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农村人串亲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了?

现在我们国人的生活水平确实是提高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车了,包括农村人也一样,没车的已经是少数了。所以,现在亲戚串门的习俗、习惯也都明显发生改变了。

最早的走亲戚真的是走着去的,十里八乡的,往往要走大半个上午才能到。所以,基本都会在亲戚家里吃早晚饭,甚至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家。那个时候走亲戚的味道,确实还是蛮浓的。

后来有了自行车甚至摩托车,于是开始骑车走亲戚,半小时一小时就可以到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吃完晚饭后再回家的。有了摩托车或自行车,来去确实方便了很多。然后,住宿的习惯也就慢慢消失了。

现在大家都有了小轿车,亲戚之间开个车五分钟、十分钟就到了,最远的,估计也不过十几二十分钟,一趟下来可以走三、四家亲戚。于是,慢慢地就变成饭也不吃了,车到人到礼到就行了,讲几句话就走,饭都不吃,更别说住宿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多数人不再是以农耕为主,而是以在外面去打工为生。

春节回到家,也就七八天的休假时间,如果还是老方式,一家一家吃,一家一家走,要把大量的亲戚走下来,肯定也没办法的了。 所以,就演变成了目前这种方式,也算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吧。

为什么现在农村人串亲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了?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农村人逢年过节串门走亲戚是传统习俗,亲戚相互走动亲情进一步融合,感情进一步升华,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可现在的农村人却越来越不愿意串亲戚了。以前农村人串亲戚带点东西过去看看老人,看看亲人,大家一起热闹吃饭聊天喝酒,其乐融融,其情浓浓,尤其是过年走亲戚更是情深意切的表现。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但现在随着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升,外出务工不断增加,农村人串亲戚都因各种原因借口,都是在家里喝杯茶,说几句话就把亲戚走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大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农村人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过去农村人生活水平比较低,一年之中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好点,那时农村也很少进城务工,一到过年期间大多都闲着,准备年货,一家人就凭借过年时能好好吃顿肉菜饭。而现在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平时的生活都跟过年一模一样,想吃什么买什么,非常方便。不用在亲戚家吃那顿肉菜,喝那杯酒;再者亲戚家人也很忙,你留下来吃饭,别人也要想去办事或走亲戚,大家都能体谅到。所以,大多数农村人走亲戚很少在亲戚家吃饭。

第二,现在农民的时间很紧。

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数都进城务工,过年前几天才匆匆赶回家,只有有限的几天假期,有些农村初一初二有风俗习惯不走亲戚,这么一来只剩下几天时间,为了一年一次的春节把亲戚都走到,都能看望了,就抓紧有限的时间,多串串门把亲戚走完。这样,也只能一天多走几家,把礼品送到,把亲情传递到,大家也都能体谅。所以,走亲戚到饭点了,就坐下来吃口饭,没到饭点,就抓紧时间多走几家,完成自己的“任务”。

第三,现在农村人情味淡薄了。

过年农村人带上礼品走亲戚,感觉小时候串亲戚挺好玩,到处去吃好吃的,还会有压岁钱,转一圈收获不小,也挺高兴的,见到亲朋好友挺亲热,坐在一块说会家长里短。但现在农村人走亲戚同样不能免俗,亲戚之间人情味越来越淡,更多的是问挣了多少钱,做什么事业,有些农村人因各种原因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有钱的亲戚都另眼相待,原有的亲情在物质面前变得越来越淡薄,人情也越来越变味了。所以,走亲戚时就干脆把心意尽到,一般就很少坐下来吃饭。

第四,现在有的农村人也变得势力了。

现在农村人过年走亲戚,一见面就问出门在外挣了多少钱,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问有没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混得好的人就吹捧,混得差的人就很没面子 ,七大姑八大姨都想能不能从亲戚那得到点支持,混得差,想和别人说话的人都很少。而农村人现在变得这么势力,走亲戚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感觉很累,但亲戚不能不走,到亲戚家后把礼品送到,一般就很少吃饭,避免遇到尴尬事让自己难看。

第五,现在农村人思想观念也变化了。

过去农村人单纯,过年走亲戚就是纯粹是亲情交流,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和谐,谁家有点事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过来伸手帮忙,而现在有的农村人变成了为了利益而帮忙,没有好处能帮你和要帮你的人会很少。以前农村人讲究家族观念,亲情观念,现在也被金钱改变了;你的日子过好了,别人羡慕你;你的日子过差了,别人瞧不起你。这就是现在农村人的思想。过年走亲戚到了吃饭的时候,不论谁辈分大,混得好的被敬酒的次数多;而混得差得长辈,也只能坐那里偶尔端端杯子,也是插不上嘴。于是,大多数人走亲戚也就把礼品送到,找个借口不吃饭就回家了。

第六,现在农村人相互攀比风害死人。

现在农村人串亲戚成了一种攀比,开车来的和骑电动车来的不会坐一桌,就算是亲戚,那些有钱的也不会多看没钱的一眼,最多只是恭维两句,应个场合,没有了之前的真心实意,感觉现在串亲戚,也完全没有以前的感觉了。亲戚们坐在一起,完全就是比谁混得好,就是谁新买了车,买了房,谁今年挣了多少钱,抽什么好烟。现在的亲戚也是这样了,没钱让人看不起,有时候还不如外人了。所以,走亲戚时见见面说说话,把仅有的一点亲情维系到就行了,也就不吃饭了。

第七,现在农村年轻人与长辈有代沟。

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很快,年轻人大多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在外面看得多,视野开阔,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做事情方式、思维和老一辈不同,很多老一辈也不理解,不少年轻农民放弃城里工作,在农村从事电商,比如拍视频、从事农村电商活动,从事农特产品销售等,这些在长辈人眼里是“不务正业”,缺乏必要的沟通,过年走亲戚时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话不投机,又说不到一块,气氛相当尴尬,也就干脆在走亲戚时就不吃饭了。

总之,人常说,穷不走亲,富不串门。在农村要说什么感情最深,肯定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农村人每年都要去串亲戚,就是因为有着血缘关系。不管有钱没钱,逢年过节的都会去走走亲戚,避免疏远了关系。可是随着农村人收入的增加,农村社会的发展,走亲戚现在越来越少了,串亲戚成了走形式,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现象,我们多么希望走亲戚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浓,也越来越好,可谁又能改变呢?

网友朋友们,你们对这个问题还有何高见?我在下面留言评论区恭候。

喜欢【乡村关中】请点击右上角红色【关注】,在下方评论区评论+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我创作更多优质“三农”资讯分享朋友,敬请关注。(文字原创,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基哥。

本题责编:【乡村关中】团队二秃子。

为什么现在农村人串亲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了?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我是个农村人,又是个城市人,小时候家在农村,后来因为父辈的努力,我们全家都进城了。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家就我一个儿子,我要挨家去走亲戚拜年,回到家里看看看父母,妻子累的那样,心想这不是过年呢,这是过秋呢?亲戚走后,剩下的好多蔬菜盘子,肉菜盘子,扔了舍不得,老吃剩菜,家人都不愿意了,后来我就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恰巧我家亲戚多,自己因为当兵后没分到工作,自己开小商店讨生活,也收入不了几个钱,因此家里是非不断,我媳妇儿是个教学的,人家在私立学校打工,累是累了点,比我一个大老爷们,挣的都多了,家庭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后来我就干脆改为上午做买卖,吃完午饭再去给亲戚拜年,头二年亲戚们都不愿意,后来他们也只是来看看,不吃饭了,结束了这种拜年的方式,开启了现在的拜年方式,现在老人的脸上笑容多了,媳妇儿也不在因为做饭抱怨了,好多食物也不在浪费了,我觉得亲戚们可能也慢慢的认识了这么做的好处,我们的规矩就这样立起来了,我想大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吧!这也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现在农村人串亲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了?

我虽然住在四线小县城,但是亲戚大都住在农村,我总结几点为什么现在不吃饭的原因!

第一假期短没时间,现在拜年的主力军8090后基本都有工作,春节假期就七天,没有时间东家吃西家吃,只能送点礼品拜拜年寒暄几句就算完事。

第二物质丰富,不缺大鱼大肉,以前都是骑自行车大包小包的拖一筐东西去拜年,路途近的还好说,远的骑到那都中午了主家不留吃饭没力气骑回去了,一年到头不能开荤一两次,好不容易盼过年了去亲戚家改善一顿伙食。

第三交通方便行程快,现在家家都有小轿车,电动车,一脚油门几分钟就到了,待上一会儿就去下一家,时间紧凑点,剩下假期好歇歇,旅旅游陪陪家人。

第三亲情淡泊,利益熏心,现在有的远亲去拜年完全是走形式,一般关系的买点次东西往那一扔,当然更是没脸吃饭。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吃不吃饭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情!

为什么现在农村人串亲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了?

我分享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现在拜年走亲戚,还是有一部分在亲戚家吃饭的,但是慢慢都开始不在亲戚家吃饭了。

第二:主要是现在的人情礼俗没有以前浓厚了,很多过年走亲戚的,都只是走走过场的,恨不得在一天时间里把所以亲戚都拜访完。所以来去匆匆,就没有在亲戚家吃饭了。

第三:现在的人过年时期都不愁吃 ,过年每家每户都是大鱼大肉的,都吃腻吃怕了。所以拜访了亲戚,也没有什么心思继续在亲戚家吃饭了。

第四:现在的人,吃饭是注重交流,并不是注重吃饭过程。很多亲戚平时都不怎么联系,所以就算在一起吃饭也没多少话题,所以很多人走访了亲戚都不吃饭了。赶着晚上去参加同学或者朋友聚会。

为什么现在农村人串亲戚,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了?

都不会在亲戚家吃饭,这句话说的有点绝对了,只能说,现在去走亲戚,越来越不愿意,或者少在亲戚家吃饭了,或者说,吃饭的频次越来越低,走马观花式看望亲戚的情况多了起来。

作为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经常走亲戚的过来人,说下具体原因:

1、时间紧。不要觉得农民比较闲,走亲戚,时间充足,相反,一般走亲戚,只有有事或者重要节日的时间,才会走,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年的时候,走亲戚,如去姑妈家、舅舅家,或者平常子女要结婚了,去走亲戚,接亲戚参加子女婚礼,在这种情况下,去的不是一家,而是几家或者十几家。

多数情况下,会想办法在一天时间内走完,而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很多亲戚居住不在一个地方,特别是居住在山坡上的,没有通车,得走路去,一天下来,还不一定能走完。

如有一年,我去居住在大山深处半山腰的舅舅家,一天下来,走了五六家,根本就没时间坐下来吃饭,因为,想到这一天,必须要走下来,一家待一个小时,加上来回的时间,一整天,就过去了。又如过年,去姑妈家,交通条件比较好,但也是好几家,去的比较晚,回来就天黑了,根本就没时间吃饭,除非,你去之前提前说好,在哪家吃饭,让提前做,不然,时间根本就来不及。

2、经常走,不在乎这一顿。有的亲戚,离的比较近,经常走动比较频繁,次数多,所以,不在乎这一顿饭,主要是要在短时间内,把事情交代清楚,既走了亲戚,又把目的说清楚,也不让对方觉得,你就是来传递信息,没有人情味。

因为经常走动,平常不时在亲戚家吃饭,所以,这一次,吃不吃,也不所谓了。

3、生活变好。以前,走亲戚,一定会吃饭的,且待的时间比较长,如特别亲的舅舅、姑妈、姨妈家,会住一晚上,今天去,明天回,甚至后天回,绝对不会是当天去,当天回。所以,去亲戚家的时候,不仅要吃饭,亲戚还会把平常舍不得吃的,都拿出来,做给亲戚吃,觉得,这才是对亲戚的尊重。

而如今,生活变好了,平常什么都吃过,也不在乎以前那些好吃的了。如以前过年吃的好吃的水果、瓜子、花生、糖等,如今,天天吃,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过年吃的东西,也不再是什么稀奇的。

生活变好,是大家不再到亲戚家吃饭的主要原因,因为,在亲戚看来,即便我把平常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拿出来,做给亲戚吃,亲戚也不买账,得力不讨好,还不如不做饭,亲戚也不吃饭了。

4、人情味淡了。不得不说,如今跟过去相比,亲戚之间,感情越来越淡,越来越不如以前亲戚那种感情了,因为平常大家都忙于工作,以及常年在外面打工,走动时间少了,平常甚至连个电话都很少打,大家走动就更少了。

举例,我舅舅的几个儿子女儿,按说,算是比较亲的亲戚了,但由于大家常年在外打工或者工作,回去比较少,平常一年也打不了一次电话,加上舅舅和舅妈们基本去世,大家即便逢年过节,也少有走动,如此,感情就变淡了。我小时候关系最好的一个表哥(跟我年纪差不多大),以前感情挺好的,因为,长大后,人生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缺乏共同语言,渐渐的,就没怎么联系可,平常基本没啥来往和电话问候,所以,即便过年回去,也少有走动。

5、走亲戚,有时候完全是为了形式。正是因为如今大家感情变淡了,加上老一辈的长辈们(如舅舅、姑妈、姨妈)陆续去世,所以,下一辈之间,走动少,即便过年,走动一下,也是为了面子或者形式主义,就是为了维系这种亲戚关系不被遗忘,不得已,走动,这种被动的走动,特别是下一辈年轻人之间的不情愿走动,自然就是不愿意在亲戚家吃饭了。

6、人变懒了。还有一种情况是,现在的人,比较怕麻烦,不愿意做饭,在农村,没办法,要做点饭,如果是在乡镇或者县城,走亲戚,要吃饭,直接去餐厅,馆子吃饭,如此,就没有那种氛围,也觉得,自己去亲戚家,就是给他们增加麻烦,他们还得做饭或者花钱去餐厅,如此,就快快离开,不再吃饭。

7、亲戚们的势利导致。很多亲戚,比较势利,看谁家有钱,谁家有权,谁家发展的比较好,就跟谁家好,就跟谁家走动频繁,而对于家庭比较穷,条件不好的,就看不起,不怎么来往,这种情况下,即便去走亲戚,也是为了撑面子,维护亲戚关系,被动动走,如此情况下,只是把走亲戚当做一种任务,会快快走完就回家,不愿意多待,甚至连聊天都说不上几句话,更不会吃饭了。

8、年轻人的矫情。很多年轻人,在外面生活时间长了,回到农村,特别是去亲戚家,就开始嫌弃这不好,那不好,如地面泥泞不堪、做的饭菜不好吃、跟亲戚没有共同语言,如此,不愿意在亲戚家吃饭,也是在所难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