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那么受宠,为何刘恒还是代王时,不封她为代王王后?
刘恒在做代王的时候,有自己的结发妻子,也就是真正的代王王后,后来的窦太后在代国的时候仅仅是一名姬妾,窦漪房并没有做过代王王后。
但有些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刘恒的发妻,在刘恒登基前与其所生诸子,一起去世了。
因为代王王后与王后所生王子皆殁,窦漪房所生的刘启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刘恒登基后当即册封其为太子,窦漪房也直接成为了汉朝的皇后。
汉文帝刘恒是太祖高皇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生母薄姬并不得宠,刘邦在世的时候,薄姬人微言轻做小伏低,在未央宫里仿佛被人遗忘。
可也正因如此,刘邦驾崩后,吕雉并没有为难薄姬与刘恒母子,而是让他们去了代国就藩,刘邦的长子刘肥早故,次子就是吕后所生的刘盈,而三子赵王如意与其生母戚夫人,都在刘邦龙驭宾天后,被吕后报复而亡。
吕后掌权多年后离开人世,随即爆发诸吕之乱,作为当时在世最年长的刘邦子嗣,刘恒被长安群臣迎奉入宫,成为了新的皇帝。
按照史料记载,刘恒在做代王的时候早就有了自己的王后,而后来他的皇后窦漪房,原本只是个孤女出身,从小父亲去世,兄弟离散,被迫入了汉宫做家人子。
吕后临朝称制时期,曾将诸多家人子赏赐给诸侯王,其中就包括窦漪房,本来窦漪房想要去赵国,那样可以离家乡近一些,结果负责此事的詹事根本没放在心上,直接把她送去了代国刘恒那里,却也阴差阳错让窦漪房走上人生巅峰。
窦漪房前往代国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当时才十多岁的代王刘恒的专宠,她相继为刘恒生下两子一女,跟婆婆薄太后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那时的代王已有王后,可按照现存的史料记载,有些事情着实诡异,令人觉得匪夷所思,而事情的疑问,都集中在代王王后身上。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也就是说窦漪房到了代国之后,就受到刘恒的专宠,其他人全都被刘恒抛诸脑后,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王子,只能是在窦漪房来之前生的。
雷人就雷人在这里,窦漪房的长女馆陶公主出生时,馆陶公主的父亲刘恒才十四岁,换言之刘恒在十四岁之前就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这简直不敢想象。
刘恒当时虽说只是个藩王,可他后来做了皇帝,代王王后是她的结发妻子,地位非同小可,且她生下四个王子,按理来说与刘恒之间还是很有感情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在汉代的所有史料当中,对于这位代王后的记载都讳莫如深,不仅没有生卒年与生平,就连姓甚名谁都没有,只是称作“代王王后”,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仿佛汉代的史工们,都在有避讳着些什么东西。
不仅如此,代王后与她所生的四个王子,都碰巧是在诸吕之乱爆发,刘恒登基之前相继离开人世的,这个节点发生这种事,也非常奇怪。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代王后姓吕!她其实是吕后选择嫁给诸侯王的吕家女儿,这并不奇怪,因为吕后垂帘时期,的确将吕家的女儿们嫁到了各诸侯国。
代王刘恒或许也是奉旨迎娶了一名吕家女儿为王后,虽然知道对方是吕后派来的眼线,但刘恒却与代王后产生了感情,可后来情况有变,随着吕后崩逝,刘恒即将登基,代王后与她生的孩子们成为了一个隐患,长安群臣绝对不能够容忍其存在。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代王王后跟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在刘恒继承皇位的关键时期纷纷离世,而这种不光彩的事,自然也被含糊了过去。
窦漪房在代国侍奉刘恒的时候,虽然非常得宠,但她的地位根本不能与代王后相比,王后的废立需要经过长安方面的允准,是很复杂的事情。
因为代王后是刘恒不能动的人,窦漪房自然不可能成为王后,而后来代王后离世,刘恒眼看着就要登基为帝,也没必要再册立窦漪房为王后,代王后的儿子们没了,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就成了长子,被封太子,窦漪房直接母凭子贵成了皇后。
只能说,吕后在世的时候,诸侯王要立谁为王后都是身不由己的,更何况刘恒原本有王后,而且极有可能是吕家人,窦漪房根本没得争。
窦漪房那么受宠,为何刘恒还是代王时,不封她为代王王后?
刘恒在做代王时已经有王后了,也就是他的结发妻子。窦漪房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代国时,仅是一名普通姬妾,窦漪房并没有做过一天的代王王后。
而刘恒的发妻,在长安功勋集团与刘姓皇室联手扶植刘恒登基以前,代国王后及其所生4个儿子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代国王后及其儿子死亡后,窦漪房所生的刘启就成为了刘恒的实际长子,刘恒登基后,刘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子,窦漪房母以子贵,也成为了汉文帝刘恒的皇后。
——窦皇后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 其父经历秦朝动乱早死,兄弟二人离散,家境贫寒。汉高祖驾崩后,吕后掌揽大权。这时,窦氏以良家子身份入汉宫伺候吕后,称为窦姬——实际上是在吕后身边干粗活,地位相当于“家人子”。
后来,吕后要将一批宫女赏赐给诸侯王。窦姬的家乡在清河郡,离赵国较近,因此她申请负责遣送自己的宦官将自己的名籍放到去赵国的宫女队伍中。可能是没有打点宦官,宦官却将窦姬安排到去代国的宫女队伍中。这样,窦姬就到了代国,却也因此让窦漪房走上人生巅峰。
窦漪房前往代国之后,受到了代王刘恒的专宠,她肚子也争气,相继为刘恒生下两子一女,就是馆陶公主,刘启和刘武。由于她性格温婉,跟婆婆薄太后相处的也十分融洽。
根据太史公的史记:“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下四男,窦漪房的长女馆陶公主出生时,刘恒才十四岁,以此推测,刘恒在十四岁之前就与代王后生下了四个儿子,真是天人!
王后的历史面目非常模糊,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为刘恒生了四个儿子,姓吕。其他的一概不知!而众所周知,吕后为了控制诸侯王,曾经规模性地把吕氏宗族女子嫁给刘邦的子孙为妻,由此推断,刘恒的王后,很可能就是吕氏宗族的女子,并且是吕后做媒。
窦漪房到代国时,吕后权势正盛,刘恒是不敢废旧立新的。那么,是否是长安功勋集团,为了清除吕氏残余势力,下决心让代王后与其四个儿子死于非命了呢?虽然,刘恒当皇帝有其合法性,但是,他在铲除吕氏残余时未立寸功——很有可能 长安功勋集团基于利益交换,在刘恒同意的情况下,清除了代王后及其四个儿子。
因为如果代王后及其四个儿子存在,那么根据汉朝立嫡立长的原则,刘恒的太子就应该是代王后所生的长子——这样,将来的皇帝还会延续吕氏的血脉,对长安功勋集团与刘姓皇室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不能不说,进行“利益交换”刘恒肯定犹豫过。但是,在封建社会,当了皇帝就拥有了一切,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刘恒对代王后有了一定的感情,但是,比起皇位,这位王后与其四个儿子就微不足道了,于是,刘恒忍痛割爱,用自己的王后与其四个儿子换取 了功勋 集团对自己的支持!
窦漪房在代国侍奉刘恒的时候,正是生命之花开得最为艳丽的时候,独宠后宫,但她的地位是不能与代王后相提并论的,而诸侯王废立王后还要经过长安方面的批准。根据前面的推理,刘恒是没有胆量向中央打报告的。赵王如意在母子惨死的事实,他应该记忆犹新。
事实上,代王后离奇地离世后,刘恒就时来运转了,就快要登基为帝了。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册立窦漪房为代王后了。代王后的儿子们也已经相继死亡,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就成了刘恒的长子,按法理,就应该被封为太子,窦漪房一步登天,由一个藩王的妃子直接成为了皇帝的王后。
窦漪房那么受宠,为何刘恒还是代王时,不封她为代王王后?
窦漪房到代国时,刘恒已经有了王后,还陆续生了四个孩子。这位王后很神秘,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身世,刘恒称帝前她便去世,几个孩子在刘恒称帝后逐个薨世,至于死因也是一笔糊涂帐。
(窦漪房剧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后及其儿子离去,窦漪房迎来风光旖旎的时刻,儿子刘启成为皇太子,本人当上皇后。最重要的是,她比较长寿,在汉武帝初期掌握实权,成为汉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回到问题,窦漪房是如何去的代国?为何没有被立为代王后呢?
皇帝去世后会留下一大堆妃嫔宫女,她们何去何从是一个棘手问题,幸好最终都做了“恰当”的安置。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那些没有生育的妃嫔当了尼姑。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数十位妃嫔陪着他去了另一个世界。刘邦去世后,那些曾经受宠的妃嫔被吕后虐杀殆尽,那些普通宫女们倒幸运了许多,她们得到了重新嫁人的机会。不过,这一切还需感谢吕后。
刘邦去世没多久,吕后便将一部分没有被临幸过的宫女打包送人,其中还包括一些服侍过自己的侍女。当然,吕后是禀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不送外人,而是赐给了刘邦的儿子们。刘邦有7个在外就藩的儿子,于是他们每个人得到不低于五名数量的宫女。
按理说,这些普通宫女成了诸侯王妃,人生际遇变化多端,而实际上多数寂寂无名,只是日后在她们当中出现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就是汉朝历史上著名的窦漪房老太后。
窦漪房清河郡人,豆蔻年华入宫,及笄之年出宫,人生如梦一场。好在当时的年龄还不懂得去感叹人生,唯一萦绕额头的只有淡淡的乡愁。清河郡属于赵国,所以窦漪房想嫁给赵王刘如意,也就是后来母亲被吕后做成人彘,本人被毒死的刘邦三子。可结果事与愿违,她分明提出了回赵国的要求,却被送往了代国。
到达代国后,窦漪房茫然不知所措,被“南辕北辙”捉弄的弱女子终也无计可施,每天除了以泪洗面,便是默默接受命运之安排。初看,窦漪房是个可怜巴巴的女人,可接下来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代国的诸侯王是刘邦的四子刘恒,母亲就是那位著名的薄姬。薄姬最初是魏王豹的女人,后被刘邦施于百步穿杨之术而生下刘恒。薄姬贤惠通达,教子有方。刘恒秉性敦厚贤明,英武方刚。
(窦漪房与刘恒剧照)
据说刘恒见到窦漪房之后,马上荷尔蒙爆棚,仿佛成了一只威武的雄狮,对身边的异性产生了浓浓的眷恋与呵护。之后,窦漪房被爱情滋润的一塌糊涂,脸上的忧愁一扫而光,于是乎连续生下三个孩子:刘嫖、刘启、刘武。
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刘恒王后去世,但他在继皇帝位之前再无立新王后。按理说后位空悬,窦漪房当仁不让、实至名归,可刘恒始终无动于衷。原因何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窦漪房并不是真的受宠。
刘恒原王后的身世扑朔迷离,据后人推测,她十有八九是吕后的族人,因为吕后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现实对刘邦诸子的控制,刘恒不是个案,也不可能幸免。如此一来,如果刘恒要摆脱吕后的控制,那么只能疏远自己的王后,所以当窦漪房到达代国后,于他正好有了恰当的机会。所以,刘恒宠爱窦漪房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事实证明,刘恒继承皇位之后,所宠幸者并非是皇后窦漪房,而是慎夫人。在一些正式场合,汉文帝对慎夫人的抬爱要超过皇后窦漪房。后来窦漪房因病双目失明,可能就与不大受宠幸有一定的关系。
可能会有人存有疑惑,那就是既然窦漪房不受宠,为什么还会被立为皇后?其实窦漪房被立为皇后是必然,原因很简单。
一、如果原王后是吕后族人,那么她生的儿子必然不会被立为太子,日后这些孩子莫明的去世恐就与他们的身份有关;二、既然原王后生的儿子被排斥在太子人选之外,那么只能选立窦漪房的长子刘启为太子。当刘启成为太子之后,母以子贵的窦漪房自然就会被立为皇后。事实上,刘恒继承皇位的第二年,大臣们就奏请立刘启为太子。所以,窦漪房之所以被册立为后,主要还是因为她的身份比较合适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