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他会去吗?
2022年,是唐尚珺走进高考的第13个年头!没错,他已经参加了13次高考!
他今年35岁了!
高考钉子户就是指他这样一直死磕成绩不肯离开去大学的人!
那他到底为什么要成为钉子户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唐尚珺的生平,或许你能从中得到一份“不同寻常”的答案!
每一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逻辑可以寻找,这或许就是“命运”的解释。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88年,唐尚珺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他有3个姐姐,1个哥哥,他是家中第5个小孩。虽然出生在山村,但唐尚珺对未来却有着打算——他想考上清华大学。
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2009年,只是很可惜,这一次成绩非常不理想,他的成绩甚至够不上三本分数线。
唐尚珺并不是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这一次的意外,让他决定重考。13年来,他不止一次考上985名校,但他仍然不够满意,他心中的大学就是清华大学,除了这个其他任何一座学校都不可以代替。
这也是为什么唐尚珺成了13年高考的钉子户。而2022年,他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他会去这个学校吗?交大虽然不错,但毕竟不是唐尚珺从前执着的那个校园啊!
我想,13年的执着,到如今唐尚珺应该要认命了。13次高考,考到自己成为一个中年人,再入大学课堂时,他一定是众多学生中特别扎眼的一个!即便不说话,也能在人群中引起议论纷纷。这些议论,唐尚珺又是否能自己消化?
13年执着高考的人,太执着了,执着到偏执的地步!我想,等到他四年以后大学毕业出来,接近40的年龄,也不会有太多企业敢要他。毕竟现在35岁的人就遇到了职业危机!
企业招聘员工,相比你的学历,更看重的还是个人的综合实力!
而年轻好精力,更是大部分企业招聘的硬性指标,更有甚者,有的公司会把自家夸大成没有一个中年人,全部是95后甚至00后,试图以这样的氛围,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所以,我觉得对唐尚珺而言,进入大学只是人生中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步骤,未来才是对他更大的挑战!
我有一个朋友的经历或许可以参考。他本人非常优秀,精通英语和德语,后面由于一段空档期,他再次想要求职时,没有一个企业给他发offer。他的面试大多是身边朋友内推,他去面试的时候和面试官也相谈甚欢,可是谈起年龄对方总是叹气。他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因为年纪有些大了,35岁是一个坎!
有人会用是不是不够优秀这样的措辞来比较,但这也是最讽刺的一点,他投递了简历给国外公司,没想到面试之后对方欣然就给了offer,并承诺只要他能去,具体工作时间可以协调,他们会把位置留给他。
所以,年龄,真的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唐尚珺年轻的人大有人在,跟唐尚珺一样同样入交大的学子也有很多,还有一些年轻人可能学历不算太突出,但是他们敢拼且能拼,年轻也是一个资本不是么?
说实话,如果唐尚珺再不去上大学,我觉得是过分不理智了。一个35岁的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如果说他前几年是为了争一口气,那么这13年的磨练,也该让他看清事实!
偏执太甚的人,其实还是因为受宠太过!联想到他是家中第5个孩子,我就能明白他为什么会一直连续参加高考。
正常一个成年人离开家,就要自己负责起房租、电费、水费、交通费用和外卖、饮食费用,哪里还有这么多时间来哭哭啼啼?
一个人能够偏执,也是一种幸运。
但是或许命运暗中赠送的礼物,早已标好了价!
他不可能永远仰仗家人,他也要靠自己去拼出一条路!
高考真的不是唯一的路,考不上却成功的人并不少。我所在的城市小企业主特别多,而这里的生意人,学历并不都是大学,相反,很多人读了初中高中就出来打拼,这妨碍他们有车有房了没有?
如果你去四季青看看,就会发现每天停在外面的都是豪车,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豪车都有!这些人没有因为自己没考上好的学校而自暴自弃,因为一切都是靠双手拼搏努力奋斗出来的。古人说过要想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或许他们是占了这三样优势,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心态!
因为你相信你可以创造财富,你想要成功,你就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接近成功。
高考真的不等于成功,考上名校不代表你以后的路一定会一帆风顺,这人世间意外太多了,我们不能过好今天,就不要去期望明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身边也有不少清华毕业生,他们都过的幸福吗?或许从大众的视角来说,他们不缺钱花,不缺名利,但是只有自己才真的知道,何为幸福?
幸福是不能用来比较的。
你定义的幸福,如果永远是同他人对比,那么你永远不可能得到幸福!
考了13次了,结束不是放弃,而是进入下一个流程,人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阶段,青春是会过去的!
唐尚珺啊,千万别再执着了!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他会去吗?
去与不去已经不重要了!去的话,以其智商,我认为很大可能因为挂科多而被劝退或者拿不到毕业证
,不去的话已经录取了,只能明年再战了,到时候结局仍然一样!C九联盟和华五根本不适他,考上了也毕不了业,不如考个211或者末流985读几年出来找份工作养活自己算了,因为你的条件已经不适合你再折腾了!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他会去吗?
记得16年,我带队到某招聘会招聘教师,一个北师大正牌的全日制毕业的中文硕士研究生,将简历递给我,恳请给个机会。我接过简历,看他模样,四十上下,再看简历,四十一了。不合条件,攀谈之中,得知他是个很励志之人,高考失利,到某师范学院食堂打工,硬是靠自考加旁听,拿到了本科文凭。在私立学校干了几年,又考上北师大研究生。但政策红线在那,我无法破例,只能遗憾说对不起。
唐君三十几了,再去读大学本科已无多大意义,除非他家里有矿,不为就业,不为养家糊口,只为兴趣爱好。不然的话,就算他顺利毕业,哪个单位肯吸收他这个年近不惑之年的大学毕业生呢。
建议唐君还是继续高考,反正在广西,如此分数的人,复读不用交费,还有补助,高考后还有奖金,可作为一份养活自己的生意干着。
如果唐君心理上已走不出高考,无法融入社会,建议去找心理医生治治。不治,恐怕永远也走不出来。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他会去吗?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不管他去不去读书,考了十多年的高考,对于整个人生来说,真是得不偿失,不值得提倡和学习。
首先,高考不是一种事业,而只是自己成就事业的一个途径,不能长时间地逗留下去。我们通过高三的艰苦努力,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储备,让自己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去完成己的事业,走好自己未来的人生路。但是不能永远地停留在高考这一段路上,流连于这段风景,我们便不能更好地前行。
高考钉子户在高三耽误太多年,而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实际上,人在年轻的时候特别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技能,培养和提高自己。但是这个人长期反复于高三的复习当中,十多年都只和高三的题目接触,已经和这个世界脱节了。这十多年,他并没有接受新的知识,进行新的技能的训练,更没有源头的活水来丰富、充盈和提高自己,所以30多岁以后他再去融入社会,实际上已经非常艰难了,已经无法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去竞争了。
第三,即使是每年拿取高考奖金,但是和整个人生的损失来讲,太过于得不偿失。人生的路没有回头路,而此人一直在回头路上流连忘返,即便是通过高考得到高额的奖金,但是付出的十多年的青春实在是不值得。如果是自己内心有走不出去的坎,更是没有必要执着于一件并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
像那种五六十岁一直坚持参加高考的人,反复地复读,不会为自己的人生、家庭、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广大网友所嫌弃的。因为高考绝不是我们人生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起点。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他会去吗?
貔貅相
“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发文,暗示自己考取了上海交大,他会去吗?
高考成他的舒适区了。
在高中里那个小环境里,不管他状态好坏,他肯定是前几名,学校的各种奖学金肯定也不会少。
出了高中这个小圈子,进到大学,同一个分数,人家正常上三年就进来了,他高考考了十几年才进来,别人肯定看不起他。来来回回十几年,高三的班级成了他的舒适区,中科大成了他留在舒适区的执念。
刚开始,他是个汉子,甚至是个人物,咬着牙自己一个人复习,从三本线上升到重点一本。
但现在,2021年,就算他上了中科大,大学四年,37岁了吧。坚持上中科大,心里有个当科学家的梦吧,那硕士博士要读一下吧,七年过去,44岁了吧。中间肯定有几年有事,别的不说父母岁数都大了身体肯定一天不如一天,读读停停,正式博士毕业,50岁上下了吧。50岁之后在理科方面建功立业,我觉得是比较难得,几乎是不可能的。爱因斯坦这些都算得上是年少成名。从事稳定工作,那按照法定退休年纪,只有十几年的工作时间了。
一圈分析下来,他最理性的做法反而是维持现状,每次都能考重点一本,成为职业考试人。他拿奖学金,学校获得升学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