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讲究以胖为美,那么这个所谓的胖是真的胖呢还是比较丰满?

唐代人以胖为美,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为什么老是有人认为以胖为美,我想最主要的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的影响,杨玉环有环肥燕瘦的。燕指的是赵飞燕,赵飞燕有掌上舞的称呼。环肥指的是杨玉环。所以似乎整个唐朝都是以胖为美了。

那么真的这样吗?我们可以看一下那些仕女图,似乎还真的是,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唐代的人都是露肩的,而且是把整个脸都露出来,发髻盘在后面显得很大,无形中增大了整个脸,如果你坐在电脑前面,给他换个发型,不要让她露肩,你看看唐代还肥吗?

事实上以肥为美不是唐代的标准,杨玉环可能是一个例外,或许正是这个例外,使得大家有个错觉唐代是以肥为美。比如唐肃宗李亨当太子的时候,玄宗让高力士派人选民间女子,细长洁白者五人赐给太子。为什么不赐胖子?

白居易的诗,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马是以肥为美,人以瘦为美。

最搞笑的是唐代的杜牧看到一个胖的歌伎,马上就做了一首诗讽刺她,《嘲妓》

盘古当时有远孙,上令今日逞家门,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你现在还认为唐朝是以胖为美?所以别逗了。

唐代人讲究以胖为美,那么这个所谓的胖是真的胖呢还是比较丰满?

不矛盾,喂胖就是丰满

唐代人讲究以胖为美,那么这个所谓的胖是真的胖呢还是比较丰满?

胖对了地方就可以称呼为丰满 胖错了依然是胖

唐代人讲究以胖为美,那么这个所谓的胖是真的胖呢还是比较丰满?

唐朝的以胖为美中的胖不是指肥胖,而是指丰腴。

唐朝《步辇图》、《簪花仕女图》里面刻画的贵族妇女形象远远没有达到肥胖的地步,顶多算是丰满。

唐代第一美女杨贵妃,史书上用“丰艳”、“凝脂烟华”等等词语来描述她的外表,说明她并不是一个满身肥肉的胖子,而且一个皮肤细腻,身材紧实的美女。

而且从众多唐代诗人的诗词中,也没有看到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例如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杜甫的“聘聘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等等,无不描述女子的轻盈,细腰。

另外盛世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风气开化,对女子没有后面朝代那般传统约束,属于一个开明的时代。

所以唐朝是以胖为美,但不是肥胖之美,而且丰腴,匀称之美。

唐代人讲究以胖为美,那么这个所谓的胖是真的胖呢还是比较丰满?

唐代的胖指的就是丰满。或许是有些粗壮健硕的意思。进而言之。唐代是,呃,只喝他在那胖纸的是美人胖了而不是胖了就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