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
一、2020年出生人口
去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大家很乐观认为这一年的出生人口会比2019多,因为有几个月基本上呆在家里,没事干时可以找点事做。结果数据公布之后大跌眼镜。
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2018年出生人口是1523万。这个数据递减的还是蛮厉害的。有人说人少了好,这代人幸福,医疗、教育、房子等资源就会比较宽裕,不需要像现在这么辛苦去争。
这样的想法实际忽略了一个大问题:所谓的优质是按比例的,而不是按数量的。
比如这所学校为什么优质,无非就是升学率高,升学率怎么得出来的?
看清北有几个,重点有几个,普通有几个,录取率多少。
我们那个年代主要看录取率,当时录取率很低,能考上大学基本就是铁饭碗。后来大学扩招之后,大家看什么?看重点,看清北之类,光录取率一个指示不够用了。因为扩招之后,录取率的稀缺性就没了。
所以人少下去之后,竞争依旧会激烈,优质资源依旧很难得到。
再比如房价也是如此,现在小县城的房价还可以,但未来人口萎缩之后,你觉得房价还能如此坚挺吗?人会往哪里涌?经济发达的城市。
所以人口减少,一些人口萎缩的城市的房价的确会受到影响,一些超大型的城市你依旧买不起,因为有旺盛的需求在,房价肯定还会高高在上。
相反出生人口减少之后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学校数量会减少,乡村一级的学校会缩减,城市因为有人进城,不会这么明显。那些留在农村的孩子离优质资源不是越近而是越远了。教师、医生、私立学校、大学、幼教产业、奶粉、房地产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都会受到影响。这些产业背后的从业人员是直接受影响者,这一类的就业岗位可能会萎缩,竞争会加剧,影响的人群数量将会比较庞大。
当然这个影响会发生在未来,目前能影响到的产业并不多,正如官方所说现在人口红利,人才红利都还在。
另外就是大家一直担心的人口减少带来的养老金的问题,老龄化的问题,这个讨论的比较多,这里就不说了。
二、人口性别比男女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持平。这个数据应该来说还是可以的。
基本上就保持着3000万光棍的样子。这个数据稳定说明“重男轻女”的现象并没有反弹而是趋于稳定。
超过105.07这个平均数的的省份的“重男轻女”观念总体上要比低于这个平均数的省份重一些。这种落后的封建思想经过这么多年之后,还有顽强的生命力。
三、户均数和二胎数2010年平均每户人口为3.10人,七普的平均每户人口数为2.62人。我们经常说一家三口,也就是现在这个数据已经低于一家三口的3了。这个数据说明家庭在小型化,二口之家的比例在上升。为什么会出现二口之家,说明他们不愿意生孩子。
2013二孩的占比是30%,七普出来的数据是50%,二孩占到一半。
将这两个数据一综合,可以发现选择不生孩子的比例比想象中要高得多。生二孩的人或许还想生三孩子,四孩。不生孩子的可能一个都不想要。生育观已经出现二极分化。
选择不生的人数应该大于想生多个孩子的。怎么让想生孩子的人多生孩子,我觉得这是当务之急,因为生育年龄一旦错过,那是不可回溯的。
我们的生育率是1.3,再加上2020年的出生人口1200万,知常容看到这几个数据,怎么看也乐观不起来。
四、结语人口问题不是当下问题,是可持续的中长期发展问题,观念一旦形成想改变是很难的。不让生时千方百计想生,现在鼓励二胎时反而人数减少了。这说明这些东西并不是简单一个导向可以推动或制止的。
发达国家大多是低生育率,从这个角度来说生育率的走低说明我国的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是向上而不是向下。
或许若干年之后,舅舅、姨夫、表哥、堂兄之类的需要查字典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怎么看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
看看就可以了,别往心里去
你怎么看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
谢邀!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千呼万唤终于在11日公布了,我关注到了上海的年龄结构,0-14岁的青少年占比9.8%,是所有省市自治区中唯一占比低于两位数的,同时老龄化程度也很高。
上海的年龄结构可以折射出整个中国的年龄结构,有专家认为,将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不仅仅是房地产会迎来真正的行业转折点,制造业也是,消费也是。过去40年,中国最核心的红利就是人口红利,一旦消失,所有行业面临洗牌。
对于这类观点,不敢苟同,中国前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人口红利的确是主因之一(还有其他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不能线性思维,那个窗口期已然过去,中国已然进入了新常态,
特别是之前的人口红利大多是,低廉的人力成本,恶劣环境,少休无休,劳动密集形等生产方式换取的微薄利润。而随着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的崛起,人口还是未来发展的红利吗?如果还是的话,那印度岂非过不了几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了……不过我们现在真的做好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准备了吗?
顺便提一下,因最近的虚拟币的疯癫,我在某微信群中,从千年不变的人性切入,谈到了风控,那借着回应此问题,引用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无论东(方)西(方),人性都是一样的,而且千年不变,这就是为何千年前的文学作品还能看,因为文学是写人性的——金融市场的反映就是贪婪和恐惧,连牛顿都抵挡不住……
事实上,人类多半儿是乌合之众,傻子的共识也是共识,也是千年不变,金融市场中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必诧异。
正因为如此,早从十年前开始,我就将业余写作的重心,放在了长篇小说上,写透了千年不变的人性的小说的生命也是无限的……
其实,金融市场中的所谓创新,大多无非就是在挑战人性的底线而已……
事实上,千年不变的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恰好是风控存在的必要,要是大家都心如止水,何来风险(顺便提一下,迄今做了近10年的风控和合规,单做几个风控模型,就赚得很滋润——对金融机构做风控而言,虚拟币恰好是一种非常好的hedging工具,关键是,做风控是稳赚不赔的——不像在一线做交易,常常做得生不如死,谢谢人性!群友(或孩子)中想进金融机构的,建议做风控,赚钱的同时,还能看清人性)……
说穿了,人类辛勤的劳作是在做大蛋糕,而金融游戏是在重新分配蛋糕,而虚拟币这类游戏,将分配蛋糕的游戏达到了极致……
任何说什么“金融市场变了,现在玩儿新东西了,认知要跟上啊”的,请去图书馆翻阅一些超过130年的《华尔街日报》,你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变,不过是新瓶旧酒而已……华尔街日报上多年前文章,往往只要换个公司的名称,换个金融产品的名字,就立刻“与时俱进”了……
再借用马斯克的一句话:我现在不和人争吵了,因为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去思考,以后有人告诉我2+2=10时,我会说,你真厉害……点到为止吧。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陈思进财经漫画”系列第一部《漫画生活中的财经》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你怎么看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
去年大部分人呆在家,都不感泡女朋友了,至于二胎,哈哈自身难保,就业难保,人心惶惶哪敢生啊
你怎么看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
#呼吁全民生二胎#
今天看到人口普查数据,我认真的想了想,我确实一直在给国家拉后腿,出生时违反了计划生育,现如今也没有响应国家号召生二胎。
作为80后,我挺懵圈的。小时候全国执行计划生育,我爸妈为了生男孩,虽说留下了我这个二女娃子,却被妇联搬走了家里的黑白电视机、缝纫机,令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个事儿爸妈念叨了我几十年。
现如今,优育一个孩子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国家却开放二胎政策,鼓励全民多生。
这些年,我也一次次的问自己,我该生二孩儿吗?然后,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熬成了高龄妇女,还是没勇气生二胎。
作为中国人,从今儿起,我豁出去了,生,必须生二胎。等到2030年第八次人口普查时,希望数据中包含我对祖国真挚的热爱![偷笑]
你怎么看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
第一,2020年出生人口二胎孩占比超50%,一胎孩人口占比和出生率多少?为什么一胎比二胎少了这么多?
第二,三胎的占比和出生率多少?
第三,未来一胎出生率是什么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