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纳卡地区一直都是阿塞拜疆的土地,因此亚美尼亚就是割让纳卡地区,世界地图依然不会重新绘制,只不过即使割让,即使现在停火,未来还依然会重蹈覆辙,进行武装冲突!

纳卡位于高加索地区,全名叫做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而这一地区,一直就是归阿塞拜疆。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纳卡地区的争端来自于民族

纳卡地区的争端,其实来源特别简单。

这一片土地目前生活了18万人口,但大部分人都属于亚美尼亚族的人口,超过了80%,这一部分人渴望回归亚美尼亚,因为他们在纳卡地区生活环境恶劣不说,收入也很低,他们渴望并入亚美尼亚以后,可以自由的出入亚美尼亚,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教育。

纳卡想要和亚美尼亚融合,而阿塞拜疆却不愿意让属于自己的国土分割,这一来一回就开始了争斗,导致纳卡夹在中间特别难,损失惨重!

虽然纳卡地区目前属于独立,对外宣布自己是纳卡共和国,有首府有总统,但是国际上依然认为纳卡还是阿塞拜疆的土地,因此世界地图一直都是这么划分的。

纳卡问题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

从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这个地区就一只斗争不断。1923年7月7日,纳卡地区就成立了自治州,归阿塞拜疆管理,也是因此才确定了阿塞拜疆管理的基调。

从1923年开始,到1987年,纳卡地区一直都有斗争,想要归到亚美尼亚管理,结果民族斗争愈演愈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开始摩擦剧烈,在1988年的2月份,纳卡战争爆发,超过3人去世,23万人流离失所。

纳卡地区一直斗争不断,源于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其实我个人认为,他们完全可以求助一个大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强大又富有同情心,同时还特别爱好和平,有这个国家的帮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谁还想着打打杀杀啊~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纳卡本来就是阿塞拜疆的,只是1994年被亚美尼亚占领了,除此之外,还包括纳卡地区与亚美尼亚中间的区域。

不管历史上属于谁,二战后形成的边界已经难以强制改变了。从本次纳卡冲突爆发到现在,亚美尼亚方受到攻击,损失惨重,但没有一个国家提供实质的援助,连声援的都没有,可见这个秩序的牢固性,牢固的已经形成了共识,以至于没有人愿意打破它。

以库尔德为例,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的边界有大片的库尔德人聚居区,人口超过4000万,虽然伊拉克、叙利亚的库尔德人都已经实现了自治,掌握了很大权力,但仍然无法独立、甚至实现库尔德地区的独自建国,就是因为无法打破二战后形成的国家政治版图的缘故。提到独立建国,连美国都不会支持!

亚美尼亚同样如此,靠一时侥幸取得的别国土地,无论人口占比多高,都很少有其他国家承认,被攻击、被拿回也不会有其他国家援助和声援。

这事情也好也不好,好的是靠武力开疆扩土的年代过去了,弱国的生存有了很大保障,不好的是一些还没有独立的民族、一些想要跨国合并的民族区域,变的不现实了!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是的,具体来说是个榔头!

明明纳卡地区就在阿塞拜疆的版图之内,何来重新绘制一说?画地图不要钱的吗?

在静夜史看来,需要变的不是地图,而是心态,尤其是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个小国而言,虽然历史上的芥蒂和冤冤相报的仇恨短期内难以消弭,但在两国都筋疲力竭尤其是死伤惨重的情况下,紧抱着所谓的荣誉和耻辱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正视现实并自立自强才是王道。

而很明显,两国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尤其是处于下风的亚美尼亚。

当地时间11月10号,经过俄罗斯锲而不舍的三次斡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双方终于同意11月10号零点起在纳卡地区完全停火,这标志着自9月27日爆发的长达一个半月的纳卡冲突终于结束。

根据停火协议,亚美尼亚政府将承诺所有部队撤出占领区,包括克尔巴加尔、拉钦等,这意味着亚美尼亚对纳卡地区的掌控范围大大缩水。

而此举也激起了亚美尼亚群众的滔天怒火,就在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辛扬宣布签署停火协议后不久,首都埃里温就出现了大量的抗议者,他们不仅闯进政府大楼打砸,包围了总统官邸,更有甚者,亚美尼亚17个反对派政党联合要求总理帕辛扬辞职。

想想当初全民皆兵,甚至老弱病残都披挂上阵的悲壮,如今却丧权失地的尴尬局面,亚美尼亚群众的愤怒实在再正常不过。

但问题是,他们再愤怒也没有什么卵用,别说亚美尼亚改变世界,就是打败阿塞拜疆扭转高加索格局都办不到,因为亚美尼亚的本质是一个小国,而小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博弈的棋子。

棋子,是没有话语权的,尤其是亚美尼亚这样的弃子。

从一个半月以来纳卡战争的轨迹看,之所以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对阿塞拜疆的支持,尤其是土耳其直接从叙利亚向纳卡派出了4000名雇佣军,再加上阿塞拜疆本就比亚美尼亚更强壮,所以即便亚美尼亚全民皆兵也难逃一败涂地的尴尬命运。

面对流血又流泪的亚美尼亚,亚美尼亚的盟友俄罗斯却并没有仗义出手,反而是不停地斡旋,可以说是亚美尼亚在纳卡不断挨打的重要推手。

而普京之所以爱上了主持正义而不是替亚美尼亚出气,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亚美尼亚作为俄罗斯的自己人,却和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家一样,在颜色革命的诱惑下和西方国家眉来眼去,并打起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意,这种脚踩两只船,想要两头通吃的做法自然让俄罗斯非常不爽。

所以,俄罗斯的作壁上观,就是借助阿塞拜疆的手教育亚美尼亚,让它尝尝被社会毒打的滋味。当然,阿塞拜疆消灭亚美尼亚后在高加索坐大也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所以俄罗斯又必须在关键时刻出手斡旋;

二是高加索作为俄罗斯的腹心和称霸全球的踏板,决不能出现动荡。所以即便唯恐天下不乱的土耳其派兵参战浑水摸鱼,俄罗斯也始终保持克制积极斡旋。

在俄罗斯看来,只要能通过斡旋保持高加索的稳定,俄罗斯可以牺牲掉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利益,成全阿塞拜疆的贪欲。如此亚美尼亚得以回归,阿塞拜疆得到安抚,高加索恢复了和平,岂不一举三得?

然而,这种肢解纳卡的操作毕竟不符合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的根本利益,虽然两国因为宗教和历史问题水火不容,但在纳卡问题上却保持了高度共识,那就是纳卡是一个整体,无论属于亚美尼亚还是阿塞拜疆。

高加索作为名副其实的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就被各方势力争相抢夺,尤其是北方的基督教势力和南方的伊斯兰教势力,这样的争夺也让纳卡地区几度易主。

最早的纳卡地区属于亚美尼亚王国,亚美尼亚人也是名副其实的纳卡之主,而后阿拉伯帝国等穆斯林势力崛起,阿塞拜疆人逐渐将亚美尼亚人取而代之。但等到沙俄帝国异军突起,亚美尼亚人又重返故土,所以纳卡成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死结。

苏联时代,为安抚阿塞拜疆,将亚美尼亚人占大多数的纳卡地区划入了阿塞拜疆版图。再加上苏联为分化高加索地区推行民族识别,这就更让纳卡地区成为阿亚两国解不开的症结,等到苏联解体,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相继独立,两国也很快因纳卡地区打得不可开交。

本次纳卡冲突,不过是几十年来阿亚冲突的一次高潮,而这样的对抗不会改变高加索局势,更不会消除阿亚两国的仇恨。

但愿阿亚两国重归和平,但纳卡问题不解决,尤其是周边大国不消停的情况下,高加索的真正和平注定遥遥无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在地图上本来就不是他们的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看来你是真不懂,中国绘制的地图,自从前苏联解体后纳卡以及周边,都是阿塞拜疆的

亚美尼亚割让纳卡,世界地图是不是要重新绘制了?

持续一个多月的纳卡冲突,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结。几天前应俄罗斯总统邀请,阿、亚外长抵达莫斯科和俄罗斯同行联合会谈超过10小时,最终双方同意签署纳卡地区和平协议。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从莫斯科时间11月10日0时起,纳卡地区全面停火。

同时,俄罗斯宣布将派出维和军人介入纳卡地区,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新的停火协议达成后,俄罗斯迅速地从三个空军基地调集了十多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连夜将大批精锐力量空降到了纳卡地区。承担这次维和特遣队任务的是第31独立近卫空降突击旅,属于俄罗斯的精锐力量,总计1960名士兵、90辆装甲车和380辆载具将沿着纳卡接触线部署确保停火执行。

土耳其也宣布将派军队进入纳卡地区“维持和平”。亚美尼亚公开的这个文本没有提到土耳其维和部队,但是阿塞拜疆方面已经明确证实维和部队是土耳其和俄罗斯共同组成。很显然, 阿塞拜疆成功地让土耳其名正言顺地插手纳卡冲突。不过,在俄罗斯的强力介入之下,纳卡地区终于迎来了停火,战争至少是暂时停止了。

然而,如果说这个结局对阿塞拜疆来说是差强人意,那么对亚美尼亚方面来说,这确实是悲剧性的结局,签署此和平宣言,几乎相当于亚美尼亚承认战败。从纳卡和平协议的具体条款来看,条约规定双方停火、部署俄军维和部队、交换战俘和遗体以及确保难民安全,但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在领土方面的划分。一个多月来,阿塞拜疆处于攻势地位,夺取了不少的纳卡地区土地,但条约不仅没有让阿塞拜疆把夺到手的拿出来,反而进一步地将亚美尼亚掌控的地盘让给了阿塞拜疆。

条约中规定,最迟到今年12月1日,亚美尼亚需要放弃大量的地区,包括亚美尼亚将把阿格达姆和加沙赫地区还给阿塞拜疆,此外还有克尔巴佳区、拉钦区以及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哈萨克区所占据的土地,这些地盘都需要归还阿塞拜疆。这样算来,包括阿塞拜疆在战争中夺取的土地,这一轮战斗中亚美尼亚损失了大约一半的纳卡地区。而1992-1994年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失去了大约13%的领土,多达2.6万人死亡,当时阿塞拜疆是惨败的一方,现在看来轮到了亚美尼亚接受失败者的角色,双方胜负易位了。

要签署这份和平协议,对于亚美尼亚方面来说当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指出:“通过分析军事形势,(亚美尼亚)作出了这一决定,我们应该明白,我军与恐怖分子、北约第二大军队和阿塞拜疆军队进行了战斗”。结合战场的情况和双方的实力对比,帕希尼扬的潜台词,其实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方面的实力差距太大,若继续战斗下去,亚美尼亚将难以支撑,还不如现在就签署和平协议。

客观上看,亚美尼亚现在签署和平条约确实是被逼无奈,继续打下去,面对技术和实力都占优的对手,亚美尼亚方面会丢失整个纳卡地区都是有可能的。要是按照俄罗斯之前的表态,战火烧到无可置疑的亚美尼亚领土之前俄罗斯不干预,那就代表着俄罗斯可能坐视亚美尼亚失去整个纳卡地区。因此现在失去大部分土地,但保留了纳卡首府以及至关重要的宽达数公里的拉钦走廊,对亚美尼亚来说已经是“糟糕的好结局”了。

不过,亚美尼亚国内民众显然不愿意接受战败的事实,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反对者拦截了亚美尼亚议长的车辆,并将其从车中拽出痛殴,亚美尼亚总理也被要求辞职,可见其国内不希望就此停战。然而,任何理性的人都必须承认,此时亚美尼亚签署条约是无奈之举,若继续战斗没有好处,无论亚美尼亚国内反对者愿不愿意,战场上无法获得胜利,只能接受失败的苦果,这再一次说明精神力量虽然重要,但只是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不能扭转决定性的综合实力差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