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喜不送伞

不管是结婚还是其他的什么喜庆,都非常流行送礼物。

在传统意义上,喜事所赠送的各种礼物,未必会非常贵重,但也很有讲究,比方说白糖、云片糕之类,主要是取吉祥的好意头。

白糖祝福甜甜蜜蜜,云片糕祝福步步高升,其他比方说橘子鸭梨寓意“吉利”。

送礼物的时候,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送的,比方说伞。

平时估计也不会有人在喜庆的日子送伞,不是说因为什么忌讳,而是感觉喜庆的日子送把伞感觉莫名其妙怪怪的。

要是在以前的话,送伞不仅奇怪,而且是个大忌讳,因为人家以为你在咒他。

这主要是个谐音梗,因为“伞”跟“散”谐音,寓意着离散,这是很不好的意思,因此如果在喜庆的时候送伞,那主人家估计要黑脸,发火也是正常的。

寿不送烟

年轻的人,过生日就叫过生日,而通常上了岁数的人,过生日叫做过寿,是好好好庆祝的。

过寿的时候,当然也会收到很多的礼物,自然,也都是要寓意好的。

寿礼往往都是一些祝福健康长寿的物品,名不名贵的都不是很重要,意头好才是好的,像是灵芝、松鹤延年、龟鹤同春之类,都是这样的意思。

而在送寿礼的时候,烟是不能够送的。

倒不是说因为吸烟危害健康对身体不好,而是说在以前“烟”和“咽”谐音,在祝贺寿辰的大喜日子里送烟,也算是一种触霉头的行为。

但如今这样的忌讳似乎没人理会了,反而在各种寿辰的时候,烟酒是绝对会出现的礼物。

丧不后补

有个词儿,叫做“红白喜事”,在传统习惯上,如果老人家是寿终正寝安详去世,那么这也算是一桩好事,而无论红事还是白事,国人都习惯于摆酒席。

置丧的时候,前来哀悼的亲朋好友们,也是要随份子的。

不过现在所有人平常都很忙,未必谁都能抽出空来去参加丧仪,因此也有不能出席的情况会时不时发生。

在这种时候,觉得自己应该随礼的人,要么想办法去,要么请人帮自己捎带过去。

喜事的份子钱可以延迟补上,但丧事绝对不行,如果丧仪期间,并没有随份子的话,那么这份子就不必再出了,尤其是丧仪结束之后。

丧事终归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丧事的白包后补,算是揭人伤疤的行为。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喜不送伞:意思是说办喜事的时候(指结婚)送礼不能送伞“伞”字的谐音是“散”字,这样对新人不吉利,听着也不舒服。

寿不送烟: 意思是说给人过寿时送礼不能送烟,“烟”字的谐音是咽字,这个字有咽气的意思,很不吉利,主人绝对不会收这种礼的。

办丧事随礼不能后补,如果没有赶上人家的日子又要去看望家属,绝不能后补礼钱,这样做会使失去亲人的家庭更加痛苦,再次送礼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寓意!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农村办红白喜事的习俗,意思是:送礼,一不要送这几样东西,二不要错过了时间,送了主人家会不高兴的。

在农村不住个几十年,不活他过个半百岁,很多事你就不晓得,弄不好还得罪人。

就说这“喜不送伞”:

这“伞”跟“散”是谐音,你送伞给人家,人家肯定忌讳,本来是一场喜庆的事,哪有起心要拆散别个的呢?

除了办喜事不送伞,扇子也送不得,因为”扇”与散也是谐音字。

还有,“寿不送烟”:

这“烟”跟咽气的“咽”也谐音,农村做寿酒本希望主人家健康长寿,要祝福寿星寿比南山,送礼就送不老松、仙桃之类的工艺制品,哪有希望别个咽气的呢?

所以,送烟就不合适。

再有,做寿送礼送钟、表之类的也不合适,这钟跟“终”又谐音,送钟就成了“送终”了。

那“丧不后补”,又是指什么意思?

有一年,我有个远处的同学家里去了老人,他在微信群里发了消息的,我一世忘了看微信,突然一天,我就看到了同学发的消息,于是联系其他同学,问他们去了没有,他们说去了,我对他说,能不能帮我代500块钱人情,我转红包给他。他马上就一口回绝了我,说:昨天就已经上山埋了,这个礼不能补的,如果昨天没上山之前还可以帮你上个情,今天就补不得了。

还说:有你这样送情的吗,难道你还指望别个屋里又死人办丧事呀!

他这样一说,一下子就提醒了我,是的,家里老了人,本是一场哀事,要节哀顺变才是,怎么能咒人家呢?

丧不后补,讲的是丧事办完了就不要再上情送礼了,这是不吉利的。

关于农村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我是这样理解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有喜事不送伞,“伞”谐音“散”。老人过生日不送烟,“烟”谐音“咽”。办丧事时没能去,过后不后补,以免再次想起伤心事。这些都是些地域风俗习惯,其目的是不给人带来不好的心情,联想到不好的事情。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形成了一定的规矩和禁忌。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有关人情礼节的一些讲究。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一定唯心成份,但总为了图个吉利,我们还是尽量的去了解,一定去尊守。否则就会割脚敬神,好心办坏事。

一:“喜不送伞”

这里说的“喜”,指的是婚嫁事宜。在这种场合,作为亲朋要说些吉利喜庆的话语,比如“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之类的语言。

送礼要送寓意吉祥的东西。切记不能送伞、钟之类的礼物,而且还要避开“三”这个数字。因为伞与散谐音,含有不好的寓意。送伞是这种婚嫁喜事中的大忌。

二:“寿不送烟”

在以前,人过五十才称大寿。人到了这个岁数,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亲朋子女前来贺寿,自然要说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话语,让老人开心。

在这种场合送烟,有两层不好的意思:

1:烟与咽谐音,老人去逝又称为“咽气”。在这种场合送烟,碰到多心的人,难免有所联想,会认为你是在诅咒人家。

2: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在这种场合,亲朋们都在共祝老人,人体健康,长命百岁。你却送来香烟,很难不让人怀疑你的用心和目的。

三:“丧不后补”

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家办丧事,如果当时你没赶上,事后千万不要去补还了。

丧事随礼,它有两个意思和目的。一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衰悼,现上一份心意。二是为逝者子女缓解燃眉之急。在过去,这些礼金几乎都是花销在逝者丧葬过程中了。

如果你事后补还,会有诅咒别人家再次办丧事之嫌。碰上多心的人,花了钱还会惹人不高兴。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习俗和讲究,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习俗虽然不一定有什么科学道理,我们又何必出力不讨好,让别人不开心呢?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喜不送伞:意思是,遇到有人办喜事,决不能送伞。伞和“散”谐音,意味着散伙,如果送的礼物牵扯到这个字眼,是很不吉利的,肯定不受主人喜欢。

寿不送烟:有人过寿的时候,前去祝寿不能送烟作为礼物。烟和“咽”谐音,可以联想为“咽气”,老人对这个字眼是非常忌讳的。另外烟还和火化有关联,也是老人和其亲属忌讳的。

办丧事随礼不能后补。如果有人去世了,而该去随丧礼的人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错过了,那么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后边千万不能事后补一份丧礼,这样做会使失去亲人的家庭更加痛苦,再次送礼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寓意!当然了,如果是喜事,则该随的礼可以随时后补。

以上回答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