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经济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宋初精心设计的制度带来了稳定的政局,稳定的政局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宋朝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商业发达。那么,宋代的经济繁荣表现在哪里?
农业第一,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宋朝的百姓克服了很多困难,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也能开垦荒地,农民的耕地规模,面积提升了很多,也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得到发展,所以生产力也是有所提升,还出现了亩产4石的记录(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在政策鼓励和人口压力下,当地农民改造开发低洼地,垦殖草葑茭荡及退滩沙涂,耕植荒山土丘,向山争地,向水争地,使可耕田亩有了可观的增长。到绍熙时,吴中已 “四郊无旷土,随高下皆为田”,范仲淹在景祐年间(1034-1037)称苏州出税之田3,400,000亩;而另一研究表明,苏州在雍熙(984-987)前后的耕地数至多不会超过1,400,000亩, 50年间耕田数增加近1.5倍。可见农业的发展水平。
农业上如此发达,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竟然没有商业大,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唐玄宗天宝年间每年铸币32万贯,北宋从太宗时起每年就达到80万贯。以后逐渐增加,到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达六百余万贯。商税竟然高达70%,可见当时商业的繁盛。
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冬,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借口商人争讼不息,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商业的发展一个是因为经商的环境安稳,还有就是商路的开辟,不仅仅是路上的,还有海上的。这样就使得宋代的商业非常的繁荣,城市经济发达,出现了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商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因为家里的物品需要及时的更换才行,宋代五大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略带粉红,浓淡不一;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南宋制瓷业的规模宏大,有的窑址堆积面达二十亩,高二十米。临安凤凰山下的修内司官窑,所烧瓷器,“极其精制,釉色亦莹澈,为当时所珍”。景德镇是著名制瓷中心,产品远销各地。
南宋纺织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逐渐普遍起来。宋人《木棉》诗中有“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积妇勤”等句,反映了扦子、弹花、纺纱、织布的劳动过程,以及所用铁铤、弹弓、纺车、织机等各种棉纺织工具。
当然,宋代的经济不仅仅就这些的发展,还有其他的,例如娱乐项目很多,所以,才有很多的文人就喜欢生活在宋代。你喜欢生活在宋代吗?
宋代的经济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一
1、农业:两宋时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辟圩田、
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棉花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南宋时棉纺织业成为重要行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3、商业:①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就已发行了纸币“交子”;
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南宋临安是繁华的商业都市里的酒肆通常营业到深夜。
③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使管理。
二、政治中心、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移经过:从夏商到秦汉,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就已开始南移,唐朝中期后南移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南移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南侵。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③南方自然资源更多得到开发利用。
南移表现:①南方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苏州、杭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②南方的手工业发达,发展了种植桑树养蚕剿丝、纺纱织布,并占有重要地位;③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④南方的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三、两宋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和状况:
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文化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程度的时兴。
衣:两宋时麻布是主要要布料,棉布逐惭多;着行业装;女服样式多;官民服不同;
食:两宋时,北面食,南米饭;北羊肉,南猪肉、鱼;普遍食用植物油;酿酒饮酒盛行;
住:两宋时,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房;贵族官僚往园林式建筑;
行:两宋时,富人乘轿子、马车,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
城市生活:①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舞台“勾栏”;
②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多;摊点成行;茶馆多,店家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