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越看透人性”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那是二十几三十年前的事了。当时,自己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真的属于非常典型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十足的愣头青。初初入职,在单位啥职务也没有,有的只是满腔热血。所以,天不怕、地不怕。
只要不是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啥都敢做,啥都敢说。工作中看见不顺眼、不对劲的人和事,总是直言出击,毫不留情。而看见老实人被人欺负,则总是毫不犹豫地鼎力相助。所以,工作、生活中,导致自己身心受伤,是常有的事。
记得当时总公司手里有几十套的新房,准备分给我们这些二级公司新入职的单身年青人居住。我们一帮年青人高兴得不得了,有的同事,尤其是几个朋友已经谈了好几年、准备登记结婚的人,更是兴奋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可是没多久便传来了坏消息。我们分公司的老大决定不要那批房子。理由是:新房离我们的工作现场太远,大家上下班骑自行车要大概半小时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同时,别的分公司年青人更多,更需要哪些房子。
当然,放弃新房的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我们工作现场附近的工地上,马上搭建一排铁皮房,一连十间,全部年青人一人一间。
另外,还建了一个公共大厨房、一个公共卫生间,用来解决我们的吃喝拉撒问题。
想的的确也算是周到的了。可问题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是非常偏的城市旮瘩角,而放弃的新房子,可是座落在新市政中心附近。
于是,我孑身一人直接去到老大的办公室,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房子对我们年轻人的重要性、对家的重要性;告诉他,我们一帮人如果在这里居住,会连女朋友都找不到。
谁知老大根本就不以为然,非常不耐烦地说,你们一帮青年仔,不就是工作、吃饭问题嘛,我厨房都给你们建好了,还准备给你们请个做饭的,你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嘛?
我知道老大心意已定,便毫不客气地跟他说,你根本不了解年青人,也根本不是真的关心我们。如果你认为我们的问题仅仅只是吃饭问题,那根本就不需要你建厨房、请厨工,我们年轻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买个电饭煲,什么都搞惦了。
老大被触怒了,开足马力训了我半小时。之后,我们住进了铁皮房,从那时起,整整差不多一年时间,老大都不理睬我。
后来,铁皮房年年因为台风暴雨被涝,屋顶被掀,年年台风来了要搬走、台风过后要修房。五、六年时间过去,一帮刚从学校出来、原本还很青涩的年轻人,最后一个个活生生成了大龄青年,都差不多三十岁才免强解决婚姻问题。
第六年,我准备离开。老大找我谈话,直言要破格提拔我当科长。我跟老大说,我什么都不想要、也不在乎,我要的,只是想离开。
因为我知道,其实老大一心就是想要当模范,后来他也终于心想事成,做成了最高级的模范。可是,为之铺路的,却永远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微不足道的人。
或许是自己的觉悟不够高,我真的不想再去做那种无谓的牺牲。于是,义无反顾地去了总公司的一个部门做科员,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过分公司。
有人说“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越看透人性”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我来自底层,也在中层呆过,最终返回底层,了解世道人心,社会世相,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劳心者与劳力者之间的天壤之别。权与民,民与利,奋斗者与庸懒者的不同;食利阶层、管理队伍与奉献阶层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他们各自的心理状态。人与人不同,花无百日红。大与小,高与低,政策要接地气,要深入调研,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针对性和人性化,消化社会压力,减轻百姓负担,真正以民为本,民稳邦固。
有人说“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越看透人性”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答:对!
1、因为底层,所以看到各人的态度,都是内心深处的声音。
2、如果有被利用价值,那么他们的表情背后有功利色彩。
3、所以,咱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雪亮👀
有人说“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越看透人性”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我总体上赞成这句话,但是认为这句话不全面。
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人的本质的心理属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与人的动物性相区别,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人的社会性。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每天忙于谋生,四处奔波,尝尽了酸甜苦辣,经历了人情百态,他们有可能看透人性。这里可以举个例子。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对人性、人生看得最透的人,如果他不是少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破落的家庭,接触了大量的社会底层人物如“闰土”、“祥林嫂”、“孔乙己”、“阿Q”等,他不一定能在文学上塑造出这些典型的文学形象,取得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主席曾经有句名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用这句名言来说明这个问题,也许最合适不过了。
但是,也不排除社会底层其中一部分人整天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不作努力,这些人能看懂人生吗?能看透人性吗?不一定。
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人,有许多人是官二代、富二代,这些人从小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蜜罐里泡大的,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体不勤、五谷不分,锦衣玉食,出则宝马香车,居则雕樑画栋,享尽了人间富贵,这些人中有许多人就是白痴一类的人物,“何不食肉糜”之类的名言多是从这些人嘴里说出的。这些人肯定看不透人性。
可是,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无论是在哪个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有成为社会精英的可能。就拿中国来说吧,开国领袖、将领们许多都是从最底层开始的。许世友将军做过和尚、谢富治将军做过木匠,皮定均将军从小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像《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这样的人成长为将军的数不胜数。
现代中国,马云、刘强东、董明珠等人都不是官二代富二代,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干出来的,他们应该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他们对人生、人性的看法,恐怕比谁都要明澈。
前几天,有个朋友请我吃饭。他告诉我,四十五年前,他脚穿一双旧军鞋(还是他老父亲从旧货摊上化五角钱买来的),怀揣一把瓦刀,出门时母亲塞给他三个鸡蛋,就跟人到城里做瓦匠了。每月辛辛苦苦赚的二十块钱还要交给生产队,生产队再给他记工分、分粮草。当时他如果不出外打拼,在家里可能连女人也找不到。经过几十年的拼搏,现在他名下有一个一级资质的建筑集团,身价上亿。听了他的经历,我是很佩服他的。
现在他肯定算社会上层人物了。可是谁又能说他不懂社会、不悟人生、不明人性呢?
归结起来说,无论是哪个社会阶层的人,都有很明白的人,都有通晓事理、参透人性的人。
有人说“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越看透人性”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我不太认同。人性,顾名思义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包据自私、丑恶、妒忌、贪婪、凶残等等。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都是逼迫谋生的群体,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生活的权力,他们大都在温饱线上苦苦地挣扎,所以他们为了生存,他们只能任人宰割和践踏。除了咬紧牙关在生活中苦苦硬撑之外,别无他法。他们所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是最真实的,别人不用刻意地隐瞒和伪装自己,因为底层群体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这些底层群体在他们的眼中就像路边的小草,想怎么踩就怎么踩。
而生活在而上流社会的人其实跟底层的人生活也没什么两样,你经历过的他们也会经历,甚至比你还要多得多,因为他们避免不了小人陷害,身边人的假心假意,不安好心,这些人比比皆是,交个朋友都要防着,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有利益。如果败了连做个平常人都难。
有人说“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越看透人性”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才是接触现实的人,往往现实就发生在底层,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是人性,就是社会上不合理的一面,合理的一面,就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面和能接受的一面,也就是最底层人经常面对的事,恰恰都是现实表现,这时候最能看透人性,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事物的现实就在底层,真正高层次的人物都是下达命令的,真正面对事实的就在底层,所以底层人才真正的把人性看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