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其实,语录离开了当时说话者说此话的语境,再被引用就要认真注意此刻的语境了,别乱喷。也许你理解的并不是说者或引用者的本意。
宽松的、宽容一点。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有!
堪称醍醐灌顶!
和尚,不事生产,无须劳作,整日拜佛求经,口吐莲花。记得古代就已经有人做出相关论断,百姓饥不果裹,而寺庙却香火滔天。百姓薄田少地,而寺庙却占田万千。
慈悲?从哪里来?
普渡?向哪里渡?
既然本来无一物,又何须在意香火,在意金身,在意那些功德箱里的银两,哪怕是现代社会,寺庙也是最有钱的领域之一,这些钱除了修缮建筑以外,可曾捐献,可曾救灾,可曾筑路,可曾修桥,可曾建一些希望小学?
近年来,所谓“第一柱香”更是愈演愈烈,节节拔高,而这背后有几人是积德行善之人,有几个是济世安民之人,有几人是悲悯天下之人?无非是银子,只能是银子,肯定是银子。
道士也是如此,或求长生,或求丹药,或者济世。可除了济世之外,道家所为大抵不过是捉妖,画符,炼丹,做法,连黄老无为都不曾细细体谅一番,到了盛唐方有孙思邈悬壶济世,可却只有一人。而所谓天文星象亦论为占卜之术,失传久矣。尤其是宋明两朝,媚上而行,热衷方术,期盼长生。而后期更有道士横行霸道,夺人妻子,抢人财物之事。
老子九泉之下若闻之,敢问心中会做如何之想?
儒家也是如此,自从叔孙通为刘邦打造君臣之别,儒家便沦为帝王统治之工具,仁,义,礼,智,信,天天宣扬,日日推广,可这数千年以来,仁在几处?义在何方?把帝王摆在规则之外,任意妄为。更把万千儒生变为庸吏俗臣,整日派系斗争,醉心权谋,生生把书生都逼成了道貌岸然的君子。
君,哪怕杀人放火奸淫掠掳也是君,不能逆,不能反,不能违,更不能弑。
民,哪怕受到委屈也得要感恩戴德,不能恨,不能怨,不能愁,更不能怒。
和尚是可以成佛的,
道士也是可以得道的,
儒生也是有希望打造盛世的。
可惜的是,这几个教都毫无意外地低估了人性。都变成了令人生厌的模样。
正所谓
挂什么牌坊也挡不住其婊子的本质。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离经叛道者,才是罪人
郑板桥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因为当时社会道、释、儒三家的道士、和尚、秀才,多数己离经叛道。和尚心不静,道士不顺乎自然,秀才为当官已不择手段了!他不是一竹篙打倒一船人,而是对这现象的一种辛辣讽刺。
表面上看,释、道、儒有许多不同,认真分析,你会发现有共同点,即修心养性。释家并不是像有人的那样,就一个“空”字,它承认“心”,这心不是“物”,是思 维,它要修练到最高境界即𣵀槃,达到忘我的“静”;道提倡的一切顺乎自,通过修练而得“道”;儒家的礼义礼智信,也是通过自身的修养,达到齐家治国的目的。其中庸之道,就是维护封建统治,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许多人背经离道。如和尚心不静了,想香火钱和功得箱,甚至有的寺庙出现个人承包、假和尚捞钱;道士不安心修练了,作法术驱鬼“治病”,甚至有看相算命赚钱的。过去的秀才,为中举熬白头发,一旦金榜提名,有些就想捞钱享受,有十年知县,万两白花银之说!现在学子,十年寒窗,一旦进入名校,想的出国,赚大钱,甚至个别人为钱为敌服务损害国家利益!
不是所有和尚、道士、秀才都这样。而是凡是离经叛道的才是罪人,无论那一阶层的人,都是这样!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不无道理,亦非真理!这样的说法,说出了现实存在的一部分…朦昧而教,担责有罪。解惑授业,又何罪之有呢?现实中,有矇昧而教者,亦有解惑授业者,不能一概而论!🌷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谢邀问,回答,
现今人世间,社会上真的是有一些人不懂得,也不能理解佛家,道家,儒家那些先贤圣人,所传授讲解的深澳的道理,真知卓见。不懂就不懂吧,就让懂的人去说,去做好啦,还偏偏出来胡乱指点。真的是“蚍蜉撼树”谈何易!
供参考!谢谢!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据说,“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说的。这句话是对“佛教、道教和儒教”三大教的辛辣讽刺,是对三大教后世传人的挖苦和嘲讽。大概意思是说:所谓的和尚,就是佛教的罪人,因为大多数和尚徒具其表,没有得到佛家学说的精髓,却招摇撞骗于世上,败坏佛教的名声和清誉。同样的道理,所谓的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所谓的秀才也是儒教的罪人。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发人深省,说得的确入木三分、振聋发聩,现实生活中,的确处处可见这种现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悟出两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半桶水越晃荡。从“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可以悟出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半桶水晃荡”。不管是学一门技术还是学一门知识,切忌浮躁、自大,一些人才学了一点皮毛就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了不起,到处招摇、炫耀,以专家学者自居,开口闭口拿大帽子压人,真要他说出真知灼见的话,却又支支吾吾半天不得要领,最终让人看穿他只是半桶水的本事,反倒落了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现实生活中这种“半桶水晃荡”的人并不少见,比如说司马迁写了《史记》,在他看来,司马迁简直错得一塌糊涂,开口就敢攻击司马迁至少错了一千处,甚至一万处,乍一听,感觉他应该是个史学家,否则怎么敢这么大口气指摘司马迁的《史记》?但你要他拿出具体例证来,却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反过来横眉怒目对待质疑他的人,呵斥道,你知道何谓学术研究?何谓学术的权威著作?引用权威著作的方法?俨然大学问家的作派,令人无语。
第二个道理:过犹不及。从“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可以悟出的第二个道理就是“过犹不及”。后世的一些假和尚、假道士、假秀才,对自己学说脱离实际的吹嘘和夸大,往往适得其反,这就是过犹不及。这些年来,网友中一直有个关于传统武术的争论,很多网友从影视及文学中得来的理论,认为我们国家传统武术曾经十分辉煌,高手辈出,尤其是一些地摊文学里耳熟能详的那些名字,比如黄飞鸿、霍元甲、杨露禅、董海川、孙禄堂等等,被一些地摊文学和影视剧描绘得神乎其神,简直具有“超人”一般的能力,那些地摊文学和影视剧给了网友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自然而然把他们想象成神仙一样的人物。
但很遗憾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如今对很多近乎神秘色彩的武技已经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进行证伪,因为人体总是有自身无法突破的极限。比如,一百米跑,上述那些伟大的武术家们,能快过当今的世界纪录吗?恐怕是不可能的。其实,很多运动数据,就是这些所谓武术家们的上限。我们不能把历史上的人物进行无限想象和夸大。否则就是如同“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所讽刺的那样,明显是过犹不及了。
由此可见,做学问也好,学技术也好,最难得的是得其要义,懂其精髓,学会了本质,这才是最高境界。如果只是学了一点皮毛或形式,或者出于愚昧无知或个人私利,而拼命进行脱离实际的吹嘘和夸大,无疑都是对学问和技术本身的糟蹋和犯罪。就应了郑板桥说的这句讥讽的话:“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