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趣谈答案:咸丰皇帝的身体不好,能力也不强,能有一个孩子就算万幸了。

谁说我有一个孩子?

咸丰皇帝满脸黑人问号,拿着个木棍就走了,过来直瞅瞅的盯着大家,谁说我只有一个孩子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咸丰皇帝有两个孩子,只不过有一个孩子给夭折了。

这好像是句废话,但无论如何咸丰皇帝只留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同治皇帝。

如果说历朝的皇帝做一个幸福度排名的话,同治皇帝应该能够排在前面,毕竟没有人和自己争皇位啊。所以早年的同治皇帝也非常的幸福,当然这一点咱们暂且不谈,因为没有太大的意义。

咸丰皇帝的小日子

通过一些相关文献不难看出,咸丰皇帝的日子过得非常的滋润。

滋润到什么地步呢?他是真的后宫佳丽数百名甚至上千名,而且想和谁玩和谁玩,咸丰皇帝没有任何的节制,如果大臣们想要劝告他这样做容易伤身体的话,他就把那个大臣踹到一边去。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某方面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直使用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这方面的能力衰弱,很显然咸丰皇帝的这方面能力衰弱了。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面,甭管咸丰皇帝怎样玩小游戏,也甭管咸丰皇帝怎样的放开放飞自我,无论如何都没有生出孩子来。

大家说不对呀,最开始的时候还生了两个孩子的。第一是概率问题,第二早期的时候咸丰皇帝还没有这么不堪,当然,即便没有这么不堪,或多或少,那些能力也有些受损。

但无论如何,咸丰皇帝终究是一去不复返,并且在挥霍无度的路途上越走越远。

历史小彩蛋

讲一个历史小彩蛋吧,咸丰皇帝唯一活着的那个同治皇帝的母亲就是慈禧太后。

好了,剩下的好像不用多讲了,没错,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最开始的时候对上了眼,并且生了个宝贝儿子,自此开始慈禧太后母凭子贵慢慢的掌握至高无上的皇权。

不妨做一个假设,一旦慈禧太后没有掌握皇权或者最开始的时候她根本没有为咸丰皇帝生孩子的话,那么慈禧大妈究竟又该在哪儿呢?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清朝最后一位拥有最高统治权的皇帝,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的丈夫。在清朝十二位帝王中,除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帝王形同傀儡、不可相提并论外,咸丰皇帝或许是唯一一位最接近昏君的所在。咸丰皇帝执政期间,清王朝政治腐败、国库空亏、民生凋敝、兵将腐朽,为清王朝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

除了是最后一位拥有最高统治权的皇帝,咸丰皇帝还是清王朝最后一位能够繁育子嗣的君主!

但根据《清史稿》、《清实录》等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来看,咸丰皇帝一生仅有史可查的后宫妃嫔就多达18位,虽然较之前代帝王,咸丰皇帝的后宫妃嫔数量并不算多,但如果从后宫妃嫔所生子嗣的比例来看,咸丰皇帝绝对是排在末位的所在。

咸丰皇帝一生共生育2位皇子、1位公主,其中皇次子悯郡王在出生当日即夭折,所以咸丰皇帝实际上只有一子一女活到了成年,差点落得一个无子嗣承袭皇位的尴尬境地。

那么,这位明面上拥有18位妃嫔,暗地里不知道拥有多少可侍寝女性的实权帝王,为何子嗣稀少呢?

笔者认为,在咸丰皇帝身上有着三大致命伤,荒淫好色乃系关键原因所在。

1、先天不足

道光十一年,道光皇帝的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玮被道光帝一脚踢中要害,不幸薨逝。

奕玮的薨逝,让对其寄予传位厚望的道光皇帝非常慌张。

为什么?

因为奕玮的薨逝代表着道光帝前三子全部薨逝,就当时而言,道光帝已经没有可承继皇位的皇子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奕玮薨逝之际,全贵妃(后来的孝全成皇后,咸丰帝生母)和祥妃(道光帝皇五子爱新觉罗·奕琮生母)已经有了身孕,而且几乎会同时生育。

在前三子均早早薨逝的情况下,全贵妃位分较高,如果再比祥妃早生出皇子,就几乎能够确定这位皇子的皇储身份。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全贵妃威逼利诱太医为她下药,比祥妃早了六天生育,这位被人为早产的皇子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清朝皇室的近亲结婚和早婚了陋习,已经让清朝后世帝王尝尽了皇嗣早夭、子嗣稀少的苦头,咸丰皇帝又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早产儿,生育能力,基本可以确定。

2、沉迷鸦片

中国对鸦片危害的认知和和禁止不算很晚,至少在雍正七年,雍正皇帝颁布了针对鸦片的相关禁令;道光皇帝执政期间,更是派遣民族英雄林则徐开展了“虎门销烟”运动;但这些国家层面对鸦片的禁止,却未能有效阻止鸦片在大清国的泛滥。

清朝统治阶层对鸦片虽然一直是严令禁止的态度,但在清朝皇室宗亲、满洲贵族乃至皇帝本人对于鸦片的沉迷,一度成为社会风气、风靡一时。

道光皇帝继位之前就曾吸食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这段经历甚至一度影响了其对禁烟的态度。

而咸丰皇帝更是沉迷于鸦片的典型代表之一。

咸丰皇帝曾经专门为鸦片赐名“益寿如意膏”,仅从这个荒唐的赐名来看,就足以证明咸丰皇帝对鸦片的沉迷程度。

咸丰十年九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以“狩猎”为名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直到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皇帝驾崩于避暑山庄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咸丰皇帝更是沉迷于鸦片不能自拔,以期麻醉自己,忘掉外辱烦忧。

鸦片对于人体的伤害,自然不必多言;更严重的是,鸦片会会直接导致生育能力的急剧下降。

3、荒淫不堪

咸丰皇帝之所以年仅31岁便早逝,早产的先天不足是一方面原因;沉迷于鸦片,也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咸丰皇帝子嗣稀少的原因,乃系咸丰皇帝荒淫不堪的好色秉性、纵情声色的后宫放纵生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险遭灭国之际,咸丰皇帝仍然没忘了携带绝大部分的妃嫔,前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继续自己纵情声色的荒淫生活,这就足以证明咸丰皇帝贪图美色的程度。

咸丰皇帝的荒淫,还不仅限于女性,甚至对于男性,咸丰皇帝还有着独特的喜好。

《清代野史》中,记载了咸丰皇帝在同性方面的特殊癖好:

其时有雏伶朱莲芬者,貌为诸伶冠,善昆曲,歌喉娇脆无比,且能作小诗,工楷法。文宗嬖之,不时传召。

荒淫如此,还想拥有类似康熙皇帝一样强大的生育能力吗?不可能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文宗本纪》、《正说清代十二帝》、《中国近代史》、《清代野史》、《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妃嫔少,子嗣少,但妃嫔多,子嗣却也未必多,古代很多王朝日薄西山时,都会出现皇帝膝下子嗣凋零的现象,比如清朝的咸丰帝奕詝。作为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咸丰帝仅有同治帝载淳这么一个独苗存活了下来,结果后来载淳也重蹈覆辙,年纪轻轻就驾崩了,而且也没留下子嗣。

按理来说,咸丰帝的后宫人数还挺多,而且他也不是没有生育的能力,毕竟他膝下还有那么几个子女,可最终唯有载淳存活,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基因遗传?其实不太可能

很多人将清朝后来皇家子嗣凋零的原因归咎于清朝的近亲之间的通婚,然而实际上,清朝皇帝里,没有一个父母之间的亲戚的,而且除了清朝初期,像康熙帝册立表妹佟佳氏那样极少数个例之外,清朝皇室嫡脉,也罕见有这样的近亲姻缘,即便是有,留下子嗣的也极少。

清朝的规制是选秀选妃,而选秀的范围是旗人家庭的女儿,旗人包括满洲、蒙古、汉,能够让皇帝选的人其实还是很多的。

奕詝的父亲道光帝旻宁,膝下共有皇子九人,公主十人,这样的数量在古代的皇帝里,不算多但也算正常,其中的皇四子就是奕詝,他的母亲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也是出身大族,与清朝皇族之间没有近支血脉上的特别联系,并不算是亲戚。

相较于旻宁,很显然奕詝的子嗣就显得稀薄很多了,不过奇怪的是,旻宁九个儿子里,也罕有子嗣兴盛者,也就后来被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的奕悰,还有光绪帝载湉的生父醇亲王奕譞,膝下的子嗣算是比较兴旺的,其余大多家中独苗,要么有子早夭。

同样的爹,皇子们的子嗣状况却又不尽相同一言难尽,若真是受遗传影响,可能还是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影响大些,只不过孝全成皇后并没有兄弟,所以也不好做出对比

受到皇宫的影响?也不太可能

后世的专家对于紫禁城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真相,那就是紫禁城的装修对于皇家子嗣的繁衍,的确有很大的危害。

皇宫金碧辉煌是必然的,紫禁城中的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鎏金与其他金属构件,虽然看上去亮闪闪的非常贵气又漂亮,但是,,这些鎏金时间一长,就会挥发出很多的汞蒸气,而且紫禁城的巍峨高墙,还有北京的天气,都不适合这些汞蒸气散开挥发

这对于人体是有很大伤害的,尤其是对男子的肾脏,还有怀有身孕的女子的胎儿,而这,或许正是明清两代很多皇帝膝下子嗣稀疏的重要原因。

明朝与清朝的皇帝,子嗣繁盛者都出自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康熙帝玄烨,朱元璋当年住的是南京的紫禁城,奢华毫不逊色,只是朱元璋的子嗣,大多在他住进皇宫前就有了,基本没啥影响,而玄烨住的紫禁城,由于明末的破坏,加上清楚财力不够,尚且没有典饰过度,也没那么奢华,但到了乾隆朝之后,就彻底变了,乾隆帝把紫禁城装饰得华美异常。

可问题又来了,因为清朝的皇帝非常喜欢园居,就是住在圆明园等行宫之中,像雍正帝与咸丰帝尤甚,雍正帝喜欢住在圆明园,主要因为他怕热,而他本身是个工作狂,紫禁城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不便办公,而咸丰帝喜欢住在圆明园、避暑山庄的原因,完全相反。

清代的规制是,皇帝在皇宫里召幸妃嫔,需要依从祖制,不能过度,时辰一到就会有太监将妃嫔送走,不能过夜,而行宫却没有这样的规矩,所以,咸丰帝喜欢住在园子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不言而喻了。

虽然行宫也是皇家的地方,华彩装饰也不会比皇宫差,但行宫的环境开阔,没有高墙耸立,气流通畅,环境要舒适很多,爱住园子的奕詝,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膝下子嗣少

宫斗的原因?更不可能

受到现代的清宫剧影响,很多人觉得古代的宫廷里完全就是在斗来斗去,充满了波谲云诡,自然,有些朝代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后宫妃嫔确实有矛盾,但通常还是比较和谐的,若是历代宫廷都斗得那么厉害,何以解释那些子嗣繁盛的皇帝?

清朝的后宫规制极其严密,嫡庶尊卑分明不得僭越,大一级压死人,清代有翻牌子的制度,然而当时的绿头牌,必须要加盖皇后的凤印,才能呈给皇帝,就算是慈禧太后那么受宠那么有手段,面对膝下无子但却是正宫嫡后的慈安太后,她也是规规矩矩不敢放肆的,像影视剧里那种宠妃不怕死敢欺负皇后的情况,不知多少年才会出那么一个。

咸丰帝膝下其实有三个孩子,大公主是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所生,也就是影视剧里被慈禧太后害惨了的丽妃,而实际上,当年慈禧太后对丽妃颇为照顾,咸丰帝一死,他他拉氏就被晋了位分,在后宫里安享晚年。

而另外的两个皇子,一个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载淳,是慈禧太后所生,还有一个是玫贵人所生的悯郡王,只不过这个孩子出生当天就夭折了。而玫贵人之后也得以善终,最终被封了贵妃,在后宫中安度,直到光绪年间才离开人世。

咸丰帝的后宫里,最有手段的莫过于慈禧太后,也就是当时的懿贵妃,而从懿贵妃对待这些妃嫔的态度来看,她也没有那么坏,再者,还有个原因可以证明,咸丰帝膝下子嗣稀薄与宫斗其实没什么原因,那就是懿贵妃。

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把持清朝江山长达数十年,其手段之高令人咋舌,无论是前朝的权贵还是满洲的宗室诸王,全都被她捏在手里,这样一个女人,在后宫里自然是没谁能让她吃到亏,可就算是这样,懿贵妃膝下也只有载淳这么一个孩子

载淳生于咸丰六年,由于他的诞生,叶赫那拉氏得以晋封懿贵妃,成为当时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存在,然而盛宠如此的懿贵妃,之后也再没生育。对于后宫的女子来说,子嗣当然是越多越好,毕竟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不稳妥的,以当时的情况,懿贵妃不可能是自己不想生二胎,只能是其他的原因

子嗣稀薄,可能还是咸丰帝自己的原因

乾隆之后,清朝嘉道中衰,尤其在道光帝时期,各种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咸丰帝本身的资质就不甚出挑,处理起来也算是很费劲,不然也不会让懿贵妃帮忙,前朝的事务繁忙起来,皇帝待在后宫繁衍子嗣的时间自然也就会相对减少。

当然,咸丰帝也不是个简单的人,清朝当时都那样儿了,奕詝还是百忙之中抽空在后宫广布恩露,耕种得可勤快,只是,咸丰帝好像有些过头了。当年的乾隆帝虽然也爱声色,但也注重养生,而咸丰帝,直接就撒开了,如同汉朝的汉成帝一般,甚至用上了各种秘药。

凡事都有个度,咸丰帝在前朝忙得焦头烂额,在后宫也不知道保重身体,最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当然是可想而知,而且,奕詝有个小器的爹,就是那位皇后过生日送了碗面条的道光帝,可能从小就没受到很好的照顾,奕詝的身子骨本身也并没多好。

如此种种,咸丰帝在31岁时,在一片忧患之中龙驭宾天,留下了钮祜禄皇后、懿贵妃还有年幼的载淳,孤儿寡母地收拾烂摊子,咸丰帝膝下子嗣稀薄,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他自己实在是太能作了。

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古代王朝,他们对子嗣是非常重视的。

我们以清朝王室为例,康熙有35个儿子,顺治有8个儿子,虽说有点少,但是与咸丰只有一个儿子相比,已经算不少了。

有人质疑,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首先,妃嫔多并不意味着能够多子多孙;更为现实的是,生育能力的强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 咸丰帝还是皇子之时,有一次在外狩猎发生了坠马意外,伤到了腿部、股盆等地方,虽说有正骨医生从中治疗。

可是,此次意外有没有影响到生育能力,这就不好说了。

(二) 咸丰深受“近亲通婚”之害,清朝王室认为他们血统是高贵的。

为了将纯正又高贵的血统延续下去,挑选妃嫔之时,肯定是从满八旗、蒙八旗的贵族中进行挑选。

在这种“近亲通婚”的隐患之下,皇子皇女的存活率自然不高,咸丰第二个儿子的夭折,就是很惨痛的例子。

咸丰有18位妃嫔,却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从这点有理由怀疑,咸丰帝儿女夭折的情况,与“近亲通婚”有关。

(三) 除了前面所讲到的这两点之外,还有一种因素,也是被很多人提到的。

那就是咸丰皇帝有着太多的不良习惯,比如吸食大烟,比如花天酒地。

咸丰称帝初期,确实比较用心做事。不过,执政到了中、后期,内忧外患令人心烦不已,于是,他开始选择性地逃避现实。

吸食大烟可以暂时性麻痹自己,虽说解决不了问题,但起码不会让自己长期处于心烦之中。

可是,吸食那种东西,侵蚀身体是肯定的,影响生育能力也是会的。

花天酒地之下的咸丰,身体机能得不到休息和修复。久而久之,包括生育能力在内的机能绝对会遭罪,子嗣繁衍也就指望不上了!

总结:咸丰皇帝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

个中因素当然很多,不过,最值得后人深思的地方,应该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希望能让大家更懂得重视身体健康!

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咸丰可不止十八个妃嫔,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时,咸丰带着家眷细软一起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美其名曰“避暑”,实际上是“没胆面对,避祸去了”。

据说在避暑山庄时,咸丰不但不励精图治,以求逆转败局,反而是夜夜笙歌,喝酒听戏抽鸦片,还有不少美女相伴。除了慈禧这样正式的嫔妃外,还有像四春这样不入编制的美人。四春就是所谓的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四位。按理说咸丰这么多位美女在身边,不说子孙满堂吧,也不至于只有载淳一个这么寒碜啊,可事实就是:咸丰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活到了成年,就算加上夭折的、过继的,才勉强凑上一桌麻将。要真说起来的话,那就只能怪咸丰命不好了。

咸丰刚继位就遇到了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这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起义伴随了咸丰皇帝后半生(咸丰1850年继位,1861年去世,而太平天国直到1864年才被平定),咸丰的运气实在是差,要是再活多三四年就可以亲眼看到太平天国覆灭了。而且太平天国还只是其中一个,还有北方的捻军(1853年)、远洋而来的英法联军(1860年)。咸丰曾经很苦闷地说:江南未平,山东又起,域内未弭,夷人又至。咸丰的遭遇是“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和他老祖宗雍正一样,雍正也是个子嗣较少的皇帝,他烦心的是内事,而咸丰烦心的是外事,内事总有一天能解决,至于外事能不能解决那是要看别人给不给你解决,很明显,太平天国、捻军、英法联军都不想给咸丰解决,这也导致了他无心于子孙后代的事。

咸丰在继位五年后就生下了大女儿荣安公主,一年后生下载淳,两年后又有了第二个儿子(夭折),按照这速度来看,如无意外的话,咸丰的子嗣不说超康赶乾,至少也和雍正有得一拼吧!从他的嫔妃和美人来看,咸丰也想过要重视后代,可惜内忧外患使得咸丰实在是分身乏术,加上咸丰先天身体就不好,在种种压力之下,小蝌蚪的质量也不能说有多好,只有一个儿子也是情理之中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咸丰有18位妃嫔,为什么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存活呢?

说咸丰有18位妃嫔,我没考证过,不那么确定;但是说他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活了下来,那确实没说错。但是,咸丰总共也就只有过俩儿子而已。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这个知道的人不少,不再多说;除了他以外,咸丰总共也就只生过一个儿子——玫贵妃徐佳氏所生的悯郡王而已。这个孩子是如此的短命,以至于宗人府那边根本没来得及给他取名字就已经夭折了。他这个郡王的爵位,还是同治继位后给他追赠的。

除此以外,咸丰就只有庄静皇贵妃为她诞下的长女荣安公主了。也就是说,一代大清天子,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总共不过诞育了三位龙种而已。

这其实还算好的,毕竟还有儿子女儿。而刚提到的那位悯郡王,无意之间还创造了一个纪录——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子。

他的哥哥同治,十九岁就驾崩了,并没有为皇室生下龙种;而他的堂弟载湉,也就是光绪,以及堂侄溥仪,俩人虽然都活过了三十五岁,却同样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王朝末年,皇室生育能力急速下滑,通常被视为大厦将倾的先兆。而这一点,在清朝身上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