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京剧世家,艺术家迟重瑞评价张云雷程派青衣,是否捧得过高?

《西游记》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其中的唐僧是主角,他的扮演者之一是迟重瑞。他对京剧很是喜好,也是因此和陈丽华结缘。他对张云雷很看好,表示太难得了,这代年轻人还真没有第二人。有人问,这个评价是不是太高了?实际上,这不是过誉。原因是迟重瑞有很高的鉴赏力;还有张云雷的实力,的确是好;更重要的是他对京剧的贡献。

一、 迟重瑞对京剧有很高的鉴赏力

很多人只知道迟重瑞演绎的唐僧,唇红齿白的,很多妖精想要吃他的肉。为了抓住唐僧,使出很多手段。但唐僧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目标不动摇,直到取得真经。迟重瑞演绎的唐僧,真的很传神。那一举一动,颇有佛意。陈丽华对迟重瑞的感觉,可能是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意思,两个人走到一起,成就一段佳话。

迟重瑞和陈丽华结缘,是因为京剧。两个人都热爱京剧,对于他们而言,京剧的吸引力,就跟流行音乐对我们的吸引力类似。只不过,人家欣赏的艺术,比较高雅一些。也是因为这个高雅的艺术,迟重瑞和陈丽华认识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两个人走进了婚姻。京剧成为两个人的月老!

很多人并不知道,迟重瑞是京剧世家。家人不愿意他走演艺之路,希望子承父业。但是,迟重瑞还是喜欢演戏,在《西游记》中有精彩演绎。当然,他在闲暇之余,还是愿意去听戏,去唱戏。他对京剧的热爱,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对于京剧,他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张云雷的京剧,很有味道,也很难得,不是妄言。

张云雷的艺术造诣,还是蛮高的。作为一个年轻人,能有如此的造诣,也是蛮厉害的。所以,迟重瑞先生表示,在年轻一代中,找不到第二个。有人说,王珮瑜的技艺,就在张云雷之上。王珮瑜是余派的,而张云雷是程派的。王珮瑜唱的是老生,张云雷则是青衣。不一样的流派,不一样的行当,相互比较,是不是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

二、张云雷的程派青衣,真的很不错,所以,这个评价,没有错

很多人知道张云雷说相声,在一个事件之后,张云雷逐渐退出了相声的舞台,他在演唱方面,还是别具一格的。有人说,张云雷的相声专场,就是演唱会现场,大家一起唱戏,一起听戏。这在德云社,是一景。郭德纲相声说得好,但不会有这样的场面。面对着大家,他的戏,也不错。

张云雷不光说相声,还能唱戏。有人说张云雷的实力,不俗。一首《探清水河》,足以封神了。但这首小曲,不是京剧,也不能算是唱大戏。《苏三起解》中,他的唱腔就很不错,不能用字正腔圆来说,但也是程派的特色。不敢说有程砚秋的清峻之美,但也有典雅恬静之感。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锁麟囊》,其中“大团圆”这一折,张云雷唱的比较多。在德云社的舞台上,还跟郭德纲一起合作过。很多人知道郭德纲的舞台能力,不仅可以唱高腔,还可以现场改词,让张云雷很无奈,但也没有办法。张云雷和粉丝们互动的时候,也愿意唱一段,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在唱京剧方面,张云雷总是瞅准机会就来一段,不仅有《苏三起解》,还有《春闺梦》,那是有板有眼的。在舞台上给大家奉献一段,让粉丝们过过瘾。有些人觉得,张云雷的咬字和发音与正宗的程派有些区别,顶多算是票友,而不是专业人士。这样的杠精,也是无语了。人家为的是传播京剧文化,而不是讲究一字一定音。

三、张云雷对京剧的贡献,让他担得起这个评价

张云雷在京剧方面的造诣,也是很高的。唱起程派选段,那是手到擒来。有人说,他的唱腔不错,但迟重瑞的评价,实在太高了,他担不起。他能够担得起,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对京剧的贡献。很多人都知道,京剧在大家心中是高山流水,但接触的人很少,因为曲高和寡。

张云雷在说相声的同时,唱几段,让粉丝们跟着学,大家一起演唱。不经意间,就让很多人喜欢京剧了。只要是张云雷上场,大家都会选择一段,让他演唱。他也不推辞,演唱过程中的互动,堪称演唱会级别的。大家举着荧光棒,在一起演唱京剧,那个场景,的确感人。郭德纲也曾评价:张云雷为了京剧,操心不少。

有人曾说,张云雷将粉丝们带进了小剧场。这是张云雷对京剧的贡献,这也是他身上呈现的能量。对于京剧爱好者而言,张云雷算是票友;对于粉丝而言,他就是京剧的领路人。张云雷对京剧的贡献,那就是让更多人喜欢京剧了。从这个角度看,迟重瑞先生的评价,没有错。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下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