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办法的二舅,是碗毒鸡汤吗?

看了好几遍关于二舅的故事,看的我热泪盈眶。这就是农村底层群众生活的真实状态。我认识许多二舅,他们在那个逼仄贫乏,充满困苦的生活中,活出了自己的微光。

有人质疑二舅的事迹,比如说二舅腿瘸了,怎么不去打官司?再比如说二舅腿瘸了,照样可以念书啊!甚至还有人说上不了大学就不读书了吗?

这样说话的人,其实根本不了解农村,根本不了解那个时代,也根本不了解二舅生活的环境,许多事情不是二舅这样的人不去做,而是当时的条件真的不允许。

瘸腿的二舅上不了大学,因为早年间大学全都是由国家包学费包分配的,所以不收残疾人。我有个同学被车撞了,就失去了上大学的资格了。至于让二舅打官司,状告那个把他腿打瘸的村医。二舅心里非常清楚,他选择了独自承受,去告那个医生又有什么用,大夫又不是成心的。他也不富有呀!二舅也不像城里亲戚求告伸手,他有自己尊严,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是一个农民的高贵。这就是一个底层百姓的坚韧!

我也认识二舅这样的人,而且我是很认识他的。

他是我小的时候的哥哥。那时还是文革时期,我被父母送到河北乡下,由保姆娘娘收养。保姆娘娘有个孙子叫大力。对外保姆娘娘就说我是捡来的小女孩,以后要给大力做媳妇儿的。

70年代初的农村生活很困苦,我和大力放羊,挖野菜,养鸡,下地,整日里忙个不停,娘娘也是脚步不沾地的在房前屋后劳动。我们吃的不好,掀开锅盖的时候,总是黄的多,白的少。我们穿的也不好,勉勉强强能算不冻到。但我们过得很好,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记得那时只要是晚上,娘娘总坐在炕上搂着我,给我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大力呢?他比我大六七岁,坐在地上手里搓着麻绳,抻着脖子,也听着。屋里的灯非常暗,只有豆点儿那么大,一到晚上,天黑了没多久,我们就困了。在一张大炕上,东倒西歪的沉沉睡去了。等着公鸡在第二天一早把我们唤醒。

文革刚一结束,我那城里当老干部的爹,就去农村接我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把我接走之后给娘娘撂下了500块钱。娘娘一再推脱。父亲说这是给大力以后娶媳妇儿的。

除了这500块钱。这之后,大力没有接受过我们任何的资助。他当过兵,但是由于文化程度一般,三年之后也就回村了。这么多年,他就踏踏实实的留在村里,务农种地,耕作度日。

后来我大了,在北京的机关工作了,我对大力说,让他的大小子来北京干个临时工啥的。大力摆摆手说:“算了,他不是那料。”后来他的大小子去唐山一家自来水厂上班了,二小子还留在农村里,跟着大力一起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干点活,仅此而已。

我唯一一次,能给大力他们家一点好处的是那年,大力的大儿子带着新媳妇新婚旅行,来北京了。在我家小住。临走时我给了她们好多衣服,还有一些钱。大力知道之后,把儿子臭骂一顿。他说”找人家伸啥手,以后亲戚还怎么处?我的脸都让你俩给丢尽了。

娘娘去世的时候,我回老家奔丧,大力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以后有空了就来,咱别断了走动。”我望着他那张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用力的点了点头,那时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我的男朋友是一名空军军官,大力很喜欢他,大力对我说: 他是个好人,你收收脾气,以后跟人家好好过。

这多年来,大力帮我的时候多,我帮他的时候少。那年我因为无法生育和那个空军军官离异了。心情特别难受的时候,我回老家呆了一阵子。大力腾出最好的房子,让我住。他让俩儿子叫我姑。萤火纷飞的夏天,我们就坐在院子里,丝瓜架下,说小的时候的事儿。大力总是劝我:“不能生,也不是你的错,你也不愿意这样,往后看吧,以后一定能找到人家的,你不是绝户相。”

再后来,我几经坎坷嫁给了现在的老伴。婚礼的时候,通知了大力让他来,对他说,其实也没什么仪式,就是几个朋友一块来吃顿饭。大力婉言谢绝了:“俺就不去了。不合适!”可他却给我寄来六百块钱,和两个漂亮的暖瓶,说图个喜气儿吧!

这么多年以来,大力唯二的两次,求过我办事儿。

第一次是在一天下午,他突然打电话过来,电话那头大力说话喘喘吁吁。又是低沉压抑,又是声嘶力竭的对我说:“大孙儿从树上摔下来了,大夫说得落残疾呢,咋办?你看能不能上北京给治治?”

我当时特别着急,赶紧找了人打听了一下,是301好还是积水潭好,然后又赶紧安排车到唐山去接大力的孙子,小男孩疼得满脸惨白,一家人急得忧心忡忡,我把他们都拉到了北京,立即找了301的大主任,给看了看。主任给了句安心的话:“行,能保住功能。”大力听了这话才抹了一把汗,一个劲的点头。

还有一次也是为这个大孙子。大力支支吾吾的向我求助,找一份什么卷子,也不知是个什么一套题,我也没听明白,就让我弟媳妇儿去办了,原来他是要给大孙找一套高中辅导材料,后来给他寄去了。大力说大孙是个读书苗子,以后是出息人。要栽培呀!我们这几口子就这样吧!

大力的生活,听着平铺直叙,但过起来,却是沉浮跌宕。他曾梦想着当并进入军校,但后来失败了,文化课实在是不行。他也曾梦想着开个砖厂发财,但后来又失败了,经营不善。他还曾经想承包过大棚,但还是失败了,技术不灵。

就这样,他过着屡战屡败的日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从不气馁,无论失败多少次,经过一通总结之后,他还能爬起来继续前进。且总是充满希望。

他那份执着与坚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吃过许多苦,但是却没不作声。他不会伸手向别人乞要,他是一个骨子里很高贵的人。他总说,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顶天立地,手心朝上,像什么话。不到万不得已,生死大事不能求人告祝,要是那样还怎么有脸?

大力最后也没发财。他劳作一生,依然平凡庸碌,守村于郭。零伍年,他总算是靠自己的努力盖了三层小楼。一零年,总算是给大儿子买了镇上的商品房,为的就是孙子能上好学校。

小儿子后来到镇上一个厂子去工作了,和一个女孩自由恋爱,跑到她家去生活了,大力觉得脸上挂不住,刚开始不答应,老伴儿劝了劝,他也就同意了。

如今六十的大力,身体依然很硬朗。每天还在田间劳动着。前几天他还跟我说有新棒子和自家的鸡子,要给我送点。疫情期间,我就让他别来跑了。大力有一台农用机车,还养了一大棚鸡。他每天就是这样,起早贪黑的劳作着,过着我们小时候那样的生活。

他内心无比安定,眼神坚实明亮。这种踏实的生活,就是他所追求的。大力不像有的网友想象的那样,应当迅速到城里找亲戚帮忙。然后住进亲戚的房子,不走。让亲戚帮着自己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看到网络上说,有的农村人是这样,但大力不是这样的。那个二舅也不是这样的。

他们都是底层的人。都是在底层闪着光辉的人。他们没有什么资源,可就是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每天解决着无数困扰他们的问题。吃着各种各样的苦,却默不作声。他们乐观向上,他们也悲悯充实,他们的苦难和幸福,如经纬线一般交织着。小欢喜连着大欣慰。

大力的大孙去年考上了北航!

就是不抱怨。就是不悲观。不怨天尤人,不躺平摆烂,大力也好,二舅也罢,他们有自己高贵的灵魂和精神,他们知道生活应当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生活的困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更勇敢,更坚强的去面对这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无法塑造自己最初的20年。但是后来呢?有人就是用勤劳质朴,和安贫乐道这两个法宝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而他们的一生,也如珍珠一般闪着那幽幽的光。

我不觉得歌颂二舅,或是大力这种人,是一碗毒鸡汤。我们不是歌颂困苦,而是歌颂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决心。这就是愚公移山,这就是精卫填海。这就是乐观豁达的胸怀天下。

大力和二舅的世界里不黑暗,无抑郁。我了解他们,如果我当初没有机会回北京,我也会是他们中的一员。再苦再难的事,鸡一叫,就又是新的一天了。日子总会好起来啊!

如果这是鸡汤的话,那么拒绝喝它的人,是怎样看待生活的呢?

那种出身在很好的家庭条件下的孩子,却成天啃老躺平。总想着别人应当为自己提供什么什么资源。总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自己留下亿万家产。这样的人,就是拒绝喝这碗鸡汤的人。其实喝也没用,因为,他们“虚不受补”。他们根本就不理解这种从困苦中一路走来的人,有多自豪。有多平静!

有的人只想着所有的成绩,所有的财富,都应该由别人拱手送到他们身边。自己应当是富二代。享尽各种各样的福气。享不上这个福呢?就发牢骚。就充满怨气。就像父母亲属,周围所有的人伸手索要。不给就闹!撒泼打滚!

他们真的不理解二舅就和大力。因为在泥塘里的青蛙看来,飞行是多余的。在追求吃喝享乐的人看来,努力拼搏是找罪受。在一心索取的人看来,为他人付出是大傻子。

平行世界里,我们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是那样迥然不同,就如同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生物一般。

二舅和大力是什么生物呢?

生在山间就是雨燕。生在海边就是海燕。反正他们就是一种高贵的生物。

凌空飞翔!

总有办法的二舅,是碗毒鸡汤吗?

这几天二舅的视频太火了,以致于全民都在讨论向二舅学习,消除精神内耗。可是看到王朔的观点,我瞬间明白了,这是碗毒鸡汤。

总有办法的二舅,是碗毒鸡汤吗?

《二舅》不是毒鸡汤,被《二舅》感动也不是毒鸡汤,把二舅树成模范让我们学习,才是最大的毒鸡汤。

总有办法的二舅,是碗毒鸡汤吗?

《二舅》绝对不是碗毒鸡汤,《二舅》是一锅新熬出来的二舅汤!比毒鸡汤更有香味更耐喝,而且喝过之后令人会感到饱而不胀,热而不烫,沁人心脾,撩人心扉!

喝了这锅二舅汤,严寒酷暑浑不惧,风吹雨淋心不慌!

喝了这锅二舅汤,心中顿感喜洋洋,昏昏欲睡晒太阳!晒呀么晒太阳!

《二舅》的汤,不是毒鸡汤!不是呀么毒鸡汤!二舅的汤![抠鼻]

总有办法的二舅,是碗毒鸡汤吗?

二舅不是毒鸡汤,并且是一剂良药。比起现在那些,有点不顺心就跳楼自杀,报复社会的人来说,二舅和命运抗争的人生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自己的生活已经够难,还能时不时地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不怨天,不忧人,对一个弱势群体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一个残疾人,走路都那么费劲,不仅自食其力,还能赡养照顾老母亲,比起那些理直气壮地啃老族来说,二舅之节操已经让人赞叹不已。

富贵与贫穷,命运的顺逆,往往不以个人意志的意志为转移。既能随缘顺命,又能自强不息,这就是正确的一种人生态度。也许每个人的压力和无奈不一样,甚至有的人比二舅更苦,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是完全的不一样。所谓毒鸡汤是让人沉醉在错误的状态中,一直堕落下去。二舅这碗鸡汤,是让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生虽苦,也要苦中作乐。生活已经亏待了自己,自己也不能再亏待自己。

总有办法的二舅,是碗毒鸡汤吗?

二舅视频——既安慰了众生,又麻痹了众生

“歪子”二舅的视频火了,火的一塌糊涂。为什么能火呢?观看视频的看官们又是怎样产生心理的共鸣呢?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从出身,求学,工作,成家立业,老去,到死亡;也许大家觉得自己的命运很不好,因为比起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是天上地下根本没得比。再比比那些父母有着较高知识,稳定工作的公务员,警察,银行,教师,医生等等也是没法比。大多数的人们,父母要么是普通工人,要么是淳朴的农民,但是比起二舅的那个时代,那个山村,大家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大家看着二舅,回首过往自身的经历,很庆幸自己没有生长在二舅的那个小山村,庆幸自己没有赶上那个不堪的时代。村里赤脚医生的四针,把可能成为天才的人,祸害成了什么样子。如果没有那四针,二舅可能是某高校教授高薪退休颐养天年,也可能是某知名医院的专家,万人敬仰,也许可能早已出国,为某个国家的科研事业留下丰碑……然而生活没有如果,那个贫瘠的山村,那个可恶的年代造成了二舅一生不可磨灭的痛。

大家很大程度上都是庆幸,可能也有赞许。赞许如此的悲壮身世却能够精神直立的活着,并且活的有滋有味,他照顾了老母,照顾了养女,又照顾了全村的人。大家赞许二舅不卑不亢,活在当下,执行力超强,想到就去做,从不拖泥带水,从不拖延,拒绝精神内耗的这些优点就已经碾压我们现在很多的人了!

但是依我看来这篇文章也麻痹了众生,难道大家都要甘心这样在无知无畏的思想阴影下活玩这样的一生吗?假如二舅从小看到了北京上海的繁华,从小立志,还会那样甘心不去读书吗?大家是不是要像二舅一样安于当下呢?很多的事情都是逆来顺受,不去抗争,辛苦为之呢?二舅能行,大家行吗?我们被内卷的太严重了,偶尔看了一下,活在自己童年的平凡人生,偶尔感动而已。甚至就是听说二舅红了,赶来看一下热闹而已。多少感觉世鲁迅小说里的人了!

但是为父母,为孩子,为伴侣,为自己的那份私心和欲望,该内卷的一样还要卷下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