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朝代更替一般是占据中原由北向南统一,为什么朱元璋例外?

这个看到网上很多持有这种说法,但是明朝就是由南往北统一,不知道什么原因

并非朱元璋例外,而是从朱元璋开始就已经开启由南向北的统一,朱元璋是由南往北,清朝是由北往南,民国又是由南往北。为什么这样呢?主要有3点原因

一、经济与文化根基

中原文化的根基是在黄河流域,虽然长江流域也有文化,但总体上来说还是黄河流域是强势文化。其他不说,光看三国的魏蜀汉吴,像吴占的地盘并不少,但为什么不是曹魏的对手,说到底还是因为文化和经济的原因。

曹操占领的北方经济文化居于相对领先,像当时的岭南之南,还有蜀汉的云南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西晋八王之乱后,北方陷入战乱之中,很多北方的士家大族纷纷南迁,这导致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几百年之后,隋朝一统天下,杨广之妻是兰陵萧氏,这就是典型的南北结合。

后来南唐、吴越、南宋等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加大,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已经成了赋税重地,像江浙沪皖一带就成了赋税重地之重。经济的南重是一方面,另一方向文脉也在南移,南方才子在科举中也是占据领先位置,洪武三十年京城会试,中榜者全是南方士子,后来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士子之怨气,又录取61名北人士子。

文脉经济南移是促使朱元璋北伐成功的根本原因,因为文脉确保了朱元璋的人才库,他的主要人才库就是李善长等人的淮西集团和刘伯温的浙东集团,这些都是南方集团,经济也是如此。

如果从几千年的视角看整个天下的变迁,由北往南迁,似乎是一个规律。当然天下是由南与北,东和西组成,争谁之高下长短没有任何意义,这一句必须要加上,不管是东南西北皆是天下人。

二、骑兵开始走弱

经常有人问孙权地盘挺大,诸葛亮经常北伐,为什么孙权很少见大规模北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江南缺少战马。北宋兵弱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战马,西夏以及幽云十六州那都是养马的好地方。周朝开始是战车取胜,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开始宣告战车开始走入历史,而骑兵开始横行天下,这个顶峰是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

后来火器的大量应用,使得骑兵的作用开始下降,这也给了朱元璋机会。

当然蒙古进入中原,养马场很多,这样就算南方战马也是不缺的。后来从广州出发的北伐军一直往北大,实际上也是靠火器。

三、气运

知常容不清楚这一条加上去会不会被当作迷信,气运这个东西是不是存在,人见人思吧,各持各的观点吧。曾经一度时期,皇帝、皇城大部分就处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方圆八百里之内。长安这一片区域始终是很多王朝的都城。但到南宋元明清时期是往海边靠了。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管是气运还是经济还是人才,近千年来,一直都在往南往海边方向靠。这仅是我个人的结论,供理性看待。

大致就是这三个原因导致朱元璋北伐成功。

历史上朝代更替一般是占据中原由北向南统一,为什么朱元璋例外?

在中国古代古代历史上朝代的更替往往是由北向南,北克南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铁律。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朱元璋是唯一一个由南向北建立新王朝的。那么,朱元璋为何能够独树一帜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诚不欺我。在宋朝之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地区,但是到了宋朝,随着宋朝皇室的南迁,这个维持了千年的格局被打破了。南方地区不仅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一部分入口也随着皇室南迁,中国的核心区也由北方迁往了南方。

同时随着元朝的建立,还把汉人往南方驱赶,这不仅为南方地区提供了人口,更把先进的制度和技术带到了南方。元朝应该是历史上汉人地位最低的时期了,所谓“一等汉人,二等狗。”这些人带着对元朝统治者的恨来到北方,而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时候,提出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正符合他们的心意,群众基础就有了。

当然,有了群众基础还不行,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当时,朱元璋最主要的短板不是其他的,主要是骑兵,主要是战马。这战马哪来呢?正所谓“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元朝为了达成战略平衡,搞“南北均势”,在南方地区大肆修建马场,然后从北方运送战马过来,到元末时,南方的战马已经达到了10万匹的规模,这些自然就成了老朱的囊中之物,他正是凭着这些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人也有了,枪也有了,总可以北伐了吧?慢着,还早着呢?有了武装到牙齿的士兵还不行,没有将领那也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朱元璋的身边早就聚起了徐达、常遇春、汤和、胡大海、李善长、李文忠、蓝玉、沐英等一批悍将。

该有的好像都有了,快!快!快!赶紧北伐吧。别急!别急!还有最重要的后勤补给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陈友谅称王之后,元朝就转移了注意力,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陈友谅了。这时,老朱提出了著名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此消彼长朱元璋就有了足够的实力。

历史上朝代更替一般是占据中原由北向南统一,为什么朱元璋例外?

明朝朱元璋由南往北统一,竟其原因大致有三:一.经济状况决定了朱元璋由南往北统一。从宋朝开始,中国封建经济在南方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朱元璋统一全国具备了筹集军粮的条件,由于朱元璋出身于农民,加之对农民的同情,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使其军队从弱变强;二.元朝统治者对汉族的压迫和歧视,迫使汉人大量的支持朱元璋,绝大部分汉族的人对元朝少数民族统治者疾恶如仇,加深了矛盾的激化,致使朱元璋由南往北统一是大势所向;三.朱元璋除了元朝统治者作为敌对之外,位于南方的敌对势力也较多,如陈友谅的军队就是较强的对手,所以,朱元璋必须在灭掉南方的陈友谅等势力之外,一致集中力量灭元朝。同时,世界资本主义逐渐伸向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也面向朱元璋,故朱元璋顺理成章一举由南往北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朝。

历史上朝代更替一般是占据中原由北向南统一,为什么朱元璋例外?

历史上的确存在由中原王朝统一南方割据政权的趋势。而且通常越是生存在苦寒之地的部族,其战斗力就越强、爆发力就越大,元朝的统一之路就是这样的。

蒙古人崛起以后,便开始由北方向南方(攻金)和西方(攻夏、讨伐中亚)不断发起进攻,而无论是金国,还是中亚各部族,或是依靠山川之险和长江天堑得以苟存的南宋王朝,却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的份儿。

由此,元朝也就成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由塞外游牧部族建立的,统治着华夏大地以及蒙古本部的超级强大的政权。

这个政权是如此的强大,它的疆域之辽阔真可谓空前绝后。

然而,由于元朝统治者不仅拒绝广泛而深入地汲取中原文明,更排斥乃至拒绝融入中原,所以这个王朝的统治根基并不牢固!

尽管有一部份中原人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了效忠元廷,但是绝大多数中原人却对元廷的高压统治和“四等人”的歧视政策深恶痛绝。

从一开始元朝的统治,就是依靠暴力手段方得以维系的!

此外,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原百姓的敲骨吸髓式地剥削与掠夺,更是加深了中原百姓对元廷的厌恶与痛恨。

又由于元廷统治阶级内部始终存在着因争权夺力而发生的内讧、内斗,所以无形中便削弱了元朝镇压百姓起义反抗的能力!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发动修治黄河的民伕起义反元(红巾军大起义),由于政治腐朽、军力衰退和人心混乱,貌似强大的元廷居然会束手无策。

这下可了不得了!

因为红巾军起义彻底戳破了元军天下无敌的假面具,将元廷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

最后,元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剿灭了刘福通的北方红巾军,但是却已经元气大伤。

随着刘福通与元军的两败俱伤,元廷便无可避免地虚弱下去了。

此时,南方的陈友谅、朱元璋、张仕诚等红巾军力量却日益强大起来,元廷对此却一筹莫展。

元顺帝非但不能凝聚力量镇压南方红巾军,反而为扩阔贴木儿(王保保)与李思齐、张良弼等军阀在山西、陕西的自相残杀而伤透了脑筋!

朱元璋抓住了这一战机,便于公元1368年称帝建国后派徐达等将率兵直捣大都,迫使元顺帝仓惶逃往上都。

然后,明军才调头西进攻打山西和陕西的元军残部,最终将其彻底赶出了中原。

此后不久,明军又平定了辽东的纳哈出和云南的把砸拉瓦尔密等元军残部,完成了新一轮的统一任务!

总之:由于元朝的全面腐败,才给了朱元璋以势如破竹扫荡中原统一天下的机会!也使明朝成为中华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实现了由南到北统一天下的封建政权。

历史上朝代更替一般是占据中原由北向南统一,为什么朱元璋例外?

西晋灭孙吴,隋朝灭南陈,李唐灭萧铣

北宋下南唐,元灭南宋,清伐南明势力

新兴王朝并且具有符合天下统一的基础的王朝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可以成功,问题是长久积累的,占领对方可能只是一瞬间。

历史上朝代更替一般是占据中原由北向南统一,为什么朱元璋例外?

朱元璋的例外当然是与客观的历史环境有关,这个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是整个历史洪流的规律性,历史上在朱元璋之前的主流是从北往南实现统一,很大因素当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综合因素,恰恰历史上长期的情况是北方的经济实力是主要的,南方大环境来说,在三国孙吴的时候多数还是荒凉的所谓山越部落到处横行,说起来交趾虽然已经开发,但反而岭南和闽地不少地方都不行。南方经济开始崛起是唐朝以后,因为安史的原因,大量北方人南迁,本身江南和巴蜀成为唐朝后盾,这时候南方确实开始成为朝廷支柱,但是,并不意味着超过北方,恰恰初步完成统一的还是以后周为基础的中原偏北方的赵宋,都知道当时北方五代,还是失去了燕云这一大片地区的局部小朝廷,所以依然能够见到北方并不是绝对依靠尚武,尽管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恰恰赵宋是历史的转折点,从宋朝开始,南方的经济实力确实超过北方,尤其南宋是划时代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南宋,北方蒙古的尚武也到一个历史的顶点,这个背后的大环境就是后面朱元璋的时代。

小环境就是元朝局势和朱元璋起兵后自己的情况。

元朝蒙古来自北方,要想建立新的朝代必须面对北方是对手的局面,朱元璋的在元末各方义军来说,本来不占优势,他的淮西片区实际算是中部,是一个四战之地,他先小心经营,然后壮大实力。当然元末十多年的动荡,实际练兵是很重要的提升条件,恰恰他面对的是元军本身衰微,又先经历过一番平义军的消耗,虽然有比较厉害的扩廓帖木儿,但是朱元璋也从其他义军那里壮大了实力,经过整合,所以他成为历史的幸运儿。

明朝成功的确有很大幸运因素,元末脱脱出来对付义军时,先打败了韩林儿刘福通,招降陈友谅、张士诚。还在元朝这边的刘伯温也招降了方国珍。其实就剩下朱元璋和徐寿辉没有,假如脱脱不去位,多有几年时间,未必可以成事,这个背景大局很影响人心走向。结果历史大变,各路义军再次成事,朱元璋前后十年左右集聚力量,元朝这时已经没法在收复中原民心,加上朱元璋策略出众,所以由他完成了从南向北的奇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