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吗?

知常容觉得康熙是一位封建社会有为的明君,他与他的孙子开创了“康亁盛世”,能被史学家用盛世来形容足可证明他的地位。如果说他是最伟大的皇帝,我觉得并不是。我这里还有一点小建议,那就是皇帝不该用“伟大”一词来形容。

皇帝好不好,当时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但是后世评价这位皇帝好不好主要是从他对后世产生多大影响来评断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康熙自然称不上“最”这个字了。

康熙基本上都是继承,没有太多的创举,虽然他擒鳌拜、定三藩、收台湾、征准噶尔、驱逐沙俄功绩显赫,但对后世产生本质的影响似乎并不是很大。

从论对后世产生影响最大的自然当归属于秦始皇,而不是康熙,为什么这么说呢?

秦始皇在位时称其为暴君不为过,很多老百姓恨他入骨,在他晚年时就有老百姓在石头上写上“秦始皇死在此地”的话。秦始皇在位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秦始皇作为第一任皇帝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任何一个皇帝无法超越的。

一、制度

秦朝的制度基本上被汉朝延续,虽然刘邦入咸阳城之时与百姓约法三章,简化秦法,但到后来基本上是延用了,这是在法上面的影响。

秦朝当时有两套方案,一套是离秦地近的实现郡县制,离秦地远的离现分封制的混合制,还有一套就是全面郡县化。前一套是丞相绾提出的,后一套是廷尉李斯提出的。

秦始皇选择了第二套,刘邦选择了第一套。

后世基本上就是在秦定的方案上进行修修补补。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称号被后世延用,中央集权制直接影响了几千年。

二、文化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已经很弱,孔子一直想恢复周公那一套,可惜一生无为而终。各诸侯国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当时已经没有主流文化。

秦统一六国之后对文化进行了删选,希望以秦的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焚书坑儒”站在后世来看这是很残暴的,是一种对人的思想的扼制,但意外的效果是对文化进行了核心化。

秦始皇还对六国的文化进行了整合,比如他去泰山封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齐鲁文化的认可。

三、生活

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钱币,文字,修建从咸阳出发的高速路等等,这一切都会民族融合,各地相互沟通和认同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秦始皇做的这些,以当时六国的思维,很可能很难汇集成西汉。正因为秦始皇有了这个观念,才使刘邦治理天下时少费了很多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邦是沾了秦始皇的光。

后世的王朝同样也是占了他的光。

结语:

上面仅仅只是简单地举例三个方面,秦始皇所做的很多东西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可以这样说秦始皇仿佛是二千年帝制的规划师,他画下了蓝图,后世皇帝只是在其中修修补补而已。论千古一帝自然非秦始皇莫属,康熙还是跟他有距离。

康熙皇帝是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吗?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皇帝出了很多有多少,你来我往。但是被后世称之为伟大的皇帝也不胜其多,正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所列出的代表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那一个都称的上是伟大的统治者。康熙皇帝当然也很伟大,但只能算其一。就好比一个微信群,拉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像康熙这样的皇帝,但是群主是始皇帝啊。这么说大家不难理解康熙皇帝是伟大的皇帝,但不至于最伟大。个人认为始皇帝当之无愧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当然康熙皇帝也是很伟大,无可厚非。

小面我们简单介绍下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清朝第四位皇帝,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长达61年。小时候的康熙得了天花差点死掉,因祸得福也是他得大位的很有利的条件。

康熙之所以伟大,其一生都是丰功伟绩。对内14岁就铲除鳌拜,彻底掌权。后又平定藩王吴三桂为首的三番之乱,加强中央集权。光复台湾,完成国家统一。三征葛尔丹,加强了对西藏外蒙古的控制,粉碎了分裂势力的野心。对外驱逐沙俄,雅克萨战争后双方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极大的稳定了东北边境,遏制沙俄的扩张。推荐大家去看看电视剧(小宝与康熙),从侧面对康熙彪悍的人生做了一个基本的总结。

当然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也对老百姓轻徭薄赋,有永不加赋之说。也广施仁政,一度出现满汉全席的局面。开疆扩土,稳定边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面积。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的贡献。

  • 读者你好,我是博仔,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欢迎留言讨论。

康熙皇帝是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吗?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终身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尼布楚条约》,换得了近一百五十年的边界和平。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作为蒙古朝圣基地,是为清朝“夏都”。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并大蠲赋税。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与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康熙皇帝是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吗?

削三番,统一台湾,征蒙古,抗沙俄,战功赫赫。

康熙帝颁令,停止圈地,招徕垦荒,恢复生产。为促进农业生产,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绩。

戴梓当时发明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可惜没有受到康熙的重视,致使清朝失去了武器领先世界的机会。

吴三桂是被康熙逼反的,康熙要是命令吴三桂南征缅甸,岂不是更好?消灭缅甸除外患,削灭吴三桂除内患,说不定吴三桂还能为中国夺得印度洋出海口。三藩之乱,也可避免。

综上,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但谈不上最伟大。

康熙皇帝是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吗?

在先哲的沁园春.雪这首光辉诗篇中已树立了千古风流人物的几位标杆,提问者以最伟大一词发问,不知是没读过该词还是另有高见。若属后者已属挂像级人物了。回答此类问题显得对墙念经。不过康帝可算有志向,有作为的一个合格帝王而已,离伟大的边也够不着。

康熙皇帝是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吗?

有人认为, 康熙虽是“康乾盛世”的创始者, 但也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发端者。后者使“中国与世界潮流隔绝”, 从而“延缓社会发展”, 为此“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这种说法, 有几点需要辨析。

其一, 康熙并非像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 对外来文化“保守”, 乃至“固步自封”到不可劝说的程度。他系统接触过西洋数学;对西药、西医、西方解剖学发生较大兴趣;了解到欧洲第一流天文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主持在全国范围用西洋方法完成一次大规模的测绘工作, 这是世界测绘史的壮举。此外, 对西洋的化学、物理学、铸炮术等亦有相当的兴趣。在引进西洋科学过程中, 与前人、同时代人相比较, 总能采取稳妥的态度。他是重视科学、提倡科学、懂得科学的皇帝。

其二, 由于康熙制定的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传统文化政策的实施, 加强了民族大一统的意识, 开始形成近代领土、边疆、主权的观念, 使全民族在政治、心理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 致使中华民族内聚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和发展。正因如此,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当时中国施以的殖民政策均未得逞, 更不敢轻易动武, 染指中国。

其三, 中国落后于西方, 特别是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落后, 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了。落后的历史责任是复杂的, 决不该由康熙一人承担。“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命题不一定正确。历史上, 落后者往往打垮先进者, 其例子不胜枚举。落后不要紧, 只要不腐败就能图强。康熙正是这种人。

康熙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时代, 也是中国继承和总结的时代, 同时正面临转型和抉择的时代。对此, “界碑式人物”康熙并非一无所知, 更非不愿知晓。

所以,康熙是明君,伟大的皇帝,但对于最字便是见仁见智,不可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因为历史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和包容性,每个人身处的时代不同,可能作为便各有不同。

见后请点赞,朋友话总有回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