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儒家和道家的观念不同是有的,但是没有根本冲突。
我举一个例子,或许你能明白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你买了一套二手房,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有些人进去一看,房子挺好,能住人,那就住下了,因为房子就是用来住的。
还有一些人觉得这间房子,卧室装修不满意,客厅装的也不好,反正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所以他把这一切都铲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念重新装修了一间房子,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姜子牙治理齐国三个月就搞定了,鲁伯禽花了三年才弄了一个雏形,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不是他们水平差距这么大,而是理念不同。
姜子牙没有将自己当作主人,他到了齐国,顺从当时的齐国的情况,看到一些大问题调整一下,理顺即可。
鲁伯禽到鲁国,他眼中没有鲁国老百姓,他眼中只有他打造的鲁国理念,他要将鲁国百姓改造成他理念中的鲁国百姓。
所以姜子牙的后代就被取代,齐国百姓也能接受,因为他们认可齐国,谁当国君没事,鲁国则一直延续,没有被篡位,因为他们认同鲁国王室,谁当国君区别很大。
他们的区别就出来了,道家认为人只是万物的一种,他们所做的只是顺应万物,所以处理社会关系时也是以社会固有形态为基础。
儒家则认为可以打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他们是有理念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念,当然这些理念由儒家自己编造或者真的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所谓的古人的观点。儒家好古地球人都知道。
他们用这些理念去改造整个世界,当然他们有一点必须赞美的,那就是他们不以血统论英雄,只要认同文化了,就不再当其为异族,这一点对中华文化的延续有很大的功用。
儒家会做的很辛苦,因为他们要改变人,简而言之,他们以一人之力力扛全社会的习惯,这压力你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
道家会做的很舒服,他们只是顺应潮流,原来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不同的时顺势引导一下。
儒家入门比较容易,越往上走就会越偏向于道家。道家到达一定高度后比较容易,入门嘛,估计很多人穷其一生连门在哪边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所以儒家适合普通人,道家适合优秀的甚至顶尖之人。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儒家‘’入世",所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巜礼记》)。道家"出世",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每次进道观,和道士聊天甚欢,没见有什么冲突呢!
儒道的区分,在庄子中较为明显,但还没到冲突的境地,在历史中也是儒道并存,互相尊重。
儒家文化是入世的,立足于世间,成就于世间;道家文化是出世的,立足于天地,成就于天地。
儒生大致都读过《道德经》,不会敌视而是敬仰;道士略也知道孔孟,不会小看而是尊重。
两者有不同,但现实中并没有冲突。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儒是二,道是一。终归一,就这么简单。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司马迁这句话评价太到位了,儒道之间或者儒道佛之间在最高层面根本不存在冲突,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老子若龙”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朱子道,陆子禅”的原因,儒道佛在最高层面是互通的,这就是所谓的圆融通达。三者不同之处在于达到统一理想境界的方式不同,这种理想境界可以简单的用“秩序”这个词来帮助理解。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根本的冲突是什么?
儒家与道家的根本冲突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家重规律,顺自然,尚人性,信天道;儒家重仁、崇礼、尚权、愚民、信人道。两个道上的车,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水火不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