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从军12年,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答案:府兵制帮了花木兰的大忙,换句话来说,花木兰的老乡在无形当中帮助花木兰度过这一次次危机。

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花木兰的年代是哪一个时代呢?答案是北魏。

那么北魏又实行的是什么兵制呢?答案是府兵制。

这个府兵制差不多在8年前我有过研究,如果做出一个学术性的论文来,没有30万字是搞不定的。我们简单来讲,府兵制最大的优势是老乡可以和自己在一起,也就是说招兵的时候你是哪个屯子的,那么你就可以和哪个屯子的士兵待在一起。

好了,我们继续来说,花木兰从军12年,如果想要不被别人发现是女儿身,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上厕所、第二洗澡。

关于洗澡可以排到最后面,因为古代行军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条件,往往人往堆里面一扎也就是这样了,头上长跳蚤,全身都是蚊子包,也不稀奇。

但人有三急,上厕所怎么办?一旦上厕所,花木兰就必然会暴露自己的女儿身,对不对?

这个时候府兵制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我们会发现当时招兵的时候是按区域征召的,而且与花木兰在同一支队伍当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花木兰的老乡。

而根据当时的行军作战制度,又会发现士兵们上厕所绝对不是遍地乱上的。那所谓的推门一看遍地是厕所,纯粹是有点虚妄之谈,毕竟在军营当中,如果某一天大将军四处巡视的时候,一不小心踩了一坨,那是多么尴尬的事情。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有着一个固定的坑位,这个坑位可以供应一部分士兵来上厕所,这一部分士兵只能在这个坑位当中上厕所。

这就为花木兰提供的条件,而之后花木兰愈战愈勇,官职也越升越大,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特权,有了特权之后就不再需要自己的老乡帮自己打掩护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其实这个题目还是有些尴尬的,尴尬之处=在于前一段时间,一个非常著名的搞笑喜剧艺人,在一档非常著名的搞笑舞台上饰演了花木兰这个角色,而且是以纯粹的喜剧出发的,然后被告了。

好在咱们人微言轻,说一些不打紧的话应该也不会被告。

哦,顺便说一下,花木兰所在的朝代因为是北魏,所以他们当时的政权是属于鲜卑族政权。在鲜卑族政权当中,拥有着对于士兵的特殊制度。他们不会睡在一起,而是单独睡的觉,因为他们需要时刻和自己的战马在紧挨着。

当然,至于历史这是什么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好像咱也不晓得,只能通过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小生在此谢过!】

花木兰从军12年,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花木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个具有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首悲壮的英雄史诗。

木兰的父亲以前一个军人,所以从小将木兰像男孩子一样培养,骑马、射箭、看兵书这些在那个男孩子才会学习的技能时代,木兰没有一项输给男子的。

木兰生活在北魏时期(有学者考证,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那个时期人民生活相对较安定,但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事没有事就南下骚扰一下子,所以北魏政权规定每家都要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保家卫国。

《木兰从军》描写道: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由此我们知道木兰没有兄长,仅有一个弟弟,也只有几岁,而父亲年老还有伤,根本不能上战场,所以木兰才不得不替父从军。

从军12年,却没有被人发现是女子,这在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毕竟花木兰去的是军营,自己一个女孩子外形和力量都很快会被人发现有异样,白天的时候,穿着厚厚的盔甲,或许可以掩盖一个女人应有的身体特征,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呢?和一群大男人睡在一起,当兵的都习惯光着膀子睡觉,而她自然不能光着睡,被发现只是早晚的问题,毕竟每个女人每个月都有特殊情况,在那个没有卫生巾的年代,霸气侧漏了,可就掩盖不住了,而且每天还有强大的训练量,特殊情况下的女人怎么能吃的消。

《木兰从军》里写道: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这就要归功于她老爸在培养她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子,就让她在闺中绣花、纺线,而是满足她的喜好,学习了骑马射箭等当兵的技能,所以木兰到部队后,能够很快从士兵中脱颖而出,得到提拔,这样她就不用和普通士兵住在一起,有了自己的独立帐篷后,自己即使是一个女人,也不会被人看出来了。

但是如果木兰真的成功隐藏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身份12年,那为何《木兰词》文末会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建功归来,拒绝皇帝的赏赐,却敢于回家后以女装示人,而不怕欺骗之罪。

我们可以来看看木兰从军的时代背景:北魏规定每户抽一丁入征,但是当时花家老父是退役残疾军人,而弟弟年幼,但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说明当时征后并不是服兵役,而是去上战场,军情紧急才会如此缺人。

和当时木兰一起去当兵的人里面,是有同村伙伴的,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是肯定知道她是女孩子的,甚至征兵的人也知道她是女孩子,为什么没有揭穿呢?这就要从北魏的民族性说起了,北魏是鲜卑族,也属于游牧民族,所以女子也都是善骑射的,都是能够保卫祖国的。又遇上战事吃紧,能将规定人数招齐就不错了,征兵的也想交差了事,又如何会去揭发木兰的女子身份呢。同行的战友,都是被迫入伍,即使发现了木兰的身份,也应该会帮忙隐瞒。

所以木兰从军12年回来后,敢于脱下男子服饰,穿上女装。一是自己有军功傍身,二同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女子当兵去了,所以回家后敢于恢复自己的身份。

当然木兰能够如此大火,成为中国女性中的杰出代表还要归功于北魏民歌《木兰词》,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花木兰从军12年,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十天半个月不被发现,还是有可能的。十二年不被人发现,你们真相信啊?

(影视剧中太凸显美女属性了)

影视剧里的女扮男装比较“魔幻”,明明是肤白貌美婀娜多姿,就因为穿了男装,身边人立刻智商下线,完全看不出来……这种操作只能在电视剧中,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花木兰没有被发现的原因。

《木兰辞》创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后世关于她的民族、姓氏以及出生年代争论很多,我们这里就不去考证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木兰是因为她爹要被征召,才毅然替父从军的。

他爹年龄很大了,弟弟又很幼小——按道理说,这个家庭不是最佳征兵对象啊!为什么还会出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很简单,因为当时已经是府兵制,是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

(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也就是说,花木兰家平时种地,农闲时参加训练,打仗时要随时参军。府兵制从西魏时期开始,最初的“乡兵”也指的是府兵,也就是各地的民团,基本上以血缘为纽带,组成人员大多有亲属关系。

当然,这也是古代农村的最大特色,宗族性很强,一个村子很多人都沾亲带故。征召入伍之后,也基本上是同乡同族在一起战斗。这样的军队因为血缘关系强,易于管理而且战斗力也强——从三国时期的丹阳兵,到清末曾国藩的湘军,都表现的很明显。

所以我们细想一下,木兰从军,她的邻居同乡难道不去?

木兰在从军前的准备很复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并不是一般的士兵,而且家庭条件也不差。在宗族关系复杂的古代乡村,木兰必然也会有同族兄弟姐妹。

这样的话,木兰参军之后,身边有一大群人都是认识的,甚至有一大群亲戚。

(木兰的身边应该大多都是同乡)

虽然木兰的爹没来,但是她的叔叔舅舅之类的,完全有可能也参军了——这就意味着,身边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女孩。

既然是同乡同族,甚至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还有亲戚长辈,互相帮着隐瞒一下岂不是很正常?这可能才是木兰能隐瞒身份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木兰也绝不是肤白貌美,可能会偏男性化一些。那些电视剧里表现的大美女形象,不可信。

花木兰从军12年,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的父亲是一位军人,花木兰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父亲也是把毕生绝学传授给了花木兰,花木兰他父亲把花木兰当做男孩来养,后来因为战争,要每一家出一位壮丁去参军,花木兰家中只有年迈的老父亲,中国自古就又“民以孝为天”所以花木兰就代替父亲从了军,一直在军队中12年。花木兰是女儿身,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小编分析了几种原因,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首先就是花木兰容颜长相。历史并没记载花木兰长相的描述,包括《木兰辞》也没有记载,以此推断花木兰的长相应该属于一般长相吧,也可以想象花木兰长相和男人长相一样。不像一个女人。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漂亮的女子,再如何化妆成男人,也不会在军营长达12年之久,没有被任何人发现,也可以判断花木兰的容貌比较丑陋。想要识别花木兰是不是女人,可能只有花木兰换上女装后才能分辨,小编大胆推想认为当时花木兰的长相属于偏男性的容颜,只有花木兰穿上女装,打扮之后才知道他是女人,这也就有可能是在军营12年没被识别出来的原因其中之一。

根据《木兰辞》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这四句中可以看到,花木兰只有一个姐姐没有哥哥,以此推断当时花木兰父亲没有儿子,所以花木兰是家中老二,父亲才把花木兰当做男孩来养,花木兰的一身武艺也是父亲亲传,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个事实,就很清楚了,姐姐在家照顾年迈的父亲,花木兰有一身武艺替父从军12年这个原因就很明确了。由此可见花木兰当男孩养,花木兰身上散发出来的,肯定少不了有男性身上的野蛮和粗狂,在战场上也和男将士一样,表现出奋勇杀敌的英勇,所以这也是花木兰从军12年没被发现的原因之一吧。

史书中也记载有,花木兰在从军中屡获战功,应该在当时属于有什么官职,打仗时有自己的营帐,不用和其他士兵混在一个营帐,花木兰自己住就减少了和其他士兵的的接触,所以花木兰在军中12年的女人身份,才能隐瞒的如此只好,还有当时女人是不能从军的,如果被发现那是大罪,可能还会连累家族,所以花木兰在军中也是非常小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可想当时花木兰当时的处境。

花木兰从军12年,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哈哈哈!发现了的人不说,没发现的人说什么呢?[偷笑][偷笑][偷笑]

花木兰从军12年,为什么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

一首《木兰辞》把花木兰的故事传的家喻户晓,而且近几年根据这个题材改编了不少影视剧,每一次看的时候总在想,一个女子从军12年为什么会不被人识破,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许久,究竟是古人比较眼拙还是木兰伪装技术好?

(一)木兰的体型相貌性格决定她不容易被发现

木兰出生于鲜卑少数民族,从身体素质上来说会比江南女子健壮,而木兰的父亲从小培养她舞刀弄枪当成男孩子去养,所以性格上自然会比一般女孩子爽朗,行为举止大大咧咧,如果再穿衣打扮类似男子,进入军营混在人群中也不会有人联想到她是一个女子。现在影视剧一眼能看出来女扮男装事为了达到艺术的渲染,而且我们对这个故事也非常熟悉,所以会觉得辨别男女很容易,但是放在古代社会,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木兰的兵种决定她不容易被发现

我们学习《木兰辞》的时候有一句叫“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就说明木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来回奔跑,而古代能够在军营中来回奔波的只有传递信息的通讯兵,这样的兵种就意味着可以和很多人分开,经常会独来独往,所以这也是她能够不被人发现的又一个原因,毕竟不多接触人。尤其里边”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又一次说明,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根本就不会有人注意到身边人是男女的问题,大家关注的焦点是怎么才能在战争中保命或者取胜。

(三)木兰升职加薪地位提高后决定她更不可能被发现

《木兰辞》中有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是木兰打仗凯旋归来后,面见天子时得到的赏赐,说明她当时立过军功,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士兵立功后不可能随意能见到天子,说明当时的木兰应该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官职才可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在古代如果军营中有官职,那就可以跟普通士兵分开居住,至少会有自己的宿舍,所以这是她不被发现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花木兰之所以能够不被人发现是综合各项因素决定的,而她能够忍受军营的艰苦生活足以证明她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女子,这样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去学习的,也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去发扬的品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