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在北京坊间有句老话:去故宫沾沾王气,去长城沾沾霸气,去恭王府沾沾福气!
恭王府是晚清时期恭亲王的宅邸,但这所宅邸在历史上几次三番变更主人,而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主人就是和珅。
坊间传闻,乾隆时期的和珅当年之所以能够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家里有一块被视作镇宅之宝的福字碑,而这块碑,与康熙皇帝、孝庄太后有密切关联。
清康熙十二年,康熙帝玄烨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即将六十大寿,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孝庄太后突然病倒,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康熙帝与自己的这位祖母感情十分深厚,眼见着祖母重病,其心中极其焦急,无奈之下,玄烨决定试一试古籍记载中所说的“承帝事”请福续寿的法,因为在传统文化里,天子被认为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请福续寿,也能帮助至亲之人。
因此,康熙帝沐浴斋戒,一气呵成写了一幅“福”字图,并且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取“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的意思。
虽然听上去玄之又玄,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康熙帝一波操作之后,孝庄太后的病突然就自己好了,而且后来也是无病无灾,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善终。
要知道,康熙帝自己也才活到六十九岁而已,孝庄太后被孙儿的孝心感动,她特意下令让内务府的工匠将这幅福字刻在了石碑之上,作为皇室当中的至宝,而这块福字碑,也就由此在清代的皇宫之内一直保存着。
康熙帝玄烨跟他的孙儿乾隆帝截然不同,他一生甚少题字,京城之内他的题字也不过三个,除了交泰殿上的“无为”之外,就只有这个“福”字,因此更显珍贵。
之所以这个福字被称作天下第一福,也是有深刻原因的,不仅是因为此乃康熙帝亲笔御书,更因为这个福字本身就非同一般。
此福字的字形狭长,取意“长寿(瘦)”,同时,康熙帝采用的是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对于“寿”字的写法,整个福字实际上由多个汉字组成,左边类似“子”又类似“才”,而这个字右边像“寿”字的同时,也很像“多”字与“田”字的组合,而且“田”字没有封边。
说起来,康熙帝的这个福字,可以解释为多子多才多田多寿,更加多福,是实实在在的五福合一,因此被称为“福之本源”。
只不过,这块康熙御笔亲书,当年为孝庄太后祈福的大清皇室至宝,为何后来会在和珅的府邸当中,一直都是个很大的谜团,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乾隆时期,这块石碑莫名消失,而对祖父康熙帝极其崇拜的乾隆帝,也为此十分懊恼且难以释怀,但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这块福字碑,实际上就是乾隆帝自己赏赐给和珅的,而和珅得到福字碑后,珍藏于府邸当中,以太湖石堆砌龙形假山用于供奉。
传说正因和珅将天下第一福的石碑放在了龙穴之上,而这里位于京师龙脉,因此和珅得以洪福齐天财源广进,最终成为乾隆朝足够只手遮天的人物。
但所谓乾隆赐福字碑的说法,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闲聊,在正式的清代典籍之中,并没有相关的准确描述。
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迫不及待就把和珅这个新手大礼包给拆了,而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奉旨执行者在后花园的假山中发现了这块福字碑,可嘉庆帝害怕断绝龙脉有损福气,因此只能让人将福字碑周围的假山封死。
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962年,恭王府重新修缮的时候,福字碑才重见天日,而这块福字碑,也开始被称作是“中华第一福”。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提起恭王府,老北京人总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谣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这是什么意思呢?恭王府和福气有什么渊源呢?这一些源于恭王府里有一块清康熙帝御笔亲题的“天下第一福”福字牌。
这座福字碑藏在花园的一座用糯米浆砌筑成的假山内,在该假山下有一幽静的“洞天”,称为秘云洞,洞的正中间正是福字碑的所在,碑高1米左右,长80厘米左右,贯穿整个假山。
其实,这个“天下第一福”福字碑还有一个不凡的来历。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将要过60大寿,不料却重病缠身,久治不愈。宫内的太医用遍了良方名药也未见起色。就在这时有大臣献策,说可以试试史书上记载的请福延寿的方法,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他凝神运气,秉持着一颗最虔诚的心,一气呵成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并加盖上“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将福字精心裱糊后,康熙帝马上送给了孝庄皇太后。孝庄见了欣喜万分,久病的她竟然百病全消,心情舒畅,健健康康过了个60大寿。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大家都说皇太后的病好全是因为康熙的的福字。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康熙帝无论如何都再也写不出那种气势浩荡、气韵流畅的“福”字了。
如今,作为恭王府的“镇园之宝”的福字碑已经名扬四海,有无数的海内外游客争相来恭王府一睹芳容。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您好谢邀!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太后在过完她的60大寿之后突患重病,用尽药方,但仍久治不愈。康熙帝十分焦急,后来他效仿古人的做法,连续三天沐浴吃斋,希望以此减轻祖母的病痛。
三天过后,康熙皇帝在天坛为祖母祈福时,提笔写下了这个“福”字,意指“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神奇的是,就在此以后不久,孝庄皇太后的病痊愈了,皇太后大喜,令工匠将“福”字刻于石碑上,希望它以后可以为皇家乃至大清的子民带来好运。
传说后来孝庄皇后直到75岁才去世,因此这个“福”字被当时的人视为“多寿”的象征。再后来,该“福”字碑被运往恭王府。恭王府的“福”字有着“天下第一福”的美称,原因不仅仅该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更重要的是该字是由康熙亲笔所提,还加盖了皇帝的玺印。所以,十分珍贵,可谓绝世之宝。
公元1673年,康熙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下了震烁古今的“长寿之福”。
孝庄“请福聚福”,康熙则“送福得福”。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福,你服不服?
恭王府的福字,是很有讲究的,称为“天下第一福”,有几点原因:
一是写字的人“天下第一”。字以人传。谁写的呢?康熙大帝。传说,康熙的奶奶孝庄太后60大寿前突然生了大病。孝庄对康熙可是太重要了,要不是老太后,康熙能不能亲政都不好说。康熙仿照古人请福续寿的做法,沐浴斋戒三天,以无比的孝心和诚心写下了这个字。说来也怪,孝庄太后收到这个字后,很快就痊愈了。
二是,这个字寓意很好。你看这个字,瘦长瘦长的,啥寓意?长寿(瘦)啊!
把这个字拆开,左半部分,像不像个“子”,还像个“才”;右上角是个“多”,多下面是个“田”,两部分合起来像个“寿”字,所以,一个字却衍生出了“多才、多子、多田、多寿、多福”的意思,而且田字还没封口,那就是洪福无边啊。这个字被称为古今第一福,绝对实至名归,人家五福合一啊!
三是,这个字后来的主人也是天下第一。孝庄太后很喜欢这个福字,专门让工匠将其刻碑。后来,天下第一贪和珅和大人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弄到了这个皇家宝贝,将其藏在他的后花园滴翠岩下的秘云洞,这里的岩石造型酷似“二龙戏珠”,而福字碑所在就象征龙脉,所以,嘉庆查抄和府的时候,没敢动这方石碑,因为怕弄断了龙脉。
皇帝一气之下,下令将假山封死。
直到1962年,周恩来视察恭王府时,才令工作人员开掘封堵了200多年的秘云洞,福字碑重见天日!
福由心造!
是不是福,与字又有多少关系呢?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原因是这个福字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亲书。而康熙帝所题的福字,为什么会 在恭王府出现?这就要提及到乾隆爷和大贪官和珅了。提起和珅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大贪官,他之所以能大贪,正是他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欢,是乾隆帝的亲信也是乾隆帝的亲家(乾隆的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做媳妇)。而和珅还有一大本领,就是拍马屁,专拍乾隆皇帝的马屁,甚至连嘉兴(嘉兴皇帝)也不放在眼里,而乾隆帝又偏偏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因此,一个愿捱拍,一个喜欢拍,正好臭味相投。某日和珅拍乾隆帝马屁,使到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于是乾隆将康熙当年的御笔亲书“福”字赐给和珅,和珅当时却直言不敢受领,但随即就跪下收受赏赐。要知道和珅受赏赐后为什么要刻的石上?因为皇上赏赐的东西你要好好地收藏,不能有失,而你把这墨宝收藏好,哪就没办法玄耀自己如何深受皇上的宠爱了,也就显示不到自己在其他官员面前的威望,下面的人求和珅办事,要送的礼就显示不出“身价”来。所以和珅把福字刻在石上是有二重意义的,之后,来和珅府上做客的人,都恭维和珅,这福字是“天下第一福”。另外,这恭王府也是乾隆皇帝赐给和珅的。 至于和珅日后是福是祸相信大家都会清楚。正是“福尽祸至”了。所以没有人敢讲享尽福,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凡事都不要做尽,正所谓“不要有风使尽艃”(粤语,即有风不要用尽帆)。大家有什么感想,欢迎发表意见的同时也欢迎点赞!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恭王府的福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这与一个悬案有关。
话说康熙十二年(1673年),孝庄太后眼看就要过六十大寿了,可她却病了。
这可急坏了太医们。百般医治却不见好转,太医们真是束手无策。
康熙更是心急如焚。眼见祖母倍受疾病煎熬,怎么办呢?
康熙只好亲自查看古书。这天,他查到上古有皇帝请福续命之说,心中甚喜。
他想,皇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的人,我何不给祖母请福呢?
康熙心意已决。于是他斋戒沐浴了三天,一气呵成写下了一个福字,并且还加盖了自己的印玺。取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之意。
孝庄太后一见这个福字,深深地被孙子的这份爱感动了。她特别高兴,疾病就这样不药而愈了。
她特意让人将这个福字刻成石碑,当成宝贝,放在了紫禁城。后来,这福字碑竟然失踪了。
不知不觉间,许多年过去了。新中国成立了。1962年周总理命重修恭王府,考古学家却发现了一个宝贝。
在恭王府的后花园密云洞里发现了福字碑。一番论证后,才知道这正是当年康熙大帝亲笔所书的福字。正是失踪的福字碑。周总理欣然命名:天下第一福。
咦?这福字怎么会挪到这里?谁也不知道答案。直到今天,这都是一个悬案。
康熙写的这个福字,神韵天成,字形瘦长,是长寿福。此福字右边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寿字的写法。[呲牙]康熙写的这是福字真的是福中有寿,福寿双全!
再加上有那么个故事,这福字更是神了。
因此,来恭亲王府请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想亲手摸摸这“天下第一福”,都想沾沾福气。
谁不希望自己有福呢?最后,祝愿大家人人得福。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