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

在《新白娘子传奇》之中,白素贞都称呼许仙为“官人”。

而四大名著之《水浒传》里面,王婆称呼西门庆,则也是叫“西门大官人”,而像是林冲的娘子,称呼林冲的时候,也是用官人来称呼。

在宋朝的时候,当时的妻子称呼丈夫,的确称之为“官人”,但这个“官人”却未必专门指代是丈夫的意思,对于年轻男子,基本都能这么称呼。

官人这个词语,最初出现在唐朝的时候,之前虽然也有出现,但主要是将“官”当成是动词来使用的,也就是授予谁官职,称作官人。

到了唐代的时候,官人开始作为名词出现,而当时这个官人就是说做官的人。

直到宋代的时候,像是“官家”、“官人”这样的称谓都开始流行起来,在民间,人们将那些年轻而且看着比较儒雅的男子,一律都称作是官人。

在宋代的话本《金明池吴青逢爱爱》中,也有:那老儿扑簌簌两行泪下“复官人,老汉姓卢名荣,官人见那量酒的就是老拙的女儿”这样的句子。

而《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秦小官人,老身还有句话。

从宋代时期的各种文献书籍记录中都能看得出,那时候把年轻的男子,都可称作是官人或者是小官人,如果有一定的地位,也能称作是什么大官人。

宋朝重文轻武,厚待士大夫群体,因此科举在宋朝也十分流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在当时是绝对的,几乎所有的男子都希望科举入仕为官。

既然是有了这样的风气,大家当然在现实中也会这么做,将年轻的男子称作是官人,也代表了一种祝福,尤其是妻子对于丈夫这么称呼。

在丈夫科举成功之前,称其为官人算是一种祝福,如果真的中榜,那么就成了真正的官人自然还是要这么叫的,所以宋代的妻子也就形成了这样称呼丈夫的习惯。

宋朝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科举入仕形成了风气,而且宋代的恩荫等盛行,大街上要抓个什么官儿,实在是非常容易。

对面走过来的男子,很可能就是个什么官儿,即便是职位不算多么高。

为了不得罪人,当时也干脆把年轻男子都称作是官人,妻子也这么称呼丈夫,代表祝愿,而真有了相当高的地位,那么这样的男子就能称作是相公,而非官人。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

“官人”本意是为官之人,一般是对为官之人的尊称。如《荀子》一书中有“官人益秩,庶人益禄”的说法。而唐以后,特别是宋代,“官人”的使用范围就不仅限于官僚阶层了,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商人也被称为“官人”或“大官人”。如《水浒传》卖屠的郑大官人、经营药品的西门大官人等等。

有趣的是,在宋代女性也尊称丈夫为“官人”。如《水浒传》中林冲被妻子称为“官人”;《金瓶梅》中西门庆诸妻妾称其为“官人”。而“官人”的称呼流布至今,今天仍有称新婚男子为“新郎官”的说法,便是宋代“官人”称呼的滥觞,只是到了明清,“相公”渐取代“官人”,成为民间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此外,在宋代艺人也被尊称为“官人”。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记载,在“棋待诏”下有“金四官人”,在“书会”下有“李大官人”,在“演史”下有“周八官人”,在“使棒”下有“高三官人”,在“说药”下有“乔七官人”等等称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