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陈阿娇是名门之后,身份尊贵,为何汉武帝会让歌女卫子夫当皇后?

趣谈答案:因为陈阿娇实在是太骄横,太无理取闹了。

著名的琼瑶剧

武林外传当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我们称之为经典对白。

你胡说,你无理,你无理取闹。

你胡说,你无理,是你先无理取闹,我才无理取闹。

你胡说,你无理,是你先无理取闹,我才无理取闹,然后你再无理取闹。

具体的台词记不清了,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一段对话可以从当天的晚上一直讲到第2天清晨,然后佟湘玉命令白展堂给她做点早餐吃。

如果把这样的一段情形安排在汉朝的话,那么陈阿娇就是绝对意义上的琼瑶剧当中的主角。

陈阿娇的脾气秉性

陈阿娇身份地位非常的尊贵,尊贵到什么地步呢?哪怕是皇亲国戚,哪怕是当朝的一品大臣见到陈阿娇都低眉顺气,都得赶紧巴结一下。

而陈阿娇之所以有这样的能耐和本事,主要原因在于陈阿娇的身份地位比较特殊,这一点源于整个汉朝的制度和体系以及后宫在整个汉朝的地位,咱们暂且不谈。

只不过把这个话题单独的拎出来,就不难发现陈阿娇就属于现在的刁蛮公主类型的,属于典型的那种无理取闹型的女生。

这样的小女孩最开始的时候肯定能够吸引到男士的欣赏和认可,毕竟活泼可爱,永远是形容一个女孩子的,而且,几乎是一个致命的吸引。

但是汉武帝只有那么一点点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他不是普普通通的皇帝,换句话来说,汉武帝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子。

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可能会喜欢,但是如果无理取闹的次数足够的多,汉武帝也会头疼,既然头疼,那么就得再选一个女子。

这也就对应了我们上上句话所说的汉武帝特殊,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可以选很多的女子,这个不顺眼再选一个呗。

于是陈阿娇就这样慢慢的作,作来作去,把自己皇后的位子给作没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一。汉武帝为何废了陈阿娇?

1.陈皇后的母亲不受武帝待见。

陈阿娇的母亲、汉武帝的丈母娘刘嫖不是个东西!她认为,汉武帝能坐北朝南,她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经常伸手向汉武帝索要财物。这种见财颜开的人渐渐地让汉武帝厌恶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武帝自然对陈阿娇也减了印象分。2.陈阿娇嫉妒心强。

陈阿娇从小养尊处优,被娇生惯养坏了,籍娘家的后台,在后宫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尤其是当她看到汉武帝宠幸歌女卫子夫,卫子夫又怀了龙种以后,就心生嫉妒,与长袖善舞的老妈刘嫖密谋:企图抓捕并处死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幸亏苍天有眼,有人及时相救,卫青才逃过了一劫。

3.身为皇帝的女人搞同性恋。

由于长期不受武帝待见,陈阿娇在寂寞状态下,竟失去了理智、丧心病狂地与一女巫住在了一起,搞起了女同性恋。还利用女巫行巫蛊之术,希望能够拉回武旁的心,而汉武帝早对她的处世为人心灰意冷了,没见效。4.不能生育。

又由于被立为皇后,陈阿娇并没有为武帝生育一儿半女。且为解决她的生育问题,武帝花费了好多钱,她的肚子始终没鼓不起来。

5.二人没感情。

尽管金屋藏娇的故事承载了刘彻美好的愿望,但二人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就的,归根到底是政治婚姻,没🈶感情基础。

于是,武帝最终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

二。为何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1.卫子夫是严以律己,安分守己的人。

卫子夫被带进宫中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汉武帝与她再没有了肌肤之亲。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后来,为缩小开支,武帝决定把一批宫女释放出宫。卫子夫灵机一动,知道是一个能见到武帝的机会。她在武帝面前梨花带雨地申请也要出宫,汉武帝才突然想起了这位歌女,又迫不及待地重新宠幸了她!这 就是要留下她的意思。云开见日之前,在孤寂落寞的状态下,卫子夫从未没怨天尤人过。2.卫子夫有才德。

后来,她把皇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宫中无嫉妒之妇,无恶性争斗事件发生,她个人赢得了宫人们的爱戴。也为武帝减轻了管理后宫的负担,使武帝能全神贯注地励精图治。所以,武帝对她是十分信任的。从此可以看出,卫子夫是有贤才的人。

3.卫子夫能生育。

她肚子争气,再次被临幸后,肚子就🈶动静了。且第二胎就生了皇子刘琚。能为皇室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汉武帝当然心存感激而又心花怒放,他很快就将刘琚立为了太子。4.汉武帝对卫子夫一见钟情,双方有感情基础。

汉武帝祭祖,回程路过他姐姐平阳公主的家门。平阳精心挑选了十多个美女给武帝,武帝一个都没看上。在跳舞助兴阶段,武帝一眼就看中了“讴者”卫子夫,似是天意。武帝进去换衣服,卫子夫在平阳公主的授意下,进去服侍。风华正茂的汉武帝当场就把卫子夫临幸了。这是二人初放见面的情形。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漫步在竹林]为你答疑解惑前言

历史上汉武帝确实是先立皇后陈阿娇,后废之;再立歌女卫子夫为新皇后。《资治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皇后的废立,历朝历代均是头等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与宫内宫外、朝上朝下,内侍和外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是与皇帝的喜怒、皇后的德行、贡献有着直接的关联。那么汉武帝皇后废立又是怎么回事呢?当时朝代情形如何?

凡事有因必有果,我先讲讲它的″前因″:

一,与汉武帝登基有关

汉武帝非嫡长子,按传统无法继承皇位,然而汉武帝最终成为了西汉第七位皇帝。这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皇汉景帝的喜爱。汉武帝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父亲是汉景帝刘启。武帝的母亲是王美人。传说王美人梦见太阳钻入怀中,后发现怀孕。汉景帝听说异常高兴,认为此梦大吉大利,预示着孩子将来会大有建树!同年,汉景帝登基做了皇帝,于是景帝认为是皇儿刘彻带来鸿运,便更加喜欢疼爱刘彻。刘彻四岁时,景帝封他为胶东王。太子是他哥哥刘荣。刘荣生母栗妃本不受宠,还想争皇后之位,挑起宫斗,引景帝不满!这为刘彻夺太子位创下条件。

这里还需提到一人,景帝姐姐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与景帝姐弟关系极好,馆陶公主是嫡公主。生母窦氏被封为皇后。大家知道窦皇后权倾朝野,就是到后来刘彻(汉武帝)登位后,也得唯窦太皇后之命是从。因此,受宠的馆陶公主一时势大,很得意!为了让这样的荣华富贵延续下去,馆陶公主找到太子刘荣生母栗妃,要将自己的爱女陈阿娇许配给刘荣为妃。愚蠢的栗妃,因为憎恨馆陶公主常提供宫外女人给景帝娱乐,便一口拒绝了这门亲事,这样便彻底激怒了馆陶公主!

正好汉景帝对栗妃不满,馆陶公主一步步进言,硬是把刘荣拖下了太子宝座。

第二,刘彻登基得助于馆陶公主。

后,馆陶公主联合王美人,得到王美人承诺:刘彻登太子位,定纳陈阿娇为妃。不仅如此,将来继皇位,立阿娇为皇后。至此,在汉景帝的喜爱下,在窦皇后和馆陶公主的支持下,刘彻册立太子之位,时年七岁。幼年刘彻聪明好学,品行端正,在窦皇后和姑姑馆陶公主护荫下,16岁的刘彻顺利登基,成为汉武帝。(公元前141年)立陈阿娇为皇后。

(见《资治通鉴》第十七卷汉纪九)

摘录: 初,堂邑侯陈午尚帝姑馆陶公主嫖,帝之为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为太子妃,及即位,!妃为皇后。

陈阿娇就是这样被汉武帝立为皇后的。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多个政治集团、贵族阶层和皇权相互利益的结合!这种不牢靠的情爱关系为以后陈阿娇被废埋下了伏笔!

二,汉武帝与陈阿娇

金屋藏娇

我们现在所说的金屋藏娇就是来源汉武帝之口。据传陈阿娇的母亲刘嫖——馆陶公主有心将女许配给年幼的刘彻为妃。并有心扶助刘彻登上太子之位,便问刘彻:我有心将阿娇许你,你是否愿意?刘彻回答姑姑:″若将阿娇许我,我将造一座金屋送给她。″ 由此可见,当时幼小的刘彻还是蛮有心计的。事实上汉武帝,立阿娇为皇后,一直待她不错,只是后来阿娇自己把自己给毁了!

三,汉武帝与卫子夫《资治通鉴》第17卷,汉纪九记载:上祓霸上,还,过上姊平阳公主,悦讴者卫子夫,子夫母卫媪,平阳公主家僮也:主因奉送子夫入宫,恩宠日隆,陈皇后闻之, ,几死者数矣;上愈怒。

译文:武帝到霸上举行祓除仪式,返宫途中去看望她姐姐平阳公主。汉武帝看中了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公主家的奴婢。平阳公主就把卫子夫送入宫中,卫子夫日益受到武帝的宠幸。陈皇后得知极为恼怒,好几次几乎给气死!武帝对陈皇后极为恼怒!

我们通过阅读以上记载,不难看出汉武帝和卫子夫是一见钟情!卫子夫入宫后恩宠日隆,证明汉武帝与卫子夫的结合是爱情的结合,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种爱没有夹杂着其他政治因素,加上卫子夫温柔贤淑,育有一女三子,自然步步高升!卫子夫最后登上皇后之位,仅仅靠皇帝的喜欢是不够的,这里面有皇后的自掘坟墓和朝廷时局变化等各方面因素。

四,陈阿娇自掘坟墓

1,陈阿娇嫉妒心极强。前面讲了,卫子夫受宠后,″陈皇后闻知之, 恚, ,几死者数矣,上愈怒。″

听到皇上宠幸卫子夫,气得几次要死去,这自然会引起汉武帝大怒,皇后之位已经开始动摇!

2.持骄跋扈

《资治通鉴》记载,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9000万。欲以求之,然卒无之,后宠浸衰。

陈阿娇自持贵为皇后,又有窦太后和姑姑馆陶公主撑腰,骄横跋扈,嫉妒心极强。独自霸占皇宠多年。然而又未生有一子,为了怀上龙种,医药费都花了9000万。但最终为未得一子,皇宠渐渐衰退。陈阿娇的性格以及不孕的命运,使她的皇后之位发生倾斜了!

3.疯狂宫斗,穷凶极恶。

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长大后到平阳侯家中供职当差。皇后陈阿娇与其母亲商议后,把卫青抓住囚禁起来,并且准备杀了他。卫青的好友骑郎公孙敖和勇士把他抢了回来。武帝得知此事后:″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数月间累千金。即而以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这下卫青一下子官有了,又得黄金千两。汉武帝之所以这么做,说明了他爱卫子夫,也是做给皇后陈阿娇看的;帝心之怒流于行!

还有一件事,皇后陈阿娇彻底把自己给毁了。

自卫子夫受宠,又为汉武帝生儿子刘椐之后,阿娇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宫内的女人,抬头见天空,低头见宫墙。所有妃子唯一的期望,就是得到皇上的宠幸。所以,后宫争宠,也不过是这些沉溺在永恒寂寞河流里的妃子们借以对抗和挣扎的手段。

忌妒与愤怒的皇后陈阿娇,为了整死卫子夫,相信迷信的她请来了巫师,用巫惑之术来咒死卫子夫。自然无效,卫子夫并没死,而她的巫蛊之行为却暴露了。

古代在宫中行巫蛊之事是极其严重的事件,这下汉武帝震怒了!他命张汤来审理此案。

张汤何许人也?汉代酷吏,自幼生长在仓狱之家,审案之手段堪称天才!汉武帝让张汤审理此案,足以证明汉武帝将亲手推翻陈阿娇皇后宝座!

张汤没有让武帝失望,他迅速审完此案,将涉及巫蛊的阿娇宫内的300多人及巫师全部判罪诛杀。至于阿娇,则交由武帝亲自处置。

(后果):废去陈阿娇皇后之位,打入冷宫!

武帝的诏书是这样写的: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没过几年,阿娇在冷宫,孤苦冷清中去世。五,陈阿娇被废乃朝中政治之需要

在窦太后去世前,汉武帝虽然当上了皇帝,但窦氏家族外戚势力庞大,窦太后权倾一时!汉武帝处处受到钳制。一代明君汉武帝是个雄心勃勃,亦想干一番大事之人,岂容外戚干政!窦太后去世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必须要加强皇权,排除外戚势力;身为窦太后的孙女、馆陶公主之女的陈阿娇,此时还居皇后位已经不合时宜!这样,陈阿娇因政治利益走上皇后之位,也因政治原因走下皇后神坛,成为政治之牺牲品!

六.卫子夫登上皇后位

卫子夫,平阳长公主府中的一歌女,贤良淑德,貌美聪睿。独得圣宠长达十年之久。在陈皇后被废之后,卫子夫因诞下皇子有功被立为皇后。

七.后引(题外话)

历史何其相似,卫子夫也因巫蛊之事件受牵。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卫子夫也因其在巫蛊事变中私自把皇宫侍卫给太子,支持太子起兵诛杀奸臣江充,对战汉武帝军队,被汉武帝派官员收缴皇后印玺。卫子夫赶在收缴印玺者来之前绝望自杀。其家族也遭灭。(一场屠杀开始了,这是后话。)

八.总结

汉武帝之所以废陈阿娇,一是,陈阿娇皇后位乃政治结合之产物,感情不牢,二是,陈阿娇骄横跋扈,施巫蛊之术,自掘坟墓造成的;三是,卫子夫贤良淑德,诞子有功,深得圣宠。四是,政治形势之需要。

这就是我的回答。

本文系原创,不得抄袭复制,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漫步在竹林2019年冬于君山

(文中图片来于网络)

参考书《资治通鉴》,《汉史》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汉武帝将自己的原配妻子陈阿娇废掉,改立歌女出身的新欢卫子夫为皇后,乍一看似乎是典型“渣男”行为,无非是喜新厌旧而已。而有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又可能会告诉你陈阿娇骄横跋扈为汉武帝所不喜,或者是陈阿娇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一个儿子,等等,似乎是一场勾心斗角的宫斗闹剧。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地位尊崇,一废一立都对当朝局势有着巨大的影响,无数人会在一夜间飞黄腾达,也有无数人会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在如此残酷的局势下,谁有心思和你谈感情?所有的一切说穿了,都是利益在作祟罢了!

要了解汉武帝废陈阿娇的原因,那就不得不从他的祖母窦太后说起。

窦太后其实名为窦漪房,本是汉宫宫女,哪知道阴差阳错中,竟然被吕后送去代国,成了代王刘恒的妃子,并为其生下了二子一女。后来刘恒被陈平、周勃等拥立为皇帝,即汉文帝,随即汉文帝立其在世的儿子中年龄最大的刘启为太子,窦漪房母凭子贵,也被册封为皇后。

窦漪房生的另外一个儿子叫刘武,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故事的人物,不过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无关,就不去说他。重点是那个女儿,名为刘嫖,就是著名的馆陶长公主。

太子刘启继位后,是为汉景帝,尊母亲窦漪房为皇太后,又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自西汉建立以来,托吕后的福,历来就有女子参政的传统,无论是窦太后,还是馆陶长公主,都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并时刻想着进一步扩大。

汉朝以孝治天下,所以窦太后就占了身份上的便宜,经常压制汉景帝。馆陶长公主受到启发,于是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介绍给太子刘荣,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皇帝的丈母娘。可惜刘荣的生母栗姬心高气傲,一口就回绝了刘嫖。

汉景帝的另一个宠姬王夫人趁机将自己的儿子刘彘推荐给刘嫖,表示愿意娶阿娇为媳妇。刘嫖很高兴,就问刘彘愿不愿意娶阿娇当媳妇,哪知道只有几岁的刘彘说道,“如果能娶到阿娇做妻子,应该修建一座金屋让她住。”一门亲事就这么谈成了。这个刘彘后来改了名字,叫做刘彻。

在刘嫖的运作之下,很快刘荣就被废掉了,栗姬抑郁而死,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夫人也被被册封为皇后。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登基成了皇帝,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登基之后,兑现了儿时的承诺,立即封陈阿娇为皇后,虽然没有真的修一座金屋,可对阿娇确实十分宠爱,什么事都依着她,这直接导致了阿娇奢侈浪费的习惯,以及飞扬跋扈的性格。

刘嫖则仗着有功于汉武帝,经常要求这个要求那个的,无止境的索求,搞得汉武帝心生厌恶,但碍于情面却不好发作。

更重要的是,陈阿娇的身体可能有问题,嫁给汉武帝十年之久,竟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也因此使得朝堂上下很多人怀疑是汉武帝“无能”。

恶魔的种子一旦埋下,就必然生长出罪恶的果实。当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从姐姐平阳公主家里将歌姬卫子夫带入宫中后,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就展开了。

先是陈皇后看不惯卫子夫受宠,大吃其醋,数次寻死觅活。卫子

夫怀孕之后,又设下毒计,试图加害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再后来,陈皇后竟然跑去搞同性恋,还用巫蛊之术企图加害卫子夫。

汉武帝当即以此为由,将陈皇后废为庶人,退居长门宫。刘嫖得到消息后,急忙赶来谢罪,汉武帝好言安慰,表示虽然我废了陈阿娇,但咱们还是一家人。不过话虽如此说,实际上母女两人从此郁郁不欢,没过多少年就相继去世了。

表面看起来,汉武帝废陈阿娇的理由很充分,比如骄横、奢侈、无子、同性恋、巫蛊之术……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根本不在于此。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朝政大权是掌握在窦太后手中的,一切大事都是这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婆说了算,武帝是没多少话语权的。但那个时候的武帝只有十五六岁,正是心高气傲、无所畏惧的年龄,所以他奋起还击,试图实行新政,从祖母手中抢回权力。可惜的是,初出茅庐的小牛犊,如何是狡猾的老狐狸的对手呢?窦太后不过说了几句话,就将武帝最信任的大臣赵绾和王臧处死,瓦解了武帝的反击。从此之后,武帝乖乖地夹起尾巴做皇帝,耐心等待窦太后归天的那一天。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这吹响了武帝夺回权力的冲锋号。怎么夺回权力?一方面是提拔重用自己的人,另一方面是打击对方的人,就这么两条。

对于前者,不必细说,田蚡就是这个时候飞黄腾达起来的,而对于后者,就得好好说说了。首先是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被武帝找了个办理丧事不力的理由罢免了,接着是之前依附窦太后的大臣们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倒霉”,明白过来的朝臣们于是开始忙着向汉武帝表忠心。

除去大臣们,武帝其实还有一个心腹大患,那就是馆陶长公主刘嫖,以及她的女儿皇后陈阿娇。之前窦太后活着时,刘嫖依仗母亲的宠爱,经常做无法无天的事情,朝中也有不少人依附她,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而陈阿娇作为当朝皇后,无论她是否有意,都会在无形之中带动其娘家族人的飞黄腾达,这是一部分人依附刘嫖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有废掉陈阿娇的皇后,才能断绝这部分人的投机心理,转而彻底地倒向汉武帝这边。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汉武帝坚持废掉陈阿娇的原因,在于他将其视为窦太后残余势力的一部分,必须予以清除,才能真正掌握权力。至于前面所列举的那些原因,只是汉武帝的借口罢了,毕竟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不能摆在桌面上说的。

如果大家还不理解,可以参考八百多年后,唐玄宗李隆基不顾太上皇李旦的苦苦请求,坚持杀死姑姑太平公主的事情,两者几乎同出一辙,相比之下,汉武帝比唐明皇还要厚道一些。

废掉陈阿娇,为何一定要立卫子夫呢?这固然有陈阿娇为其生下了三个女儿(此时武帝的长子刘据还未出生),让武帝摆脱了“无能”的名声,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卫子夫的家族没有政治背景。

卫子夫出身低贱,本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名歌姬,娘家人很少,更没有什么势力,即便立为皇后,也还是很容易被汉武帝掌握在手中的。

而且,因为出身低,没有背景,卫家的人如果没有贵人提拔,是一辈子都无法出人头地的。比如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是一个极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汉武帝的提拔重用,他也许当一辈子平阳公主的骑奴。试想一下,卫青这样的人掌握了权力之后,他会不效忠汉武帝吗?否则,你以为卫青步步高升,凭的仅仅是个人才华吗?古往今来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能崭露头角的能有几个?

所以,汉武帝废掉陈阿娇之后,选择立卫子夫为皇后,就是要借卫子夫的身份,提拔一批死忠于自己的人,不断培植发展自己的班底,壮大实力。因为这些人终归是因为卫子夫的皇后身份才被提拔的,理论上来说都是“自家人”,可信任程度相对来说是要高于外人的。

综上所述,汉武帝废掉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其根本原因是出于政治斗争的目的,废掉陈阿娇是为了打击窦太后的残余势力,改立卫子夫是为了培植壮大自己的势力,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权力,巩固自己的皇位。

我看到网上很多文章,把这件事情的原因归结为汉武帝喜欢卫子夫讨厌陈阿娇,或者是汉武帝讨厌馆陶长公主刘嫖,或者是因为陈阿娇不能生育,等等。对此,我觉得,如果这样理解汉武帝废立皇后事件的话,也未免太儿戏了,这不是现代男女谈恋爱,觉得不爽就分手再找一个,这是一件极其严肃、后果十分严重的政治事件,感情或许会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绝不会是根本原因,否则也太小瞧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了!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西汉第七位皇帝刘彻,是汉景帝与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并育有一女的貌美女子的王娡的儿子。刘彻16岁登基,21岁亲政。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韬武略的皇帝,一生成就颇丰:

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在位中早期虽然建树颇丰,但是后期却穷兵黩武,特别是令其后悔一生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刘据的三子一女和皇后被无辜连累而死,武帝建了思字台表示对太子刘据的忏悔和怀念之心。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

刘彻天资聪慧,在三岁时,其父景帝把他抱在膝上玩,问他做想做天子吗?刘彻说:“由天不由儿,愿在陛下前戏弄。”要历史漫谈君说,刘彻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

刘彻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在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后,王娡被立为皇后,刘彻被立为太子。

刘彻成为太子顺利继位与两个人的关系最大,一是他的生母王娡王皇后,二是他的姑母馆陶公主。那么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卫子夫为皇后呢?

一、陈阿娇与刘彻本身就是政治婚姻

刘彻与陈阿娇的婚姻,本身是王娡和馆陶公主一拍即合,为助推刘彻成为王者而下的筹码。馆陶公主先期看中的是太子刘荣,但是刘荣的母亲栗姬却是个短视之人,她竟然觉得儿子的太子之位已经稳固了,根本不需要馆陶公主的助力。而且说出了陈阿娇配不上刘荣的话。于是,馆陶公主转身来向刘彻这边示好。王娡是个目光长远的人,立即让儿子刘彻与陈阿娇定亲。馆陶公主通过运作,让汉景帝废了刘荣,改立了刘彻为太子。

刘彻16岁登基后,馆陶公主和窦太后(刘彻的奶奶)其实是把控着朝廷的大权,馆陶公主压筹码压对了,自然更是趾高气昂,做她母亲窦太后的左膀右臂。再加上,馆陶公主更是飞黄腾达的外戚,干预朝政的事也没少干。

刘彻想亲政,想大权在握,就得清除障碍。

(陈皇后)

二、陈皇后无子又行蛊惑之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陈皇后无子,在古代一般老百姓家里,都可以被休,更别说是在皇家了。陈皇后又生性骄横善妒,再加上无子,那位被金窝藏娇的陈皇后日渐被冷落。

后来,陈皇后施巫蛊之术,被废于长门宫中。馆陶公主去向汉武帝哭诉谢罪,汉武帝说:“皇后的行为不符合大义,不得不把她废黜。皇后虽然被废了,仍会按照法度受到优待,居住在长门宫与居住在上宫并无区别。" 其实,怎么可能一样?只不过是安慰他的姑母罢了。

三、卫子夫受宠且生育皇子

卫子夫本是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后来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入了宫中,随即被遗忘,一年没再与汉武帝见面。一年后,卫子夫再次受宠,之后接连为汉武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卫长公主、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

在卫子夫怀孕期间,馆陶公主竟然找人想刺杀卫子夫的弟弟,那位非常有军事才能,非常谦卑的卫青。幸好公孙敖等将卫青救出,汉武帝大怒。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遂被立为皇后。29岁的汉武帝终于等来了皇长子的出生,高兴的汉武帝立即让人做赋——《皇太子赋》,感谢上天赐予了他这个儿子,同时昭告天下,此子就是太子。刘据六岁时,刘据被立为太子。

(卫子夫)

四、卫子夫低调,卫青功劳卓著

卫子夫为人低调,以恭顺、谦和的态度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卫青、霍去病更是没有凭借裙带关系上位,而是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为汉武帝建功立业。

汉武帝也需要培养忠于自己的亲信,而卫子夫,以及其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这一脉非常值得汉武帝喜欢与信赖。

五、汉代并不讲究出身,比较开放

汉代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年代,女子离婚再嫁,或者寡妇再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西汉很多皇后的都是皇上长子的母亲,且不太讲究出身。皇上的皇后像卫子夫这样出身低微的大有人在,而且汉武帝的母亲也是二婚女。

综上:

陈阿娇被废,是因为她无子,母亲干预政事,性格骄横和行巫蛊之术而引发的。因为卫子夫谦卑,育有皇子,弟弟卫青的给力和汉朝不注重出身都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总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校书郎工作室,柒月夏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言行举止,往往与常人不同,但是,无论他怎么样的操作,都不可超脱情或利的可能,咱们先大致回顾一下汉武娶阿娇废阿娇的历史。

  刘彻能成为太子,运气占很大部分。相较于其他的兄弟,他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上位优势。他兄弟很多,前面除了太子哥哥刘荣之外,还有八个哥哥,他老十,嫡也好,长也罢,他都没占着,不过,他有个有心计的母亲。在长公主刘嫖和他母亲的努力下,在猪对手栗姬的推波助澜下,刘彻成为太子,后即位为皇帝,作为回报,他实现了当初金屋藏娇的诺言,立长公主之女陈氏阿娇(皇后之名其实待考)为后。

  陈皇后是长公主之女,父系也是赫赫有名的陈婴的家族,配刘彻,算得是门当户对,为什么汉武要废她呢?因为时势需要,因为已无情。

  陈阿娇成了皇后,独霸后宫,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彻的后宫都没有一个能生得出孩子来,当然,阿娇本人也没有怀过孩子。对于阿娇来说这无所谓,只要自己的外祖母和母亲仍在,她就是皇后。

  可是对于刘彻来说,这相当不妙。汉武和窦太皇太后的政见不合,窦太皇太后的棋子们转而打起了废皇帝的想法:不能生孩子的皇帝,不配坐在宝座上。

  这就相当不妙了,这不只是什么丢人不丢人的事,这还是性命交关的大事啊。于是乎,这个时候,卫子夫的怀孕就相当好,大好,好得不能再好。——他们相遇再相遇的过程咱们就不多说了,总之,卫子夫怀孕了,打破了皇帝不能生育的谣言。

  刘彻盼子心切,刘彻背上的不能生孩子的黑锅,刘彻的一个宫人卫子夫怀上了龙嗣,这件大喜事,必须得郑重宣告,一吐多年恶气——老子行!不是老子不行,是你皇后不行!

  “不行”的皇后陈阿娇在接收到这晴天霹雳时,大哭大闹,向刘彻大撒怒火,之后当然就被厌弃了。于此同时,阿娇重金求子,无果。而另一边,卫子夫却不断地生着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女儿,三个女儿,虽然她一直生女儿,但能生就可以啊。阿娇还是不行,连巫法都用上了,结果楚服和女徒弟们的事情曝光,汉武大怒,元光五年,二十七岁的刘彻颁下废后诏书,阿阿娇退居长门宫。作为当初登上大宝的回报,汉武表态,不追究姑妈家,也会让阿娇享受和从前一样的物质待遇。

  两年后,卫子夫生下汉武的长子刘据,元朔二年三月,册立卫子夫为嫡妻,卫子夫成功登顶,成为大汉皇后宝座上新的主人。

  相较于陈氏皇后的出身,卫子夫的确是卑贱到泥地里了,为什么汉武帝还要立她为后呢?

  从情理上来说,咱们知道,汉武帝的上位之路,其实是很压抑的,上位后也并不舒坦。他的奶奶,母亲和大姑,甚至是阿娇,就没有一个是省心的女人,个个厉害,要不心计深,要不骄纵,虽然都长得好,但是个个有压力,汉武不是个逆来顺受型的,他自己本身就很强势,可是当年还小,手中没权,扛不住,等到卫子夫出现,一切都有了寄托,穷人家出身的歌女,有的是温柔如水,安慰着汉武,小心小意的,远比那个颐指气使的阿娇强太多啊。卫子夫的得宠,不是没有道理的,绕指柔呢。

  从时势上来说,卫子夫化解了汉武的生死之困。卫子夫怀孕之前,汉武的境况是相当糟糕的,极有可能就被废了,按咱们所想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皇帝,暂时生不出孩子有什么关系,有的是时间,可是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里,这就可以要他的政治生命。一个从皇位上来的皇帝,有多惨?不说也知道。当时,满朝群臣都说皇帝不能生,后宫那老太太还准备好了候补,这个时候,卫子夫竟然怀孕了,多好——你不是说咱不能生啊,咱能啊,咱行啊,怎么样?对手们的心都灰了,早知道就该拿别的借口,现在好,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没招了。虽然生的只是一个女儿,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卫子夫却是汉武的恩人,何况这个恩人在努力了几年之后,还终于生了儿子,不厚报,肯定不合适。

  卫家的人个个争气,后宫的女人卫子夫拼命生孩子,卫家的兄弟个个开挂一般,就连卫家的下一代,也出个神将霍去病,虽然这是后话,但是气运这东西,有的时候,还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卫家出身低,所有一切的赏赐都来自于汉武,这种掌控天下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啊。

  如此,卫子夫立为皇后,有什么不可以?

抛砖引玉了,期待各位朋友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