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这句话出现有背景的。
这是《庄子·外篇·知北游》中的内容。
当时东郭先生向庄子请教道在哪里。
庄子说无处不在。
东郭先生和现在很多朋友一样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必须要求庄子说出道在详细的地方。
庄子说道在蝼蚁中。
东郭先生很郁闷,说道怎么会在这么低下的物种之中。
庄子又说了一句:在稻田的稗草里。
东郭先生更加郁闷了,怎么一件不如一件,蝼蚁好歹比稗草好些。
庄子又说:道在屎溺。
这个时候东郭先生就蒙了,他连提问和作出评价的勇气都没了,他一是疑惑,二是疑心庄子在耍他。
我觉得好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
在东郭先生看来道是高高在上的,怎么可能在这么低贱之物中呢?
细心的朋友应该看得出东郭先生犯了一个错,他以好坏去论道,他以高下去论道,他以好恶去论道。
《道德经》第二章就有这样的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你有高下、喜好等观点,那你怎么可能看得道?
你遇到屎溺自然避开了,你遇到蝼蚁自然会轻视他。当你遇到屎溺的反面香味自然会喜欢,当你遇到蝼蚁的反面高贵自然就服从。
庄子对东郭先生的评价是: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一句话你问的都是表象,你看到的是表象,你没有问到实质。
东郭先生的提问是基于什么?
基于自己的好恶和对自己的利害得失而问的,他追求“道”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更得利。
他问道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获得更多的好处,活得更好,这是东郭先生的真正目的。
如果道真的可以带来好处,那必然会有坏处存在。
但是道是不分阴阳好坏的,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在一之前,一在阴阳之前。
好和坏就是阴阳之分了,从逻辑上来看是相违背的。
所以悟道是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的,奔着好处去悟道永远也得不到的。
悟道就悟道,没有好和不好。这一点和佛教中的“无分别心”的观点是一样的。
当庄子一说到蝼蚁,东郭先生的反应是这是低贱的物种,当庄子一说到屎尿,东郭先生的第一反应是臭,令人讨厌。
我们再来看《道德经》这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你心中有高下之别,贵贱之分,你怎么可能做得到不争?
如果不争做不到,那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你又怎么做得到?
为什么“道在屎溺”会被人记做和印象深刻,说白了就是因为人们有分别心造成的。
“道在屎溺”和“道在头上”“道在圣人”有区别吗?
在庄子看来没有任何区别,这些只是表象,道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看来这是有区别的,区别很大的,因为有些是令我们厌恶的,同样有些是令我们推崇的。
当你对“道在屎溺”的说法一点也不觉得神奇,或者惊讶,以平常心看待,知常容觉得你是进步了,这是好事。既然道是无处不在的,在屎溺有何不可?
这中间的细微差别还需自己细细体会。
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谢邀答题,谢谢!
自古及今,圣贤学问,举凡思想家或治学家无不认真、严肃,道貌岸然,唯有庄子“吊儿郎当”,玩世不恭,游戏风尘。譬如《逍遥游》开篇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曰鲲,不知其几万里,”难道古代真的有如此大的鱼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和夸张,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潇洒。
再如“道在便溺”。道在哪?庄子说,道在屎尿里面。既然屎尿里面都存在着道,那么何处无道呢?也就是说,道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道是无处不在的。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庄子要拿屎尿做比喻呢?因为拿屎尿做比喻通俗易懂,不需要讲许多大道理。这又涉及到一个理解问题。一种学问,如果老百姓听不懂、看不懂,无法理解,那么这种学问也就没有存在和传世的必要。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家或治学家,只有庄子老人家真正超逸世外,具有仙风道骨。
谨此,谢谢!
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道在便溺”这句话出自《庄子·知北游》。其意是指道之无所不在,即使是在大小便这种最低贱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在当今我们经常发问何为“道”?在悠久的历史有了“道”的出现就有人与我们一样困惑不解,于是东郭子就向庄子请教,众所周知,庄子是继承老子“道”的精髓,对“道”的主张思想其不亚于老子。话说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必定要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不然弟子不解。”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不解说:“怎么处在地下卑微的地方?”庄子又说:“在小草之中。”东郭子皱眉说:“怎么越发低下呢?”庄子连着说:“在砖瓦之中。”东郭子有点急了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不急不慢又说:“在大小便中。”东郭子听了无语了。通过东郭子与庄子的对话,我们不难看出大道是无形的,天罗地网条条都是“道”。“蝼蚁”团队“道”精神;“小草”为人守本、低调“道”精神;“砖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道”精神;“便溺”自然“道”精神。所以,人活一世吃、喝、拉、撒、睡都在不停的选择与放弃,舍与得之间不断的重复,随着年龄增长,付出会渐渐增多,而回报却逐渐减少,心念转心思会跟着转,把付出当成奉献心情会更自在,欲求回报只是在空等待。为人三大本钱是,执着信念,健康体魄,坚强活着,方能平安到达“道”的意境,才能证明自己幸福安康。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庄子是理论通俗化和平民化的大师
老子和庄子,一个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个是道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可以说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既然是道家,那就意味着,“道”是老庄哲学的核心。那么什么是道呢?
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运行的总根据和总规律。道支配一切 ,反过来说,万事万物都是道的结果。万物的生长、兴衰无不是受到道的影响。但是道又是无,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表达,让道充满了神秘色彩,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也是老子的风格。总是用一种云里雾里茫然无涯的方式,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
而到了庄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庄子的思想更加庞杂,更加深奥,但是庄子喜欢讲故事,喜欢把深奥的哲学思想,转化成一个个的小的寓言故事,而且喜欢用对话的方式,这样就把深奥难懂的哲学思想,说的清楚,说的明白,说的透彻。这就是庄子的文章与老子的文章之间的区别。
一种理论,如果大众都不懂的话,那么这种理论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而庄子就是把理论说的清楚明白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子是理论通俗化和平民化的探索者,为道家哲学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这种探索,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特别是唐代的禅宗思想的传播。
同样是解释道,庄子在他的名篇知北游中,有生动具体的解说。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我们来翻译成现代文: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
和老子一样,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是覆载万物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人,还是物,无论什么东西,他的身上都有道,或者说,道在一切物体里面。道既是崇高的,因为它是一切的总根源,道又是无处不在随时可见的。所以,庄子举例子说,道可以在瓦砾堆里,在蝼蚁身上,在烂草丛中,甚至是在屎尿之中。因为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
这样的解读,就比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来的简单很多,能让我们一目了然。
也许是庄子的无心之举,也许是庄子的特意而为,不管怎样,庄子开启了一个良好的传统,就是把高大上的理论,说的卑微细小,说的具体而微,这就是理论的通俗化和平民化。
这种思想,其实深刻地影响了禅宗的学说。禅宗也强调,生活就是佛,所谓淡水砍柴无非妙道。有人问慧海禅师,你学佛修禅是否用功,慧海说当然用功,那人又问,怎么用功?慧海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人不理解,慧海禅师说,俗世之人该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该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万般挑剔千般计较。而我就和他们不一样。
这样简单的语言,其实深刻地说明了两个道理,所谓学佛修禅,就是要顺其自然,而不是要什么执着和执念。另外一个道理就是,学佛修禅就是要平时的生活中去修行,没有必要道外面去找什么佛。这个思想,很明显是借用了庄子的“道在屎溺”的思想。
在禅宗中,还有大师把佛说成是“干屎橛”,意思就是擦屁股的干木片,就是要警醒人们,要放下对佛的执念,因为,佛就是平常的生活,这也与庄子的“道在屎溺”的思想,高度类似。
所以,庄子真的是开了一个良好的风气,就是把深奥的哲学思想用简单明了的话,通俗化的解读。
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庄子作为道家的重要人物,是继老子之后,对道学的继承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家。他对《道德经》深奥义理的阐发,对于后人学习弘扬道学精神起到了导向指引的作用。因此深入研读庄子的名著《南华经》十分必要。庄子这句话的本意包含四层薏思:一是指道无处无时不在。另一位道家人物列子说过,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下万物没有比道更大的,也没有比道更小的东西。换言之就是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二是指道是生成万物的本源与归宿。老子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指道是一切存在的源头。包括天地宇宙及其万物。自然包括粮谷与屎尿在内。而屎尿这个五谷轮回过程的产物,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存在事物出生与消亡的过程。其间的系列产物,无一不是道存在的载体。
三是形象地告仔诉我们道不远人的道理。大道看似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其实道是非常简单平凡的,与人同在,触手可及。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有新陈代谢功能,必然会有相应的产物。人类对于屎尿太熟悉了。因为屎尿如影随形,从未离开过人类。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是如此。
四是道是尚齐无别的。在道的视域内,一切都是道的儿女,没有任何差别。谷物与屎尿、花朵与野草、蜂蝶与害虫等等一样,都是道所生,都是道的载体,没有什么分别。
就像雪花一样,落在树上房顶或茅厠里的,都是同样的雪花。
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道是遍一切处的,道无所不在!道就
藏在石头里,石头里能取出火来,这
就是道;道就藏在屎尿里,你一化验
大小便,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道是不可言说的,能用语言说出来的,
能用文字表述出来的那都不是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