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知常容觉得曹操并不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性人物,他只不过是乱世中一个比较成功的军阀,谈不上什么功和过。

虽然曹操大家用很熟悉,很多人也视其为偶像,但在我看来,曹操所处的位置并不是不可获缺的,他也没有留下什么足以影响后世的起决定性的策略。

你说曹操爱民吗?

《蒿里行》中有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似乎有心怀天下子民的心,但实际上由曹操发动或者曹操手下发动的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这样的屠城大概发生了8次。

简单举几个:东征陶谦之时,所过多所残戮;打败吕布占领彭城,屠城;袁尚,征乌丸,屠柳城;平定凉州,夏侯渊屠了兴国和枹罕。

当然还有好朋友张邈背叛自己,他围困了其弟张超,然后屠了他们全族。

所以很难说曹操就是爱民如子。

有人说曹操统一了北方,最终使得北方免于战火,这个结论也未必是唯一的选择,如果袁绍不败,那么北方可能还要提前几年统一。

有人说他拯救了汉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的确恢复了汉室,问题是他后来逼汉献帝封他为魏公,就开始露出不臣之心,这样很难谈得上曹操拯救了汉室。

当然也不是说曹操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来。

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曹操在文学上还是留下点东西的,当然军事上也有东西留下来。作为成长的榜样,曹操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思来想去,曹操留下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也就一件事情,那就是推广了道教。

张鲁投降了曹操,曹操待他为上宾,并且接他回都城,张鲁带着自己的教民来到北方,这样可以光明正大的传教,到了晋朝之时,五斗米道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比如王羲之家族是:世事张氏五斗米道。

只能这样说曹操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但这个幸运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聊他的功过,基本上谈不上吧。

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我认为曹操的功是大于过的。

我们可以列举一下他最大的两个的功绩,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结束了东汉末年长期以来北方的军阀混战。统一北方,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东汉末年,由于小冰河时代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粮食大面积减产,再加上贵族的土地兼并横行,使得东汉社会民不聊生,才有了黄巾起义,并导致了军阀混战。

“每逢乱世出英雄”,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是还有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又有哪一个英雄不是用成千上万的普通人的性命堆积而成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远超过了任何灾难。

《三国志·张绣传》中记载,官渡之战后“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侯封未有千户者”官渡之战后,全国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以。战争巨大的消耗,都源于民间的徭役与赋税。在战乱时期,人民的性命更如草芥,为了躲避战乱老百姓过着朝不保夕、居无定所的日子,没有办法安心生产。当和平到来时,老百姓才能得到安居,虽然也需要缴纳赋税,服徭役,却可以安心的从事农业生产。

2,兴修水利,施行屯田。

东汉末年的战乱,使百姓流离失所。而面对巨大的军事开支,曹操选择了屯田制,让军人在驻地耕田,自给自足,这样最大程度的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得以休息。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曹操的一系列改革,让北方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直到西晋时期依然享受者成果,以至于在西晋的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不久,西晋的政治和经济就达到了顶峰。

曹操在位期间还提倡廉洁,重用人才。

至于过错,曾经有几次屠城,这事儿很多统治者都干过。别的大的过错也没有了吧?大家可以补充。

除了《三国演义》,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是很高的。连毛泽东都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功大于过。正如曹操本人所说:天下无孤,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时逢乱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各地乱局,安定江北,形成魏蜀吴天下三分局面,避免了国家更大的混乱和灾难。

为后世的晋武帝最终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

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有功有过,功是功,过是过,不好比的。

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感谢诚邀回答这个问题,在下孤灯寒门客,一个喜爱历史的历史领域创作者。我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的,甚至说的过,在我来看并不算为过。接下来,请听我详细叙来。

众所周知,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最大的一方诸侯,也是三分天下魏国的奠基者。曹操的一生辉煌灿烂,无论是在军事上、政治上、文学上、书法上,都可堪称为一代大家。因此,他的功绩是无法被抹除的,是应该被千古铭记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真要吹毛求疵,遍观历史,你找不出一个完美的人出来。在乱世三国之中,对比爱哭的伪君子刘大耳和笑面虎孙碧眼,曹操可谓是一个真正的大豪杰,能文能武。下马可安天下、上马能定乾坤!

曹操的主要巨大功绩:

一、社会民生方面:曹操稳定了曹魏政权之后,在他的辖区之内大修水利、扩大屯田、安置流民、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发展等等,使曹魏地区的中原大地焕发新机,稳定了饱受战乱的人心,为中原的大地带来了祥和、太平。

二、军事方面:结束中原地区的混乱局面,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中原之一统。

三、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一定程度上将汉室江山继续保留了下来,得以天下归服。正像曹操说的:如没有孤,这天下真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孤。如果没有曹操保留了汉献帝,那么汉室江山早就亡了。

四、文学方面:曹操不光是个武人,在其文学上也是一绝。在他的辞赋中,都饱含着自己的宏大抱负和反应民生疾苦之意,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建安文学”由此发端。

而要说到曹操的一些过失主要有两点被后世诟病:其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不敬;其二就是生性多疑,滥杀人。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政治家,一代枭雄,这两点都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没有曹操,还会有其它诸侯这么做,像之前的董卓。而曹操在对待天子上,虽然不敬,但却是为了实现抱负,为了自己的威势而已。侍奉汉献帝30余年,也没有想着取而代之,只是以周公效仿罢了。他要的不是名分,而是能做事的权利,没有权利,中原大地何来的太平?因此,这个过,可以不计。

再来看,生性多疑,滥杀人这点。曹操作为一个当权者,生性多疑却有其事,但也是一个上位者必要的技能。就一个上位者来说,你肯定不能相信任何一个人,要不怎么皇帝都是孤家寡人呢?拿这样曹操这样的身份来说这一点,确实无道理。再说滥杀,我们都可能被影视剧或者小说演义误导了,其实不管是说他杀吕伯奢全家,在徐州屠城,在寿春杀王垕等内容,都是来自于野史记载,并不可信。

总结:综上所述,我认为曹操的确是功大于过,而且过失也基本算无。这样的一位传奇英豪,不该有不公的评说。当然,他的争议不会因我的一番见解而消失,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全面的,客观的去了解那段历史。

历史上的曹操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说三国,说的最后一个,必须留给曹操。

曹操虽然不是君王,但他有君王之实;曹操不是文人,但他文采过人;曹操不是武将,但他武功盖世;曹操不是名臣,但他政绩斐然。

重复讲一遍曹操的一生事迹,意义不大,到是可以问一个问题:如此精彩的人生,曹操是如何修来的?

曹操生于155年,卒于220年,虚岁66岁。

如果从他在174年举为孝廉,开始从政算起,到220年病逝洛阳,曹操基本没有安享太平的时光,他一直一线打拼,整整46年。

病逝洛阳前,他还在亲自指挥大军,救援被困襄樊的曹仁。

一郡一州一国的军政事务,若想处理得及时妥帖,自是繁重无比,考验能力,考验体力,考验智慧。

一般人士,能顺利完成任务,已是极限。

而曹操操持完例行要务之外,仍要读书、赋诗、写书,仍要听音乐、观歌舞,活得是充实而潇洒,紧张而快活。

他的精彩人生,总结起来,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不虚度,不将就。 曹操做每一件事,没有马马虎虎过。 做洛阳北部尉,设立五色棒,杖杀权贵亲戚,令洛阳治安为之大好。 做骑都尉,击破黄巾军。 做济南相,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 隐居时,春夏读书,秋冬弋猎。 这是早期。

董卓乱政,曹操立马暴力不合作,散家财,起义兵。 别的义军保存实力,曹操却独自引军西进,攻打董卓。 打黄巾,攻袁术,征陶谦,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曹操都亲历战场,冲锋在前。 这种玩命的作风,是纯武将的底色,如孙坚,如吕布。这是中期。 曹操之所以这样,不是他有孙坚和吕布那样的武功,而是他知道,打仗必须亲临一线,否则肯定指挥失误。 196年,对于曹操是个转折。他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封为司空。 这个时候,曹操可以坐镇后方,遥控下属,远离危险,坐享安乐。

但是曹操没有。197年,他征张绣,长子、侄子战死;198年,擒吕布;199年,击破张扬旧将眭固,取得河内郡。

200年-207年,连年征战,灭尽袁氏,平定北方四州。

北方一平,立即谋划南方。208年,自任丞相,开始训练水军。

在赤壁吃了败仗,休整两年,一边招揽人才,一边又向西北用兵。211年,平定西凉。

214年,伐孙权。215年,取汉中。216年,被封为魏王。217年,再伐孙权,孙权臣服。218年,刘备攻汉中,曹操来争,失败。219年,关羽攻襄樊,曹操先后派于禁、徐晃去救,随后赶到洛阳,坐镇指挥。

这一路征伐,曹操差不多都亲临一线,也多次陷于绝境。这是后期。

反观刘备、孙权、司马懿等人,虽然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次数和强度比曹操差了许多。

打仗一丝不苟,做别的事,曹操同样一丝不苟。

写乐府诗,练习书法,欣赏歌舞,曹操全身心投入,体验其中大道,也有一番成就。

这样的丰实人生,这般的杰出成就,千年上下,也只有一个曹操,独一无二的曹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