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能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1960年10月23日,苏联准备试射第一款可以实际使用的洲际导弹,该导弹代号为“R16”,可以携带核弹头进行远程打击,但是导弹在即将准备发射的时候,工程师突然发现该导弹拥有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电路问题导致燃料泄露,好巧不巧泄露到了涡轮的位置,一旦点火很有可能直接爆炸。

此时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濒临发射的导弹已经被树立了起来,但是引擎在设计的时候,就只能保持树立状态24小时,如今因为处理故障,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工作人员只能违规抢修,在注满燃料的火箭上进行焊补工作,结果在处理配电器的故障时,第二节引擎突然被点燃爆炸,造成了160名专家和一名苏联元帅遇难,周围一切都被火焰吞噬…

这枚威力巨大的洲际导弹,还只是第一款可以服役的导弹,如今随随便便一颗洲际导弹都可以将国际空间站击毁,主要是因为洲际导弹速度快,射程高以及轨道可变。

‬只要射程够,更改一下,很多中段的反导导弹都能打到空间站

先不说动辄上万攻击射程的洲际导弹,实际上如今很多反导拦截弹都能够将空间站击毁。

2008年2月21日,美国发射了一枚名为标准-3的防空导弹,在247千米的高度上成功将一颗失控的雷达成像侦查卫星USA 193击毁。卫星被摧毁以后,破碎成如橄榄球大小的3000多个碎片,然后进入大气层被燃烧殆尽。

大部分的卫星飞行高度和空间站的高度基本相同,即便轨道不同差距也不是很大,而且相比于空间站,卫星更小移动速度更快,修改过参数后的防空导弹都能轻易追踪上高速飞行的卫星,那么击毁空间站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空间站拥有紧急避碰的能力,但拦截导弹或洲际导弹的能力更强

众所周知,空间站是拥有紧急避碰能力的,前一阶段“星链”卫星靠近我国空间站事件,我国的空间站就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成功的避免了碰撞的风险。

姑且不说这次“星链”变轨靠近我国空间站的原因,咱们就说一说空间站变轨的能力。国际空间站目前共有四种变轨的方式,但只有三种可用。

第一种是最早的推进方式,采用“曙光”舱的推进能力进行推进变轨。

第二种是2000年的时候,国际空间站“星辰”舱自带的推进器推进变轨。

第三种是“星辰”号对接口中,长期停留的俄罗斯或者欧洲的飞船,本身自带推进装置,也可以用来推进变轨。

第四种就是空间中“和谐”舱对接的美国飞船,利用飞船提供的推进装置来完成变轨。

如今,“曙光”号已经变成了中间舱,推进器的功能不能使用了,所以国际空间站变轨推进器只能使用其中三个方式。

变轨推进其实就是点火喷射,在宇宙中点火加速或者反向减速,就可以实现空间站轨道的升高或者降低,虽然速度快,但是远不及拦截导弹或者洲际导弹的变轨速度。毕竟这类导弹制造初期就考虑到了拦截的能力,因此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要强于空间站,这也让空间站想躲都躲不开。

‬空间站永远不会被他国导弹击碎,除非想要发动战争

虽然有很多导弹都能够击中空间站,但是空间站几乎不会被导弹击碎,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空间站属于他国重要的太空设备,国际空间站是16个国家合作项目,破坏国际空间站相当于同时得罪了16个国家,没有人会这么傻做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点,有能力发射空间站的国家就那么几个,他们还都配备导弹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是由预警卫星和预警雷达组成,其中预警卫星可在导弹发射5到60秒内捕捉到导弹火焰的强烈红外线,远程像预警雷达提供导弹的红外图像以及主动段的具体情况,预警雷达会预测导弹的数量,位置,目标以及什么时候返回大气层,还有预测导弹落地的时间等。

这么高端的预警系统,很多国家都有,因此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射导弹击碎空间站无异于“痴人说梦”,也正是因此,没有国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攻击他国空间站。

不过,空间站虽然永远都不会被导弹攻击,但是却有别的方法击毁它,这个方法就是用卫星打卫星。

目前反卫星(空间站)的手段一共有三种,既导弹,卫星,天空飞机。

导弹咱们就不多说了,就说说卫星,卫星攻击卫星,在多个国家看来都是应该被禁止的行为,因此很多国家都希望大家一起来签署一个协议,也就是太空非军事化协议。但是美国在2019年12月20日的时候,颁布了一条名为《国防授权法案》的规定,批准成立太空军,而星链作为非常廉价的卫星,同时计划建成以后卫星数量超过4.2万个,分布在340公里,550公里以及1150公里的高度,星罗密布的卫星几乎把地球“包围”,这种情况下发生“意外”碰撞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如今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平均每周会涉及到大约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而星罗密布的卫星不仅仅是有“意外”碰撞的可能,一旦4.2万颗卫星部署完毕以后,以后再想发射火箭升空乃至于探月探火星,都要事先和SpaceX公司商量协调,否则就有可能相撞失败,而这和太空封锁意义相当。

‬写在最后

导弹攻击空间站或者卫星的想法已经远去,可以说能够完成这样难度的国家太多,但没有人会这么做。如今星罗密布的卫星才是真的应该引起注意的关键点,因为卫星攻击卫星是攻击手段之一,而且太空中发生一些小“意外”想必谁也控制不了,因此我个人的想法是我们是不是要在空间站上准备一些自保的措施,单靠机械臂是无法应对“意外”发生的,有效的预警拦截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方向。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赞,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能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现有的反导拦截弹摧毁国际空间站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毕竟国际空间站还是处在近地轨道上,相当容易被反导拦截弹给击中的。只不过,可以归可以,但是一般不会有国家会主动地去攻击国际空间站的。

国际空间站的具体情况

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在400千米左右,一般的防空导弹是无法伤到它的,毕竟防空导弹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对于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就无能为力了,因为防空导弹射高最高的貌似也就是标准-6Block1b,其最大射高仅有160千米。可见,现役的防空导弹是拿国际空间站没辙的。

由于国际空间站是处于外太空中,而外太空的环境与地面又大不相同。外太空的温度极低,低至-270.3℃;辐射极强,微重力环境,且大气层可以忽略不计。一旦遭到攻击,就会将国际空间站的外壁损坏,最终导致内部失压,氧气泄露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事故。

只不过,当空间站受到损伤之后,是不会立刻就坠毁到地球上的,只会慢慢的在大气的阻力作用下坠落到地球上的。然而国际空间站降落时由于和大气层之间的摩擦会产生较高的温度,从而被烧蚀掉大部分,坠落到地球上的碎片也就不会剩下多少了。

空间站是由很多舱室构成的,如动力舱,试验舱,设备舱等等。而只要动力舱不被破坏,空间站依旧有动力可用,并不会立刻就掉高度的。

现役的先进的导弹

也正是因为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为400多千米,所以说,也要击中国际空间站,导弹的飞行高度就要超过400千米。当然了,这个400千米指的是射高,而不是射程。而现役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的射高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因为很多的防空导弹最大射高有限,面对在400千米高空的国际空间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说:俄罗斯最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选用的40N6拦截弹,其最大射程高达480千米,但是最大射高仅有30千米。

美国陆基最先进的爱国者-3防空系统,选用的MM-104拦截弹的最大射程为160千米,最大射高仅为20千米。

即便是专门为反导而生的萨德反导系统使用的拦截弹,其最大射程有300千米,但是最大射高仅有150千米。

由此可见,现役比较先进的防空导弹是无法击中国际空间站的,根本原因就是射高达不到要求。

而除了防空导弹之外,还有专用的反导拦截弹和反卫星导弹,这两种导弹的最大射高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毕竟洲际弹道导弹中段的飞行高度,卫星的轨道大多都要比国际空间站的高。

就比如说:洲际弹道导弹在飞行中段的高度在2000千米左右,像电子侦查卫星的轨道高度都要超过400千米。

而现役的反导拦截弹还是有多个型号的,如美国海军的标准-3Block2A反导拦截弹,美国空军的GBI反导拦截弹,俄罗斯的51T6反导拦截弹,反导拦截弹。

标准-3Block2A反导拦截弹

其最大射程为2500千米,最大射高为150千米,关机速度为15马赫。

GBI反导拦截弹

其最大飞行速度24.4马赫,最大射程5000千米,最大射高2500千米。

51T6反导拦截弹

其最大射程2000千米,最大射高为15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14.7马赫。

以上三种型号的反导拦截弹都是可以击中国际空间站的,且没有任何难度。由此可见,现役的导弹还是可以轻松将国际空间站给摧毁的,这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能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答案是轻而易举,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是不是说大话咱靠数据来证明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的实验室,轨道高度距离地面是300多公里,因为轨道要经常调整,所以只是一个大概值。

目前第一导弹,俄罗斯R-36M洲际弹道导弹

目前世界上最厉害的导弹、威力最大最强的导弹就要数俄罗斯所研发的R-36M洲际弹道导弹了,也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导弹,最大射程达到了16000公里,可以打击地球任意目标

大家听了有个疑问认为洲际导弹虽然能打一万多公里但那是地球上的距离,而国际空间站,那可是在太空啊! 导弹也能够得着吗?

大家明白,洲际导弹的发射轨迹就焕然大悟了, 洲际导弹垂直发射 一直向上突破大气层进入太空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太空中没有空气的摩擦,导弹会节省大量的燃料,等到到了目标上空 然后再向下突破大气层实现变轨,重力加速,速度瞬间会超过音速的20倍, 这么快的速度,地面任何拦截系统都无济于事

但是洲际导弹价格昂贵,贵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导弹的价值贵过同等重量的黄金

打仗就是打金子一点都不夸张

发射洲际导弹一般都配有核弹头,而且是多枚核弹头

所以,洲际导弹一旦应用在战争中 那就代表世界末日。

洲际导弹换个名词,那就是有攻击能力的火箭,

火箭都能把炸弹运送到30万公里左右之外的月球,区区几百公里的空间站 简直就不值一提

目前,中俄美三国都有这种打击月球的能力, 至于小小的空间站,那根本就是张飞吃豆芽

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能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严格来说,目前我们的导弹可以击毁国际空间站,但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因为国际空间站在太空,被击毁了它的残骸和碎片依旧会漂浮在太空中。

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重400吨左右。它部署在离地面319至346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在这么近的地方,地面发射的反卫星导弹是完全可以击毁它的。

2007年1月11日,我们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当时我们就用一枚DN1的导弹击毁了一颗报废的风云1号C。

风云1号C是一颗气象卫星,它部署在离地面863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这颗卫星重950公斤,是一颗长2.02米,宽2米,高2.215米的六边形柱体卫星。它的太阳能帆板展开后总长10.56米。

大家想想看,我们连一颗包括太阳能帆板展开后长度只有10.56米,离地面高度863公里的卫星都能击毁,要击毁长110米,宽88米,离地面高度在319至346公里的国际空间站,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然了,我们有这个能力,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其它国家也有这个能力。

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能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谢邀,还真的能啊!!!

咱们先说说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在1998年11月15日开始发射的,在之后空间站的不同组件分批被发射到了轨道上进行组装。到了2000年11月2日,首批宇航员进入空间站。不过从1998年开始国际空间就在不停地扩建,直至2011年2月24日最后一个多用途增压舱被装入国际空间站,这个漂浮在地球上空417公里高度的空间站才算是真正定型。

国际空间站以7660米/秒的速度沿着远地点为427公里,近地点为417公里的轨道运行,其轨道近似一个完美的圆形轨道。如果人类设计的导弹可以打到500公里的高度上,就可以命中国际空间站。

那么我们就来翻翻武器库,看看有哪些导弹可以打到国际空间站的高度吧。

首当其冲的是RIM-161标准3导弹。这是美军研制的一款中段反导系统的执行弹药。主要用来拦截在大气层外处于中段飞行的洲际导弹。它的射高恰恰可以达到500公里。

其次是我们的开拓者和捷龙。

看样子熟悉不?其实开拓者1号火箭就是用我们的东风-21弹道导弹改进发展而成的,在2007年,的实验中消除掉了轨道高度在865公里的风云1号气象卫星。

再有就是俄罗斯的5T16导弹了,这是A135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主要用来拦截350-900公里高度上来袭的弹道导弹,打到国际空间站的427公里高度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有一个要素咱们要知道,之前W君告诉过大家无法拦截飞行速度在马赫14以上的末段弹道导弹弹头。但是国际空间站的飞行速度在每秒7660米,这个速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马赫14,为啥可以拦截呢?

主要是因为,国际空间站本身重达420吨,是一个太空中的庞然大物,甚至在地面上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而且本身国际空间站相对脆弱,不能做各种激烈的变轨操作。因此,被导弹命中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只不过,即便是命中了国际空间站,把它炸成碎片,国际空间站也很难落地,这些碎片会在轨道上继续飘散。大约在十年后才能落入大气层。

而在这10年中,恐怕要危害上千颗卫星的轨道安全。

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能不能打下国际空间站?

中美俄三国完全有能力干脆利落的用导弹打下国际空间站。值得一提是没谁敢冒天下大不违去打空间站。那等直接了宣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