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嫁给苏轼,苏大公子会一生只娶我一个人吗?

这是做梦做大发了吧

如果嫁给苏轼,苏大公子会一生只娶我一个人吗?

你做梦:)

只娶你一个人的前提极为苛刻。

首先,你不能在老公壮年的时候先走一步!因为在封建社会,公务员丧妻后必须要续弦,家宅不宁,还谈什么忠君报国?普通官员都会再娶,以安家宅,何况东坡?

第二,你得眼睁睁地看他纳妾还不能生气。东坡可以只娶你一人,但是可以同时纳许多妾。古代是一夫多妾制。正妻是你的,跑不了。然而正妻负责的是治家,是教育孩子,服伺老人。说到浪漫,说到情调,说到床上十八种花样,对不起,你不是目标对象。各种浪漫的精准目标群体是妾,是歌妓,是情人。贾链想和王熙凤在鱼水之欢时换个样子,王熙凤死活不肯,不是凤姐不喜欢,也不是凤姐没有需求,唯一的原因就是凤姐是妻,妻子要有妻子的本份和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假如你嫁给了东坡,对不起,他不会写那么多浪漫的诗词给你。因为这与礼法不合。

第三,你得眼睁睁地看着东坡天天找小姐玩乐而不能生气。在古代,尤其是唐宋以来,文人玩乐必有小姐做陪,当然,这些小姐有一个雅称,叫歌妓。有时不是一人一个,而是一个两个。李白流四处飘遥,当地官绅请他游山玩水是安排两个小姐的,元稹和白居易动不动就去青楼喝酒,韦氏都正眼都不看一下,反而支持。赵明诚也是有小妾的,李清照根本不当回事。翻一翻东坡的那些诗词,小可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诗词的应酬场合中的美女,清一色是小姐。而且不知一个,要知道,这可是东坡。整个大宋的小姐没有不想往你老公怀里钻的。

古代男人的爱情不是给妻子的!

你确定你想嫁给东坡?

如果嫁给苏轼,苏大公子会一生只娶我一个人吗?

那样看你的才情如何了。

如果嫁给苏轼,苏大公子会一生只娶我一个人吗?

要想知道答案,你就要比苏轼活得更久才行。因为苏轼的三个老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现的。王弗去世后,苏轼续弦是她的表妹王润之。王润之过世后才是王朝云。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王弗能够一直活到苏轼生命的尽头,那他就不会再娶别人啦。这就是所谓的白头偕老吧。想要白头偕老,总要一起活到老才行,如果不幸中道崩卒,我们也不能不顾人情地一刀切,让苏轼守活寡,说白了,就算他可以,孩子谁来照顾呢?

苏轼也是非常深情的人,从他的深情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专一。比如我们熟悉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把爱到深处反转淡、想到极致不用想就能念起的细微情绪都表达无疑。这当然得力于他的才华,但如果没有这样深刻的情感体验,再好的技巧也没有用武之地。这是对王弗的感情。而在王润之去世后,苏轼更是表示死后要跟她“同穴”。王朝云去世后,苏轼沉痛地写出“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词句来悼念,表示朝云去后他不再动情的决心。

有人可能会说,他都移情别恋了三个女人,还能叫专一?所谓的专一,人们的理解大约不太一样。我们现在认为无论生死都爱,这才叫专一,但在古代,这种做法一般局限于女子,想让女子对丈夫如此,却没这样要求丈夫。这看起来像是男女不平等,但实际上丈夫要忠贞对待、生死以之的是君王,如此一来,就行成一个怪圈:女子之于丈夫,就像丈夫之于君王。无论是前者的贞洁观念,还是后者的忠贞观念,已都被我们瓦解了,因为都是违背人性的。可是我们却在要求苏轼专一的时候,犯了跟古人一样的错误,要苏轼无论生死都得只爱那一个人!尤其是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要故作高论,对他作道德绑架,实在太不应该了。

因此,我个人认为,只要你能嫁给苏轼,而且比他活得久,苏轼一定不会再娶他人的。我们与其去争论苏轼要怎么对待死去的人,还不如关注他是怎样用心地对待活者,不如怜取眼前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我们跟那些“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家,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嫁给苏轼,苏大公子会一生只娶我一个人吗?

梦去吧

如果嫁给苏轼,苏大公子会一生只娶我一个人吗?

我认为不会,大家都知道的事我就不在复述啦。咱从古代体制和他个人两个方面谈谈。

古代的三纲五常大家一定知道,其中夫为妻纲就点出了要害,在那个妻妾成群的年代,能像苏大学士那样妻亡才续的人还真的不多。从伦理道德层面说,他娶王弗是遵从了父命,在十九岁那年娶他们当地才女王弗,为的是进京赶考时避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尴尬,由于不知根知底,对方人品和家教难以保证,或有受到高官压迫的可能,来个“拉郎配”怎办,从这点说“父为子纲”坚持是对的。从苏大学士的个人才气说,绝对是个大才子,自古有“才子佳人”一说,为嘛?说明他很早就有才子爱佳人的“美誉”。有一首减字木兰花或为左证。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首诗是苏轼贬汝州,上任途中路过润州,太守许为他遵接风,期间有歌姬郑容高莹谢艺,他们相聊甚欢,答应为二女求情从良,上船离开时将这首减字木兰花的藏头诗交于二女,太守怜悯苏轼遭遇,放二女从良。由此可见时年歌姬为何都喜欢苏轼。

从这里可见苏轼从未缺少女子,让他专一可见真难。只有父命才可约束一二。

但三纲五常中,君为臣纲好像提现的不太明显,王安石变法他有异议,不是反对变法,只是变的力度有争议,所以被一贬再贬。变法失败后,由于他也曾赞成变法又受株连。“新法”和“旧党”的标签都贴在身上,所以他的一生也比较悲催。

但由于他的政治生涯不是被贬,就是在贬的路上,因此有大量的时间接触民间歌姬。由于他对待社会最底层的歌姬都那么关怀,也造成了与许多歌姬的纠葛。因此,也是他不能专一的原因之一。

苏轼的可爱和可贵之处,就在于即便面临绝境,也能打起精神,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更可奇的是对待厄运,他不是漠视而是正视!如果说漠视厄运需要一份自欺欺人的坚强,那正视厄运并从中发掘乐趣,则需要一颗火热跳动的心。还有就是悯天忧民的情怀。

所以,不仅古代女子喜欢他,就是当代女子也会喜欢他的!那么多女人喜欢他,你还敢嫁他吗?哈哈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