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这些外来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哪些地方?

厦门作为移民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淘金,到底哪些地方的人最多?河南、贵州、四川?福建省内的,龙岩、漳州、泉州?闽南县市,安溪、龙海、南安、漳浦?

在厦门打车,遇到的司机师傅大多都是河南口音;在厦门各处的工地上,顶着烈日的大多都是江西老表和四川的兄弟姐妹,川菜馆、江西瓦罐汤比较常见。

作为福建最出名的城市,厦门的常住人口中,大多都是外来人。

目前厦门四百三十万的常住人口中,有二百二十万常住外来人口,其中江西老表数量最多,其次是福建的漳州、泉州人,省外的赣、豫、川三地人口占厦门人口大约两成。

厦门古代被称作“鹭岛”,原本的厦门岛并不与大陆相连接,只是个藉藉无名的荒岛,因为岛上栖息着大量白鹭,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明朝时期,出于巩固海防的需要,在此建造了厦门城,取“国家大厦之门”的意思。

原本在唐宋元时代,福建最兴盛的地方是泉州,可到了明朝,泉州不断没落,一边的厦门,凭借极其优越的港口条件,反而意外崛起。

明朝中晚期,厦门逐渐取代了原本泉州的地位,成为东南沿海的门户之地,尤其崇祯年间月港被封禁之后,厦门在福建的地位已无可撼动。

明末清初,厦门作为郑成功等反清势力在大陆的根据地,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随着清代整体的海禁开启,与其他众多港口一样,厦门衰落了。

直到近代时期,厦门成为最早一批对外通商口岸,1850年的时候厦门成为了福建最大的贸易中枢所在,这个时候的厦门再次兴盛。

只不过,随着福州的后续发力,厦门的劲头很快被盖了过去。

如今在福建内部,厦门论名气绝对是第一的,可实际上福建经济实力最强的是泉州,连续二十多年位列福建之首,其次是福州,第三才是厦门。

说起来,厦门虽然很好,但也有个很大的不足之处,那就是面积太小,原本的厦门只是位于岛屿之上,厦门岛的面积仅仅只有158平方公里。

随着当年厦门海堤的建设,厦门岛变成了半岛,厦门整体的辖区面积也扩大到大约1700平方公里,但相较来说还是比较小的。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经济急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飞速提升,但厦门本地的人口太少,很多方面都比较欠缺劳动力,因此有了大量就业机会空缺。

福建给外人的印象就是有钱,但福建内里也不完全如此,人往高处走也是常态。

厦门发展起来之后,经济相对比较之后的漳州等地,还有泉州的部分区县的人口,也纷纷就近涌入了厦门寻找工作机会。

此外,福建旁边的江西,是传统的出省务工大省,每年都有大量的江西人出门打工,比起其他地方,厦门环境不错距离又近,自然被很多江西人选择。

不仅仅是江西,四川与河南这两个传统的劳动力输出省,也有大量的人口聚集到了厦门,这三省与附近的漳州、泉州劳工,构成了厦门外来人口的主体。

厦门的经济相当发达,并且面积比较小,在2010年的时候,厦门的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就已经超过了88%,已逼近90%,是个相当发达的水平。

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厦门的外来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自然,也有很多的厦门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出门在外,所以真正居住在厦门的厦门籍人口并没有实际上那么多,使得厦门的外来人比例看起来更高。

在厦门,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口都聚集在湖里区、集美区还有思明区,其中湖里区占了四成以上的份额,是厦门外来人最聚集的地方。

相对于福建其他地方,厦门的最低工资待遇一直都位居榜首,加上厦门当地长期名声在外,良好的环境也成为了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厦门的外来人实在太多,比例太高,所以在厦门经常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家互相介绍的时候,发现一个本地厦门人,都会投以惊讶的目光。

仿佛在厦门,本地人才是少数群体,是容易引起大家围观的人群。

不管是外省还是福建内部,厦门的名气都是非常高的,很多的外省人初到福建,都将厦门当做是第一站,福建内部的各地方,对厦门的向往度也是最高的。

按照比例来说的话,平均一百个厦门常住人口中,有35个是厦门本地人,然后12个江西人,8个四川人,8个漳州人,7个龙岩人,7个泉州人,5个河南人,外地人非常多。

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在厦门也凭本事生活工作,为厦门这座城市的建设挥洒汗水,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这种现象其实在大城市当中很普遍。

厦门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这些外来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哪些地方?

从厦门1980成功批复为特区以来它的常住人口年年攀升,从当初的97万暴涨到现在400多万。导致年年建房,年年不够卖的现象,房价也随着暴涨,岛内最贵的一平米12万左右,最便宜的也要三四万一平,岛外会便宜点,很多人抱怨,厦门的房价贵的离谱,可是它的陆地才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但他的常住人口就400多万,还要加上那些流动人口,土地少人口多,所以地皮就贵了。

其实来厦门的人都很杂,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来这里做生意和上班的人最多,每天来旅游的人也不少,在岛内很少遇到真正的本地人,人口来源省内的话就是泉州漳州最多,其次就是龙岩三明。省外的外来人口来源中,江西人(43万人)排名第一,四川(29万人)排名第二,河南(20万人)排名第三,安徽也不少,大概有10多万还有就是湖南,湖北,山东省,东三省,你来厦门会感觉去哪里都是人多多多多?看下各区常住人口就知道为什么人多

思明区10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11%

湖里区10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76%

海沧区35.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88%

集美区67.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81%

同安区58.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9%

翔安区35.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95%

厦门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这些外来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哪些地方?

厦门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接近60%是外来人口。

来自省外的外来人口来源中,江西人(43万人)排名第一,四川(29万人)排名第二,河南(20万人)排名第三。安徽省虽然只有10万人在厦门,但在鼓浪屿,安徽人占60%。

来自省内的外来人口来源中,漳州(30万人)排名第一,龙岩(28万人)排名第二,泉州(27万人)排名第三。

厦门人大概的比例(按照2012年数据):100个厦门人当中,有35个厦门本地人,12个江西人,8个四川人,8个漳州人,近8个龙岩人,近8个泉州人,5个河南人,5个湖北人,近5个三明人,4个贵州人,3个安徽人,3个湖南人。

2017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401万人。全市有57.2%的常住人口户口登记地为其他地市,也就是说有近六成为流入人口。各区流入人口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集美区72.3%,湖里区64.5%,同安区57.3%,思明区57.2%,海沧区52.6%,翔安区26.1%。

(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产业发达,旅游业兴旺,电子产业和机械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发展也不错,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厦门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图为鼓浪屿的日光岩寺日出)

(厦门,同样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图为厦门古镇,图片来源:站酷网友渐行渐远222)

厦门市外来人口构成(外省):江西(43万人)最多,四川(29万人)排名第二,河南(20万人)排名第三

2012年厦门常住人口367万人。

(厦门市2013 年人口分布图)

2012年厦门市各地人员统计表(按照省份)

(按照厦门市范围内居住人员的身份证号码统计)

1.福建省(身份证35开头),262万0076人

(其中厦门籍(身份证3502开头)1303514人)

2.江西省(身份证36开头),43万4564人

3.四川省(身份证51开头),29万2076人

4.河南省(身份证41开头),20万5908人

5.湖北省(身份证42开头),18万0496人

6.贵州省(身份证52开头),14万1310人

7.安徽省(身份证34开头),10万6628人

8.湖南省(身份证43开头),9万4198人

9.陕西省(身份证61开头),4万7675人

10.山东省(身份证37开头),4万0828人

11.重庆市(身份证50开头),3万5796人      

12.江苏省(身份证32开头),3万3516人      

13.云南省(身份证53开头),3万0572人      

14.广东省(身份证44开头),2万9103人      

15.广西自治区(身份证45开头),2万7809人      

16.浙江省(身份证33开头),2万1717人      

17.黑龙江省(身份证23开头),1万9872人      

18.甘肃省(身份证62开头),1万5659人      

19.河北省(身份证13开头),1万5042人      

20.辽宁省(身份证21开头),1万3514人      

21.吉林省(身份证22开头),1万2579人      

22.山西省(身份证14开头),1万0674人      

23.内蒙古(身份证15开头),6531人      

24.新疆自治区(身份证65开头),6522人      

25.北京市(身份证11开头),5215人      

26.上海市(身份证31开头),4717人      

27.宁夏自治区(身份证64开头),4424人      

28.海南省(身份证46开头),4173人      

29.天津市(身份证12开头),3905人      

30.青海省(身份证63开头),1824人

(北京、上海,各有5000人左右,在厦门定居,说明厦门的吸引力还是可以的。)

(中国最美的大学—厦门大学)

厦门市外来人口构成(本省):漳州(30万人)最多,龙岩(28万人)排名第二,泉州(27万人)排名第三

在厦门367万常住人口中,福建省有262万0076人。

2012年厦门市各地人员统计表(按照地级市)

(按照厦门市范围内居住人员的身份证号码统计)

1.厦门(身份证3502开头),130万3514人

2.漳州(身份证3506开头),30万0234人

3.龙岩(身份证3508开头),28万2737人

4.泉州(身份证3505开头),27万2255人

5.三明(身份证3504开头),16万3531人

6.南平(身份证3507开头),6万8981人

7.莆田(身份证3503开头),6万6118人

8.福州(身份证3501开头),5万8711人

9.宁德(身份证3522开头),5万8234人

10.南平(身份证3521开头),4万0078人

(3507和3521都是南平的身份证)

如果按照2012年厦门(身份证3502开头),130万3514人。

从泉州(晋江)划进来的同安县(同安区+翔安区)2012年户籍人口超过64万人,同安区户籍人口33.46万人,翔安区户籍人口30.61万人。换句话说,如果不算以前的同安县,厦门本地人2012年实际上不到66万人。

(漳州、龙岩、泉州三个地方的人,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尤其是官员和商人,都喜欢在厦门置业、定居。图为厦门的中山路)

福建省外来人口构成:江西超过100万人排名第一,四川人接近100万排名第二

2017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39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万人。

下面是2015年的数据,到2018年,估计江西人、四川人的数据更多。

福建省外来人口构成(2015年)

江西 94.9万

四川 82.2万

贵州 47.2万

重庆 41.0万

湖北 34.0万

河南 27.8万

安徽 25.0万

湖南 23.5万

云南 9.8万

广西 7.0万

浙江 6.9万

陕西 5.6万

广东 5.1万

山东 4.3万

江苏 4.1万

黑龙江 2.0万

甘肃 1.8万

河北 1.7万

辽宁 1.3万

吉林 1.2万

山西 1.0万

海南 0.9万

内蒙 0.5万

上海 0.5万

新疆 0.5万

(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松岳路10号悦享中心的米米香餐厅,是一家在厦门江西老表中口碑不错的赣菜馆。景德镇特色餐厅)

(厦门市江西商会,是江西人在厦门的一个家。图为厦门市江西商会所在地—赣商大厦)

福建、厦门虽然江西人最多,但是江西老表最喜欢去广东(187万江西人)、浙江(153万江西人)发展,第三才是福建(94万江西人)

到福建发展的江西人,只有到广东江西人的一半,浙江江西人的60%。

江西外出人口流向

流入广东 187.1万

流入浙江 153.0万

流入福建 94.9万

流入上海 48.7万

流入江苏 26.5万

流入北京 14.1万

流入湖南 7.2万

流入湖北 5.8万

流入安徽 4.0万

流入广西 4.0万

流入云南 3.6万

流入天津 3.4万

流入山东 3.1万

流入海南 2.9万

流入贵州 2.2万

流入河北 2.0万

厦门人口2017年底突破400万人

2017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401万人,比上年增加9万人,增长2.3%。

(图表来源:厦门市统计局)

(厦门市历年常住人口。图标来源:《厦门市经济特区2017年年鉴》)

湖里区人口情况: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四倍,江西人11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全区常住人口93.1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达74.6万人,占全区人口的80%,为户籍人口的4倍。

按常住人口计算,湖里区人口密度为12624人/每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6倍。按外来人口计算,人口密度为10113人/每平方公里,是全市的10倍。

湖里区74.6万外来人口中,来自福建省内38.25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51.3%,其次依次是江西省、四川省、贵州省。江西11.36万人,占15.2%;四川6.43万人,占8.6%;贵州3.16万人,占4.2%。

省内又以来自漳州的人口居首,其次依次是泉州、龙岩、厦门其他区。其中,漳州占22.3%,泉州占20.2%,龙岩占19.4%。

(湖里区外来人口结构图)

外来人口为湖里创造了财富。2010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11.21亿元,其中外来劳动力贡献的约占85%。

70多万外来人员的衣食住行无疑给湖里经济各领域带来巨大商机,促进了交通、邮电、商业、饮食、娱乐、房地产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了全区各类市场。带动了出租屋经济。湖里区外来人口有37.28万户(含家庭户、集体户),他们居住在本区居民或城乡接合部村民出租的房屋中,其中租住村民房屋的占80%。如按每户承租城乡接合部的出租房(相对较便宜),平均每户月租金按400元计算,湖里区每年房租收入至少达17.9亿元。

鼓浪屿人口情况:常住人口1.4万,本地人仅8000,一半外来人口是安徽人

鼓浪屿面积只有1.8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7121人,是厦门市人口密度的3.2倍。2009年的游客数量为575万人次,2014年,已达到1246万人次。

2000年,鼓浪屿还有1.96万人,2010年下降到1.42万人,2012年下降到1.33万人,今年是2018年,估计人口要下降到1万人左右。

鼓浪屿本地人很多都离开了鼓浪屿,外地人,尤其是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人在不断增加。早在2012年,媒体报道,安徽人在鼓浪屿超过了60%。

厦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10年,厦门鼓浪屿住着5322户人家、有14242人。男性人口为6701人,占47.05%;女性人口为7541人,占52.9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88.86。家庭户有4729户,三人户比重近三分之一。

鼓浪屿户籍人口14049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有5965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为42.5%。(换句话说,鼓浪屿本地人只有8000人。)

居住在鼓浪屿、户口不在鼓浪屿的人口6161人,在全部常住人口中占了43.3%的重要席位。

外来人口以福建人为主,省外以安徽人为主。来自福建省其他市的3306人,来自省外的1869人。排在前三位的省外人口分别为安徽籍885人,江西籍206人,河南籍103人。安徽人占了47.4%,来自省外的外来人口一半是安徽人。

与2000年相比,总人口减少,外来人口比重加大2010年与2000年相比,鼓浪屿街道常住人口十年减少了5398人,十年年均递减3.16%;居住在鼓浪屿、户口不在鼓浪屿的外来常住人口十年内只减少了174人,但在全部常住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减少的,都是鼓浪屿本地人。)

(菽庄花园的“藏海”和“补山”,鼓浪屿)

安徽媒体报道:六千安徽人在鼓浪屿,鼓浪屿现在就是颍上的一个乡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颍州晚报》2012年12月14日报道:

“鼓浪屿现在就是颍上的一个乡。”

鼓浪屿面积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过万余人,只不过,当地人多是老人小孩,年轻人多离开岛屿到更大更繁华的地方打拼,而颍上人在鼓浪屿的多是青壮年,因此,数千名颍上务工者在鼓浪屿尤为抢眼。

阜阳市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下辖21个镇,2017年常住人口126.9万。

厦门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这些外来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哪些地方?

你好,作为一个在厦门生活3年多的泉州人,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我们以2020年的人口数据做参考。

2020年,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16万,户籍人口273万,外来人口为243万,占比高达47.1%,也就是在厦门有接近一半的人是外来人员。那么这些外来人口主要是以哪里为主呢?其实无论是哪个大城市,人口的迁入有以下两大因素。

1、地理位置

大城市对周边地区都有一定的虹吸效应,会吸引很大比例的人口涌入,距离越近,效应越强,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张地图。

从地理位置来看,离厦门最近的泉州、漳州和龙岩无疑是厦门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从省份来看,江西、浙江南部和广东潮汕地区都会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流入。

2、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就业机会越少,人口流出自然越大。大部分中国人都有重土思安的传统,谁不想钱多事少离家近呢?到大城市发展很多都是迫于生计的无奈。

安溪湖头镇

厦门周边的龙岩要比泉州的人有更强烈的迁出意愿,同样是泉州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安溪、永春自然要比晋江、南安的人有更强烈的迁出意愿,省外的江西地区同样要比广东、浙江地区有更迫切的迁出意愿。

关于厦门迁入人口来源,官方也有统计数据,以下是迁入厦门的人口比例前十城市,我们来看看答案是不是跟我们分析的一致。

从图中可以看出,漳州、泉州和龙岩是厦门外来人口比例前三的城市,与我们上文分析的基本一致,省外地区除了重庆,其他全部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江西地区。

当然,一个城市人口有流入,自然也有流失,厦门是个高房价的城市,想要落地生根不是那么容易,很多外来人员在发展几年后,最后无奈选择离开了。

厦门是一座美丽、富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是一座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希望这座城市发展越来越好,房价能够回归理性,让更多人可以留下来,在这里安家落户,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厦门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这些外来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哪些地方?

这个问题,看不到年鉴数据,所以没办法精确回答的,大概说说吧。

厦门户籍人口中,祖籍厦门的估计不到100万(算上岛内外,岛内20来万,集杏海20来万,同翔不到50万),实际还是以同安翔安居多。即使到今天厦门的户籍人口也才230万左右。而厦门常住人口401万,扣除这230万,那么常住而非厦门户籍的人口有171万人。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在福建省内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2016之前)。所以省内是厦门外来常住人口的主力军,最大量的是漳州和泉州的安溪南安等地,其次是龙岩和三明。全省各地市都有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入厦门,其中晋江石狮和福州市区相对比较少。而省外主要是江西省,广东的东部不发达城市,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河南和小部分东三省。

厦门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两倍多,这些外来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哪些地方?

首先,作为厦门“土著”就说说我身边的例子吧。

我遇到从事家政保洁的阿姨基本上都来源于河南、贵州这两个地方。据阿姨描述她们大多来自农村地方没有读过多少书,村里年轻人大多进厂、中老年人的话就从事家政保洁行业。

男人的话就跑运输、滴滴、工地装修这块。今年厦门的工程量比较多。赚钱机会也多。所以来厦门这块城市发展。

安溪、泉州、漳州、龙岩等福建周边的城市的年轻人,大多感觉厦门的工资水平比较会比较高一点。

还有就剩下有点本钱的商人了,来厦门创业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他们认为2018年是一个风水岭。厦门毕竟有这么多人流,十分适合做生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