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从儒家观点看曹操不但是奸臣,而且是大奸臣,大权臣,曹操不是有实力做皇帝而不做,恰恰是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够,如果让曹操再活十年,他必定会称帝。
前期的曹操是一个热血青年,他忠于汉室,打董卓时,别人不打观望保实力,他带兵去打,结果被徐荣杀的大败,如果不是曹洪让马,或许热血青年曹操就挂了。
曹操到什么时候露出不臣之心呢?
公元208年,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北方,这个时候司空赵温为了拍曹操马屁,所以聘曹丕为僚属。这本来是好事,结果曹操却借故说赵温用曹丕不是用才,而是因为他是我曹操的儿子。
以这样的理由将赵温拉下马,六月废掉三公,置丞相位置,自己担任丞相。后来他再一次为自己争取到权力,效仿西汉对萧何的待遇,佩剑穿鞋上殿,不用小跑。此时地球上都能看得出曹操想干什么了。
曹操获得绝对权力之后形成了曹氏的利益集团,这些人忠于曹操,不忠于东汉。
这帮人就希望曹操更进一步,因为曹操进一步,自己才能升官,这个和刘备称汉中王有异曲同功之当妙。
建安十七年,以董召为首的人开始拱曹操出位。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按照汉制,公与九锡之物看你忠不忠的分水线。诸葛亮,司马懿握有绝对权力之后也没有走到这一步。
因为这一步一旦出去就代表着向天下人诏造不臣之心。
曹操走这一步的时候,受到荀彧这个跟随数十年的老朋友的反对。此时已经由不得曹操了,最后荀彧死,曹操称公。
公到皇帝只差二级,所以很快曹操称魏王,魏国建制,天下百姓开始知魏不知汉。
这一切都是慢慢推进的,不过时间不够,曹操病死,所以最终没有走出那一步,直到他儿子才称帝。
当然曹操没有称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世家大族的反对,因为曹操的唯才论侵害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曹操与世家大族的作战从没有停止,从一开始的杀边让,到后来杀孔融,杀华佗,废赵温,杀杨修等人都是慢慢推进的。
所以曹操在儒家看来就是奸臣,所谓的奸臣就是为臣者不忠也。
刘备谈不上最坏,三国的所谓英雄实际就是军阀,都是半斤八两,不过有一点刘备比孙权和曹操好的就是刘备没有屠过城,这两位干过。
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三国曹操,史称“治世之能臣,浊世之奸雄”,曹操平定了北方,结束了中原的战乱,确实可称为治世能臣,但是,曹操同时也被视为奸臣。
为何曹操会得了一个奸臣名号呢?其实,曹操的奸臣称号与曹操的各种行为有关,下面具体分析。
1.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于《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曹操西迎汉帝后,一方面曹操借汉帝之名尽收天下能人,罗集了许多人才;另一方面,曹操所有政令均以天子颁诏形式发出,曹操借天子之名打击北方诸侯,如果诸侯服从命令,则被曹操收编,如果诸侯不服从命令,相当于违抗天子,大逆不道,则以天子之名讨伐其他诸侯。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辅以军事实力,逐渐统一了北方。
其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奸臣弄权,挟制了汉帝,再假借汉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2.汉献帝“衣带诏”事件,曹操杀了董承等人。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三国志·先主传》
汉献帝不满曹操的奸臣专权,写了血书密诏藏在衣带里,让国舅董承筹划除去曹操。为此董承召集了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 太医吉平以及刘备等人一起奉诏密谋除去曹操。不料此事败露,曹操大怒将董承等人满门抄斩,只有马腾和刘备逃走。
3.曹操奸臣行为在建安十七年后,曹操奸臣行为逾发突出,曹操效仿董卓,获得了“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待遇。在建安十八年,曹操让汉献帝册封自己为魏国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并建魏国宗庙社稷。
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后汉书·荀彧传》
同时,曹操“隐诛”了谋士荀彧,因为荀彧反对曹操自封为魏公。
4.曹操不称帝,坐实了奸臣历史上,没有人会说开国皇帝是前朝奸臣,所谓成王败寇。李渊也是隋朝大臣,可是李渊建立唐朝后并称帝,但是没有人说李渊是奸臣。而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一直以汉臣自居,更加坐实了奸臣称号。
总而言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衣带诏”,各种奸臣行为,以及不称帝,更加坐实了奸臣之名。
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历史分为这几种:
王朝自己修史、也就是正史,这种史书不可避免的对皇室及自己阵营有一定的美化,不可尽信、也不能不信,但是因为这种史书文笔一般比较晦涩,所以流传不广。
野史:所谓的稗官野史,就是一般由小官或者在野文人所书,这类史书对于小官小民的描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因为离真正的朝政太远,所以对于朝政的描写有部分臆测,比较像现在的在野吃瓜群众,这类史书也没有很好的流传下去。
演义小说:一部《三国演义》流传不息,影响力远远的超过了正史与野史,通过电视剧、电影、说书人、戏剧等方式,渊源流传。现在一般人对于三国人物的印象更多的从这本书中来,甚至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知道有个白脸的曹操、是个奸臣,曹操的固有印象不佳,然后带这种主观印象去看各种三国作品,很难被扭转印象。
实际上,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三国的杰出人物。而更准确的说,曹操是被称为奸雄,是一个狡猾的英雄,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
年轻的曹操,虽然出身不好,但是确怀着匡扶汉室、成为中兴名臣的想法,他在任上打击豪强,直到汉室衰微,他已经无法再做一个单纯的汉臣。
三国演义刻画的曹操多疑、狂妄、不忠、践踏汉室。
实际上,多疑是上位者的通病,但是曹操确是一个坦诚的多疑的人,他在《述志令》中说“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他的意思是我不要那些食邑,那些都是些虚的,只有位子与大权是实在的,我就是不让位。可见,他是难得的一个坦率的人。
另外,他的一生并未称帝,魏武帝是他的儿子追封的,虽然在曹操得志之后确实对汉室少了一点尊敬,但是仍坚守住了称帝的诱惑,做了一辈子汉臣。说曹操不臣,其实哪一方诸侯都只是表面尊敬汉室而已,谁不是二心之臣呢。
演义毕竟是演义,不可尽信。
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这个很正常。
评论中的人,说好话说坏话,褒贬不一,这是常有的事。
不是对曹操有句总结吗?所谓"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语可能是有些读者看了小说《三国演义》之后的想法。
我倒不这样看,在我看来,曹操足智多谋,善于用人,战袁绍,擒吕布,平西凉,夺荆州,气势雄厚,兵强马壮,建铜雀台欲锁二乔,乃当时之英雄也。
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奸臣的美名?
这个因为曹操喜欢洒滑头,望梅止渴,是曹操搞出来的典故,割须顶替,也是曹操圆满的功效。所以说曹操是个奸臣,半点没有冤枉他。
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我是仁者厚德载物,我来回答三国为什么曹操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
曹操虽然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但他得了一个奸臣的名号一点也不冤。
曹操奸诈凶残,嫉贤妒能,草菅人命,他杀害的名士并不少,除了杨修、孔融、华佗,还有边让、桓邵、袁忠、崔琰、娄圭、许攸、荀彧、荀攸、路粹、周不疑、毛玠、陈宫、沮授、审配等很多名士、谋士都被曹操杀害或者逼死。
相对来说,曹操杀害的名将并不多,比如吕布、高顺、马腾、淳于琼等,另外曹操还杀害了赵彦、董承、种辑、吴硕、吴子兰、王子服、耿纪、韦晃、金祎、吉本等很多忠于汉朝的大臣,这些名人不仅自己被曹操杀害,全家男女老少也往往被曹操满门抄斩,比如著名文学家边让家族三百多人全部被曹操屠杀。
曹操不仅杀害名士,还滥杀无辜,多次屠城, 比如曹操第一次屠城在公元193年-194年攻打陶谦在江苏徐州、山东郯城一带多次屠城,一次就屠杀几十万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鸡犬不留。 根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 “曹操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曹操第二次屠城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打败好友张邈张超兄弟,屠雍城。
曹操第三次屠城公元198年-199年曹操攻打吕布又在徐州屠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建安三年,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
曹操第四次屠城是在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曹操第五次屠城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辽宁凌源),大肆屠杀降卒。 “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斩杀乌桓首领蹋顿及亲王以下胡人、汉人投降的士兵及百姓二十多万人。
曹操第六次与第七次屠城是建安十九年,曹操派夏侯渊在兴国、枹罕两次屠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建安十九年春正月,韩遂徙金城,入氐王千万部,率羌、胡万余骑与夏侯渊战,击,大破之,遂走西平。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省安东、永阳郡。”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
曹操第八次屠城是派曹仁在河南宛城屠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除此以外,官渡之战以后,曹操还残忍地坑杀袁绍降兵七万多人。
曹操还杀害女人孩子,比如曹操杀害汉献帝怀孕五个月的董贵人,用摧毁女性生殖器的酷刑杀害伏皇后,还杀害她生的两个儿子以及她的家族一百多人。曹操的儿媳崔夫人因为穿了一件华丽的衣服就被曹操杀害,曹操的一个爱妾因为心疼他没有及时叫醒他就被曹操杀害。
综上所述,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杀害杰出名人与无辜人民的奸臣中都是首屈一指,他虽然没有篡汉,但凌驾于汉献帝之上,各方面的权力待遇等都超过了皇帝,杀害汉献帝的皇后皇妃皇子及大批忠于汉朝的忠臣,因此说曹操是奸臣一点也不冤枉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