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墨家思想不能被皇权接受?

墨家之所以能够产生和生存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周王室势弱,没有一个核心力量,这才让墨家有了一个生存空间。当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墨家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包括历代王朝都对墨家进行打击,很多人觉得很奇怪,能攻城,能守城,能发明,能制造的墨家为什么会被接连打击。

我们来看一下墨家的观点你就知道为什么皇权看到墨家必须要打击。

一、墨家主张薄葬,推崇节俭

古代帝王都是很懂得享受的,真正很节俭的帝王是很少了。秦始皇的生活肯定也是奢侈的,像墨子那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帝王和贵族是受不了的。秦始皇从即位开始就修陵,汉代很多皇帝也采用厚葬。墨家主张薄葬这些观点与帝王的需求是相冲突的,这让帝王很不爽。

二、墨家提倡身体力行

墨家以大禹为榜样,不管是巨子还是墨家的任何一个成员,他们都是身体力行的。这一点你想想看达官贵人,包括皇帝,他们能喜欢吗?皇帝和达官他更喜欢高高在上,一副指挥人的感觉,而不是力行。

三、墨家的观点与皇权相冲突

前面二点或许和儒家有点相近,只是比儒家严格一点,从理论上来说不该受到打击,但是为什么历代皇帝对墨家死命打击,主要因为墨家有这几个观点:

1、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这是墨家对天子的看法,天子是贤人选举出来的,这个和秦一统天下之后的家天下的理念是相冲突的。墨子这种观点更接近于现代的选举制度。你觉得皇帝能承受得了吗?

2、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如果皇帝能做到尊天事鬼,对老百姓有利,那天就会祝福他,立为天子。换句话说你皇帝不好好干,你就不能当天子了。这一点皇帝很难接受,皇帝只接受大臣对自己的忠心,怎么可能愿意接受别人说自己没有资格当天子。

3、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这一条才是最致命的,墨子认为天下的老百姓忠于天子之外,还不够,还需要忠于天。这让皇帝受不了。因为皇帝认为自己就是天的代言人,特别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之后,皇帝更加神秘化。墨子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要求老百姓忠于天,而不是天子。

皇帝则认为自己是天的代言人,忠于自己就是忠于天,但是墨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最关键是忠于天,否则还会有灾难。

墨子这个观点等于和皇帝抢老百姓的忠心,这是历代皇帝不能忍受的,更不能让皇帝忍受的就是天说了什么,天满不满意的解释权在于——墨家的掌门人巨子。

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类似欧州出现的神权高于皇权的局面。

如果当时不是秦始皇统一天下,而是墨家先强大起来开始控制诸侯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很可能走的是欧州的历史。

当秦始皇一统天下,墨家的生存空间就不见了。秦始皇认为自己就是天神,包括他因为船受阻就去伐光湘水神之山的树木,出海与海神决战等等。《史记》将刘邦神化为蛟龙转世,像汉武帝则被神话为其母怀孕梦日入怀。换句话说皇帝的逻辑就是自己就是有神性。人世间的神是由皇帝封的,而不是由其他人封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此时只存在一种选择,那就是墨家要和皇权争夺神的所有权,必须要决斗。墨家怎么可能是皇权的对手呢?皇权自然不可能让墨家发展起来,因为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皇权的稳定统治,最终被绞杀掉了,直到千年之后再现。

为什么墨家思想不能被皇权接受?

墨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兼爱;非攻。皇权是什么?高度的中央专制集权;开疆扩土,掠夺战俘以及土地。

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生活是什么?等级制;尤其强调重视血缘关系下的"爱"与"传承",而不可能是"兼爱";

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如此——爱父母兄弟姐妹;祭祀自己的祖宗;与自己血缘关系最近的人,才是"最爱"的之人;

更要命的还有一条,叫做"嫡长子继承制";都是自己的老婆;然而,"正室"与"小妾";"庶出"与"嫡出"有着天壤之别;即使是皇帝,这也是一道坎!

皇帝的任务是什么?确保国泰民安。怎么保证?建立强大的军队,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不断对外用兵,清除边境上的威胁!

墨家提出的"非攻"显然过于理想化了;因此除了宋襄公以外,恐怕没有任何国君能够欣然接受;换言之,非攻莫过于"放下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作为一个学派可以存在;而且在当时的地位仅次于儒学;儒家和墨家都是"显学";西汉以后,儒家独大,墨家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直到清末,墨家才又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

不过,这时候的墨家已经是"新墨家"了;这些属于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