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数千年,百善孝为先,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为什么?

这个问题你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你就会发现,并不是道德的滑坡,而是道德成本的提升。

我先给你举个例子吧,道德的遵守它是需要成本的。孔子有一个学生花钱赎了人,来鲁国有奖励,但是他不要,孔子狠狠的骂了他。还有一个学生救了人,救者送给他一头牛收下了,孔子表扬了他。

很多人可能对孔子的行为不理解,这恰恰是孔子懂得道德的真正含义,一旦当道德的成本提到很高的时候就没有人会去做了,为什么老人倒地没有人扶并不是人冷血,扶的成本太高了。扶了一个人很可能会面临巨额的赔款。

回到孔子那里,把人赎回来不要就等于说第二个人赎人到底要不要钱,你要的话,别人会说你,你不要的话,就等于你赔钱了。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因为道德成本升高,所以孔子最后感叹从此之后没有人再去赎人了。

老人倒地没人扶,道理也在这里。当道德成本上升的时候,这个道德就很少有人遵守,因为人心几千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