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了,最终统一了天下,是否会将天下还给大汉天子卸甲归田,还是继续当丞相以后篡位?

在这里我们先把答案直接亮出来,如果曹操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并且一统天下,他一不会解甲归田,二不会继续当丞相。

恰恰相反,他会撕下虚伪的面纱一角,把汉献帝刘协踹到一边,然后自己来当皇帝。

一、曹操还是那个曹操。

很多人都在评价说曹操是奸臣,也有人说曹操是忠臣。

其实关于曹操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评论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双方之间来回变来回倒腾,倒腾到最后都没有办法去说服别人。

而我们把这两点通通排除在外,单纯的去看曹操本人的话,就会发现其中一点点的微妙之处。

在最开始大家都不敢反抗董卓时,曹操就直接站起来反抗,这个时候的他颇有点混不吝的感觉。

紧随其后,大家都开始讨厌董卓,并且背地里相互谋利时,曹操又和董卓的关系搞得非常好。当然这个关系搞得非常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这一点来刺杀董卓。

但无论如何,曹操似乎自始至终都没有变,他仍然是那一个看起来是一团疑云,仔细分辨也分辨不出他究竟是何立场的人。

二、臣子们却不是之前的臣子了。

在之前的时候曾经读过一本书,这本书讲的很简单,讲的是靖难之役。

其实关于靖难之役有很多话想要讲,在这里只需要简单的点一下:朱棣起兵造反,为什么他的那些兄弟们,为什么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们全都义无反顾的支持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人如果跟着朱棣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么他们可就是天子的人,而不是皇子的人。

换句话来说,朱棣手下的这些士兵他们也想过去进步,他们也希望能够有更高的成长空间。

同样的道理,我们把朱棣这个人物和曹操相互对调一下,就不难发现曹操手下的士兵也有这样的想法。

这些臣子们这些将军们拼死拼活跟着曹操去打天下,打来打去,终于把天下打了下来。到最后告诉大家:天下还是汉献帝刘协的,和曹操没有任何关系,曹操之前手下的那些士兵还是之前手下的那些士兵,这些兵丁第1个不答应。

大家辛辛苦苦如此费劲奔波,到最后什么都没获得,臣子们这一关就迈不过去。

如果曹操直接把所有的权力通通上交给汉献帝,可能最先迎来的就是这些臣子们的反对。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了,最终统一了天下,是否会将天下还给大汉天子卸甲归田,还是继续当丞相以后篡位?

三国前期的曹操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有人说曹操明明有篡位的能力,却终身没有篡位,他也算一个大汉忠臣,还有人说曹操明明就是个奸臣,嘴巴上说着不会篡位,甚至还写文章诏告天下,说自己没有篡位之心,实际上却干着改朝换代的勾当。

那么曹操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忠臣还是奸臣?

真实的曹操其实是一个双面人生,他的前半生是一个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心态,想当一个大汉朝的征西将军,他的后半生是一个野心越来越大的大汉权臣,不仅仅控制了汉朝的末代皇帝,而且用武力打下并统一了汉室的半壁江山。

曹操

这正如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月旦评的创始人许邵评价曹操的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邵说曹操如果在和平年代应该算得上是一位有能力的贤臣,如果在乱世之中则称得上是一个奸诈的枭雄,可见,曹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随着环境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青年时期的曹操,从他人生第一次出仕成为京城洛阳北部尉时就能看出,这个官职相当于京城北城区公安分局局长,管理洛阳北城区的治安,在京城管治安,其难度可想而知,估计洛阳的大街上随便找10个,就是8个是当官的,还有2个是当朝权贵,其治安难度可想而知,曹操却不管,依法把不服从法律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活活打死,这可是为民除害,同时又严肃了法律。

曹操

曹操青年时期的壮举还包括,担任议郎时上书为前朝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平反,任济南国相时,严厉打击当地的贪官污吏,虽然曹操在当时做了很多正义的事,看起来就是一个正直的人,但由于朝廷奸妄当道,曹操无法实现理想与抱负,只得辞官在家。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再次让曹操出仕为官,曹操以骑都尉身份率军与皇甫嵩等人一起攻打黄巾军而立功,并在董卓乱政时,曹操独自率领军队抗击,与曹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袁绍、袁术为首的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而内斗不已,驻足不前。

曹操

从这些方面来看,曹操就是一个热血青年,为国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曹操前半生的热血人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引得像荀彧、郭嘉这样的人才不断地加入曹操。

自从曹操利用家族资产开始起兵后,不断小有所成,并且利用了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的机会,挟制了汉献帝而号令天下诸侯,从此曹操开始了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直到统一了整个北方八州,曹操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一面通过武力消灭各地的割据小势力,曹操是踌躇满志,意在统一天下。

曹操一生的关键转折点发生在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操因为大意、轻敌、骄傲、自满,而导致大败,不仅轻易吞下的荆州七郡吐出来六郡,而且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曹操挟制皇帝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取胜,击败了孙刘联军,统一了天下,曹操会篡位吗?

答案是:当然会

百分之百确定曹操会篡位,人是会变的,尤其是政治人物,虽然曹操前半生是热血青年,但是曹操的后半生开始对权力越来越渴望,看看曹操的地位就知道了,曹操最早是兖州刺史,后来迎立汉献帝后被封为司空,赤壁之战前是丞相,赤壁之战后开始成为魏公,最终成为魏王,这些还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地位变化。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取胜,并统一了天下,那曹操的政治地位将会更高,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曹操成为魏王之后,已经成为封建社会除皇帝之外最高等级的爵位,对于皇帝之位,已经是一步之遥,除了皇帝之名,曹操已经享受了皇帝的待遇。

曹操

曹操是个实干的人,除了没有称帝,他拥有皇帝所有的一切待遇和地位,甚至比皇帝的权力更大,当曹操建立了魏王国时,明眼人就已经知道曹操在进行篡位的步伐,要知道称王之后,可以建立宗庙,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这已经是独立王国了,这已经是另立中央了,与篡位没有实质性区别。

再说了,曹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治集团,有着无数的文人武将和利益集团,这些人跟着曹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微不足道到统一天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利益集团,他们需要曹操更进近一步,同时也能为自己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他们需要曹操篡位,因为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政治利益,就算曹操不同意,在强大利益集团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低头。

就算曹操不低头,因为他的能力强,尚能控制这个利益集团,但是他的继承人曹丕没有能力控制,只能与利益集团达成政治协议,以九品中正制换取士族集团的全方位支持,这种情况就相当于,就算曹操及其继承人想不答应都不可能了。

曹操称魏王

别看曹操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篡位之心,写下了《让县自明本志令》,那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的手段,政治人物的话别放在心上,看看就好,最重要的是得看政治人物做了什么事,而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话?曹操一步一步从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这就是篡位的流程,任凭曹操如何狡辩,他都无法洗清篡位的嫌疑。

另外还有一个认定权臣是否篡位的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将权力世袭,如果有,就是篡位,比如司马懿将权力世袭给司马师,二代人之后司马炎篡位,如果没有,就不是,比如诸葛亮没有把权力世袭给自己的儿子和家族,所以诸葛亮是个政治清白的千古一相,而曹操只能算是乱世之奸雄了,他把权力世袭,然后让自己的继承篡位,其实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篡位,至于还政于大汉,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了,最终统一了天下,是否会将天下还给大汉天子卸甲归田,还是继续当丞相以后篡位?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曹操是一位耀眼的枭雄。刚开始时实力比较弱小,在经过了打败吕布,并成功收编黄巾军后,势力逐渐壮大起来。随着驱逐了徐州刘备,灭掉了占据河北之地的袁绍,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成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放眼天下,已经没有人敢与他相抗衡,东吴孙权不行,荆州刘表更不敢前来挑战。因为曹操的志向是让天下重归一统,所以决不会停止不前,他在寻找机会南下荆襄,继而扫平东吴,建立秦皇汉武那样的伟业。

南下荆襄的过程非常顺利,可谓是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荆州。只是有一件事,让曹操耿耿于怀,那就是没有抓住刘备,以至于让他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抗自己的攻势。不过曹操非常自信,即使刘备与孙权结盟了,又能怎么样,现在把他们一起消灭。不久在赤壁爆发了大战,此战曹操惨败,狼狈地逃回了北方。于是刘备与孙权开始瓜分胜利果实,尤其是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功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这样一来,天下开始朝着三分的局势演化。

不过可以假设一下,倘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胜利了,会不会将天下还给汉献帝,自己解甲归田。答案是否定的,曹操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之人,目的就是夺取天下,怎么会拱手让人。曹操只会继续当丞相,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篡汉自立。

其一: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就表明了自己的野心。

倘若曹操真心拥护汉献帝,在成功迎接汉献帝后,就应该听从他的指挥。实际上曹操没有,不仅架空了汉献帝,而且把他当成了对付其它诸侯的一张王牌。最典型的是,曹操邀请汉献帝,还有刘备等人一起打猎时,竟然敢当着众人之面进行挑衅,让汉献帝颜面全无。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曹操心中哪有君王,有的只是自己的野心。一旦成功消灭掉其它诸侯,汉献帝就会遭到无情的抛弃。

其二:退一步说,即使曹操本人愿意,手下的文成武将也会督促他来谋取天下。

在南征北战中,曹操取得了许多次胜利,这些胜利离不开部下的英勇付出。当消灭掉天下诸侯后,曹操的部下肯定会劝说他来篡夺皇位。因为只要曹操称帝,手下的文臣武将都会获得巨大的封赏,有的人或许还会成为王侯。如果曹操不篡位,手下的文臣武将获得的封赏,就没有那么大了,而且还会少了许多高贵的名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曹操的部下,或许会给他来一次黄袍加身,催促他篡夺皇位。

总之,不管是曹操本人,还是他的身边人,都会要求曹操称帝。更何况曹操这位强悍的枭雄,目标就是拥有整个天下,怎么可能放弃到手的伟业。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了,最终统一了天下,是否会将天下还给大汉天子卸甲归田,还是继续当丞相以后篡位?

他失败了都没交权,还能指望统一天下后交权?

历史上为何崇拜诸葛亮,因为专权而不擅权的仅有一个诸葛亮。

曹丕连兄弟都容不下,你觉得他是受谁的影响的,自己想的?

再说曹操手下的诸将也不会同意曹操卸甲归田,无论是最亲的诸曹诸夏侯,还是贾诩、程昱、五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协当权绝对不会用他们几个的。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了,最终统一了天下,是否会将天下还给大汉天子卸甲归田,还是继续当丞相以后篡位?

就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获胜了,消灭了孙权和刘备统一了天下,也不可能把权力交给汉献帝!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巨兽无以掩其躯!

曹操一旦从权力的顶峰跌落,必将粉身碎骨!这是由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决定的,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也是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改变的!

在曹操的成长之路上,伤了多少人又杀了多少人,能够数得清吗?这些被他置于死地的人,死了也就死了,当然无法再报复曹操了!但是这些被曹操杀死的人,却并非完全能被斩草除草!还有许多同情者,或是与他们有着同样政治态度的人,虽然敢怒不敢言,但在暗中却对曹操切齿痛恨,恨不得食其肉寑其皮!

另一方面,你觉得即使曹操将权力还给了汉献帝,汉献帝就不再记恨他了吗?当然不会!一旦曹操将权力还给汉献帝,待到汉献帝坐稳了皇帝宝座后,必然会对曹操反攻倒算!为何呀,因为权力是个魔鬼,一旦汉献帝真的掌握了权力,必会反思自公元196年起受到曹操挟制的旧怨,从而对曹操展开报复!

况且,既然曹操已经从权力巅峰上退下来了,那么一朝天子一朝臣,汉献帝终将会对曹操昔日的班底进行清洗(这也是为了坐稳皇位),而曹氏、夏侯氏,以及昔日围绕在曹操身边的文武群臣,恐怕都将被一网打尽!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年西汉的权臣霍光,自受汉武帝托孤之后,便将权力把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其家族赫赫然有烈火烹油之势,其权力隐隐然有凌架天子之尊!可结果呢?霍光死后没有几年,他的家族便遭到了灭族之祸!

殷鉴不远,足以为戒!做为成熟政治家又兼具枭雄本色的曹操,又岂会为了博取虚名而令家族蒙受不测之祸呢?因此正如曹操自己所说:若要让孤放弃权位万万不可,恐孤一旦失去权力,便将为人所害!这句绝可不是危言耸听。

@北疆同心侃历史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了,最终统一了天下,是否会将天下还给大汉天子卸甲归田,还是继续当丞相以后篡位?

当然是继续当丞相,然后在合适的机会逼汉献帝让位,最后曹操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

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这三场战役中,以赤壁之战对当时时局的影响最大,因为它最终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赤壁之战是由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在赤壁展开的一场战役,当时曹操最强大,而刘备当时还没有地盘,被曹操打的没办法只能跟东吴的孙权联合抗曹,在这种情况下,阴谋阳谋齐出,曹操被耍得团团转,最终火烧赤壁曹操大败。而此时的刘备乘乱夺下了荆州,有了自己的一片基业,从此以后三足鼎力的局势形成!

那么,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统一了天下,他会怎么做呢?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也就意味着曹操会灭掉刘备和孙权,三足鼎力的局面将不再形成。之后,曹操会兵发益州攻打刘璋,而对于曹操来说,拿下益州是手到擒来的事。紧接着曹操就会攻打汉中,最终统一天下。当他搬师回朝后,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地位就比较尴尬了。而按照曹操此时的地位肯定是不可能卸甲归田的(既使他有那个心,他手底下的人也不会让的)。

而此时的曹操,由于一统了天下,就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了,也不会怕别人说闲话了,他会让汉献帝主动让位给自己,从此东汉灭亡,曹操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而后来的历史也将改写,可能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了,“五胡乱华”也不复存在!

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赤壁之战作为三国前期最重要的一战,曹操因为败了才有了后来的三国,如果曹操胜了历史将被彻底改变!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