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礼是社会祸乱的开始,那么到底是先有的祸乱还是先有的礼?
我觉得提问者很会思考,但是提问者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这两件事情割裂开来。老子看问题的时候从来不是割裂的,凡是割裂看问题肯定都是不对的。
人心真的不古吗?不是的人心这几千年了或者几万年了,都没有任何变化,否则的话孙子兵法早就过期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是老子的原话,他的意思就是如果这个社会找不到道,那么就用德去替代,找不到德,那么就用仁去替代,仁也不见,那就用一义。义也不见了,那就用礼。那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是解决办法的态度。
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说这样做了之后,离无为越来越远了,越来越趋向于形式化,干涉的力度一步比一步大,那么这一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因为治大国如烹小鲜。
我们以一个公司为例,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几个人,咱们全心为公司,不需要什么规章制度,后来部门慢慢多起来,规章制度就越来越多,最后公司越来越大的时候,规章制度由原来的一两页变成了一本书,最后可能是一米。我想这是咱们所有公司发展所面临的情况。
所以老子才提出了小国寡民,也就是我们的管理是有极限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会出现德仁义礼这样一步一步越来越复杂。你标准定的越多,那么坏人就会出现越多,标准它具有排他性。最后一米高的标准,你就能够筛选出一大堆坏员工,那么祸事就来了,因为离心离德了嘛。
所以不存在先有礼,再有祸,也不存在先有祸后有礼。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到了最后那个不是你能控制的,那是很自然发生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