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不管是对巴基斯坦还是对印度来说,克什米尔这个地方,都是关乎存亡的关键要冲,谁也不可能将其放弃,一旦谁退让,那么就意味着完全陷入被动,是极其危险的。

印度与巴基斯坦向来不和,而双方冲突不断的关键所在,就是克什米尔问题。

现在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当年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几十年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而发生的冲突基本就没有停止过,甚至愈演愈烈。

南亚次大陆原本分成大大小小数百个土邦王国,近代英国人到来之后,用武力强行建立起了表面上统一的英属印度,但实际上内部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

英国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元气大伤,无法维持在海外的殖民,因此印度获得独立,但英国人却将其拆分成印度跟巴基斯坦两个部分,巴基斯坦分成东西两个部分。

英国人的规矩是,原本的土邦王国,可以自己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还是选择单飞,因为实力的关系,绝大多数的土邦都主动或者被动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的比较少。

而在这个过程中,克什米尔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个地方大多数的民众都是穆斯林,可克什米尔的王公却是印度教徒,如此一来产生了剧烈的分歧。

巴基斯坦与印度都找借口介入,由此开始在克什米尔交战,最终使得克什米尔实际上被一分为二成了现在的样子,印度控制三分之二,巴基斯坦控制三分之一。

从第一次印巴战争双方分占克什米尔开始,印度与巴基斯坦都在当地部署了大量军力,形成了长期对峙的状态,双方互不让步,这里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火药桶。

如果从表面看的话,克什米尔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个地方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是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交汇之处,平均海拔非常高。

除了少数河谷地带,克什米尔大多数的地方都是高寒戈壁,植被稀疏资源匮乏,生存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这么看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

但是关键在于克什米尔的地理位置重要,这个地方居高临下,不管是对巴基斯坦还是印度的首都地带都能够形成俯冲之势,只要稍稍部署,就能够形成强烈的军事威慑。

印度北方的恒河平原,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这里也是印度的心脏,但是恒河平原有个非常麻烦的地方,那就是无险可守,一旦北方的高地被占据,就极其容易被攻击。

因此,印度对克什米尔是势在必得,对于印度来说,克什米尔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好像是燕云十六州对于华北平原的意义,这是完全一样的,属于门户的名门所在。

对于印度而言,克什米尔是门户要冲,而对巴基斯坦同样如此,巴基斯坦的都城地带也距离当地非常近,并且此消彼长,若是让印度控制这里,巴基斯坦必然受到强力的压制。

古时候,因为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交给了契丹人,结果就是导致后来的两宋长期被北方吊着打,基本就没有还手之力,现在,其实克什米尔的重要性也差不多。

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对他们都太重要了,并不是什么当地的资源,就是因为这里的战略位置,能够对两国形成明显的冲击,而且无法抵挡。

斗了这么多年,印巴之间在克什米尔寸土不让谁也不肯松口,这么拼就是因为克什米尔不是寻常的地方,是要命的地方,一旦失去了掌握,整个国家都要陷入不安之中。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克什米尔原本是个土邦,面积约等于我国的湖南省,人口大约一千六百万。英国人主导印巴分治时,当时给了克什米尔自己决定前途的选择权:可以独立建国,也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不过当时克什米尔的领主还很犹豫,没有想好怎么办,便没有回复英国人。后来英国人着急撤走,就在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权的情况下撤走了。

英国人撤走后,克什米尔上下否定了独立建国的方案,但就针对加入印巴哪一方,却产生了分歧。普通老百姓大多是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领主老爷们则多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然后印巴双方就都以此为借口,宣布克什米尔地区是自己的,并都向克什米尔派出了重兵,分别抢了克什米尔一部分。

此后印巴两国就因此打了几十年之久,至今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这便是印巴双方目前一直打仗,一直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原因。

但是,克什米尔争端只是印巴双方不和的表面原因。两国争端的根本原因,是印度并不承认巴基斯坦的合法性。印度人不仅认为整个克什米尔都是他们的,还认为整个巴基斯坦也都是他们的。所以他们不愿意放弃每一寸土地,希望自己成为南亚次大陆的唯一国家。注意,是唯一的国家。

也就是说,按照印度人的思路,围绕在印度周边的南亚国家,比如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小国,都是要被印度吞并的。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印度人,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他们首先要考虑生存问题,也就是不能让印度给吞并了。然后,再考虑能否夺回克什米尔。毕竟克什米尔八成以上的老百姓都是穆斯林,他们与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是一样的。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宗教矛盾是很难调和的,穆斯林吃牛,而印度教徒却以牛为圣物。两拨人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这还能和平共处么?

所以说,克什米尔的争端问题,并不是克什米尔本身的争端。而是印度在南亚奉行的霸权主义遭到了巴基斯坦的抵制,再加上双方的宗教矛盾,便产生了现在的克什米尔争端问题。

关于印度在南亚的霸权主义,这里额外多说几点。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大印度联邦』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都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并且中国的西藏也会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

最早的时候,印度实力不强,尼赫鲁还装装样子,宣传“不结盟运动”,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迷的晕晕乎乎的。后来印度抱上了美国和苏联的大腿,产生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念头。为此在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和“拿下整个西藏!”的命令。

最后的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印度军队被中国军队打的屁滚尿流,颜面尽失。总理尼赫鲁也在不久后羞愧难当,黯然离世。

随后,印度开始调整战略。中国貌似是惹不起了,不如去惹巴基斯坦试试看?

1965年8月初,印度主动挑起了第二次印巴战争。不过这次战争最后也是以印度失败而结束。

连续两次意图实行吞并都失败了,这让号称世界第三的印度哪里能甘心?于是印度便潜心蛰伏多年,等待一个报复巴基斯坦的机会。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1971年3月25日,东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族长穆吉布·拉赫曼宣称东巴要独立,并成立孟加拉国。对于东巴的这一独立事件,西巴基斯坦肯定不能同意了。巴国总统叶悔亚汗立即下令对东巴基斯坦进行军事镇压,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因此爆发。

印度听说巴基斯坦内战的消息后,兴高采烈的对巴基斯坦下了黑手。1971年12月,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对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并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由于印巴双方在国力上的差距,这场战争变成了一边倒式的战争。仅仅几天后,巴基斯坦就被迫停火,主动释放了印度和东巴基斯坦的战俘,并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这场战争后,巴基斯坦不仅损失了东巴的所有领土和几千万领土。同时西巴基斯坦还被印度占了将近2240平方公里的领土。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拆掉了东、西巴基斯坦后,印度的野心再度开始膨胀。这一次他们打算干一票大的,吞并一个叫锡金的小国家。

印度吞并锡金的办法很直接,貌似是从英国人那里学的。他们通过所谓的边界开放政策,把大量印度人送到锡金。然后借口保护锡金的安全,逐步的控制了锡金的外交和内政大权。最后再通过 “民主选举” 的方式让锡金加入印度联邦。由于当时锡金有大量的印度人,因此选举变成了一边倒。

1974年6月20日,锡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

同年9月,印度通过《印度宪法修正案》,将锡金列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

1975年2月3日,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锡金也就正式变为了印度的一个邦。

二战之后后唯一还能吞并一个国家的,可能就只有印度这独一份了。

正式吞并锡金后,印度开始向不丹动手。具体方式与吞并锡金一样,先进行外交和军事上的渗透。后来因为中印边境摩擦事件,中国将不丹看作是遏制印度扩张的棋子,便强行阻止了印度吞并不丹。否则不丹早就沦为第二个锡金了。

后来,印度又先后对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两国下手,意图像吞并锡金一样对两国进行先渗透再吞并的计划。但是最终都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而失败了。

目前阶段,印度在南亚仍然处于一种绝对的强势地位。中国因为主要利益不在那边,对印度起不到压制作用。而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太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需要中国的支持才能对抗印度。

总结:印度是个扩张性极强的国家。有些不了解印度历史,或者对印度社会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的人,常常说印度人有信仰、很温和、还给他们打上善良人的标签。但是事实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弱国,并且是在宗教和文化上与印度有天壤之别的弱国,它除了跟印度死战到底,也没有别的选择了。而克什米尔争端,只是这种吞并与反吞并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即便是没有克什米尔争端,印巴两国也一定会继续打下去。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说到印巴,必绕不开克什米尔问题。印度与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便胶着于克什米尔问题,并爆发多次战争。到目前为止,克什米尔依然是两国关系最敏感的地区。那么,克什米尔为什么会让这两国家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取呢?

克什米尔属于印巴分治后的历史遗留问题。印度曾长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而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1892年印度出现了第一个政党印度国民大会党,1906年印度组建了以穆斯林为主的政党全印度穆斯林联盟。两个政党分属不同的宗教派别,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1942年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力再经营印度殖民地,遂有意让印度在大英帝国的政治框架内实现独立自治。但国大党与全印度穆斯林联盟无法达成一致。1947年在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的主导下,印度被拆分,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由不相连的东、西两巴组成)于8月14日宣布独立。以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为主的印度共和国于8月15日宣布独立。印度被一分为二。

印巴分治的主要导火索就是宗教问题。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地方土邦众多,宗教信仰复杂,教派对立非常严重。鉴于此,蒙巴顿方案在印巴实现分治后,对分布在印度各地的土邦采取了按宗教信仰允许各邦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计划。这本来算是一个不错的计划,前期进展都很顺利。但唯独三个邦出现了分歧,分别是朱纳加尔、海德拉巴士、克什米尔。

对这三个邦,印度的处理方式可谓粗暴又简单。朱纳加尔有80%的人是印度教徒,但统治这里的确是伊斯兰教徒。印度通过武力,驱逐了朱邦的伊斯兰教徒统治者,将朱纳加尔邦强行并入印度,此举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强烈不满。而海德拉巴士的情况和朱纳尔加的情况极为类似,但海邦选择成为英联邦的直属自治领土。印度又是通过武力威慑手段强行将海德拉巴士收入囊中。

面对两次错失机会收回两个土邦,巴基斯坦的忍耐性已经达到了极限,对剩下的克什米尔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手。更何况克什米尔有75%的人口是穆斯林,尽管王公上层都是印度教徒,但按蒙巴顿计划,克什米尔理应归属巴基斯坦。而围绕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印巴两国在这里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印巴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完胜巴基斯坦,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克什米尔土地。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在空军占优的情况下在陆战造到印军的反攻,损失惨重。同年,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印巴两国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

通过两次印巴战争,两国之间彻底撕破脸成为了世仇。而克什米尔对印巴到底有多重要,会让双方数度兵戎相见?克什米尔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这里周边国家林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印度,欧洲和中东的陆路交通枢纽。这里地处南亚咽喉要道,是南来北往贸易的必经之地。印度通过控制克什米尔可以把影响力扩大到阿富汗乃至于中亚地区,同时又能遏制巴基斯坦。而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而言就更为重要了。由于海洋发展力量水平的薄弱,保持陆上对外联络渠道对巴基斯坦至关重要。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铁路需要通过克什米尔进行连接。如果克什米尔完全丧失,中巴将完全被印度分开,那样巴基斯坦就彻底成了孤岛。

如今,克什米尔依然是印巴两国的禁忌之地。两国在分界线附近屯兵对峙,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爆战争。克什米尔,这个南亚局势最不稳定的地区,战争的阴影从未消散过。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克什米尔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人,东面与中国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与阿富汗接壤,历史上曾先后被杜兰尼王朝、莫卧儿帝国、大清帝国和锡克帝国所统治过,如今成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夺的焦点。印巴之间围绕这块土地曾先后爆发过三次战争,迄今为止我们仍不时在新闻中听到印巴边境爆发冲突的消息,事实上目前印巴两国之间只是达成了停火协议,就法理上而言:印、巴两国至今处于战争状态。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会围绕克什米尔争夺这么多年呢?

1947年英国从南亚次大陆撤离时提出了《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根据宗教信仰的差异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建国,次日印度也宣布独立。在实际的印巴分治过程中《蒙巴顿方案》的缺陷暴露无遗:英国殖民时期对印度次大陆长期以来形成的土邦割据状态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试图以此实现分化瓦解以印治印的图谋,正因为如此各土邦从得以在服从英国殖民当局的前提下保持半独立地位。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各土邦有权自愿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实际的印巴分治过程中《蒙巴顿方案》方案在海得拉巴、朱纳加德、克什米尔三个土邦遭遇了尴尬: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都被印度领土所包围,居民也以印度教徒为主,偏偏却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土邦王公统治;克什米尔则恰恰相反——同印度和巴基斯坦领土都接壤的克什米尔以伊斯兰人口居多,却由印度教王公统治。这样一来就使这三个土邦的归属问题出现争议,印度依仗着自己在地理上的优势抢先下手占领了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对此鞭长莫及的巴基斯坦选择了默认这一既成事实。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就不愿让步了——毕竟克什米尔相比对巴基斯坦而言鞭长莫及的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直接和巴基斯坦接壤,又是以伊斯兰教人口为主的地区,在心理上较为容易接受巴基斯坦,于是巴基斯坦派兵进入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逃往印度,印度随即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战后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尔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四分之一的地域,然而这场战争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这就为日后的印巴关系埋下了隐患。1965年8月初巴基斯坦又和印度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两国之间又爆发了第三次战争。

领土问题本身就是刚性问题,可回旋的余地本就不多,而克什米尔之于印、巴两国就更显得尤为明显:印度和巴基斯坦尽管都是从英属印度分化出来的,然而却是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宗教和习俗的不同民族——印度的主体民族是信奉印度教的印度斯坦族,他们的远古祖先是雅利安人;而巴基斯坦主要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旁遮普人等民族,他们在祖先是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游牧民族。历史上来自中亚的穆斯林游牧民族曾在印度次大陆建立过莫卧尔帝国,这一帝国征服了信奉印度教的次大陆土著居民,占据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却在政治上处于被统治地位,从那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就潜伏下了了并随着矛盾的扩大化而导致印巴分治。既然印巴分治是由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那么克什米尔问题作为印巴分治的后遗症也就自然而然被披上了民族宗教问题的外衣,本身就属于刚性问题的领土问题在披上民族宗教外衣后更是使两国决策层都再无退路,因为谁要是胆敢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软弱一些就会有被国内民众问候祖宗十八代的风险,严重者可能直接导致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

克什米尔问题对印、巴两国而言:除了是领土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之外,同时就地缘战略层面也是两国必争之地——克什米尔位居亚洲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重要的地缘通道。如果印度完全占领克什米尔,那么其国境线将一直向北推进到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边界,这样一来印度就能彻底遏制巴基斯坦这个多年来的战略对手,实现自己称霸南亚的夙愿,甚至可以通过阿富汗进一步将自己的势力向中亚、西亚等地扩张,所以克什米尔是印度实现大国梦的一大关键;对巴基斯坦而言:如果放任印度占领整个克什米尔,那么将对自己造成致命的影响——失去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将失去境内主要河流印度河上游水源的控制,而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河流,对巴基斯坦的工农业建设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将这样一条生命之源拱手让人等于是让人掐住了自己的命脉,同时失去克什米尔之后巴基斯坦将彻底失去通往东亚的地缘通道,陷入印度从南、东、北三个方向的合围之中。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克什米尔—世界最具危险性的领土争端之一。

克什米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长期交恶的核心所在,是南亚次大陆半个世纪战乱的根源。由于克什米尔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的象征,而且与两国国内的党派政治纠缠在一起,克什米尔问题差不多已经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针对此问题做两方面的分析解答,如下:

1、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

1947年,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度独立法案”,法案规定:英国人将政权移交给印度人民;按人民宗教信仰,将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各土邦可自行决定加入哪一个国家。这样,英属印度被分成三部分:主要由穆斯林组成的巴基斯坦,主要由印度教组成的印度联邦,数百个王公土邦。

英国人的分治策略,为印、巴留下许多隐患。在分治过程中,有一二百万人死于教派仇杀,种下了印、巴仇恨的种子,为后来两国发生武装冲突埋下祸根。分治最大的隐患是克什米尔问题,分治后,地理位置在印度境内的土邦都加入了印度。唯有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引起印、巴长期争端。

克什米尔居民中,近80%是穆斯林,他们愿意加入巴基斯坦;但土邦的王公是印度教徒,想加入印度。印、巴分治之初,王公宣布保持独立。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又是尼赫鲁的故乡,印度坚决反对其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则认为克什米尔的居民中穆斯林居多,理应加入巴基斯坦。这便是双方争夺的原因。

2、克什米尔的重要性

克什米尔地区被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国所包围,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一地区一直是印度、欧洲、中东及中国的陆路交通枢纽,是南亚次大陆的咽喉之地。对巴基斯坦来说,如果丢失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通往东亚的陆路将被切断,中、巴将完全被印度分开,对于海洋力量较弱的巴基斯坦是致命的打击;对于印度来说,如果能够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则将成为南亚主宰,进而可干涉阿富汗及中亚事务,其影响力可进一步投射的更远。对双方来说,克什米尔地区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1949年,印、巴双方划定永久停火线,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土地,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二的土地。事实上,双方并没有在克什米尔永久停火,冲突一直不断。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克什米尔问题是昔日老牌殖民帝国英国留给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政治遗产,如今成为一个无解的国际性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都宣称对克什米尔拥有主权,各不退让。那么,克什米尔到底对印巴两国有多重要,对克什米尔宣示主权对印巴两国来说又都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克什米尔对印度的重要性

一 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

克什米尔的存在,一方面给印度提供了了一个缓冲区,可以有效抵制来自北边恐怖势力的渗透,另一方面,为印度提供了一个通向中亚的桥梁,如果印度失去克什米尔,将会被中国和巴基斯坦锁死在南亚地区,从资源获取和国际影响力两方面来说,都是对印度的致命打击。尼赫鲁曾说过,“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 失去克什米尔,将会对国内一亿多的穆斯林和其他民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尼赫鲁曾表示,“克什米尔对我们是具有象征性的,它可以表明我们是一个非宗教的国家,因为虽然克什米尔的大多数或绝大多数人是穆斯林,但他们却自由自愿地愿意与印度联合。”从尼赫鲁的话可以看出来,虽然宗教对印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印度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认为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只是宗教信仰不同而已,但还是属于同一个民族。而克什米尔这片争议区上住着大量穆斯林,恰好佐证了印度这个理论,即不管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都可以在这个国家很好的生活。一旦印度失去克什米尔,会让外界认为印度对留住穆斯林的决心不够坚定,这将会对国内一亿多的穆斯林和其他民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 可以削弱巴基斯坦

印巴这对冤家为了克什米尔可没少干仗,我们刚才说了,如果印度失去克什米尔,将会被中国和巴基斯坦锁死在南亚,相反,如果印度占据克什米尔,那么就会切断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联系,以中国和巴铁关系,这对巴基斯坦的打击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此外,巴基斯坦内主要河流印度河就是经克什米尔而来,如果印度掌握了巴基斯坦的水源,那就把巴基斯坦拿捏的死死的了。

说完了印度,我们再来看看巴基斯坦这边。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印度之所得,即为自己之所失。

一 对于缺水的巴基斯坦来说,失去克什米尔,即失去自己的“生命线”。二 失去克什米尔,即失去战略纵深

印度也算是南亚霸主了,面对印度军事上的步步紧逼,巴基斯坦逐渐感到吃力。如果我们仔细看地图,就会发现,巴基斯坦就像夹在阿富汗和印度之间一条狭长的带子,缺乏战略纵深,尤其是核战略纵深。如果失去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将面临被印度包围的态势,无处可藏。就像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说,“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三 宗教感情的因素

巴基斯坦是一个穆斯林国家,95%的国民信仰伊斯兰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克什米尔不仅是一个领土争端问题,也是一个宗教感情问题,其实,在当时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就起义要加入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认为,没有克什米尔,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总之,克什米尔无论对于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争夺克什米尔,这两个国家也一定会寸步不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