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老龄化,男老师找不到老婆的现象突出,农村教育希望何在?
农村的教育的确是薄弱到令人担心的地步。用一句夸张话说大家都在快速的逃离农村,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只要稍微有点门路,有点好的都在往外逃。这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是作为从公平的角度来说,那是巨大的挑战。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他们重新回到农村的支教。就显得格外重要。
按我的设想把农村分为特别贫困,普通贫困。临近城镇的。特别贫困的系数为3,普通贫困的系数为2,临近城镇的系数为1.1
家里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为系数。比如以20分钟车程为标准1,那么40分钟就是标准2,1个小时就是标准3。当然这个应该根据当地的综合情况进行调整,我只提供一种理念。
补贴的发放就以此为基础,比如你在特别贫困的地方,而且车程是一个小时的。补贴系数应该就是9。加大补贴,是吸引教师回到农村支教的重要的引力。因为教师要吃饭,也有家庭。另外应该对在农村支教的教师的子女就读也应该有优惠的政策。
第二个是我在十几年提出教育系统应该引入一个叫做外包的概念。很可惜啊没有采纳,不过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我们都知道音乐,体育,美术在农村基本上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且教师受编制的限制也不可能给你配专职教师。功课交给语文数学老师的话,很容易被挪用。
我十几年前就提出,应该把音体美这些东西打包出来。直接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机构进行专门的教学,由他们负责,因为交给他们,这不需要负担一个老师的工资,只需要负担课时费。这样就能大大减轻财政的压力,而教育局只要负责考核和准入就可以了。这样又能满足了农村孩子美术音乐,体育这方面的需求。
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就能缓解农村目前教育滑坡的现象,但是想让农村教育跟城镇教育齐步那是不现实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