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出现的“黑船”事件,是指什么?
在今天日本伊豆半岛的下田港,有一尊巨大的美国人雕像,这个人叫做马休·佩里,但这个人当年到日本,却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出现,可如今日本人倒是对其感恩戴德,树碑立传。
近代的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被殖民命运,而且跻身列强的国家,但在此之前日本也曾受到西方的入侵,差点就成了殖民地,一切都要从著名的黑船事件说起。
众所周知,清王朝长期施行闭关锁国,除了广州与外界通商之外,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而同一时期处于德川幕府管理下的日本,也是类似的情况。
江户时代,日本唯一与外界交流的地方,就是西南的长崎。
日本通过长崎港,与当时的清朝还有荷兰这两个最有钱的国家进行贸易。
晚清时期西方入侵,清朝被“不知名”的岛夷英国打得一败涂地,签订《南京条约》后,隔壁的日本也很快收到了消息,德川幕府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千年岁月里,日本向来以中国为师,各方面都向中国学习,而那时清朝却被打败了,而且是非常惨的失败,这让日本更加害怕,觉得击败清朝的敌人必然很强大。
幕府学起了鸵鸟,到没有积极改进自己,而是选择继续封锁自己。
但是,让日本害怕的日子还是到来了,也就是在清朝大门洞开口第十三年。
1853年的时候,日本东京湾忽然出现了很多冒着蒸汽的黑色钢铁舰船,悬挂着星条旗,这些船只进入了日本的浦贺港,引发了日本巨大的轰动。
突然来的船队乃是美国人的,主导者叫做马休·佩里,是当时的美国海军上将,而他们此行的目的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寻找新的捕鲸基地,并迫使日本开口通商。
19世纪的美国还算是个后起之秀,倒还没那么强大,急着寻找海外扩张地区。
那时的美国刚在与墨西哥的战争中获胜,其领地也直接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不可一世。
马休·佩里的到来让幕府坐立不安,而美国人当即表示让日本不要反抗,如果真的动手,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德川幕府无奈地屈从了。
在当时美国的强势威逼之下,幕府与其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也叫作《神奈川条约》,日本开放下田、箱馆这两个港口给美国,并且美国在日本获得最惠国待遇。
美国这么一开先例,其他本来跃跃欲试的国家也纷纷到来,如法炮制。
一时之间,日本被迫跟荷兰、沙俄、英国等多个国家都签署了相关类似的条约。
因为当年马休·佩里率领的舰队船身都是黑色的,日本人将其称作是黑船来航事件,这件事成为了日本近代大门打开的重要标志,也引发了后来的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黑船事件的巨大影响虽然当年的黑船事件,直接叩开了日本的大门,使得日本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状态,但与此同时美国的船队,却也给日本带来了很多正面的东西。
为了展现美国的强大,佩里给日本观看了大量来自西方最先进的科技产物。
像是火车、蒸汽机等等,全都在这个时期进入日本人的眼帘,带给了日本巨大的震撼。
因为黑船事件的发生,德川幕府的声望一落千丈,各地的藩主对于幕府的不满越发突显,很多的日本开化派人士,纷纷想借此机会睁眼看世界,改变日本的命运。
黑船事件是日本近代化标志在黑船事件后,日本与美国签署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日本完全可能会重蹈清朝的覆辙,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的确如此。
由于实力相差悬殊,日本与外国通商后,本土手工业纷纷受到冲击,白银大量外流。
西方的科技使得日本整体都为之一颤,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想着改变。
各地对于幕府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倒幕运动,打着尊王攘夷的名号推倒了幕府,天皇重新站到了最前沿,明治天皇登基后,著名的明治维新由此开始。
黑船事件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件事成为了日本近代受到西方列强入侵,正式步入近代时期的一个象征性事件。
当年的美国人,可并非是想带着日本进步,而是以侵略的姿态抵达的日本。
不过后来的日本,却慢慢改变了命运,不仅没成为殖民地,还成为了列强的一份子。
也正因如此,如今的日本对待黑船事件反而是怀着一种类似于感恩与感慨的心情,完全没有苦大仇深的样子,认为黑船事件,成为了日本近代融入世界,跻身列强的开端。
日本历史上出现的“黑船”事件,是指什么?
在我们的印象中,“黑船来航”好像就是简单的黑船到来,日本从此国门打开,成功迈向近代化。
可事实真的如我们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学到的那样简单吗?当然不是。
美国的黑船曾两次前往日本,第一次是1853年6月3日。时任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的佩里,在明知已经侵犯日本领土权的情况下,进入江户湾并展开测量活动。在这次来航时,佩里携带了时任美国总统菲尔莫尔的亲笔信。信件主要内容是敦促日本尽快开国。第二次是1854年1月16日,佩里携船队到达上次测量过的江户湾内的小柴冲。这次前来,佩里携带了《日美亲善条约》。
我们知道,日本从唐朝起就在学习我国。此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越来越深入,国内的封建程度也越来越高。到了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已然形成了一整套封建社会运行体系。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各种势力的权利争夺而使百姓生活艰难,但日本国内已经长期处在同一种社会运行模式之下,形成了相当大的惯性。
所以,当佩里率领船队到达江户湾,当资本主义商业模式想要进入传统的日本,当高高在上、掌握国家政权的幕府发现自己抵抗不了这位新对手,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流,就这么冲向了日本。
第一次来航时,幕府派中岛三郎助登上美国船只进行交涉。熟悉新式武器的中岛给幕府带去的反馈,让日本认识到自己在军事实力上与美国的差距。
佩里对日本领土的侵犯,让日本愤怒却也无可奈何。最终,幕府迫于武力压力,同意了佩里再次来航,并于次年的会面中同意与美国签署《日美亲善条约》。
在两次来航期间,德川幕府曾召集诸位有势力的大名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在国家长期以锁国为国策的情况下,要如何处理通商和开国这两个有可能动摇国家基础的问题。在这场到会49人的会议中,明确反对通商的有14人,同意的有2人,认为最好还是拒绝的有10人,还有2人希望拖延处理该问题,1人随意,1人态度不明。
从这批代表传统势力的大名身上,我们其实可以感受到,结束闭关锁国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但黑船已经到来,无论日本愿不愿意,只要他们打不过别人,日本就只能听话。我们说黑船打开了日本国门,不是说日美双方通商就使得日本走向近代化。而是美国开了头,此后俄、英、法等列强也迅速到来,源源不断地给日本带来资本主义文明,带来日本未曾见过的新的一切,狠狠地冲击了日本旧体制,使得日本不得不开始改变。
“黑船来航”,是一次侵略,更是一次对“旧”的打击和对“新”的引入,是日本迈向近代化的开始标志。今天,在很多日本人眼中,它是划破黑暗的第一把利刃。
日本历史上出现的“黑船”事件,是指什么?
黑船来航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德川幕府试图封锁日本的现状正式被打破。然而信奉强者为尊的日本,对于这种被扣开国门的事件反而不那么痛苦,反而每年还会举行仪式纪念。那么这个黑船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德川幕府的“半锁国”
日本在美国人扣开国门之前,是属于一种半锁国的状态。德川幕府为啥锁国呢?答案很简单,因为锁国有利于统治,当时海边的大名可以通过海上贸易挣到天量的财富,而有了钱就会搞事情,不利于德川幕府的稳定。
但是锁了国门也不是全锁,比如说荷兰和中国就可以进来做生意,日本一度流行兰学,说的就是荷兰学问。而中国跟日本的交往也很频繁,早在德川幕府初年,郑成功他们家就在日本做生意,比如郑成功他的妈妈就是日本人。不过整体来说,日本还是比较封闭的,只有几个地方是可以做生意的。
(2)黑船!黑船!
时间到了1853年,来自美国马休·佩里带着一支只有4艘军舰组成的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因为美国人的这4艘军舰通身漆黑,而且当时的船还不是烧石油的,所以在航行中冒出滚滚黑烟,于是日本人把这次美国人来袭的事件叫作“黑船来航”。
客观的说,当时的美国舰队并没有多强,根据《太平洋战争系列(青梅煮酒 著)》中的数据佩里准将的旗舰“萨斯奎汉那”号排水量只有2450吨,其中驱逐舰“密西西比”号也仅仅1692吨,其余两艘武装帆船“普利茅斯”号和“萨拉托加”号也就1000吨左右,舰队的大炮加起来也只有65门。
不过日本锁国已久,根本没啥靠谱的战斗力,面对美国这支不起眼的舰队,还是害怕得不行,日本人面对开国的要求进行推诿,而美国人威胁日本说,我明年再来。
(3)日本开国
在佩里放话一年之后的操作的1854年3月12日,德川幕府被迫与再度来到日本的美国舰队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也就是《神奈川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日本要给美国让利,其中包括日本开放通商口岸、美国在日本设立领事馆、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不平等条件,不过不至于和边上一衣带水的中国一样被人暴力开门。
看到美国人靠着几条破船就把日本的国门打开了,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恰似一群嗜血的苍蝇,立即蜂拥至。在《神奈川条约》签订之后的短短几个月里,日本被迫先后与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等签订了类似的“和亲”条约,基本上就是落入了半殖民地的处境。
(4)结语
黑船事件是日本被扣开国门的标志性事件,不管日本喜欢与否,他都被迫加入了世界的大棋局中,成为了列强的棋子。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日本历史上出现的“黑船”事件,是指什么?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是当年由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登陆的地点,里面建有一座佩里登陆纪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路纪念碑,每年这里都要举办开国纪念活动,被称作黑船祭。
以武力威胁迫使日本签订第1份不平等条约的佩里,居然在活动中作为英雄出现,被视为日本的恩人。
“黑船”为何而来?19世纪中叶,最早发展现代工业的欧美国家为了原材料和市场,早已将美洲,非洲,中东以及印度沿海地区的土地瓜分殆尽。开始积极谋求向东亚发展,在黑船来航之前,日本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是和中国和荷兰进行有限贸易。之所以和荷兰贸易,是因为之前日本打击天主教,而信仰新教的荷兰,帮着日本幕府对付天主教,所以日本对荷兰颇有好感。德川幕府实行全面封锁幕府将所有西洋物件,宗教书籍等都视为大逆不道,惩罚比当时的中国要厉害得多。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看到中国惨败的日本感到惶恐不安,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率领舰队,强行驶入江户湾的及神奈川,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不开国就开火。目的很明确就是武力展示,迫使日本开埠通商,把它变为美国产品,在亚洲的重要市场。
“黑船”事件的经过佩里是第1个将蒸汽动力船引进美国海军的人也是美国第1艘蒸汽动力军舰舰长,因此被誉为美国蒸汽动力军舰之父。这是佩里的第1次来航舰队,共包括4艘军舰,都是木壳护卫舰,两艘是蒸汽动力,吨位在2000吨上下,两艘帆船吨位不超过1000吨,之所以被日本人称作黑船,是因为在木壳之外包有铁皮,为了防止铁皮生锈,外面涂了一层沥青。
日本官员受邀登陆参观近距离观摩了舰上的舰炮,佩里向幕府赠送了展示工业力量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4艘军舰上共有63门舰炮,而江户湾同等火力的岸防炮只有20门。美国人携带了很多最新式的武器,日本人见到这些就像看到外星人那样恐惧,恰在此时主政日本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庆突然病死,幕府首席演员阿部正弘只得一再借口,与外国缔结任何条约都要得到天皇的批准,对美方的要求采取一拖再拖的策略。幕府首脑们经过权衡,既不敢拒绝,也不愿立刻答应和佩里约定,下一年再给出答复。对于日本的这一缓兵之计有备而来的配比,会善罢甘休吗?佩里得到日本的答复后,居然很绅士地回复说,那就先这样吧,日本人松了口气。
1854年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佩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一共有7艘军舰,一艘木壳巡洋舰是旗舰,6艘木壳护卫舰,三艘蒸汽动力,4艘帆船吨位和上次差不多。面对更加强大的舰队,幕府无奈又不愿意承担责任。由于德川幕府害怕承担责任,总想以天皇名义缔约,又向各大名、学者,甚至平民广泛征求意见,于是各种政治力量以救国为旗帜,正式登上日本政治舞台。
德川幕府在美国的强硬态度之下,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随后英国,德国,荷兰等列强纷纷效仿,陆续与日本签订了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闭关锁国。条约签订过程中,1858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不等天皇同意,直接签订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
“黑船”事件给日本带来的影响然而主张攘夷的藩主公卿,策动天皇下诏,拒不批准签约,宣扬尊王攘夷之后,以萨摩、长州等四藩为主的改革派结盟,尊王攘夷逐渐演化为武装倒幕,1867年年幼的明治天皇继位,次年倒幕派派得到天皇密照,发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统治,与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宇为首成立新政府。江户幕府末代将军宣布王政复古为非法,随后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展开激战,戊辰战争由此爆发。
最终幕府失败,归政于天皇,日本从此进入了明治维新的时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