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伍子胥为了报父兄之仇,在吴国借兵灭了楚国,还找到楚王坟墓鞭尸报仇, 他到底做的对不对呢?如果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就是一个引狼入室的汉奸啊?

伍子胥算不算卖国,那必须要先理清从国到国家的定义的发展。

很多人觉得伍子胥是楚国人,为了报杀父兄之仇引吴国之兵攻陷楚国都城,这种做法明显是出卖楚国的行为,认为他出卖了楚国。

一、天下在国之上

国只是诸侯的封地,与后世的国家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国的上面还有一个天下,所有人都忠于天下,这是当时的信仰。国可以被周王室分割,甚至直接撤消。

这个天下是属于谁的呢?周天子。

大家忠于周天子这才是共同的认知,而不是忠于楚国。如果伍子胥带兵去攻打周王室,那样才会被定义为出卖天下,天下人共击之。

这种观念直到三国时候还有这样的想法。

有些人觉得很奇怪谯周为什么劝刘禅投降曹魏这么理直气壮。因为他们不认为投降是出卖蜀汉,那是为了天下。蜀汉当时就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指的是魏当有天下。

他们认为蜀汉投降是回归天下,有助天下一统,这是一件正确之事,当巴蜀之地重归天下怀抱。

春秋时期,管仲用经济战击败了鲁国和梁国,当时鲁国和梁国的国民因为饥荒,好几成国民跑到了齐国成为齐国国民。

如果伍子胥算是卖国,那卖国的人也太多了。

二、国的概念在扩张

周王室到了战国时期影响力基本上很弱了,这样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各国国民开始对自己居住的国的认同感开始加强。比如伍子胥的朋友申包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伍子胥击溃楚军之后,申包胥为了复国,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派出援兵,最终复国。

弦高是郑国人,有一次他在卖牛的路上听到秦国要攻打郑国,所以就将这些牛送给秦国,托词是郑国国君知道秦军要来,派人犒劳。最后统帅孟视明觉得郑国应该有所准备,所以就放弃了攻打郑国。

秦灭了六国,六国又纷纷举旗,这也可以说明六国国民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热爱,天下这个概念正在淡去,而国的概念正在全面扩张。

曹操通过建立自己的封国魏,使得天下百姓只魏而不知汉,这也正是在模糊天下与国的概念的路上急走。

三、宋代的国与天下的融合

从地图上看,宋代的地盘在历代王朝中并不是很大,同时他们面临着所有王朝都没有面临的困境,那就是境外实力比自己还要强大,自己打不过辽国。

辽国当时也吸纳了很多中原人,在往中原化方向发展。

这样就给宋朝造成了一种危机感,那就是必须要将国与天下进行完全融合。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国。

辽就不是天下之内,而在天下之外了。

如果想着为辽做事,那就不是为天下做事,那是背离天下。国与家都在一起,成了国家。国家即天下,到了南宋对这个概念更加强化。

结语:

伍子胥所处的时候正是天下在淡化,国的概念正在往国家的概念发展,但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所以用现在国家的概念去判断那个时候国的概念,显然有些差距,拿卖国的帽子套伍子胥也不合适。

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伍子胥出生于春秋末,那时候没有汉奸卖国贼这个概念。

春秋时期群雄四起,有实力便可自立为国,而且各诸侯国政局动荡,极不稳定,很多国家生命力极弱,随时都会被强国消灭和兼并。

春秋时期国家的概念仅仅是个识别的名字,兼具标明他们圈定的地界,并没有现在国家的概念。

春秋时期所有的国家都属于君主制,他们把象征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当作私有财产,所有的君主几乎都没有政治目的,他们不关心国民的死活,所以,他们的国家没有凝聚力。

一个不把国人当人看的国家,他的国民就没有忠于他的义务。

春秋时期的国家也没有很强民族意识,加之政局动荡,今天的吴国明天就可能是越国了,这些国人不管属于哪国管辖,他们的命运都好不到哪儿去,所以,他们基本没有国家意识。

伍子胥的父兄在楚国遭人陷害,被昏庸的楚王杀害,伍子胥历尽艰辛逃出楚国,最后借足吴国力量为父兄报了仇,这是那时候的男儿本色,不是什么汉奸卖国贼。

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古代,国的概念,和现在的省与省的概念差不多,同种同族同炎黄。

伍子胥之举,乃是“政仇加家恨”,是利用一个政治利益集团对另外一个政治利益集团暴政迫害的反击并为父报仇雪恨,应该不算卖国贼。

至于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是历场战争都避免不了的。

因为,战争本身就是“绞肉机”,而不是“慈善会”,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正义方,还是非正义方,都同样存在着道德伦理的恶作,这是不容质疑的。

但是,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伍子胥时代,是自由时代,臣子可选择明主,投奔他国,施展自己的才能,创业立功。

按照忠孝来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伍子胥这忠做不到了,他逃跑了。还有一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从吴国带兵来破楚,报了杀父兄之仇,他做到了,实现他的心愿孝道。

最后是:对国是汉奸,对家是孝。忠孝不能两全。不知分析对不对,谢谢。

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问题: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我是淡忘忆,我认为如果在春秋战国时代,尤其在楚国国内,伍子胥就是个正经八百的卖国贼。但放在统一了的中国(秦始皇后),不能算卖国贼。

无论当时都是周天子治下的诸侯国,国家界限并不明显,也无论他是当世英雄,受了多大的委屈。但楚国就是楚国,楚国人民就是楚国人民。家仇不能变国恨!“引兵戳国”不是汉奸是啥?与吴三桂何异?

当然,汉奸的概念是后期才有的,这里主要是引用这个意思。你懂的!

伍子胥的家仇

伍子胥是楚国人,父亲伍奢是楚国的太子太傅,因楚平王疑心太子建造反而受牵连。父兄被冤杀,自己亡命吴国。

出逃吴国的途中产生了两个著名典故:一夜白头和渔夫命渡

一夜白头:朋友申包胥为了助他出关,以友命相换。

渔夫命渡:楚国一渔夫把他渡过河之后,为了让他放心而去而投河自尽。

楚国百姓对他恩重如山。

伍子胥的国恨

伍子胥到了经过一番曲折后到达吴国,依据自己的真才实学,快速进入到吴国领导层。当初他在逃亡时就对帮助他的朋友申包胥说过:“我一定要毁灭楚国”,现在条件成熟了,他想方设法就是要灭楚。终于在公元前506年,成功攻入楚国都城郢都。

他除了纵兵为祸、杀人抢物之外,还纵兵淫乐!

这里也产生了两个典故:倒行逆施和掘墓鞭尸

这两个典故在此就不详细解说了,从中可见伍子胥的野蛮狂暴和厚颜无耻。

他的所作所为令人心寒齿冷。当初助他出逃的朋友申包胥在秦哀公大殿上号哭七天七夜,感动哀公借到500辆战车在稷地打败吴兵,伍子胥方才退兵。

结论:

春秋时期,国家的理念尚不完全,很多能人才子为了一展胸中抱负,多有到别国谋职施展才华的现象。如商鞅、张仪、 犀首、魏冉等,但多会念那三分香火情,不会对母国动手。

象伍子胥如此作为者绝无仅有,纵使他很有才华,贡献良多。但对于当时的楚国百姓来说,他是个孝子,同时也是个汉奸、卖国贼!

伍子胥算不算卖国贼汉奸呢?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不算了,在我读大学的时候通过阅读《史记》就知道伍子胥了,他的英勇事迹令我佩服至极!

亲人的无辜被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亲情关系,亲人的生离死别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伍子胥就经历了亲人被无辜杀害的命运。他的父亲伍奢本来为了国家建言献策,建议楚平王不要听信费无忌的谗言,但是平王不听,反而囚禁了伍奢。这时,平王和费无忌担心伍奢的儿子伍尚伍员(即伍子胥)成为后患,要召见他们,其实就是要处理了他们。于是伍尚去见了平王,被无情的杀害,伍子胥走上了逃亡的道路。

春秋时期的“国家观”

春秋时期,处于列国林立的状态,经常会出现一个国家的人逃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历史,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明确的国家意识。孔子的祖上其实也是从宋国逃到鲁国的,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宋国太宰华督所杀之后走上了逃亡的道路,这种事情在春秋时期是较为常见的。在孔子的生命旅程中,曾周游列国,到达过卫国、曹国、宋国和郑国等国,得到国君的赏识他就会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不因自己是鲁国人就一定要为鲁国服务。如果孔子受到了投靠国的重用,也会做很多不利于鲁国的事情,但是这样的行为不会被当时的人们所指责。

“名义上”的周王朝

要说这一时期真正算得上正统的政权,仍然是周王室,要论“卖国”,也应当是对周王室不忠的行为。孔子一生都在学习周公,想回到礼乐兴盛的西周时期也是承认西周为华夏正统;战国时期,有秦武王举鼎的故事,为什么要举鼎呢?其实这个鼎是周天子统一天下的象征,也就是当时周王所统治的“天下”。秦武王就是在夸耀自己所建立的功勋,自己不受周天子的实际统治了,即便是这样,秦武王为了争得虚名还是举鼎而死了!

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中依然有一个象征正统的政权,那就是周王室,不管它是否有实际的权力。这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一样,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形成了,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很深的矛盾,一家不服一家,因为汉朝才象征正统。伍子胥之前所服务的楚国和之后所效劳的吴国,它们都不是代表华夏正统的政权,所以也就和卖国不卖国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人中龙凤

在我看来,伍子胥不但不是“卖国贼”,他还是一个英雄的人物。投靠宋国、郑国,太子建被杀,伍子胥与太子建的儿子又走上了逃亡的道路,最后终于到达了楚国,才站稳了脚跟,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意志。

另外,此时的楚国已经不得人心,大臣郤少宛、伯州犂被杀,伯州犂的孙子伯嚭逃到了楚国。抛开前面三条的论述,现在的楚国真不值得伍子胥这样的人为它卖命。于是,在吴王阖闾统治的第九个年头,阖闾征求了伍子胥孙武的伐楚建议,决定联合蔡国、唐国发动对楚的战役。在这个过程中,伍子胥和孙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果楚国大败,楚昭王逃亡,吴国攻下了楚国的郢都

结语

伍子胥因为父兄的仇恨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在逃亡的道路上,伍子胥表现出了常人所没有的耐心和意志,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他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所以也就不存在“卖国”与“不卖国”的说法。同时,这一时期华夏的“正统”就是唯一的周王室,要论卖国,应当是对周王室不忠的行为。最后,我觉得伍子胥不光不是“卖国贼”,还是人中龙凤,他和孙武一起,在灭亡腐败的楚国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我国“大一统”王朝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