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后,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孟小冬先后在香港、台湾生活,并且最终在台湾逝世。作为民国为数不多的美少女,孟小冬的人生颇为离奇。

事件回顾:

众所周知,杜月笙曾经在最为辉煌的时候娶了孟小冬,并且对孟小冬照顾的无微不至,在杜月笙的五房姨太太当中,杜月笙唯独钟爱或者说愿意把真心付出的就是孟小冬女士。

可是在孟小冬与杜月笙这段姻缘之前,还有一个人与孟小冬有过牵连,那就是国民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梅兰芳是孟小冬早期最为心爱的一个男子,只不过因为一场刺杀外加上梅兰芳的姨太太不愿意让自己迈进梅家的门槛不得不告一段落。

于是孟小冬在杂志报刊上发帖,来控诉自己坎坷的一生,而在发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被杜月笙收纳其中。

孟小冬的成名作是:《搜孤救孤》,而这首戏曲在整个民国时期所占有的巨大影响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因为孟小冬的加入,使得这首戏曲,直接让其他的戏曲人放弃演唱,因为无论怎样演唱,都难以逾越孟小冬那个版本。

而杜月笙第一次遇见孟小冬时,便被她的戏剧所吸引,众所周知,杜月笙本身也是个戏剧迷,对于各种戏剧但凡是能够听得到的都会哼哼上两曲,而孟小冬的美貌与才华的贯彻融合,深深的吸引了杜月笙。

最早两人相遇时,杜月笙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帮助孟小冬,并且对他生活上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在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杜月笙便从香港回到上海,并且把孟小冬也带了过来。

在之后,杜月笙和孟小冬前往香港,并且在1950年杜月笙与孟小冬正式结婚,此时的孟小冬相差杜月笙21岁。结婚之后,杜月笙将自己的部分财产直接给了孟小冬,并且在结婚不久,杜月笙变撒手人世。

没错,这就是事实

孟小冬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是成功人士,早期嫁给了梅兰芳,后期又嫁给了杜月笙,并且在杜月笙死后领取了大笔遗产,前往台湾安享晚年。

可是这样所谓的成功人士并不是孟小冬所希望的,最起码从孟小冬在此之后的11年之内能够窥探出一二来。孟小冬到了台湾之后,自己租了一个房子单独居住,并且数年都是如此。

或许风光过后的孟小冬心中依然是孤独的,是落寞的,也不知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孟小冬想的究竟是梅兰芳还是杜月笙。

【参考文献:《中国戏曲史》】

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后,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孟小冬是杜月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尽管他曾经也风流,尽管他也去了好几个女人,可是,他心中最爱的始终是孟小冬。

只是,他们两人的结局终究谈不上好。

杜月笙为了得到孟小冬,也可谓是费劲了周折,虽然谈不上惊天动地,却也轰轰烈烈,足见真心真情。

杜月笙3岁丧母,妹妹被送人,5岁父亲病逝,8岁继母不知所踪,此后寄人篱下,13岁被舅舅赶出家门,随后飘荡上海,为了吃一口饭,给人当牛做马,为人端屎倒尿,更是差一点病死上海,虽然后来打出了一片江山,可是命运却不可谓不坎坷。

孟小冬生于1907年,这一年是羊年,也似乎是应了“女人属羊命不好”这句话,所以,她的命运也曾和杜月笙一般凄苦忧愁。

1919年,12岁的孟小冬在上海登台唱戏,喜欢听戏的杜月笙被青涩的她所吸引,当然,此时已经31岁的杜月笙也只不过是她的一个戏迷罢了,没有男女之情。

他跑到后台去见孟小冬,献上一捧鲜花,然后斯斯文文地说了句:“孟小姐,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孟小冬被他的举动弄得手足无措,只能报以一笑。

1925年,孟小冬为了能够站到更广阔的舞台,也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头也不回地去了北京,让后唱了一出《四郎探母》,一炮而红,一时间成了京剧界里的红角,她也因此认识了京剧名角梅兰芳。

1926年,孟小冬和梅兰芳在旁人的怂恿下,同台唱了一出《游龙戏凤》,戏后又在旁人的撮合下假戏真作,此时已经32岁的梅兰芳虽然已有家室,可仍然贪恋孟小冬的年轻漂亮。

1927年,孟小冬和梅兰芳结了婚,可有趣的是,梅兰芳却因为害怕家中的夫人,从没让孟小冬进过梅家的门,只将她养在外面。

梅兰芳是个十足的渣男,他后来不仅辜负了孟小冬,抛弃了孟小冬,在离婚的时候甚至连一点补偿也不肯给孟小冬,好在杜月笙一个电话打过去,他便得乖乖地拿出了4万块钱给孟。

孟小冬和梅兰芳结束了,杜月笙便又有了追求她的机会了。

从1931年孟梅离婚,到1937年孟小冬去上海,杜月笙用了7年的时间才融化了她被梅兰芳伤害得冻结了的心,才初步确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不过,杜月笙在得到孟小冬之后没过多久,上海便沦陷了,当时杜月笙原本想着带她一起去香港,可是,杜月笙还没有娶她,她也不愿意没名没份地跟着他,所以孤身一人返回了北平。

10年之后,1947年,杜月笙趁着自己过60岁生日的机会,打着让孟小冬唱戏祝寿的旗号,将孟小冬请到了上海,她一到上海便住进了杜公馆。不过好景不长,孟小冬住进杜公馆之后,又谣言四起,杜月笙还是没给她名分,她一气之下又跑回北平去了。

实际上,当时的杜月笙完全没有考虑到结婚的事,他从重庆返回上海后,忙着竞选市长,竞选市长失败后又竞选议长,后来蒋经国到上海反腐又对准了他,所以也确实没有多少精力去考虑结婚的事。

1948年,杜月笙派专机去北平将孟小冬接到了上海,此后,直到杜月笙病亡之前,两人再也没有分开过。

1949年,杜月笙带着孟小冬去了香港。

1950年,杜月笙计划携家眷迁居法国,可是在给孟小冬办护照时,她却摇摇头拒绝了,然后语气生冷地问杜月笙:“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一愣,他已经习惯了孟小冬的陪伴,却忘了自己还没有娶她,她还不算是自己的夫人。

于是,杜月笙放下了迁居法国的事,拖着病体给孟小冬办了一场迟到了十几年的婚礼。

然而,杜、孟结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杜月笙便在1951年8月16日撒手人寰了,孟小冬伤心得哭到昏厥。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和姚玉兰发生了争执,两人之间关系破裂,所以当姚玉兰扶灵去了台湾之后,孟小冬却一个人留在了香港。

孟小冬没有给杜月笙生下儿女,只是收养了一个女儿,即杜美娟。只不过,后来因为杜美娟不顾孟小冬的反对嫁给了一个美籍华裔军官之后,母女二人也几乎断绝了关系。

孟小冬孤身一人在香港,为了消磨时光和孤独,她又投身回到了自己的事业上——京剧!她收了几个徒弟,传授自己的技巧和经验,又或是偶尔唱一段给友人助助兴。

1967年,孟小冬和姚玉兰和好后,在姚玉兰的邀请下迁居台湾,10年之后,即1977年,孟小冬在台北病逝。

孟小冬一生凄苦,最真心待她的也唯有杜月笙一人,可是,她真正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却是少之又少。

杜月笙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揽获了她的心,她的心原本已经有了温度,可是,他的死,却又再一次让她的心降了温,直趋零点。

没了杜月笙,她的心实际上已经死了,活着的只是躯壳而已,这恐怕也是她在杜月笙死后哭的最伤心的原因吧。

她爱过,疯狂过,伤心过,死心过,可是,晚年和杜月笙在一起后的平淡或许才是她一生孜孜追求的理想人生。

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后,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杜月笙病逝时,孟小冬才44岁,中年丧偶,此后寡居近30年,未曾再嫁。

孟小冬不嫁,也并非源于嫁不出去。一遇梅郎误终身,她把最好的青春岁月全部奉献给了梅兰芳,却被梅兰芳伤的遍体鳞伤,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她最孤独无依的时候,是杜月笙给了她最坚实的依靠。

杜月笙爱她,结婚时,杜月笙对满座亲友笑言:“我要让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杜某人娶了孟小冬!”与梅兰芳三年低调委屈的婚姻相比,孟小冬清楚的知道,所谓低调,不过是梅兰芳爱她不够,爱的不够,才畏人言!正因为感念杜月笙对她的深情,杜月笙死后她愿意用此后的光阴为他独守空房。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一个人在香港潜心交徒,直到后来收到姚玉兰的信,(姚玉兰是杜月笙的四姨太,也是孟小冬的好姐妹)邀她去台湾同住,并问她嫁与杜月笙,可曾后悔?

孤傲的孟小冬回复在香港一切都好,就是孤独,但孤单也好。嫁与杜月笙不是报恩,不是无奈,是爱,后悔与杜月笙相遇的太迟。但她孟小冬又是一生不会后悔之人,一生如戏,落音无悔,不知几时才能赴台。

此后孟小冬一直一人在香港,在硕大的杜家庭院,一个人唱戏,一个人思念杜月笙,满世落寞,直到60岁时,才去了台湾。

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后,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孟小冬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之中,从祖父算起,再到她的父亲、叔叔都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孟小冬也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后来曾拜师在京剧泰斗余叔岩的门下,是“余派”的当红小生。

说到孟小冬,就不得不提及和她生命中有密切关系的两位男人——梅兰芳和杜月笙。

当年孟小冬放弃了在上海走红的机会,毅然决然北上北平去拜师学艺,既然都是“娱乐圈”的大亨,孟小冬和梅兰芳自然少不了见面的机会,而且两人还一同登台合作过。在孟小冬的眼中,梅兰芳就是完美的男神一般的存在,她对梅兰芳的唱功佩服得物体他没,渐渐对梅兰芳产生了爱慕之情。

有句话说的好,女追男,隔层纱。没过多久两人就在一起了,并且两人的爱情还被业内人士所称道。不过幸福总是短暂的,不久两人之间就发生了一起意外。

当时孟小冬有一个疯狂“粉丝”王惟深,因为爱慕孟小冬,不能接受她和梅兰芳在一起的现实,就拿着枪去找梅兰芳算账。当时在梅兰芳的家中有梅兰芳、孟小冬和张汉举在场,张汉举还以为是梅兰芳的朋友,就热情的招呼王惟深。

谁知王惟深掏出枪就威胁梅兰芳,要求他远离孟小冬,梅兰芳无奈只得报警,恼羞成怒的王惟深开枪误把张汉举给枪杀了。

这件事给孟小冬带来了极大的心里阴影,她很自责也很懊恼,社会舆论也压的她喘不过来气,于是孟小冬干脆皈依了佛门,从此断绝了和梅兰芳的一切往来。

就在这个时候,爱慕孟小冬已久的杜月笙的机会来了。杜月笙早年就认识孟小冬,把对她的爱也一直藏在心底,看到孟小冬在北平过得并不好时,就邀请孟小冬来上海散心。

在杜月笙的疯狂追求和杜月笙四姨太姚玉兰的撮合下,孟小冬最终选择了和杜月笙在一起。上海解放之前,孟小冬就随杜月笙一道去了香港。

在香港,孟小冬陪伴着杜月笙走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并且杜月笙在临死前给了孟小冬一个名分,和她结婚,正式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1967年,孟小冬从香港移居到了台湾,也终止了自己的教徒生涯,深居简出,不再轻易盼头露面,十年之后换癌症而去世。

在她死后,台湾各界人士举办了悼念孟小冬的活动,作为一名演艺人士,能受到如此殊荣也算是安慰了孟小冬的在天之灵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后,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孟小冬乳名孟若兰,本名孟令晖,小冬是她的艺名,但因为她的艺名更有名气,所以世人都以为她本名叫孟小冬。不过,更有名的是她与杜月笙之间的忘年爱情故事,因为她是杜月笙的第5位太太,同时也是年纪最小的。

1950年,杜月笙与孟小冬在香港结婚,此时杜月笙已经是62岁高龄的老人了,而孟小冬才43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但是仅仅一年后,杜月笙就在香港因病去世了。

此后孟小冬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一直生活到了1977年才去世,终年70岁。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失去了主要生活来源,但她本就是京剧名角,虽不再登台唱戏,但靠着教会弟子收取费用也能打点最基本的生活。

孟小冬年轻的时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京剧女老生演员,她扮相英俊,嗓音醇厚,且无雌音,在当时颇有名气,号称“冬皇”。她原本与京剧名家梅艳芳是天设地造的一对,但最后却因为性格原因分道扬镳。

后来,青帮的大佬杜月笙便对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孟小冬虽然同意跟杜月笙在一起,但两人当时并没有结婚,所以孟小冬更像是杜月笙的情妇。两人在上海同居了十几年,一起经历了诸多风雨,而杜月笙的事业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直到1950年,62岁的杜月笙才在香港给了孟小冬一个正式名分,此时孟小冬也已经43岁了,两人都年纪差了近20岁。然而,杜月笙在婚后第2年便去世了。

在杜月笙死后,孟小冬一个人还在香港独居16年之久。她每日深居简出,主要负责教导弟子唱京剧,只是自己不再登台唱戏。这是因为杜月笙在临终前曾叮嘱过她,以后不要再登台唱戏,不然自己泉下不会瞑目。孟小冬遵守了杜月笙临终前的叮嘱,后半辈子果真再也没有登上过舞台一次。

1967年的时候,孟小冬因为到台湾探亲的缘故离开了熟悉的香港,此后她再也没有回去。据说,她在台北东门町租了一套房子住,但还是不太喜欢出门,只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直到1977年在台北病逝。

杜月笙在香港病逝后,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先在香港独居了十六年,后来到台湾靠着杜月笙留下的遗产安享了人生的最后十年,“梨园冬皇”就此谢幕。她的一生离不开两个男人,一个是她付出爱情的梅兰芳,一个是给了他家庭的杜月笙。

孟小冬,1907年生于上海,出身梨园世家,是著名的女老生,被誉为“京剧冬皇”。作为京剧世家的一员,孟小冬从小耳濡目染,悟性极高。十八岁的孟小冬,从上海来到北京,为数不多的几次亮相,便使她声名鹊起。

《天风报》的主笔沙大风将称孟小冬为“吾皇万岁”,将她捧为老生中的“皇帝”。两年后,孟小冬“冬皇”的美誉传遍北京,再加上她修长的身材,优雅的举止,十足的古典韵味,毫不逊色那风靡上海滩的名媛唐瑛。

孟小冬与梅兰芳是在一次义演上相识的,因一出《游龙戏凤》而相爱。而立之年的梅兰芳爱上不满二十岁的孟小冬,当时的梅兰芳已有两位妻子。孟小冬天生倔强,不甘屈就做小,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名定兼祧”。

两人结婚三年后,梅兰芳伯母去世,因梅自幼曾过继给伯父,伯母去世与母亲无异。依照“名定兼祧”的规矩,孟小冬也需前往梅府守灵。然而已经怀孕的福芝芳无情地将孟小冬拦在门外,拒绝承认她是梅家的媳妇。

福芝芳以孩子为要挟,最终梅兰芳只能让孟小冬先回去。此时的孟小冬如梦初醒,三年的婚姻注定只能是南柯一梦,大病一场的孟小冬,最终在梅党“舍孟留福”的流言蜚语中下定了离婚的决心,她决不受此屈辱。

1930年,孟小冬在报纸上声明与梅兰芳分手。第二年,孟小冬与梅兰芳离婚,在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调停下,梅兰芳支付孟小冬四万银元作为补偿。多年以后,梅兰芳与孟小冬,彼此连对方的名字都绝口不再提起。

离婚后的孟小冬,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京剧事业上。转眼到了1938年,她拜四大须生之首余叔岩为师,学的真传,成为梨园界首屈一指的女须生。余叔岩病逝后,孟小冬找到了一生中给了她最终归宿的男人杜月笙。

早在十年前,杜月笙就娶了孟小冬早年的师姐姚玉兰,成为其四姨太。杜月笙能与孟小冬最终走在一起,姚玉兰功不可没。孟小冬与梅兰芳离婚后的那几年,经常到上海公开演出,姚玉兰的住处也就成了她的落脚处。

杜月笙竭尽所能的在事业和生活上帮助孟小冬,二人渐生好感。抗战胜利后的次年,杜月笙从香港回到上海,孟小冬在杜的催促下也来到上海。1947年,杜月笙在六十大寿期间举办赈灾义演,梅、孟二人都被邀请。

梅、孟复合的流言蜚语再次响起,结局却是孟小冬第二天就走了,并宣布此后不再登台演出。两年后,杜月笙携孟小冬举家迁往香港。孟小冬虽然在杜月笙跟前强颜欢笑,但杜月笙也是能看出她眉宇间常有忧悒之色。

杜月笙对孟小冬总是礼敬爱慕,跟她轻声细气地交谈,疏解她孤寂、忧闷的内心。杜月笙初到香港时,有意赴欧洲定居。正当他盘算需要多少张护照时,孟小冬说道:“我跟你去,是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呢?”

这一句让四周瞬间安静了下来,也让杜月笙下定决心要与孟小冬结婚。杜月笙到香港后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当时有人劝说没必要再举办仪式,但杜月笙决意在自己去世完成这一大心愿,给孟小冬一个明确的交待。

1950年,病榻上的杜月笙与孟小冬结婚,孟小冬正式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当时孟小冬42岁,杜月笙63岁。第二年,杜月笙病情加重,他让陆京士宣读遗嘱,孟小冬得一万美金,杜月笙销毁别人写给他的所有借据。

几天后,杜月笙将最后的七千美金分给孟小冬三千,并叮嘱后人不要四处要债。杜月笙在弥留之际,蒋先生的代表洪兰友前来看望,让杜月笙好好养病,说前途有希望。杜月笙说:“大家有希望!”说完便撒手人寰。

孟小冬突然哭喊起来:“他不死心塌地跟着蒋先生,能没希望吗?”一时大家都惊慌失措,毕竟有代表在场。接着孟小冬又说:“黄老先生(黄金荣)不是在上海还活得很好吗?就是你们让他逃出上海,踏上不归路。”

(中为孟小冬)

孟小冬压抑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渐渐平静下来。之后的孟小冬,遵守了杜月笙去世前的叮嘱,不再登台唱戏,连吊嗓都不吊了。她的性格愈发沉静孤僻,深居简出。在香港的那十六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平静的日子。

1967年,孟小冬由香港转迁到台北定居。她到台湾以后生活平淡,她自己租一个房子独住。孟小冬在台北的十年过得还不错。她没有经济来源,主要是靠杜月笙留给她的钱和她早年自己挣的钱过活。

孟小冬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的需求,就是希望有朋友每天到她家去。她经常与其他亲属一起打牌消磨时间,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1977年,孟小冬在台湾去世,享年70岁。一代“梨园冬皇”的传奇就此落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