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外行,如何伪装成一个历史学家?
那就装吧,装久就都懂了。因为我写今日头条就是从装到略懂。
我来说一下我的今日头条写作之路,我写三国文章,开始我对三国谈不上内行,当然现在也谈不上很内行。但当时开通今日头条写作,自己平时对历史挺感兴趣,坦白讲我也没有认真的研读过一本书。我一开始写作就是把很多文章进行组合,变成自己的文章开始,那个时候我写了六篇,是关于变态皇帝的。那六篇我认为一点价值都没有。
后来觉得这样玩下去也不行,写作材料会枯竭,这个时候我就想到写三国内容,一个三国的认知度比较高,群众基础比较好,第二个三国内容比较多,我当时预计我把三国志加上道德经的译文活估计能写一年。
但是后来怕影响垂直度,就只写三国内容,一开始我也只是把三国志里面的传记进行翻译,但是后来看看这样好像没有人看,这个时候,我就开始研读三国志,然后一边读一边一边看一边写。慢慢地我对三国志也开始了解了,然后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拘泥于人物的翻译。
就写了真实的系列,真实的刘备,真实的诸葛亮,真实的刘禅,真实的周瑜,这个时候已经是我自己独立的见解。此时我也开始迷上了三国志,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查资料,全部史实实出发。
我发现很多人在讨论对失荆州的事情议论纷纷,我也认真查阅了资料,把它进行整理分析,写成了神奇的建安24年大概1万多字,基本上能够回答他们所有的问题,你能解答他们所有的疑惑,只是非常可惜,点击量一万都不到,这是我第一次的完全独立的见解。
这次之后的文章我就已经完全脱离了三国志对我的束缚,然后我又结合资治通鉴里面的记载,进一步的写了相关的文章。
最近我又把我写内容整理,整理出了诸葛亮系列,发表在我的,。。。。好像这个不能说说了,这个回答就过不了,看图片吧。一共三十几篇,从诸葛亮出山到诸葛亮死这一系列。
最近我想写刘备系列,我发表的今日头条上面的内容比较乱。暂时我还没有找到很多头绪,我只是想到什么这些什么,到时候差不多完结的时候,我就把它整理成一个系列。我现在今日头条在更新的是三国泪系列。
更多的你可以去看一下我的头条号,我叫知常容。。。。我想我走过的路算不算是从外行假装成了一个历史专家,当然我现在也不是个历史专家。
作为一个外行,如何伪装成一个历史学家?
其实伪装成一个历史学家还蛮难的。因为读资料(哪怕是皮毛)耗时长,观点稍有瑕疵就容易被揭穿。为什么?因为历史从小课本里就要学,易中天、袁腾飞、当年明月等这几年把历史炒得有点火,《人名的名义》热播后《万历十五年》也跟着火了,粉丝都很多,想伪装不容易。
在这里我介绍一个曲线伪装成历史学家的办法:了解点考古常识,伪装成历史学家就很容易了。
操作很简单:
首先,确立一个观念:考古不等于挖墓,考古主要是挖古代人类留下的垃圾。
其次:关注下我国最新考古发现的新闻,这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阅读时间也就五分钟左右。并且考古冷门,被揭穿率比较低。
再次,了解下自己生活的地区的遗址,这个也很简单,冷门的暂时不用管,了解下遗址类旅游景区就可以。
然后就是运用了:比如,人家聊秦代,你就可以说,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很小的一部分,连陵园区都没有进入,面积比大概相当于大别墅的一个厕所。出土的“里耶秦简”上写了秦始皇求仙药到了琅琊。等等。
人家聊汉代,你可以说马王堆出土了食谱、医方、辛追的尸体跟刚出土时相比已经氧化很多了。还可以说新发掘的海昏侯墓,海昏侯刘贺的墓里发现了《齐论语》,有22篇,比《鲁论》多两篇。
三国很火,懂得人很多,人物和事件也多,是最不好伪装的。但是你可以了解下新发掘出土的曹操墓。但是首先主观上一定要正确,不要学网上去怀疑真伪,那样很LOW,你可以说曹操墓现在已经发现有地面建筑,跟历史记载不符。还发现了一具儿童的尸骨,应当是他大儿子曹昂。
唐代很好聊的,比如《妖猫传》的花萼相辉楼,确实有可能举办过“极乐之宴”。比如杨贵妃身上带的香囊,拥有最早的陀螺仪技术。这项技术起源于汉代。
明代聊聊江口沉银,传说张献忠带着所有的金银珠宝从成都南下,之后金银财宝不知去向,最近在彭山江口找到了,总共出水了三万多件文物。那里面发现的大的银元宝近2公斤一个。
大概就是这么个套路,简单易学好用。最后一个重点:在说问题的时候不要用“一定”“绝对”“必须”等等肯定语气的词。应该用:“目前得出”“可以推断出”“目前证据表明”这类给自己留有退路的词语,切记切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