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趣谈答案:这个珍妃井不是之前的珍妃井,换句话来说,这个珍妃井改装了一下。
差不多在三年前我也曾经去过故宫,而且重点去的就是珍妃井,因为珍妃在整个清朝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毫不亚于慈禧。
换句话来说,正是因为珍惜的存在,导致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磨合,当然这并不是主观原因,也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却是一个辅助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特别好奇,有机会一定去看一看珍妃,去看看这个珍妃究竟有多么漂亮,竟然能够惹得光绪皇帝敢和慈禧太后之间闹矛盾。
当时那个井看了一下,估计也就是两个拳头伸进去那样一个大小,这样的一个大小,哪怕是再瘦弱的女子也绝对不可能塞进去的。
没错,这就是事实当时询问了对应的导游,而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这个珍妃井可能经过改装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个珍妃井上面的那个井口经过了改变。
至于为什么改变这个情况,大家都不晓得,可能一方面是清朝的封建思想在作祟,另一方面慈禧太后有所忌讳。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暗中命令把珍妃推到了井里不假,但是推到井里的那个人并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崔玉贵。
而这个崔玉贵后来怎么样了呢?根据历史发现,光绪皇帝对于这件事情的反抗情绪特别大,而且根本不顾及自己安危,直接和慈禧太后撕破了脸皮,要求慈禧太后道歉。
而慈禧太后又顶不住压力,只能把崔玉贵这个背锅侠拿出来,当时朝中大臣都要求把崔玉贵给杀了,因为崔玉贵是杀掉珍妃的元凶,但是慈禧太后依然是私心杂念在作祟,犹豫了好久没有杀掉他,仅仅是把他驱逐出了皇宫。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珍妃井是故宫的一个景点,而这口井有着灵异的传说:说是到晚上珍妃的鬼魂会从井底爬上来,弹琴、唱歌、哭诉自己可怜的遭遇,这着实让人背上法寒。也因此就有了故宫每天闭馆前,就会用铁棍锁上珍妃井的说法。
为何慈禧那么讨厌珍妃,在临逃前还不忘将她推入井中杀害珍妃是光绪最喜欢的妃子,她性格活泼开朗、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她在政治上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但也就是因为这些,才让慈禧极度的厌恶她。
(光绪的皇后)
皇后被冷落:
后宫干政:
后宫不能干政,这是祖宗遗训,慈禧可以为所欲为,但别人就不能逾越这条线,何况珍妃还参与卖官的事件,她自然更加厌恶。于是,因为此事,珍妃被降了品级。
参与戊戌变法:
让珍妃最为致命的还是她也参与了戊戌变法,协助光绪夺权,这是慈禧绝对不允许的。光绪变法失败后被囚禁,而参与变法的珍妃也受到牵连,慈禧命人扒光她的衣服仗责,这是因为她作为后宫第二次干政“坏了家法”,最后被直接打入冷宫。
慈禧找到杀珍妃的机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带着宫里的一堆人马出逃,这终于让她找到杀珍妃的机会。因为慈禧强词借口带珍妃一起走不方便,留下她又怕年轻惹出是非,有辱皇家脸面,于是将她投井杀害,此时珍妃才24岁。
(珍妃被推入井中)
1901年,清朝跟八国联军谈和,慈禧、光绪返回北京。慈禧见投珍妃的井依然如故,便叫人将尸骨捞上来,装殓入棺,葬在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她想用“贞洁殉节”的名义掩人耳目,并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慈禧死后,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溺亡”。民国四年,珍妃的姐姐做了太妃,才将她迁回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的北侧为她布置了一个灵堂用来供奉她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写着“精卫通诚”,赞颂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慈禧出逃)
井口不到10寸,珍妃是怎么被推进去的?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珍妃井上面的石雕物件并不是井口,而是后来慈禧西逃回来后在原来的井口上面又加了一个石头井沿,再用铁棍穿过锁住。它的作用应该是防止旁人不小心坠入井中的安全措施,当然这个井口地锁也是文物,并不是故宫工作人员打造的。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井口上面石雕物件的尺寸,真正的井口是远远大于10寸的,足够把珍妃推入井中。
(珍妃井)
在现在的科学角度下,所以珍妃半夜爬上来弹琴、唱歌、哭泣都只是一些子虚乌有的迷信之说,且当故事听就是了。
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故宫的珍妃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它位于故宫宁寿宫的北端,本来是宫中的一口普通水井,井上放置一块大石,旁边凿有两孔穿入铁棍,上了锁。井口小的连人头都下不去,慈禧怎会把珍妃填入呢?莫非慈禧这毒妇把珍妃肢解不成?细思极恐啊,事实并非如此。
珍妃的丈夫光绪皇帝,是慈禧的一个傀儡。虽然作为一个皇帝却连自己最深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实在是悲催。
珍妃13岁入宫,她如花似玉,聪明伶俐,活波好动,有一种自然美,无心计,骨子里透着贵族气息。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是她的开放先进的思想,支持光绪的变法,光绪皇帝确认过眼神,这就是他生命中的不可替代的另一半,两人的感情胜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她后来被封为珍妃,却恃宠而骄,对政事发表意见和维新派互通消息,甚至在宫内进行“权钱交易”买卖官职,为了钱不要命了。还经常女扮男装,和皇帝互换服装,还拿着照相机在宫内乱拍乱照,违反宫规,这是直接和慈禧对着干。最终触动了慈禧的底线,让慈禧对她恨之入骨。早就动了处死她的念头。
相反光绪的皇后隆裕,大光绪7岁。性格古板,长相丑陋,还弓腰驼背,但是她后台硬,她是慈禧的亲侄女。所以理所当然称成为皇后。珍妃和光绪的朝夕相处,自然惹怒了隆裕,她为了报复珍妃勾结宫女太监多次诬陷责打珍妃,还到慈禧面前说珍妃坏话。恨不得立刻拔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各方面的原因和背景促使珍妃不得不死。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禁,珍妃受到牵连落入冷宫。后来八国联军进入,慈禧召见珍妃说:“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侮辱,杀之”。
可怜一大美人连声说:“您可以避一避,留皇上坐阵京师”“我没有应死的罪”“皇上没让我死”。一口一个皇上,情真意切,更加触怒了更年期老妖婆。她厉声让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入井中。主子的命令,老崔岂敢怠慢,他连推带拉,将珍妃拖到井边,奋力扛起,头朝下,脚朝上投入井中,随后还投入大石。
慈禧因亏心事做的太多,噩梦连连,竟梦到珍妃向她索命,心中恐惧,特许珍妃的哥哥把珍妃的尸体打捞上来,然后命宫内贴身人员彻底改造这口井,把井口缩小,上面压上这块石头。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改造过的珍妃井。
自古红颜多薄命,珍妃23岁香消玉损。可惜她生活在封建王朝,又摊上这么一个恶婆婆,还有一个懦弱的老公造就了她这样的必然结局,留给后人的却是深深的沉思。
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故宫里面有一口普通的水井,因为一个可怜的女人而成了一个有名的景点,这就是著名的珍妃井。因为慈禧太后残忍地将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投入井中淹死而得名。
今天,我们再看到珍妃井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个井口只有10寸的水井,中间还有一根铁的杠子。就算是珍妃苗条得是A4腰,要被投入井中也是进不去的。那珍妃究竟是怎样被投入了这口水井中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为了增加回答原因的可读性,咱们还是先从珍妃说起吧。
14岁的珍妃入宫后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公元1887年,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光绪皇帝16岁了。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光绪的目的,慈禧太后为他选择了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静芬做皇后(隆裕皇后),同时进宫的还有瑾妃和珍妃两姐妹。
光绪帝反感慈禧太后对他的控制,所以对于隆裕皇后没有好感,始终处于疏远的状态,14岁的珍妃就很快引起了光绪的注意。善良漂亮、聪明伶俐而又很有才华的珍妃得到了光绪的宠爱,两人常在一起下棋、读书,十分恩爱。
珍妃因支持光绪变法被囚禁本来,慈禧太后最初也喜欢聪明可爱的珍妃,但因为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光绪皇帝,接受西方教育长大的她也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为,慈禧渐渐地不喜欢她,甚至于开始仇视起她来。
公元1898年,光绪皇帝支持的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在当年八月初八日举行的临朝训政礼后,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曾为光绪皇帝发展了维新人才的珍妃,也被脱去衣服,在大厅之下公开责打(褫衣廷杖),之后被幽闭在钟粹宫后的北三所。
据《故宫通览》中记载,珍妃被关进去后,正门就被锁上并由内务府打上了十字封条。珍妃所住的房间被从外门锁住,洗脸、吃饭都是由佣人从窗子中递进来。吃得也是宫中的下人饭食,没人敢和她说话。遇到年节或者初一十五,本来是高兴的日子,但慈禧却指使一个老太监代表她训斥珍妃。
慈禧痛下杀手,珍妃被投入井中在慈禧太后的胡乱施政下,清朝国力更加衰弱。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惩治义和团攻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临行之时,她命令珍妃投井自杀,理由是: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
当听到慈禧的旨意后,珍妃不从,慈禧就让太监崔玉贵将她投入井里。崔玉贵抱上珍妃,最初是想把她投入八宝琉璃井中的,但珍妃用力抓住玉石栏杆,崔玉贵见状,只好把她带到一个没有栏杆的井边。用力将珍妃头朝下扔进井里。崔玉贵怕珍妃自己爬上来,还抱了块石头扔下去才离开。
可怜的珍妃的尸骸无人敢收,直到第二年(1901年),慈禧回到皇宫中,看到井口如故,才想起让人将珍妃打捞出来安葬。为了掩饰她杀死珍妃的恶行,她以“贞烈殉节”的名义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后人就将这口井称为珍妃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珍妃死后,此处传说经常有珍妃的冤魂,在晚上出来唱歌、哭诉,于是人们在井上安装了井口石,中间用一根铁棍将它锁起来,并禁止使用。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珍妃井的井口,并非珍妃被投井时的大小,当时的井口还是很大的,完全可以将一个成年人投进去。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珍妃井,上面有一块上下穿孔的大石头,石头中间还横锁着一根大铁棍子,井口也十分狭窄,根本就没办法下去一个人。
事实上,大石头和大铁棍子原本是没有的,这是后来才加上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珍妃入宫的时候十三岁,与她一起入宫的还有她的姐姐瑾妃,当时十五岁。
瑾妃之所以被光绪帝喜欢,一是因为珍妃长得好看,比皇后叶赫拉那氏(后来的隆裕太后)强多了;二是因为珍妃读过书,对于洋玩意儿感兴趣,跟光绪帝有话题可以聊;三是因为珍妃与很多王公贵族的女儿不太一样,她单纯可爱,烂漫天真,不谙世事,特别讨人喜欢。
珍妃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一缕阳光洒在了窗台,让深受慈禧欺压之苦的光绪帝,突然间感受到了一丝安慰,所以光绪帝极其宠爱珍妃,也连带瑾妃也受到恩宠,因此而冷落了慈禧的侄女叶赫拉那皇后。
慈禧原本也不那么讨厌珍妃,但是叶赫拉那皇后经常跑去跟慈禧诉苦,这就让慈禧有些不开心了,所以开始对珍妃有些小意见。
后来,叶赫拉那皇后和慈禧就经常找珍妃的茬,常常因为小事处罚珍妃。不过珍妃的教养很好,也不跟慈禧和叶赫拉那皇后生气,依然我行我素,与光绪帝开心地生活。
等珍妃年纪稍长,她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对政治颇感兴趣,常常参与朝政,而且还十分支持光绪帝的维新思想,甚至还举荐了很多维新派人物给光绪帝,这让慈禧开始对珍妃十分不满。
据历史记载,慈禧曾对珍妃实实施过两次褫衣廷杖之刑(脱掉衣服再廷杖),第一次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以光绪帝和珍妃为首的主战派,遭到了以慈禧和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的猜忌。
那时候,珍妃举荐的两个臣子文廷式和志锐为了针对主和派,居然写了份奏折,参了李鸿章一本。李鸿章哪能容得下这个,于是让御史杨崇伊反参了文廷式和志锐一本,而且李鸿章的理由特别狠毒。
杨崇伊在奏折中说,文廷式和志锐准备联络大臣,支持珍妃取代慈禧的侄女叶赫拉那氏成为皇后,并且还要慈禧还政于光绪帝。
正所谓姜是老的辣,李鸿章的让杨崇伊上的这个奏折,直接点到了慈禧的痛处。
慈禧看完之后果然勃然大怒,她原本想直接废掉珍妃,但是一时找不到借口,于是她先就先把怒气撒在了文廷式和志锐身上,以“交通宫闱,扰乱朝政”的罪名革职查办,并且永不录用。
紧接着,慈禧再以文廷式和志锐的罪名说事,把珍妃和瑾妃从贵妃降为贵人,还对他们实施了褫衣廷杖之刑。
这个刑罚是十分残酷的,而且由李莲英监督。李莲英曾因为得罪光绪帝遭到廷杖,所以他对珍妃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
根据当时宫中太医张仲元脉案记载,珍妃在行刑之后,全身不断抽搐,压门紧闭,呼吸十分急促,不一会儿就突然不省人事,好不容易才给救活。
到了1898年,戊戌变法被慈禧残酷镇压,后来发现很多维新派人士都是珍妃举荐给光绪帝的,所以慈禧再次勃然大怒,第二次对珍妃实施了褫衣廷杖之刑。
戊戌变法的影响比较大,慈禧感受到光绪帝对自己的威胁太大,也不好控制,所以将光绪帝软禁在瀛台,将珍妃关押在钟粹宫的北三所,一个老妈子住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冷宫。
珍妃这下算是彻底凉凉了,她的生活十分凄惨,吃的饭菜很差,一天只能上一次厕所,而且不能跟别人说话,没到逢年过节,慈禧还要派人去训斥她,而他却只能跪在地上细数自己的过错,然后磕头谢恩。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就要攻入紫荆城了,慈禧带着大包小包的就准备逃走,在临走前她突然想起珍妃,于是让人将她带到乐寿堂,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为借口,就要将珍妃杀死。
刚好那时候乐寿堂前的一口井的井盖是开的,慈禧灵感爆发,让领班太监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将珍妃投入井中淹死。
珍妃苦苦哀求王德贵,说找个人替自己去死,大恩大德来日再报。不过王德贵那时候怕慈禧怕得要死,但是起事情泄露自己遭罪,于是就将珍妃给塞到井中淹死了。
慈禧美其名曰带不了珍妃了,为免她被洋人侮辱,给祖宗丢脸,所以将其杀死,实际上慈禧自己带的大包小包中没用的东西多了去了,宫女太监也有几百人,甚至连珍妃的姐姐瑾妃都带着了,怎么会带不了珍妃呢?
根据现代学者研究,慈禧是痛恨珍妃支持光绪帝变法,她不能杀光绪帝,但是杀珍妃是完全不费事的,也不用担心后果。事实上,后来光绪帝的死亡,很多人也认为是慈禧让人给下毒的,所以说慈禧还是心狠手辣啊。
不过现在也有学者研究得出结论,珍妃或许也有一些把柄在慈禧手中。因为珍妃经常赏赐宫女太监,而她的工资每个月也就三百两,时间一长就入不敷出了,于是经常偷偷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还利用手中权柄接受一些官员的“馈赠”......
所以这么来看的话,慈禧杀珍妃眼睛都不眨一下,是因为她早就想好了怎么去应对如果有人质疑珍妃之死这件事了。
珍妃被投入井中之后,众人也来不及将井盖盖上,就匆匆忙忙逃命去了。慈禧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中间吃了一些“苦”,打扰了许多人,欠下了很多人情,也认了一些干儿子干女儿,也算是到民间体会了一把疾苦。
1901年春天,清朝与八国讲和了,八国联军退出了北京,慈禧就带大队人马和几百车包裹回到了北京,可谓是收获颇丰。
据慈禧身边的一些太监回忆,慈禧在离开北京之后,每天晚上睡觉就一直做噩梦,梦到珍妃要去索取她的性命。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慈禧回到北京之后,依然是每天还在做梦。
要说啊,人年纪大了,心态真就不如年轻的时候平稳,慈禧杀死珍妃这个事,她自己可能事后都觉得有些过分。
在回到北京之后,慈禧看到珍妃淹死的那口井还是走之前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于是让人把珍妃的尸体给捞了出来,装殓入棺,然后安葬在了恩济庄的宫女墓地。可怜珍妃贵为光绪帝的妃子,竟然落到跟宫女安葬在一起的下场。
既然是下葬珍妃,慈禧总要对她的死给个说明吧?慈禧当时给出的理由是,珍妃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洁,所以自投水井自杀了。慈禧给的这个理由看似是赞扬珍妃,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她的罪行。
自珍妃死之后,珍妃井附近惊现了很多鬼魅之事,比如说有宫女晚上听到哭泣声,还有人看到过珍妃的影子,甚至是还有人见到鬼了。这些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在宫中越传越邪乎,人们也越来越怕。
时间一长,就有人出了个主意,将一块大石头压住水井的井口,然后再用一根大铁横穿过去再锁起来,其目的就是禁止人再使用水井,可能还存在一些迷信的说法,我们就不多做延伸了。
珍妃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五岁,尸体泡了大半年才被捞起来,而且还只是简单下葬,她的姐姐瑾妃一直过意不去,但是那是虎慈禧还在世,她又不敢说什么,所以就在宫中偷偷立了一个牌位以示哀悼。
直到慈禧死后,瑾妃被尊为端康皇贵太妃,她便在1913年的时候出钱将珍妃改葬到了光绪帝崇陵的妃园寝,这才让珍妃葬在了她也该在的地方。
为了纪念珍妃,瑾妃还在珍妃井北边的一个门房里为珍妃立了一块牌位,牌位上写着精卫通诚四个大字,以表彰珍妃对光绪帝的一片痴情。
总结:
珍妃明知会得罪慈禧,还义无反顾地支持光绪帝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可见珍妃对光绪帝确实是一片真情。对于光绪帝而言,他没什么能力维护自己最爱的人珍妃,甚至是无法在关键的时候救下珍妃的性命,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珍妃在那时候已经完全丧失了政治能力了,但慈禧还是痛下杀手,让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实在是心狠手辣。
从珍妃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慈禧对反对自己的人确实是不留情面的,后来在慈禧要去世之前,她很担心自己死在光绪帝前面,光绪帝会推翻她的一切。但是,最后光绪帝却死在了慈禧前头,而且只相差不到一天时间,这怎么看都是一场阴谋。
所以说,珍妃之死也许是一种解脱,如果没有八国联军,她也许就会老死在冷宫,这还不如早点死掉。
珍妃井现在在故宫是一个著名的景点,珍妃井这个叫法也是一种不约而同的叫法。
殊不知,在故宫之中,像珍妃一样投入井中而死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只不过珍妃比较被我们所熟知而已。
珍妃的错,就错在她嫁给了帝王,如果她嫁给一个平民,也许会很幸福。
故宫的珍妃井,头都塞不下去,慈禧是如何将珍妃推下去的?
故宫里的珍妃井,大家去游览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但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珍妃井,和当年的已经不一样了。
今天的珍妃井是已经修缮过了的,也就是在原来的井口上,修了一个井口石,通过井口石看下去,井口显得很狭小,肯定是下不去人的。
这样做的原因,也就是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毕竟井里是死过人的。若是不修缮一下,出了意外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当初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毕竟那时候故宫里的井,本来就是供给里面的人取水使用的。
若是有人取水,肯定是要用木桶的。既然木桶可以下去,人当然也是可以下去的。
珍妃就是死在了这口井中。
那么慈禧为何要把珍妃推到井里呢?
要知道慈禧这个老女人,可是掌管了半个世纪的清廷,她的权威可以说,是没有人敢去挑战的。就连光绪帝,一直以来都是她手中的棋子。
这个珍妃就是光绪帝十分宠爱的一个妃子,因为有皇帝的宠爱,珍妃做起事来未免就有点嚣张,尤其是她鼓动光绪皇帝,摆脱慈禧这个老妖精。最好能自己把权力给掌控过来,光绪也推崇变法,就这样和慈禧的矛盾越来越深了。
因为珍妃是光绪最喜欢的女人,慈禧就开始针对珍妃了。至少要让她和光绪分开,省的她整天给光绪帝出一些歪主意。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囚禁了起来。珍妃就被慈禧打入了冷宫,过起了苦日子。但是,这还不是珍妃最苦的时候。
珍妃最苦的时候,是八国联军入京时。慈禧因为得罪了外国列强,她要出去避难。临走的时候,她只能带走光绪帝。
这个珍妃,慈禧早就想处死她了。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正好趁着八国联军入侵,她就以珍妃长得漂亮为由,说珍妃若是被八国联军看到后,肯定会被他们玷污的。
所以,还不如把她给处死吧。
就这样慈禧命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给推到了井里,这件事还被醇亲王载沣,给记录下来,之后公布于众,后人才知道珍妃是被慈禧杀死的。
一年以后,慈禧才命令人把珍妃的尸首给打捞上来安葬。
--读史明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