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还记得在百家讲坛上讲《庄子》的于丹吗?她现在怎么样了?
央视开创的"百家讲坛“,曾为大众普及和推广中华历史,刮起了一股清新的春风,造就了许多大师,例如易中天的三国丶于丹的论语等。作为女学者于丹也一时风光无限。但于丹据说太着重于"心灵鸡汤"而失重于"历史大观“。历史名人名言应该是鼓舞后人特别是青年昂扬爱国主义的警世之作,而不单纯是暖胃顺
-
为何庄子在道教地位很低?
庄子是古代哲学家,也是崇尚自由的逍遥派,他的哲学观基本上接近老子,因此有老庄学说,是属于道家范畴。老庄生性虽清淡,可喜欢逍遥游,不拘束于门户。道教虽然钦服他的学识,可不提倡无拘无束的独身自由主义。因此,庄子可亲,却不可仿,道教自然将庄子束之一阁了。庄子宁愿海阔天空逍遥游,不愿坐道
-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及重要代表,你认为老子和庄子谁的文笔更好点?
谢邀。这里问的是文笔。按我的理解,它应该指的是作者行文的风格。也就是作品的文学性。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诸子百家的作品中,《庄子》的文学性最强。这在文学史上是有定论的。题主在问题的表述中说:“老子创作的文笔犀利,字句工整精简”,给人的感觉,老子写作《道德经》似乎是一种文学创作。其
-
庄子所说的鲲是鲸吗?
谢邀。鲲这个东西,出现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原文是这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自从庄子老先生发明了这个东西,人们就试图解释它,说明它到底是什么。到今天,也没有争出个结果来。认为这个东
-
老子与庄子是师徒关系吗?为什么后人把他俩并称老庄?
老子与庄子不是师徒关系。中国历史上两个人物并称的,大都不是师徒关系。但他们一定是在某个学术思相系统中,既有相似之处,有思想上的联系和发展,又有不同。因为相似,才能进入一个系同,因为不同,才能两者并称。中国思想史上的黄老,老庄,孔孟等都是这样,就是文学史上的“李杜”,“温韦”等都与
-
《道德经》说“无之以为用”,《庄子》里也说“无用之用”,到底何解呢?
“无之以为用”,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是有无之辩。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有与无的关系和差别。先是用轮毂。上图中,轮子中间的木条叫辐,中心圆的部分叫毂
-
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据《史记》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问过道。当时老子送给孔子一句话: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因为老子是谁本身就存有争议,所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段对话也是存疑。不过大多数人都相信孔子与老子有过对话。
-
如何理解庄子的“道在屎溺”?
这句话出现有背景的。这是《庄子·外篇·知北游》中的内容。当时东郭先生向庄子请教道在哪里。庄子说无处不在。东郭先生和现在很多朋友一样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必须要求庄子说出道在详细的地方。庄子说道在蝼蚁中。东郭先生很郁闷,说道怎么会在这么低下的物种之中。庄子又说了一句:在稻田的稗草里。
-
如果庄子遇到屈原会撞出怎么样的火花?结局会更好吗?
关于这个假设,《史记》中已经有过道家与屈原的对话。我们来看《史记》原文:《史记》记载屈原自杀之前的样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是屈原为楚国的兴亡日夜焦虑,自己又用不上力而导致心神损之,死志渐生。他在河边与渔父对话,渔父一般是隐者高士的形象。渔父问屈原:你不是三闾大夫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
庄子《逍遥游》里提到的彭祖是什么人?这人真的是与天地同寿的长寿之人吗?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六月十二,彭祖忌”,到了那天或大或小总有雨。据说是彭祖的女儿哭了,舍不得离开娘家亲人。我能记事后,常常想起这个传说,到了那日便整天留意着天气。印象中有两年这一天是下雨的。言归正传——1、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铿本为尧舜时人,由于经常和神农时神巫巫咸、黄帝时
-
庄子的“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有位朋友活得跟庄子差不多,整天很潇洒,一身仙逸之气,不粘不滞,超然物外,醉生梦死。他告诉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秘密,不知道对不对分享出来。有次终于猫着他了,就和他一起喝茶。喝着喝着,忽然一只蝴蝶从窗外飞到茶席上,就停在他杯子口上。他就看着这只蝴蝶笑。我被这个景象吸引了,我感觉那一刻
-
“庄周梦蝶”是怎样一个故事,庄子为何会有这么古怪的想法?
“庄周梦蝶”,是一个汉语成语。说的是庄周在睡梦中变化为蝴蝶,在天地间畅游,乐在逍遥,后来竟不知谁是庄周了。清醒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周。这个成语后来比喻人生变幻无常。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在《齐物论》中: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
-
《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有啥依据?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庄子》与《列子》中,都讲述了北冥鲲鹏的故事,但其中的叙事有所不同。《庄子》中的鹏化为鸟被两次讲述,第一次讲述的末尾说【《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