自己买来然后煮过的肉,行跪拜礼。

白事跪拜的规矩你知道吗?

白事跪拜

循周礼,亡者为大。跪拜之礼,虔敬最是。

洁手。至跪垫前就位。一鞠躬。至香案前。跪。献帛。一揖。叩首。献香。初献香。再揖叩首。亚献香。三揖叩首。三献香。揖手叩首。兴。复位。拜,兴,再拜,兴,三拜,兴。单膝跪谢孝孙。孝孙回礼。单膝跪谢孝子。孝子回礼。向灵位鞠躬。退。向护丧者高揖。护丧回揖。延宾入座。

如果是孝子舅家人等(外室贵宾。俗称母党)、服侄等以及孝子孝孙等另加食案前仪注。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百般礼仪,无不出自周公。祭奠之时,严肃内外,禁止喧哗。凢百职守,各尽其职!

白事跪拜的规矩你知道吗?

白事是很隆重的。我们这边是:亲属和帮忙的吃晚饭后,支客主持,鼓乐伺候,开始对外祭拜,灵堂左右各有一人,一人主持,一人捻香,祭拜人拿烧纸点燃后,捻香三拜,主持高喊,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孝子回礼!灵堂左右是孝子贤孙,没有女的,随着主持一起完成动作。祭拜人起来后,再做三个揖,一是亡者,再是两个司仪和孝子,这样就可以。顺便说一下,鼓乐是专门的鼓乐

白事跪拜的规矩你知道吗?

我们这边还算简单,孝子在院坝口披麻戴孝,脚下放一草团,跪水泥地太痛了。有客到跪拜,嘴里叫出对方称呼说您稀横<意思为对方少有来@。来客说送老归山百事顺利,并把孝子扶起。

白事跪拜的规矩你知道吗?

按照陕西关中民间礼节,白事中儿女子孙、女婿外甥一般行三拜九叩首礼。祭拜前,先来至香案前三步远处,向左右礼宾说明自己与亡人的关系及自己的名字。左右礼宾就开始高声唱礼,左司唱道“某某(舅父/泰山)大人千古”,右司唱道“某某顿首叩拜/哭奠”,左右两司同唱“两厢起乐”!左司唱礼(1)“打拱,拜,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打拱”、(2)“上前一步,打拱,拜,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打拱”、(3)“上前一步,执香”(祭拜者从香筒抽出三支香)、“拜香”(礼拜者把三支香平捧至额前三鞠躬)、“焚香”(在蜡台上点燃三炷香)、“拱香”(手执三炷香三鞠躬)、“上香”(把三炷香插于香炉)、“打拱,拜,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起,打拱”(面对香案行跪拜礼:下拜后要凝视神像,三次叩头不能像鸡啄米,而要叩一次头,抬头看一次神容,然后再叩下一次头)、(4)“后退一步,打拱,拜,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起,打拱”、(5)“后退一步,打拱,拜,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起,打拱”、(6)“上前一步,打拱,拜,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起,打拱”、(7)“上前一步,打拱,拜,执奠杯奠酒三杯,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起,打拱”、(8)“后退一步,打拱,拜,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起,打拱”、(9)“后退一步,打拱,拜,一叩头、再叩头、三叩头”、“动哀声”,左右两司礼宾依礼扶起。祭拜者向左右两司施礼(作揖)答谢、礼宾还礼(作揖)。“大礼告成,归位”。

注:1、文中的打拱就是作揖;

2、拜,就是跪拜。

白事跪拜的规矩你知道吗?

白事吊孝苏州风俗:上门三叩首是礼节形式:1.同族“老长辈”上门吊孝,小辈(二代以上)灵堂门前接“礼”叩拜(跪接)。2.死者未成家无小辈,可以“免礼形式”,点三支香即可,免点“烛”。3.丧事(火化)所有亲属(第一排)向所有参加告别亲戚朋友“回礼”不谢!4.出丧时“老长辈”前来送别,小辈跪地“叩拜”。上述个人见解,因地而宜,不宜多宣传迷信,易风易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