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拜的王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让潮汕人早起上班可能比较困难,但让潮汕人凌晨起来准备拜老爷,那基本上是不会有谁会拒绝的,拜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风俗活动,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事实上,潮汕地区的人将神仙往往都称作是老爷,这里所说的“拜老爷”未必只是一尊神,每到拜老爷的时候,各地都会将庙里的神像请出来四处游行,举行祭祀,然后再送回去安放。
广东的东边靠近福建的地方,有一片被称作“潮汕”的地区,这里集中着广府、客家与当地本土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地域,既不同于闽南,又区别于广府与客家。
如今的潮汕,通常指的是潮州、汕头与揭阳三地,当时流行潮州话。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潮汕本土的人口不到两千万人,然而在海外,祖籍潮汕的华人却超过五千万之巨,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其次是东南亚地区。
潮汕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古越人的地盘,不过由于古代中原连绵战乱,大量的百姓不断渡过长江向南迁徙,而其中潮汕也是先民们所前往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因为受到古越人与移民的诸多影响,潮汕文化不同于中原,却又有中原的影子。
潮汕的居民是在大量北方移民南下与当地原住民不断融合而形成,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潮汕一带的宗教等诸多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影响,既有儒释道,也有很多原始的神灵崇拜。
从古至今,潮汕一带历经各种战乱还有自然灾害,当地人对于神灵的崇拜深入人心,毕竟在那个落后的时代,鬼神是先民们祈求风调雨顺的主要选择,他们也别无他选。
潮汕人拜的其实是非常杂的,从各种神灵,再到上古先贤,以及有功绩的人物,全都能拜。
按照古代对于潮汕民俗的评价,当地人“信鬼而好祀”,因为拜得实在太多,而有些拜祭对象并不是神仙,所以后来,潮汕将拜祭的神仙、忠臣、大贤等,统称为老爷。
潮汕人对于拜老爷的热衷,其实还有个很深刻的原因,那就是从古代开始,山多地少的潮汕先民都喜欢前往海外谋生,而在古代,这是非常冒险的活动。
骨肉分离天各一方,为了祈求出海亲人们的平安,人们只能通过拜老爷寄托心中所想。
在潮汕主流上被拜的老爷,主要有玉皇、天公、土地神、九天圣王、三山国王、妈祖、开漳圣王还有郑和等等,是非常多样的,既有传说人物,也有现实中存在的人物。
因为拜的对象实在是太多太杂了,甚至于潮汕各地每个村镇所拜祭的都不同,因此后来,潮汕人将拜祭统统叫做拜老爷,各家各户往往也会设立神龛,随时拜祭。
以前“老爷”是下对上的尊称,这其实反应出的也是当地人对于“老爷”的敬畏。
在潮汕一带,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等,几乎各种节日甚至于比较重要的节气,都要进行拜老爷的活动。
正月初一拜天公,元宵节游神、二月十九拜观音,诸如此类非常繁多,潮汕拜祭不仅是去庙里而已,还要将神明从庙里请出来游行,这称作是“营老爷”。
村镇里的青壮年到了日子,都要抬着轿子,供奉着老爷到处游走。
总而言之,潮汕地区所拜的老爷是非常多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而已,而是一大群,而能够被称作是王爷的,主要是被称作“三山国王”的三位山神,还有开漳圣王陈元光。
潮州拜的王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各村拜的都不一样更别说整个潮州了,我们村拜关帝,大王爷跟三王爷是关帝的兄弟,还有很多位“老爷”,隔邻村拜妈祖,有的王爷是三山国王,还有佛祖爷,玄天上帝,天公爷,龙尾爷,将军爷,大圣爷,太子爷。。。还有各位娘娘。。。农村有福德老爷就是“伯公”,城里有城隍爷,总之多到数不清,老爷旦也叫“老爷生(日)”初一十五上香拜老爷,初二十六拜地主爷,七月施孤,年尾“谢神”(答谢神恩),正月遊神庆典。。这不是迷信,这是祖辈保留下来的的文化传统,潮汕人在外多,古代通讯不发达供奉神明是为了祈求神明保佑在外的亲人平安,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自然灾害频繁也是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化解灾难。潮汕有句俗话叫“顺当大赚!”,老爷保号!平平安安就是财富。。。
潮州拜的王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潮州,位于广东的东部,靠近福建。提及潮州,人们都会想起香港商人李嘉诚。实际上不仅是李嘉诚,潮州人也是以出海经商闻名于世。
潮州人拜王爷的风气潮州人以经商有名,这也是因为潮州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使得潮州人生存面临着激烈的环境。由于生存空间有限,这也使潮州人在农业上讲究精耕细作,用较小的土地提高亩产量。在手工业上追求精雕细琢,在商业上追求精打细算。而且,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很多潮州人为了生计,去海外谋生,并形成了一种风气。由于潮州人善于经商,自古就有着“中国的犹太人”称谓。
在海上航海经商是富于冒险,需要承担风险与生命危险。如古希腊人在航海经商的过程中,信仰的保护神是波士顿一样,善于经商的潮州人也流行着拜王爷,希望王爷保佑自己出海商业平安无恙。
潮州人喜欢拜王爷体现在,可能不愿意起床上早班,却热衷于凌晨起床拜王爷。任何人到了潮州,都会发觉拜王爷是一项传统的民间风俗活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等,几乎各种节日甚至很重要的节气,都进行拜神灵也就是拜王爷的活动。
很多潮州的小孩还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就在初一与十五,初二与十六,时年八节等节日,跟着长辈们“拜王爷”。在潮州人来看,世界处处皆有王爷一种神明的存在,以及“王爷”的保佑。潮州人就是希望寄托于“拜王爷”,祈求平安,希望生活一切心想事成。
潮州人拜王爷的历史传统潮州人拜王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古代中国民间的普通老百姓看来,“王爷”是对亲王、郡王的尊称,在民众心中权力与威信仅次于皇帝,如神一样崇高。中国古代沿海地区民众信仰王爷为神,乃是保佑人间百姓,为百姓驱除瘟疫与魑魅。同时,“王爷”如神一样主持公道与正义,乃为百姓伸冤的司法官。
潮州人拜的王爷,可谓是“多神教”,也就是不是基督教的上帝或者佛教的如来佛祖就一个神,他们拜的王爷名目繁多,琳琅满目,根据生活不同需求就拜不同的王爷为神,这也体现了潮州文化的多样性。
潮州人拜王爷的文化渊源潮州人拜的王爷,有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潮州海洋文化的互相交融。潮州,由于地处在祖国南海的边陲,在先秦时候属于古越人的地盘,自古与中原地区相隔都是比较远。由于交通闭塞,山区原始野林中多,瘴疫疾病流行,人的生存非常困难。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少数民族,处在蒙昧阶段,靠天吃饭,于是就把自己命运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灵来保佑。所以,在潮州有着很多本地“土产”的地方神。
在秦始皇征伐岭南百越之地之后,潮州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中原文化也就这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迁移到了潮州。在历史上,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尤其是南北朝至唐宋期间,大量中原地区的百姓携家带口,不断从北方南迁与开垦潮州。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各地“神灵”,与潮州土著文化融合创造了崭新的神灵。
就这样,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潮州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也使得潮州的神灵不同于中原,却也有中原的影子。潮州人拜的王爷有中原文化儒释道的,也有古越人原始的神灵崇拜。
潮州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拜的王爷有这些:
初一,十五:玉皇大帝;初二,十六:地主老爷;初三,十七:妈祖;初四,十八。财神爷;
初五,十九:五谷母。初六,二十:珠珍娘娘。初七,二十一:三山国王;初八,二十二:寿星公。初九,二十三:观音;初十,二十四:如来;初十一,二十五:伯公;初十二,二十六:虱母仙初十三,二十七:何仙姑;初十四,二十八:太白金星
潮州居民拜的王爷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佛教道教里的神灵,如玉皇大帝、太阴娘、观世音菩萨和太上老君。
- 1 玉皇大帝
如潮州人在正月初一和十五,拜的王爷就是玉皇大帝。在正月初九,就是传说中玉皇大帝的诞生日,想出门远行的人在这一天都会给玉皇大帝烧一炷香。
潮州人对玉皇大帝如此虔诚,这也是因为在道教里的玉皇大帝,在古代民众看来是主宰天地的神灵之一,大年初一首先祭拜就是这个神。不仅是潮州,在福建、台湾、四川等地都是流行这一种风俗。
- 2 太阴娘
太阴娘,就是潮州人在八月十五拜的神。八月十五中秋节,由于嫦娥奔月的传说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在这一天潮州人就拜太阴娘,就是月神。待嫁的姑娘拜太阴娘,主要是为了寻求好夫婿。孩子拜太阴娘,为了祈求学业进步。家庭主妇则是祈求家庭和睦美满幸福,丈夫则是祈求事业一帆风顺。
在拜太阴娘的供桌上,一家人围桌闲聊,增强家庭亲情快乐。家里的大人会为孩子讲婵娥奔月的故事,给予潮汕孩子最初的爱情启蒙。
第二,中原文化的英雄名人,如三山国王、爱国的屈原,忠义的关羽等。还有古今英雄,尤其是为本地人做过好事的人,死后也被潮州人多奉为神也就是王爷祭拜。
- 1 三山国王
这是潮州地区本土的神明,如潮州人喜欢祭拜揭阳市的三座山,分别是独山、明山、巾山这三座山的山神。这三座山的山神,也就是三山国王,不属于佛教也不是道教的,古代潮州人认为这三山国王原本是辅助唐太宗和宋太宗的战神,一直保佑着潮州地区的村村寨寨。所以,潮州人喜欢四处建三山国王的庙宇,目前在粤东地区的三山国王庙也超过200所,主要是潮州人寻找三山神的庇护。
(三山国王)
- 2 关公
关公,在潮州人中主要是作为财神爷来祭拜。财神爷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与关公的生日一致,潮州人祭拜关公,主要也是保佑自己生意兴隆。
- 3 伯爷
伯爷的原型叫做伯益,乃是尧舜禹时期管理山川原野和湖泽一个官员,死后被人追拜为管理土地的神。潮州人一般在三种与土地有关活动祭拜它,一种扫墓、一种开荒耕种、一种盖新房子,保佑它能给予自己顺顺利利。
第三,上古的原始崇拜,也就是潮州人的土著神灵,比较代表有这些:
- 1 妈祖
潮州人也比较热衷拜妈祖之海神娘娘,这也是潮州土著的神灵,也是我国沿海一带包括福建台湾粤东一带的海神。在古代潮州人出海远行,有时也长达几个月,在出海之前都祭拜妈祖海神,保佑事事顺利,平安归来。出海平安回乡的,也会到妈祖庙感谢神恩。
(妈祖)
虽然现在潮州人很少出海,拜妈祖不仅是保佑出海平安,更是保佑一家老小平安顺利。
- 2 五谷母
五谷母在潮州庙里的神像经常出现,是一个扎着辫子拿着谷子的女神模样出现,乃是上古母系社会时代保佑粮食丰收的女神。潮州人祭拜它,也是保佑农业风调雨顺,一切平平安安。
- 3 公婆神
潮州地区的公婆神,就是床神,据潮州地区传说是一对辛苦夫妻。上天感谢这一对夫妻敬神,就用雷打击这一对夫妻。结果雷击打了丈夫,结果丈夫投胎做了皇帝,老婆却打不中。之后,雷打中投胎做皇帝的皇太子一出世,没人能停止他哭闹,唯有前世的妻子,才能平静这个皇太子的哭闹。
结果,皇帝就封赏了这个妻子,但这个妻子不愿意见大官,于是一直躲在床底,就封她为床脚婆,专门负责看皇太子,直到皇太子十五岁出花园,行成人礼。
(公婆神)
之后,这个妻子就成了公婆神,非常受潮州人重视。潮州人就认为农历七月初七日为祭期,称公婆生,家中十五岁以下的小孩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专门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结语:可以看到,潮州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神灵都聚在一起,成为潮州这一片土地上最靓丽的风景线。这一种多崇拜王爷泛神的信仰也是潮州文化最大的特色,更蕴含潮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潮州拜的王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很简单,都要把关系办好了,现在出门办点事没有点关系别想把事办好。
潮州拜的王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潮州人一直保留中华历史传统拜老爷(祭神)。潮州人供奉的神在历史上都是有名有姓対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如潮州市安济圣王庙里的安济圣王,他是三囯时期蜀国永昌太守王伉。潮州市天后宫里的天后妈祖,历史上(年期不详)她是福建莆田的林媚娘。每月初二、十六潮州市各商铺祭拜的财神爷,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范蠡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丈夫。…潮州人不忘初心,传承历史。[微笑]
潮州拜的王爷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潮州市文化”只是“潮州文化”中最少人口的一小部分。过去统称叫“潮州文化”,现在统称叫“潮汕文化”。这是现在全体1500左右万潮汕人民的统称叫法。
一.700多万揭阳市人民
二.500多万汕头市人民
三.200多万潮州市人民
说明:“潮汕或潮州”都不是法定的城市名字。只是同一个区域范围在不同时期的官方和人民的统称。
“古揭阳郡也称(义安郡)”管辖区域整体范围就是官方和人民统称叫“潮州”,“揭阳文化”也逐渐被演变成人民习惯统称叫“潮州文化”。但“潮州”不是法定具体一个城市名称。
“潮汕”是清末民初同一个区域范围的官方和人民统称,但也不是法定的具体城市名称。
现在官方和人民统称叫“潮汕”也好“潮州”也罢,都是三个地级市人民的共同统称叫法。而不是三市中任何一个市的独有。
“潮汕文化”或“潮州文化”都是一样的文化。“揭汕潮”三市人民不论人口大小的城市,都必须共同传承发扬光大“潮汕文化或潮州文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