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福建话、厦门话这样的说法?
不但是没有福建话,通常也没有江苏话、安徽话、浙江话之类的说法,因为这些地方内部的方言都相对复杂,而且并没有占绝对主流的方言。
像是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虽然也有不少种类方言,但彼此之间差异不大。
山西等地虽然也有些小地方的方言与主流晋语差异比较大,但说的人少,也没啥影响力。
福建虽然闽南话非常出名,但是闽南话内部也分成很多种,而福建中北部的福州等地也并不说闽南语,闽西山区的方言也不同于闽南话,福建还有很多客家话,自然没有福建话。
相较于中国北方的各地,福建的开发历史比较迟,直到汉朝时期,这里仍旧被视作方外之地荒蛮一片,主要是闽越人居住的地方,与中原文化大不相同。
直到魏晋时期,衣冠南渡之后,许多中原百姓南迁,有些就迁入了福建。
早期前往福建的中原移民,也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像是如今的福州与泉州,而到了五代十国期间福建的发展才算是有了起色,两宋时期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
福建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这也深刻影响了福建这个地方的方言。
福建多数方言都是越人与古代中原移民方言融合形成,但是闽越部族分成很多不同的分支,而迁入福建的中原移民因为朝代、来源地不同,语言也不一样,形成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别。
众所周知,福建是个山区众多平原很少的地方,也因为这个缘故,经常出现十里不同音的语言现象,这在皖南、浙西、云贵地区都非常常见,山多,方言就杂。
目前来说,福建的方言主要分成闽北语、闽东话、闽南话、闽中话、莆仙话,另外福建还有不少人说的是吴语方言、赣语方言以及客家话。
所谓闽北话,就是建州话,分布在福建北部,这些地方以前是古代建州道所在地,像是建瓯与南平、武夷山等地都是如此,北边还有一定的吴语方言区。
闽东话集中在福建东边的宁德与福州,分成三大子方言:候官片、福宁片与蛮话片,这里的方言与闽南话并不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接下来才是福建最出名的闽南话,不过在福建,真正说闽南话的也只有厦漳泉一带。
闽南话是福建最接近古越语的方言,而且在海南、台湾与东南亚也有大量分布,不过在福建地区闽南话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并没有绝对优势。
另外,像是福建中部山区说的是闽中话,而莆田跟仙游说的莆仙话也跟周围方言不同。
由于福建的山地实在太多,沿海海岸线曲折,所以导致方言变得极其复杂。
不像是广东地区,珠三角一带的粤语影响力太大,遮盖了客家话、潮汕话光辉,福建基本上就是闽北、闽南、闽东与客家四大方言均衡状态,所以谁也不能代表福建,也就没有福建话。
说起福建,外地人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厦门,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厦门才是福建首府,但其实厦门在福建是一座很年轻的城市,以前长期都属于旁边的漳州或者泉州。
厦门建设于明朝,最早是用于抵御倭寇所建,清朝成为重要的对外商贸港口城市。
不过明清时期的厦门,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城市,与漳州泉州密不可分,这也是闽南地区有这厦漳泉之说的源头,直到近代才慢慢发展成一个自立的城市。
尤其是后来厦门经济特区建成,这座城市更成了福建的一个活招牌。
厦门虽然有名,但这座城市体量规模很小,而且厦门的文化与旁边的漳州、泉州一脉相承,说的都是闽南话,根本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自然也就没有所谓厦门话的说法。
为何没有福建话的说法:
福建的主流方言比较多,而且彼此之间势均力敌,影响力不相上下不止一个,所以不好说谁能够代表福建,不管是闽南话还是闽北话,抑或是闽东话与客家话。
为何没有厦门话的说法:
因为厦门本身就是个很年轻而且规模很小的城市,其方言与漳州、泉州完全一样,不像上海话跟苏州话之间好歹还有些区别变化,所以自然没有厦门话的说法。
福建因为地形与历史的问题,方言构成极其复杂,而且,在福建这个地方,其北方有福州,南方有厦漳泉三角,双方力量相差不大,就文化语言上来说不能说谁能厉害,这才是福建方言的现状。
为什么没有福建话、厦门话这样的说法?
谢邀回答,我是主要从事祠堂庙宇古建筑、广场园林景观雕刻设计工作。
或许,我们把这一现象作为多样性,而不作为统一性来对待呢?
作为标准胡建闽南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可以发表下个人观点。
出于工作原因,走访国内不少地方,真是出了家门,感觉世界真奇妙。
福建地理位置特殊,历史复杂,论福建方言,要从历史人文角度来解释,体系庞大就大概描述下。
1、不多,就是有点杂。历史原因福建总作为内陆地区,战乱时期的避难所,以致中原多次人口的涌入。福建省内的方言,大方向而言不算多:闽语、客家语、赣语、吴语和官话(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占有其五);小方向而言算杂,比如在福建北部地区,农耕时代由于地形交通原因,造成交流不便,以致语言上,一村一语是常态,比如三明市最为明显;甚至有部分少数民族自己的方言,比如畲族;还有就是大语种里的细分语种,比如闽南语次方言潮汕话、海南话等。闽南语还被评为十大最难学方言之一呢。清初方言分布
现在普遍简易认为的方言分布福建境内汉语方言分区表
2、没有厦门话的说法。历史角度而言厦门属泉州管辖范围。闽南语(河洛话)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开始迁移至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福建泉州。闽南语十里一腔,就泉州市而言有地瓜腔和咸水腔说法(靠山和靠海),其次闽南语更没有谁是正统的说法。
3、海洋文化造就特殊的人文习性。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逼着福建沿海地区的人要向外发展谋生的拼搏,对外交流和包容心。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街上有各色人种,至今仍有多种宗教圣地的存在。郑和下西洋也是福建出发,船舶也是福建泉州制作等等。慢慢到了明清闭关锁国,受西方列强欺负。但人民要生活,当时就很多人去南洋“避难”,也有的是被老蒋抓去台湾当兵丁。这些都是历史大环境,造就现在福建是华侨输出量排第二的省份,泉州又是国内市级华侨最多的。其次应该说,有闽南人的地方,就有闽南语。还有近些年厦门因为旅游和金砖会议从而走进国人的视线。从而造成一种现象福建人好多说闽南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还是有好多人说闽南语,甚至有人都认为厦门是省会。而泉州至今连续20年,作为福建GDP第一,品牌之都,这都是经济上的延伸,被更多人认识到闽南,从而忽略了闽北闽中的文化。
不知道为啥,就喜欢教身边人说闽南语
纯手工码字,老板加鸡腿哈。欢迎留言补充纠正,个人比较喜欢交流人文历史文化的问题,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互粉私信。
为什么没有福建话、厦门话这样的说法?
走了全国这么多地方,大概了解了一下,全国方言最复杂的区域,除了海南岛,大概就是福建了。
以前看过一些文献,貌似提到过,海南岛内的方言有一百多种,而福建的,还真不知道有多少,反正一个字,杂!
我的经验告诉我,福建的方言大体分为福州(闽东)话,闽北话,闽中话,闽南话,客家话,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如畲族方言等等。
至于为何会网上有福建话和闽南(厦门方言)之称,其实吧我认为是因为在福建没有一种占据绝对多数的方言,在历史上福建因为地理环境被分成八府,俗称八闽大地。福建到处都是丘陵山地,平原地段非常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群山叠嶂,河沟纵横,依山傍水的梯田,夹杂无数的植被,就是以前的福建。福建省全境在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气候怡人,许多地方还能一年三熟,冬天冷不到哪,夏天热不过哪,山地多,交通不便,随便在要道上都能打退外敌的侵犯,所以被称为福建。至于闽字,我想有可能是这边的原住民以前会养蛊,就如同是我们闽西山区农村以前还传说的养家鬼(用12种毒虫来养,最终剩下的就是家鬼),家里养的虫的地方和人,就成了最初中原汉族人对这方山多田少地方的最初印象,简称为: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别喷我,哈哈)
正是因为交通不便,造成福建省全境没有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方言,而现在的福建省内人,大部分是由外省汉人一步步填充进来的后代,加上原住民中的畲族,高山族等被不断汉化后基本成了汉族人了,所以形成如今的福建省方言的复杂多样。
所谓的福建话,不过因为大家知道福州地区家莆田地区加闽北这一片的普通话口音较重,福、湖难辨,印象深刻,加上闽东闽北人口较多,经济活力较大,福州又是省会城市,所以福建被代表了。闽南话分布的范围很宽,如闽南,闽中大部,闽西一部,台湾大部,广东的潮汕,海南一部,国外还有在东南亚,北美,澳洲等等许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在加上台商在我们的改革开放中曾经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促进作用,闽南歌(其实应该叫台湾闽南语歌)也曾经在大陆流行过好些年头,闽南话中又公认厦门方言最正统,厦门又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前沿地试验田,旅游城市文明城市,所以,厦门方言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更多人所接受,成为综合地标之类。
这个是认知度多少的问题,也算是某些方面的软实力了。
作为一个福建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农民,为这些年特别是近十年福建的变化日新月异,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的生活震动加激动,欢欣鼓舞不已。交通,早已经不再成为制约我们事业发展的滞后因素了,全民奔小康的目标惠及你我,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彼此家乡的方言,在二十年和,三十年后,到后来,还能存在吗?
为什么没有福建话、厦门话这样的说法?
福建地区由于方言种类较多,差异很大,各地方言互不相通,所以没有统一的福建话的说法。
福建按地区分布可分为两大方言区,一是以福州为中心的闽北方言区,一是以厦门漳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由于闽南方言流传甚广,除闽南地区外,广东潮州、海南雷州、浙江苍南、中国台湾地区也使用闽南话作为地方方言,所以一般人会误认为福建话就是闽南语。
闽南语源自古代的中原河南洛水地区的方言,故台湾也称闽南话为"河洛语″。古代中国(尤以唐宋时期)以中原地区的方言为官方语言(普通话)。晋朝中原河南地区居民移居入闽,初级泉州话形成于晋朝五胡乱华时期;唐初河洛人陈政、陈元光父囝屯垦漳州,至唐高宗时期漳州话初步形成;唐末宋初因光州固县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统治福州、泉州等地,泉州话形成。闽南话经数次演变形成了以古代河洛地区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方言留存至今,而中原地区的地方语言却经历史演变逐步融入中国北方方言体系而失去原有特征(例如入声制的消失)。
由于文化的传播,许多唐宋时期中原方言也传入日、韩等地。所以现代日语、韩语中有许多单词发音竟与闽南语类似,厦门人去韩国,几无语言障碍。例如"世界″,日语、韩语、闽南语发音都是"seigai"。♂闽南语分布地区:1漳泉、厦门、台湾等2潮州3海南♂
为什么没有福建话、厦门话这样的说法?
在东南亚国家或海外说福建话,就是指闽南话。因此广义上,由于闽南话使用的人口多且广,福建话是指闽南话。狭义上,福建话有众多的方言。
同样道理,大家都把广东广府话或白话叫广东话。而实际上,广东也有众多方言,如白话,潮州话,客家话等。
为什么没有福建话、厦门话这样的说法?
谁说没有。福建话就是闽南语,东南亚一带人常用。厦门话就是厦门岛内的话,非漳非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