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

趣谈答案:这十大罪状都是真的,但是刘邦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并不是说给项羽听的,而是说给当时自己的部下听的。

刘邦奇特的部队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刘邦从最开始的泗水亭亭长,转眼之间就已经变成了和项羽能够对立的人,那么刘邦究竟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大家千万不要说刘邦民心所向,也没有必要说刘邦在招募士兵,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三国演义当中的刘备即便有大土豪的支持,即便有了各方面的财力,也仅仅是招募了几千士兵而已。

这就牵扯到一个士兵的增长幅度,大家就会发现刘邦士兵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其他所有的诸侯,简而言之,刘邦的士兵里面有一点水分。

而当我们仔细窥探的话,就不难发现刘邦士兵增长最大幅度的时候,是刘邦率领军队进入咸阳城的时候。于是不由得恍然,刘邦的军队有着很多秦军。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因为咸阳城是向刘邦投降的,所以刘邦顺理成章的就把里面的士兵通通带走了,尽管他没有带走任何的财物,但是在战争阶段有人就能够拥有一切。

十大罪

好了,接下来我们需要看一下刘邦列举出来的与项羽相关的十大罪状。

第1条罪证就是鸿门宴之约,以及项羽杀掉了楚怀王。按照最开始楚怀王的约定,只要谁是第1个进入咸阳城的,谁就是未来的王,是天下的主子,可是项羽违背了这个约定,而且把立这条契约的楚怀王直接灭掉了。

针对于这十大罪内容比较繁杂,咱们单纯的挑选出几个最有力的罪证,而最有力的几个罪证其实隐藏着刘邦的猫腻。

比如十大罪当中的第3罪:楚怀王曾经明确规定进入咸阳城的时候必须秋毫无犯,刘邦做到了,其他人也做到了,唯独项羽出了猫腻,甚至把阿房宫都给烧毁了。

十大罪当中的第五罪,就是项羽通过欺骗的手段杀灭了秦国的20万军队,而这20万士兵他们都是有家人、有妻儿老小的,项羽这样做不地道。

十大罪当中的第七条:项羽杀了秦王子婴,子婴尽管是秦王,而且在当时掌握权力的人,但是已经投降了,既然已经投降就没有必要再杀掉他了。

士气最重要

我们会发现古代的行军作战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由头,哪怕当时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已经把刀架在了自己叔叔的脖子上,朱棣着急忙慌得急的直跳脚,但是依然没有进行反抗,为什么没有反抗呢?因为他需要找到反抗朱允炆的证据。

换句话来说:朱棣最开始的那三五个月,最缺的就是与朱允炆作战的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靖难之役。

有必要吗?搞得这么复杂,双方之间想打就打呗,哪怕直接动刀子、动胳膊、动腿,动什么都行啊,短时间之内把他们打败不就行了吗?

不,恰恰相反,古代最讲究的就是师出有名。一旦师出无名的话就会容易被舆论所挤压,一旦被舆论挤压,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的小心思

简单来讲,我们会发现这十大罪有一些罪证成立,有一些罪证不成立。如果非要拿着显微镜去找的话,那么这十大罪统统成立,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在一个人身上找缺点,那还不是随便找吗?

但显然,刘邦并没有随便找刘邦,顾及到了自己手下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原先秦王的人,这个时候就必须指出项羽是怎样迫害秦国的,而自己是怎样维护秦国的,只要把自己这一方说成楚楚可怜并且相当正义的勇于担当的人物,对于后期的战役将会起到重大作用。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

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暂时都没有能力将对方至于死地,于是双方在广武涧便相互对峙,项羽想速战速决,于是提出与刘邦单挑,刘邦老奸巨猾深知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自然不会答应,他依旧坚持打持久战的策略。于是双方在广武涧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刘邦才说出了项羽的“十大罪状”。

一罪是违背怀王的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二罪是私自杀害宋义而自为上将军,三罪是本该奉命救赵,但私自挟持诸侯强行入关,四罪是项羽入关后烧杀抢掠,烧毁秦王宫、挖秦始皇陵寝,抢夺财物,五罪是杀秦降王子婴,六罪是坑杀秦降兵20万,封他们的将领为王,七罪是分封诸将领好的地方,却迁走原诸侯王,使得他们的臣下争相反叛,八罪是将义帝逐出彭城而自立为都,抢夺韩王地盘,据梁、楚之地为己有,九罪是秘密杀害义帝,十罪是人臣弑主,杀戮降将,为政不公,缺少诚信,大逆不道。

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的口才,也许是事先在心里打好了草稿,项羽的十罪如数家珍,说的那叫一个痛快,汉军听起来也是十分振奋的,项羽确实不是一个好东西,随便拿出一条都可以将其否定。而在刘邦数落完项羽后,我们看项羽的反映,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

我们从项羽大怒中可以看出,刘邦所说的内容确实是真的,当着汉、楚众多士兵将士面前,特别是自己的属下面前,这让项羽十分下不来台,所以十分愤怒,所以叫人向刘邦射箭,而且还真射中。

我们看刘邦数落项羽的十条罪状,大多数基本上都是靠谱的,项羽这个人的最大缺点就是自负和残忍,他确实是勇猛无敌,但是勇有余而谋不足,这从他的战争经历来看就可以印证,但是他这个人过于自信和自负,导致刚愎自用,如果不是这样,在鸿门宴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将刘邦置之死地,但是他在自己的内心里,好像没有真正将刘邦视为对手,也就是没有充分重视,所以导致每一次将刘邦放过之后,刘邦随后都在实力上逐步强大。

而且对待战俘的坑杀是他一个重大的污点,既然已经投降,那就没必要再杀戮,而项羽的习惯做法就是自己所到之处基本上是人走屋空,就如楚怀王手下的老将们说的那样:

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而我们从刘邦数落项羽的十大罪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十大罪状的排序问题。按道理讲,刘邦指责项羽残暴不忠,项羽的第一条罪状应该是秘密杀害义帝,因为这杀害君主的罪过是最大的,也是最让人痛恨的,但刘邦数落项羽的第一条罪过竟然是项羽违背义帝的约定,谁先入关者为王这一条,而将项羽杀害义帝列为第九条罪状,足可以看出在刘邦的心里,他数落项羽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他杀害了义帝,而在于他不遵守约定,使得自己无法成王的这个事实。

实际上,刘邦数落项羽的十大罪状,部分内容对刘邦也有莫大的好处的,也即是说项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自己扫清的前进的障碍,也为刘邦扫除了障碍,比如诛杀义帝,刘邦、项羽就是利用义帝为幌子来号召天下恢复楚国,早晚有一天当一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将义帝铲除,而项羽提前铲除了义帝,也为刘邦后来的称帝扫除了障碍。

当时只是实力不允许,如果将二人的实力做一个调换,刘邦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实力都超过项羽,项羽的这十条罪状中我估计刘邦也会做上好几条,毕竟与夺天下相比,这些都算是小事。

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

项羽和刘邦再一次在广武对决,此时楚汉战争已经打了好几年,项羽早就已经不堪战争的辛苦,刘邦在正面战场的日子也是非常难熬。项羽此时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如果短期之内要是解决不了刘邦。韩信迟早要在背后抄自己后路。项羽急着和刘邦决战,不过刘邦就龟缩在城里不出来。双方一个在城池下面大喊有种你下来,一个在城墙上大喊有种你上来。项羽没有长翅膀肯定飞不到城墙上面,项羽在城下面大喊:“刘邦老儿你敢和我单挑吗,大不了老子让你一只手。”

刘邦当然知道知道自己打不过项羽,便无赖地说:“我这个人是斗智不斗力,谁要和你单挑,有本事你骂我啊。”

刘邦一边说一边骂了起来,而且越骂越过瘾。你说项羽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要是打架三个刘邦都不一定打得过项羽,要是论骂街十个项羽都不是刘邦的对手。既然项羽在下面先骂街了,那就别怪人家刘邦了。刘邦早就准备好骂项羽的话,现在终于有机会骂出来。大家可别怪刘邦毒舌啊。

“我和你项羽都是楚怀王的手下,当年楚怀王订立了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后来是我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按道理说我应该成为关中王。可是你项羽背信弃义,不仅没有封我为关中王,还把我赶到了鸟不拉屎的蜀中,当个什么汉中王。这是你项羽的第一个大罪。”

我们现在还要感谢项羽封了刘邦为汉王,不是关中王。如果当年刘邦被封为关中王,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称为“关人”,我们的语言要叫“关语”,我们的文字改叫“关字”。想一想是不是有一点诡异。别急马上刘邦又骂了第二个罪状。

“北上救赵的时候,你项羽只是人家宋义的手下。可是你呢,竟然把人家宋义给砍了,最后还取代宋义,自立为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大罪。”

在这里我不得不为项羽说两句。宋义当时是去救赵的吗,他那是去旅游的。如果项羽要是不杀了宋义何来的破釜沉舟和巨鹿之战。如果项羽不杀宋义,刘邦怎么能那么顺利进入关中。

“巨鹿之战以后,你项羽应该带着军队回来报告楚怀王,把这件事报告给楚怀王。可是你呢?你不仅没有回楚国,反而带着军队挟持诸侯军队开进了关中。这是你项羽的第三条大罪。”

这里刘邦就有一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人家项羽是是义军将领,义军将领如果不想着灭秦那还叫义军吗。再说了,你刘邦不也进入关中了吗。谁规定的只允许你刘邦进不允许人家项羽进了。刘邦之所以把这件事当成项羽的罪,实际上还有不满项羽不遵守怀王之约。

“当年楚怀王还和我们约定了,凡是进入关中之后一定要爱护老百姓。怀王让我西入关中也是看中我这个人是长者。你就不一样了你这个人特别喜欢滥杀无辜。我在关中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和关中老百姓约法三章。你呢?到了关中把人家秦朝的宫殿给全烧了,就连没有建成的阿房宫也不放过。这还不算,你还发死人的财,把人家秦始皇的陵墓都给挖了,把关中的财物能抢的全部都抢了。这是你项羽的第四条大罪。”

这是刘邦的聪明之处,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就像黄蓉骗欧阳锋一样,写几句真的《九阴真经》加上几句假的《九阴真经》。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项羽绝对没有挖掘秦始皇陵。现在秦始皇的陵墓还在那里摆着,他的陪葬也是后来才发掘。兵马俑三号坑是不是项羽的破坏的,我们也不知道。现在也有不少学者对项羽是不是烧了阿房宫也持怀疑的态度。如果刘邦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应该是项羽的罪。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听听刘邦怎么骂第五条大罪了。

“你在关中还把人家子婴给杀了。这是你的第五条大罪。”

我觉得刘邦之所以把杀子婴当成一条大罪,是想最大程度上搜集项羽的罪行。那就不用管子婴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到底该不该杀,总之你项羽杀的人都是好人。你谁都不应该杀,除非你自己抹脖子自杀。我个人觉得子婴这个人该杀。并不是因为子婴是个大恶之人,而是因为子婴是一个有能力的好人。他能短时间除掉祸害秦国的赵高,也能为了减少伤亡率军投降。他的一系列行为受到了关中百姓的欢迎。假如项羽没有杀掉子婴,而且还把他封在了关中继续当秦王,刘邦想杀出汉中就难了。

“你的第六条大罪是在新安坑杀了二十万秦军,而且还封了三个降将为王。人家二十万秦军有什么过错,大家都是当兵吃粮的,你不顾及人家有没有妻儿老小全部坑杀,真是没有见过这么残忍的人。”

这里我实在没有办法再帮项羽开脱了,这点项羽却是大错特错。

“你项羽分封不均衡,颠倒伦理。把大将封在了土地肥沃的地方,大家原来的君主则封到了土地贫瘠的地方。这样的分封造成了臣下竞相背叛主子,才造成了天下大乱。这是你的第七条大罪。”

这条罪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之前讲过项羽分封的原则,有其不合理之处。不过不合理之处绝不是刘邦所说之处。

“你项羽把义帝赶出了彭城,当成自己的都城。做为臣下你怎么能把自己主子赶走呢。你还扣押韩王后来杀了韩王。你自己占领了梁楚最肥沃的九个郡,给别人的土地都是贫瘠的土地。这是你的第八条大罪。”

项羽分封时扩大自己的土地是无可厚非的。哪一个人分封都会把最大最肥的一块土地留给自己。周王分封的时候自己占有成周和总周之间几千里的土地。刘邦讲过以后的分封自己占了何止九个郡。既然项羽称自己为西楚霸王,他就应该获得和霸王身份相等的土地。

“你项羽把义帝赶走之后还是觉得不过瘾。你非要把坏事做绝,你最终竟然派人把我们可爱的义帝给杀了。你这是大逆不道,你这是弑君弑父。这是你的第九条大罪。”

这点项羽确实做的不厚道,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杀死自己的君主都是江湖大忌。被迁到郴州的义帝已经对项羽没有任何威胁,项羽完全没有必要杀死他,可是项羽这样做了。

“做为人家的臣子却杀了他,你分封和执政有失公正,怀王之约你不尊奉。你这是大逆不道,天底下人都容不下你。这是你的第十条大罪。”

我想说到第九条时候,刘邦可能就已经没有词了。又觉得不凑够十条对不起自己吵架王的名号。我们来仔细看看刘邦骂项羽的十条大罪。大部分都是强词夺理,有的则是有真凭实据。杀义帝、烧秦宫、坑秦兵是板上钉钉的事。其他的就有待考究了。不过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他骂人和耍流氓的功底确实高。他吵架的核心在于抓住你的几条罪状,然后加以扩大和污蔑。把存在和不存在,只要他刘邦觉得是罪的全部都泼给项羽。这是刘邦的聪明之处,他知道项羽嘴笨,就算项羽知道这些都是刘邦的诬赖,他也找不出合适的言辞反击刘邦。既然在战场上你不反击,那你就等于是默认了。

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

这段历史在《汉书.高帝纪》和《史记.高祖本纪》里面都有记载,即在鸿沟和议前,楚汉对峙阶段,楚汉两军大佬项羽、刘邦阵前喊话,项忌找 刘邦单挑,刘邦不应战,反而数落起项羽来,说出了这十大罪状,主要目的就是把自己摆在正义的一方。

不过,实话实说,这“十大罪状”刘邦无论如何也不会像《史记》或者《汉书》中这样的顺序说出来的。

咱们先简单地把这十大罪状捋一下:
  1. 未封刘邦关中王,封的汉中、川蜀。

  2. 杀卿子冠军宋义。

  3. 救赵后未回报,直接入关了。

  4. 入秦烧杀抢掠。

  5. 杀秦王子婴。

  6. 坑秦降卒二十万。

  7. 封诸侯将为王,迁原诸侯,令诸侯与臣下反目。

  8. “驱逐”义帝,项羽自己把地盘都占了。

  9. 杀义帝。

  10. 弑主、杀降、政不平、约不信、天下不容,大逆不道。

大概说一下这十大罪状的问题:

这十条罪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刘邦再傻不至于上来第一条罪就说自己的事儿,无论如何也要把义帝的事情说在最前面。

各罪状真假:

  1. 这个算是项羽的问题,战略问题,对刘邦来说算是罪,对其他人来说无所谓。

  2. 杀宋义这个倒是可以推到项羽身上,不过问题是后来楚怀王并没有追究,而且还追封了项羽上将军,所以这个罪自然也就没了。

  3. 这个就比较扯了,让项羽回报楚怀王,那“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还有没有了?难不成让项羽回彭城,然后其他诸侯一起入关,再顺手胖揍刘邦一顿?

  4. 这个是争取民心的,可以算是项羽的罪。

  5. 杀子婴这个也算、也不算,毕竟“天下苦秦久矣”。

  6. 坑降卒这种事残忍是肯定的,不得民心也是必然的,但是说是罪,谈不上。

  7. 项羽确实封了不少将为新的诸侯王,这个也是项羽的一个计策。不过,抛除这些不算,单就是项羽分封这个事儿本身就是罪,因为他既然推了楚怀王为义帝,自然要等义帝来封,他是没权力的。

  8. 这个算是罪。

  9. 这个肯定是罪。

  10. 最后一条明显是把前面的总结了一下,单列一条,不知道是不是数字不够硬凑的。

总结一下,算是项羽罪过的主要有4、7、8、9四条,10是总结,其他的谈不上是项羽的罪。

不过,按照史书的说法,项羽听完刘邦这一大套,挺生气,顺手就张弓搭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了稳定军心,强装是射中脚趾。这个倒是挺有可能的,毕竟,刘邦喊这么大一通,如果距离太远了,项羽也听不到。不过,不敢单挑项羽的刘邦敢站那么靠前,给项羽训话,倒是颇有些可疑了。

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

楚汉战争后期,荥阳之战已经对峙了二十八个月,表面上看项羽仍然是百战百胜,但项羽已经在打消耗战,彭越在项羽的后方不停地捣乱,断项羽的军粮。

此时的项羽第一想速战速决,第二也想和谈了。其实刘邦也想早点结束战争,奈何刘邦打不赢项羽,只好坚守不战,拖垮项羽。

项羽几次向刘邦宣战,刘邦就是不应战。这日项羽实在憋不住了,领着大军来到荥阳城下向刘邦宣战。

刘邦躲不了了,也只好来到阵前。然,刘邦是个政治老手,一出阵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大数项羽十大罪状。

一,背信弃约

按怀王之约,刘邦当是关中王。结果项羽把刘邦赶入汉中做汉中王。

这条算不算罪,得看你站在那个度角去看。我觉得不算罪,充其量算是俩王相争,各自盘算自己的利益而已。

二,杀宋义自立为王帅

按怀王指令在北伐救赵时,宋义为帅,项羽为副将。那么项羽杀宋义就属于以下犯上。

这条也有当时的情况,怀王、宋义北伐目的不是为了救赵灭秦,只是想拖着项羽不能早日入关中为王。

项羽眼睁睁地看着怀王、宋义因不怀好意地怡误战机。无奈,这才杀了宋义,以示反抗。实际上,正是因为项羽杀了宋义,才取得了灭秦的胜利。

这条算不算罪,让历史评论。

三,擅劫诸侯之兵入关

这条不用评论,那关中是刘邦家的,刘邦入关是合法的,项羽入关就成罪了?那怀王有约:先入关者,王之。怎么解释呢?

四,擅火秦宫,擅掘秦陵

项羽入关后,确实放火烧了秦宫,不用说,肯定是罪。擅掘秦陵莫虚有吧,那秦陵到现在还在那,没人敢掘。

这条罪里,只能算半条罪。

五,杀秦降王子婴

项羽入关后,第一件事就是杀秦降王子婴。

这条算不算罪?秦帝国灭楚使得项家国破家亡。项羽对秦是有血海深仇的。让项羽放下深仇大恨不报,项羽做不到哇。

六,坑杀秦降士兵

这条不用商量,肯定是罪。

七,分封不公

这条要问对谁不公?

争天下的事,如果公了还用争吗?

八,逐义帝,夺韩地,将梁楚封给自己

这是罪吗?如果是罪的话,那刘邦还霸占了全国呢。

九,杀义帝

这条应该是以下犯上罪。大家自己评判。

有意思的事,如果项羽没杀义帝,不知道刘邦拿义帝会怎么办?

十,大逆不道

造反的事还存在大逆不道?滑稽!

刘邦历数项羽的十宗大罪,究竟有几条?两条半?

应该只算两条半。那这十宗罪里刘邦又该占几条呢?

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

所谓的项羽十罪,指的是刘邦在荥阳之战时,为了鼓舞士气,在两军阵前宣布的项羽的十条罪状。这它们是:“吾始与羽俱受命怀王,日:先定关中者王之.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也;羽矫杀卿子冠军,自尊,罪二也;羽当以救赵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也;怀王约入秦无暴掠,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财,罪四也;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也;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也;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也;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与,罪八也;使人阴杀义帝江南,罪九也;夫为人臣而杀其主,杀其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项羽的十条罪状中,有些是真的,也有些是假的,还有一些是不好判断对错的。我们下面逐一分析一下。

一是负怀王之约。这个怀王之约,是以楚为的反秦军约定的对战后秦国的一个处置方案。明面上看,这是一个谁先消灭秦谁为王的约定,其实是一个楚怀王和他的心腹宋义制定的灭秦并赵,顺便诛杀项羽成为天下之主的阴谋。

在这个计划中,项羽被派往援救赵国,跟章邯拼命,目的就是想借秦军之手,削弱项羽的实力。项羽在击败了秦军主力后,怎么会还遵守这种约定?政治家之间只有利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你刘邦说项羽不守约定,刘邦自己不守约定的事还少吗?所以这一条是不是项羽之罪,还真不好定论。

二是杀宋义自立为上将军。杀宋义是有原因的,是因为宋义在安阳停"留四十六日不进",此时,"天寒大雨,十卒冻饥".宋义天天置酒高会,畏敌如虎,贻误军机,项羽这才杀了他,自掌兵权的。从结果上看,宋义就是个草包,早就该被项羽取代。如果继续让他当上将军,也许楚国的军事力量都要葬送在他手上,项羽此举,不但没有罪,反而有功。

三是擅劫诸侯兵入关。也就是救赵之后,没有向楚怀王汇报,自己带兵入关。这个罪名简直是“莫须有”。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什么事请示汇报,既不是项羽的风格,也不符合战场实际。用这个来说项羽,也太可笑了。

四是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财。其实直到今天,秦始皇的陵墓都没有被盗过,项羽哪里盗了秦陵?楚军在入秦后,抢劫钱财的事肯定是有过,但烧阿房宫这个事,到今天还有争议。好吧,就算是项羽干的吧,这条还算有点站得住脚的。

五是杀子婴。如果子婴老老实实、真心真意的投降,那确定不该乱杀,毕竟“杀降不祥”。但是据项羽的线人现曹无伤密报,刘邦有"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的想法,这就留不得了。因为刘邦在秦地约法三章后,得到了秦人的支持。如果再让他和子婴勾结起来,就是一个大的隐患,项羽杀了子婴,不给刘邦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一个英明的战略选择,又怎么是罪?

第六条坑杀秦降士兵,这个项羽跑不掉。坑杀秦降卒二十万的锅,只有项羽来背。刘邦没有冤枉他。

第七条分封不公,这个锅项羽不背。所谓六国后人,不过只是用来号召天下的傀儡,这些人在灭秦之中,有几个立了大功的?将他们分封到边远的地方当王,算是对得起他们了。其实项羽分封诸侯,是最公平的,也是得到大多数诸侯肯定和同意的。只有刘邦被分在汉中,外有秦朝的三个降王挟制他,心里不爽,所以给项羽加了这么一个罪名。

第八、九、十条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项羽杀义帝的事。这个事如果用现代人的角度看,项羽没有错,但在当时,确实被刘邦抓住了把柄,这成为项羽的一个死穴。这件事上,项羽是有责任的。

不过,自古想得天下者,都是一些深通厚黑学之人。相比之下,项羽算是比较仁慈的,所以才屡次三番的放过刘邦。不过项羽没想到的是,自己会输给这个沛县老流氓,如果早知道,也许历史会改写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