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张作霖并不怕张首芳,他只是觉得愧疚罢了。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强如老帅张作霖,也有属于他自己的软肋。
张作霖作为北洋军阀大佬,一代东北王,在东北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更不要说在张家了,有谁敢忤逆他老人家呢?
但是,偏偏有这么一个女子,她敢当面顶撞张作霖,甚至于拿着剪刀抵着张作霖的头,叫嚣着要把他的头戳爆。而张作霖发反应只是讪讪一笑,不与她争辩。
这个女人名叫张首芳,乃是张作霖的长女。在张家,她是唯一敢和张作霖对着干的人,而张作霖也任由其发泄。
要知道张作霖可不是什么慈祥的父亲,他在张家的威严不容忤逆,底下的孩子们,没少挨他鞭子。那么如此严厉的张作霖,为何唯独放纵长女张首芳呢?
这其实说来话长,一切的一切,还要从赵家庙村首富赵占元老爷家的二小姐说起。
1895年,20岁的张作霖被踢出军营,回到了老家。失去了生活来源的张作霖,不得不跑到村里首富赵占元老爷的府上当长工。而在这里,他遇到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女人,赵家二小姐赵春桂。
不知道月老是怎么牵的红线,赵家二小姐居然就看上了当时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张作霖,并且死心塌地的要跟着他。为了能和张作霖在一起,她不惜忤逆自己的父亲。当父亲因为看不上张作霖想要将其赶出家门的时候,是赵春桂拼命的护着他,并最终让爱女心切的赵老爷妥协。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达,赵春桂一介女流,居然能如此主动,不知道要多大勇气。
总之,张作霖就这样成为了赵家首富的女婿,在赵老爷的人力财力支持下,他拉起来自己的队伍,从最初看家护院的保安队,一步一步成长为清军编制下的地方团勇。张作霖也因此民办转官办,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并就此一步步走上巅峰,成为一代东北王,甚至于一度登顶当时中国的权力顶峰,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位国家元首。
而这一切的成就,都和发妻赵春桂是分不开的。
但是,赵春桂并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回报。正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得势之后的张作霖开始在外面沾花惹草,不停的往家里娶姨太太。
赵春桂是个要强的女人,她不愿意和这群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她也恨张作霖的花心。于是,她带着张首芳、张学良以及张学铭从奉天回到了乡下老家,不再与张作霖来往。而张作霖也恼怒赵春桂的小气,毕竟在他眼里,他这样的人物,就该妻妾成群。于是乎,夫妻二人,谁也不理谁,就此分道扬镳。
然而,他们两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远。
回到老家的赵春桂没多久就染上了重病,消息传到奉天,张作霖却认为是赵春桂故意装病气他,所以不予理睬。甚至于最后赵春桂的死讯传来,张作霖还是不信,只是派人前去探望。可怜赵春桂,堂堂东北第一夫人,临死前都没有等来张作霖,只有张首芳三个孩子陪在身边。
当张作霖确认赵春桂的死讯之后,悔之晚矣,这成了他一生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赵春桂死后,张作霖将张首芳、张学良以及张学铭三个孩子接到奉天抚养。其中张学良和张学铭年纪还小,对于父母之间的事情,不是太了解,只当是换了环境。但张首芳却不一样,此时的她已经颇为懂事,她知道,母亲的死,父亲是要负责的。所以张首芳对于张作霖一直没什么好脸色。
她最看不惯张作霖打张学良,每当她看见张作霖向张学良挥鞭子的时候,她都会冲上前将弟弟护在身后。
她甚至会当着面自己亲生父亲的面怒吼道:
“你再敢打小六子,我就跟你拼了!”
这像极了当初赵春桂将张作霖护在身后,独自面对父亲压力的样子,一样的倔强。每每看到这一幕,张作霖的心顿时就柔软了许多,自然也就不再生气了。
所以,对于女儿张首芳,张作霖不是怕,而是愧疚,也是爱。
当然,张首芳的结局并不好。张作霖把她嫁给了北洋大佬鲍贵卿的儿子鲍英麟,虽然有着政治联姻的目的,但鲍家有钱有势,也算是门当户对,正常来讲,对于张首芳不失为一个好归宿。
但是张作霖没想到,这个鲍英麟根本不喜欢张首芳,他看重的只是张家的权势而已。张作霖在世时,他对张首芳百般呵护,但后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鲍英麟便原形毕露,对张首芳冷淡不说,甚至于还家暴。最终在张学良的干预下,张首芳得以逃出魔掌,与鲍英麟离婚。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为何要怕他?因为张作霖欠他的!可能不禁有了疑问张首芳是张作霖的女儿,张作霖欠他什么?其实欠的是她母亲。
土匪张作霖到大帅张作霖张作霖出生于光绪年间,只不过是个农村的小伙子。因为家里面没钱,所以上了三个月的学就什么都没了。三个月能学什么,所以后来张作霖因为识字不多,最后闹了很多笑话。
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学,不仅仅是家里面穷的原因。当时他刚上学没一年,父亲和别人赌博发生口角,被别人活活打死。当时十一岁的张作霖,和他哥哥一起去报仇,还弄了一把枪。
没想到因为枪走火,结果打死了那个人。他的二哥也因此被捕,自己则是和母亲妹妹跑到外公家避难。十几岁也是老大不小的年龄了,既然上不了学,就去学了点手艺——兽医。
后来碰到清政府招兵,他就跑过去入了伍,成为了清政府队伍里面的兽医。然而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也跟着去了,没想到后来甲午战争战败,所以他也就灰溜溜的跑回了老家。
回到家也是快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过穷小子谁愿意跟他,你还别说还真有人。回来后的张作霖没什么好做的,就在当地地主家打散工。正好被地主家的闺女赵春桂看上了,结果就成了赵家的女婿。
但是张作霖有骨气,他不愿意入赘,想出去闯荡一下。而且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老丈人的支持,给他几杆枪几个人,结果张作霖拉着这些人落草为寇当了土匪。清政府后来看到围剿不了,所以就采取了招安的政策。张作霖也是乐得接受,下山成立了保安团,专门守护十里八乡人的安全。渐渐的生意越来越大,最多的时候手下保护了二十几个村子。
而他老婆赵春桂也没闲着,这几年里面接连给张作霖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是张首芳,大儿子张学良、二儿子张学铭。张作霖有了两个儿子也是开心的很,不仅有了钱还有了后。
张作霖对不起赵春桂,张首芳鸡毛当令箭后来也是张作霖的命比较好,碰上了好机会。当时天下大乱,到处都是缺人手。再加上日本与俄国在东北打仗,张作霖是谁都跟过。后来徐世昌、袁世凯都是张作霖的上司。
家业是越来越大,而张作霖也不满足于赵春桂这个黄脸婆了。以前没钱的时候,张作霖巴不得给老丈人当牛做马。虽然赵春桂是地主家女儿,但是一直勤勤恳恳的照顾张作霖,孩子从来没让他操过心。
到头来张作霖有钱了,虽然没有说一脚踹开赵春桂,但是显然对他越来越冷淡。两个人从开始的分房睡,到张作霖的房间换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时不时的还有女人要做姨太太。
赵春桂怎么着也是地主家的女儿,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气,一气之下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没想到一路上舟车劳顿,加上这么多年的劳累积压,一下子病倒了。后来病情是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不行了。张首芳眼看母亲要走,就回去找张作霖,让他赶紧去看看母亲。但是张作霖以为这是赵春桂耍的小性子,其实是想让自己低个头。
自己是谁?虽然当时还不是东北王,但是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真的要是去接她了,岂不是有个怕老婆的帽子。以后还怎么出去混,还怎么找姨太?所以面对张首芳的催促,张作霖没放在心上。
张首芳气的就自己回去了,眼看着母亲越来越不行了。赵春桂的父亲给张作霖来了一个加急电报,张作霖这才知道坏事了,赶紧跑过去看。结果到了的时候,三个孩子早就哭成了一片。
后来赵春桂出殡的时候,张首芳一直没有给张作霖好脸色。张作霖自知理亏,所以什么都没说。后来就把几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但是这个事情很快就被张作霖抛在脑后,姨太太照样往家带。
张首芳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没办法只能生闷气,毕竟还是自己父亲。不过随着张学良与张学铭的长大,两个孩子也越来越调皮。这天投了娄子被人告到张作霖这里,张作霖脾气暴躁,抽出来皮带就要打。
张首芳闻讯赶来,手里面还拿着一个剪刀,直接指着张作霖说:“你以后要是再这么打我弟弟,我就跟你拼命。”为何张首芳有这个底气?原来赵春桂死的时候,拉着她的手告诉她:你是做姐姐的,你的两个弟弟还小,我走了也不放心。你那父亲还找姨太太,我怕你们以后受气。你一定要坚强点,照顾好你的两个弟弟,否则我在地下也不安宁。
有了母亲的这个叮嘱,张首芳以后不仅仅是姐姐了,还是母亲。但凡是张学良张学铭调皮了,都是张首芳扛着。这次张作霖又要打张学良,张首芳坐不住了,跑过来哭喊:
我的母亲啊,你走的太早了。这才没几年,父亲就要打弟弟。你说的对,没了你之后,我们几个弟弟不仅要受姨太太的气,现在父亲还要打我们几个,我们怎么这么可怜。
张作霖一看他都把赵春桂搬出来了,知道自己对不住妻子,索性就让过去了。张首芳一看这个办法有用,以后就经常这样。随着时间长了,张作霖虽然不耐烦但是还得忍着。
后来终于到了张首芳出嫁的年龄,因为张家有规矩:所有孩子不能自由恋爱,要接受父母之命。就这样张首芳嫁给了鲍英麟,原来他爹是陆军讲堂堂长,就是政治联姻。
不过鲍英麟不是好鸟,整天的拈花惹草。张作霖在的时候还好,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后来张作霖出了意外,鲍英麟彻底的放纵自己,没事都不回家。
还好张学良接任帅旗,时不时的也会敲打一下姐夫,但是张学良后来也出事了,张首芳也就完全没了依靠。鲍英麟为了让一个漂亮的舞女做大,就把张首芳休了。当时张学良被监禁,张首芳经常去照顾她。再到后张学良出国,张首芳只好自己一个人。有段时间甚至活下去都困难,国家知道后给他安排了房子,还给了补贴,就这样安度了晚年。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为何要怕他?因为张作霖欠他的!可能不禁有了疑问张首芳是张作霖的女儿,张作霖欠他什么?其实欠的是她母亲。
土匪张作霖到大帅张作霖
张作霖出生于光绪年间,只不过是个农村的小伙子。因为家里面没钱,所以上了三个月的学就什么都没了。三个月能学什么,所以后来张作霖因为识字不多,最后闹了很多笑话。
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学,不仅仅是家里面穷的原因。当时他刚上学没一年,父亲和别人赌博发生口角,被别人活活打死。当时十一岁的张作霖,和他哥哥一起去报仇,还弄了一把枪。
没想到因为枪走火,结果打死了那个人。他的二哥也因此被捕,自己则是和母亲妹妹跑到外公家避难。十几岁也是老大不小的年龄了,既然上不了学,就去学了点手艺——兽医。
后来碰到清政府招兵,他就跑过去入了伍,成为了清政府队伍里面的兽医。然而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也跟着去了,没想到后来甲午战争战败,所以他也就灰溜溜的跑回了老家。
回到家也是快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过穷小子谁愿意跟他,你还别说还真有人。回来后的张作霖没什么好做的,就在当地地主家打散工。正好被地主家的闺女赵春桂看上了,结果就成了赵家的女婿。
但是张作霖有骨气,他不愿意入赘,想出去闯荡一下。而且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老丈人的支持,给他几杆枪几个人,结果张作霖拉着这些人落草为寇当了土匪。
清政府后来看到围剿不了,所以就采取了招安的政策。张作霖也是乐得接受,下山成立了保安团,专门守护十里八乡人的安全。渐渐的生意越来越大,最多的时候手下保护了二十几个村子。
而他老婆赵春桂也没闲着,这几年里面接连给张作霖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是张首芳,大儿子张学良、二儿子张学铭。张作霖有了两个儿子也是开心的很,不仅有了钱还有了后。
张作霖对不起赵春桂,张首芳鸡毛当令箭
后来也是张作霖的命比较好,碰上了好机会。当时天下大乱,到处都是缺人手。再加上日本与俄国在东北打仗,张作霖是谁都跟过。后来徐世昌、袁世凯都是张作霖的上司。
家业是越来越大,而张作霖也不满足于赵春桂这个黄脸婆了。以前没钱的时候,张作霖巴不得给老丈人当牛做马。虽然赵春桂是地主家女儿,但是一直勤勤恳恳的照顾张作霖,孩子从来没让他操过心。
到头来张作霖有钱了,虽然没有说一脚踹开赵春桂,但是显然对他越来越冷淡。两个人从开始的分房睡,到张作霖的房间换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时不时的还有女人要做姨太太。
赵春桂怎么着也是地主家的女儿,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气,一气之下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没想到一路上舟车劳顿,加上这么多年的劳累积压,一下子病倒了。
后来病情是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不行了。张首芳眼看母亲要走,就回去找张作霖,让他赶紧去看看母亲。但是张作霖以为这是赵春桂耍的小性子,其实是想让自己低个头。
自己是谁?虽然当时还不是东北王,但是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真的要是去接她了,岂不是有个怕老婆的帽子。以后还怎么出去混,还怎么找姨太?所以面对张首芳的催促,张作霖没放在心上。
张首芳气的就自己回去了,眼看着母亲越来越不行了。赵春桂的父亲给张作霖来了一个加急电报,张作霖这才知道坏事了,赶紧跑过去看。结果到了的时候,三个孩子早就哭成了一片。
后来赵春桂出殡的时候,张首芳一直没有给张作霖好脸色。张作霖自知理亏,所以什么都没说。后来就把几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但是这个事情很快就被张作霖抛在脑后,姨太太照样往家带。
张首芳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没办法只能生闷气,毕竟还是自己父亲。不过随着张学良与张学铭的长大,两个孩子也越来越调皮。这天投了娄子被人告到张作霖这里,张作霖脾气暴躁,抽出来皮带就要打。
张首芳闻讯赶来,手里面还拿着一个剪刀,直接指着张作霖说:“你以后要是再这么打我弟弟,我就跟你拼命。”为何张首芳有这个底气?原来赵春桂死的时候,拉着她的手告诉她:
你是做姐姐的,你的两个弟弟还小,我走了也不放心。你那父亲还找姨太太,我怕你们以后受气。你一定要坚强点,照顾好你的两个弟弟,否则我在地下也不安宁。
有了母亲的这个叮嘱,张首芳以后不仅仅是姐姐了,还是母亲。但凡是张学良张学铭调皮了,都是张首芳扛着。这次张作霖又要打张学良,张首芳坐不住了,跑过来哭喊:
我的母亲啊,你走的太早了。这才没几年,父亲就要打弟弟。你说的对,没了你之后,我们几个弟弟不仅要受姨太太的气,现在父亲还要打我们几个,我们怎么这么可怜。
张作霖一看他都把赵春桂搬出来了,知道自己对不住妻子,索性就让过去了。张首芳一看这个办法有用,以后就经常这样。随着时间长了,张作霖虽然不耐烦但是还得忍着。
后来终于到了张首芳出嫁的年龄,因为张家有规矩:所有孩子不能自由恋爱,要接受父母之命。就这样张首芳嫁给了鲍英麟,原来他爹是陆军讲堂堂长,就是政治联姻。
不过鲍英麟不是好鸟,整天的拈花惹草。张作霖在的时候还好,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后来张作霖出了意外,鲍英麟彻底的放纵自己,没事都不回家。
还好张学良接任帅旗,时不时的也会敲打一下姐夫,但是张学良后来也出事了,张首芳也就完全没了依靠。鲍英麟为了让一个漂亮的舞女做大,就把张首芳休了。
当时张学良被监禁,张首芳经常去照顾她。再到后张学良出国,张首芳只好自己一个人。有段时间甚至活下去都困难,国家知道后给他安排了房子,还给了补贴,就这样安度了晚年。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张作霖总是顺着张首芳倒不是因为害怕,自己女儿能有什么可怕,主要是张作霖亏心,而张首芳的脾气秉性又类似她的母亲近乎执拗,遇有争执,有时候还会提起母亲,所以久而久之,张作霖对她也是能迁就就迁就,能忍让就忍让,谁让自己对发妻、子女有着太多亏欠呢,而且还是无法弥补那种。
穷困潦倒的张作霖张作霖,辽宁海城人,4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当时的张作霖就已任职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职务,长期盘踞东北。
不同于张学良的纨绔,张作霖是白手起家,没有家族余荫可享。
张作霖有一姐、一妹两位兄长,同母异父的长兄因与有夫之妇私通,被张父张有才活活打死,下手狠的原因可能也是并非亲生吧,也有资料说张作泰放牛,19岁病死,这不靠谱,那年月19岁是壮劳力,放牛那是娃娃干的事,哪有放一辈子牛的,不可能。
另外一位兄长张作孚,1911年任镇安预警总长,剿匪中以寡击众,不幸战死,家人一直被张作霖(后张学良)关照,生活无虞。
父亲张有财,一辈子的财运可能都让名字占了,因为是位资深赌徒,所以身上、家里很少能看见钱。
那时候的赌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张有财那点小钱又只能在些小赌坊里厮混,所以得罪了不少社会人,说是流氓地痞也行。
赌徒嘛,需要极大毅力才能在没输光的情况下离桌回家,一天深夜,张有财被人围殴,不同以往,这次真打急眼了,张有财左肋中刀,好在有些生活常识,张有财没敢拔刀,直接就跑回了家。
早年间的老人,一到六十岁,但凡手里有点余钱的,甚至去借也要先把自己的寿衣提前买下,尤其没钱的百姓,大多担心自己身死的那天没钱置办,所以提前准备好,张有财跑回家让张作孚、张作霖给自己套上寿衣后,说了仇人张×后,直接拔刀而死。
虽然张有财没什么钱,而且还是个赌棍,但也还不算忒混,否则几个孩子早饿死了,顶梁柱一死张母就只能带着孩子回娘家讨生活。
“返乡”并没有给母子几人带来生活上的改善,张母能养大孩子就算是超级伟大,读书算是白日做梦,张作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慢慢混迹于“江湖”,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不久也沾染上了赌博的毛病,而且赌瘾不小。
和张父一样,常在赌坊里混日子,仇家越来越多,输钱了没钱给,人家寻仇自己也不能抱头等死是吧,为了保命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自己赢了钱呢,别人不给,自己就要以强硬手段去讨,这需要彪悍的战斗力,否则钱要不回来再挨上一顿毒打,那就得不偿失了,在乡里人眼里,张作霖就是个追鸡撵狗寻衅滋事的货色,名声不好,非常不好。
岳父器重慧眼识珠对一般地痞来说,多少要带些眼色,欺软怕硬是习惯性作派,十个打一个的时候意气风发,狂到突破天际,队友捡板砖他敢搂火枪,一个打十个的时候却又纯洁得像个孙子下跪求饶磕头认爹在所不惜。
张作霖不是这样,可能是由于通过长期的历练,抗击打能力超强的原因吧,一群人把张作霖捆上,嘎嘣嘎嘣脆的一顿毒打招呼到他身上,张作霖却是打得越狠骂的越凶。
正好未来的岳父赵占元经过此地,觉得这后生硬气,将来绝非池中之物,佩服之余赵占元上前救下了张作霖,张作霖则跪倒在赵占元面前,拜其为义父。
回家后,赵占元将张作霖的“英雄事迹”说给家人听,他的二女儿赵春桂,自此心生爱慕,再加上赵占元对张作霖也非常看重,所以当时就有将二女儿嫁给张作霖的意思,但是他的妻子和小舅子都强烈反对。
在当时来说,张作霖就是地痞流氓的典范,名声臭不可闻,没个正当职业,赌博又不是个营生,再加上张作霖的父亲就家风不正,婚事就此打住,但赵占元和赵春桂的这份心思没有放下,还在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同时父女俩的这份善意,张作霖已经收到。
1894年,张作霖投靠清政府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大小算是个官,手下也有近百号兄弟,早就得到赵氏父女“善意”消息的张作霖终于盼来了自己的第一春,规划着迎娶赵春桂的念头得以实现,遂向赵家提亲,1895年,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好事得成。
部队换防,而张作霖难舍家乡,所以退伍回到了家,又是因为赌博,张作霖打伤了一个赌徒,被其诬告通匪,张作霖被缉拿归案,当时的张作霖也不算太冤枉,他的确有通匪情节,但不算严重,无非是与某些匪众熟络一些而已,也有他是三当家的说法,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次,还是他的老丈人赵占元再次出马,不但卖了自己的400亩地,还到处托人情走关系上下打点,这才让张作霖顺利出狱。
1900年,庚子国变,天下大乱,士绅们也不敢免俗,沿袭了几千年的养兵自保的手段,再次临时生效,说是保险队,其实类似于团练或者民团,为地方安全服务,避免受到外来势力袭扰,是有效的自保手段之一。
张作霖的岳父赵占元见有机可乘,联系了当地的乡绅和头面人物,成立了赵家庙保险区张作霖因为当过军官,有正式的战斗经验,加上岳父的推荐,所以当上了保险队队长,可以说,最初张作霖的发迹完全是靠岳父。如果没有赵占元的话,张作霖很有可能一生就仅仅是个赌徒,甚至可能像他父亲一样,因为与某些人结仇越来越深,最终被杀。
曾经的不离不弃难敌翻身发迹1901年,张作霖的保险队和张景惠的保险队合并。总巡长冯麟阁给张作霖颁发了官方执照,从此张作霖有了正式的官方身份,得到了奉天官绅和各国领事的承认。
赵春桂,赵占元的二女儿,自从听着父亲叙述了张作霖所谓的“英雄事迹”,便芳心暗许,而张作霖对这个女人也非常满意,证明他俩在初期是有一定感情的。
他俩的婚后生活初期还好,张作霖对妻子百依百顺,伺候的周到体贴。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哪有什么平稳的生活可过,经过多年的打拼,张作霖终于发迹,位高权重,又有军权在握,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就在发迹后不久,张作霖就娶了第二位夫人卢寿萱。对此,赵春桂也并没有说什么,那个年代的男人,尤其是成功人士娶个三妻四妾本是常事,何况张作霖当时只多娶了一个,赵春桂和卢寿萱都是厚道人,姐俩相处的还算不错,但是没想到,张作霖娶起来没完没了,后来更是千方百计的抢了别人的老婆给自己做妾,一时之间风言风雨骤起,让赵春桂无法接受,于是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张作霖,返回新民。
张作霖也是个宁折不弯的脾气,他认定的事无论如何无法挽回。从此两人不再有任何往来,生活条件不好,再加上心情抑郁,不久后,赵春桂重病缠身,本来及早救治的话,至少性命无虞,但好强的赵春桂最终还是没有求过张作霖。
当赵春桂病重的消息传回奉天,张作霖初时以为赵春贵装病,以此恢复正常的夫妻关系-当时张作霖确实是误会,否则即便夫妻感情破裂,老张也会救治自己的发妻,更何况岳父和发妻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的发迹也有赖于赵氏家族。
两个人就在彼此不信任中继续虚耗着光阴,1912年春节过后,赵春桂的病情由轻至重,再由病重转为病危,已经无法下炕,虽有医生调治,但因病入膏肓,已无药可治,而此时的张作霖也担心赵春桂真的患病,所以委托了与赵春桂关系不错的二夫人卢氏代替自己前往新民探视,卢夫人见到的赵春桂,当时身体羸弱不说,已经无法下炕,无法言语了,卢夫人马上花钱对赵春桂施以抢救,但为时已晚,1912年4月15日赵春桂撒手人寰,年仅38岁。
张作霖想起了岳父一家对自己的恩情,再加上多年对子女缺乏照料,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于心有愧,特地邀请阴阳师,逐一勘测风水地脉,最后选中一处风景别致、风水上佳的墓地将赵春桂安葬。
弥补亏欠抚育姐弟赵春桂去世,留下的几个孩子按老说法都是老张的嫡子嫡女,自然要接回自己身边,到了沈阳以后,姐弟三人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大的孩子们也越来越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遗憾,真正的好生活,自己母亲并没有享受过,这让他们对自己的父亲有一些负面看法。
张首芳对弟弟十分关照,因为在曾经的穷苦生活中,张首芳分担了一部分看管照顾弟弟的责任,是姐姐,也好似母亲,所以到了沈阳以后,张首芳还是一如既往呵护着弟弟,不想让张作霖大骂分毫。
如果遇到张作霖打骂管教张学良,张首芳首先不干,拿着菜刀就跑到父亲屋里,对张作霖说你再打小六子,我就和你拼了。
老张的身份,自然能经常看到其他人家的大家闺秀是个啥作派,再看看自己放养出身的女儿,之所以能够那么泼辣,其实归根结底,一部分原因还是自己造成的。
母女几人回乡,因贫穷孩子疏于管教,这个责任其实也有张作霖一部分,张作霖看到女儿越凶,自己的心反而越软,因为他亏欠了自己的发妻,在孩子的生活、成长和学习上,也疏于管教,而且这些都是不可弥补的。
对于张首芳,张作霖并不是怕,只是觉得歉疚,想弥补更多的关爱,而且有什么事张首芳总是哭着喊着自己的娘,张作霖就更下不去手了,所以对于张首芳的泼辣性子只能一忍再忍,如果非要说有怕的因素,那也无非是怕在家人、外人面前,失了家长、大帅的面子而已。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将“渊源”这个词用于父女二人,可真诡异,难道张首芳不是张作霖的亲生女儿?
张作霖13岁时他爹被人给活活打死了,后来,他便和二哥张作孚扛着一条破枪去去报仇,结果仇没报成,他二哥反倒被官府抓了,他自己也只能拔腿狂跑。
这一跑,他的命运也“跑”了起来。
他曾经投过军,不过,在投军之前他也曾当过货郎,货郎生涯让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份“感情”。
当时,他在赵家庙一带卖货,然后认识了一个姑娘——赵春桂。
只是,张作霖不过是一个没钱没势的穷小子,赵家却是当地的富户,所以自然不会答应张作霖和赵春桂的事,他也只能黯然地离开了赵家庙。
1894年,张作霖在营口投了军,投的是宋庆的毅军,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很快又在军队中当上了一个小军官。
1895年,当上了小军官的张作霖意气风发地来到了赵家庙,向赵家提亲,此时赵家一看曾经的穷小子已成了小军官,将来或不可限量,于是便同意了张作霖和赵春桂的婚事。
1898年,赵氏给张作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此时张作霖已经当了“胡匪”,也算是一个小头目,已经渐渐有了野心,所以他给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取名为冠英——冠绝英雄!
张冠英,也叫张首芳,首芳首芳,也即第一个女儿的意思。
所以,张首芳是老帅张作霖的亲生女儿,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是,张作霖竟然害怕这个女儿,他究竟为什么害怕张首芳?这也很诡异。
这事还得说回张首芳的母亲,赵春桂。
人们常说“成家立业”,张作霖也是如此,他也是在成家之后才逐渐立了业,赵氏也在他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1900年,张作霖在他的老丈人的帮助下办起了“保险队”,这“保险队”也成了他的起家资本,可是如果没有他老丈人的资助,他或许便办不起“保险队”,即使办起来了,也可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期。
张作霖这个人脾气急,又过于专断,因此常常和他的把兄弟闹得不可开交,几乎到了翻脸的边缘,这时候赵氏便站了出来,然后对着张作霖的把兄弟说起了他的“坏话”:“他那个熊脾气,你们还不知道?好兄弟,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三天别理他,就好啦!”
赵氏三言两语便轻轻松松化解了张作霖和把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张作霖的把兄弟一直也很尊敬她。
没有赵氏,或许便没有日后的老帅。
汤玉麟曾经说过:“老嫂子多么贤惠,雨亭兄多少大事,多亏了她啊!”
张作相也说:“大帅能成就大业,多亏我那老嫂子。”
可见,赵氏在张作霖崛起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张作霖在发家之后,他的心也开始野了,也开始浪了,在他所处的时代,稍微有点钱有点权势的男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一手抱一个美娇娘?张作霖也是心向往之,然后回头一看,所看见的不过是家中一个黄脸婆,所以娶小的心思也越来越浓。
1900年,即张作霖办“保险队”的这一年,他在北镇县中安堡看上了一个私塾先生的女儿——卢寿萱。
张作霖想娶卢氏,赵氏心中自然一百个不愿意,可是她终究左右不了他。
卢氏倒也算贤惠,所以嫁给了张作霖后,赵、卢两人感情很好,赵氏病亡后,卢氏也将赵氏的儿女视如己出。
不过,张作霖娶卢氏,只是一个开始。
在娶了卢氏之后,张作霖又先后娶了戴氏、许氏、寿氏和马氏,而且自张作霖发迹之后,他对赵氏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这导致了他和赵氏之间的感情的逐渐破裂。
1911年,张作霖趁着辛亥革命爆发之时,打着为清政府镇压革命党的旗号率军入驻奉天省城,可是,赵氏没有和他一起去,而是留在了新民。
她好不容易去了奉天,也和张作霖吵翻了脸,一气之下又回了新民,然后没过多久便病倒了。
让人感叹却又哭笑不得的是,张作霖在听到了赵氏生病的消息后,竟认为是赵氏在和他闹脾气,是在装病骗他,所以没怎么理会。
1912年,赵氏的抑郁致使病情加重,可是张作霖仍然没有信,只是让卢氏去新民探探虚实,结果卢氏到了新民没多久,赵氏便在伤心中咽气了。
她撑着最后一口气或许便是为了见见自己的丈夫,可是,她终究没有见到。
张作霖在确认了赵氏确实病死了之后,这才匆匆从奉天赶到了新民,为她办理了后事。
所以,对于赵氏,张作霖心中始终有愧,赵氏一死,他的这份愧疚便转移到了她的儿女身上。
赵氏一生为张作霖生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即张首芳、张学良和张学铭。
1912岁赵氏死时,张首芳已然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也已经懂事了,所以自然懂得张作霖对母亲的辜负和亏欠。
因为对赵氏有愧,所以张作霖也尽可能地对首芳、学良和学铭好一点,略有纵容之意,从而让张首芳骄纵了起来,这或许便是张作霖被认为“害怕”女儿张首芳的原因。
可实际上,张作霖真的害怕张首芳?显然不是。
张作霖为了拉拢鲍贵卿,为了获取政治利益,仍然不顾张首芳和卢氏、张学良等人的反对,毫不犹豫地将张首芳嫁给了鲍贵卿的儿子鲍毓才。
对于赵氏的辜负、愧疚和亏欠,终究抵不过更实在的政治利益,张首芳也不过是张作霖在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又谈何害怕?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长女张首芳?二人之间有何渊源?
第一张作霖不害怕长女,第二和长女张首芳也没有什么渊源。
张作霖娶了六个媳妇儿,这六个妻妾为他生了八个儿子和六个女儿,张学良大儿子,但不是第一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儿张首芳,张学良同父异母的姐姐。
张首芳婚姻也不幸福,张首芳被张作霖嫁给了当时的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二子鲍英麟,属于和亲的性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张首芳在丈夫面前的待遇就一落千丈。最后在1954年,56岁的张守芳在北京病逝,结束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