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内战前的叙利亚是什么样的?

叙利亚内战,指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的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组织、IS之间的冲突。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并于3月15日升级,随后反政府示威活动演变成了武装冲突。叙利亚国内冲突一直持续至今。联合国称叙利亚政府军及叙利亚反对派均犯下了包括谋杀、法外处决、酷刑等侵权行为在内的战争罪行。

初中时听从中东回来的表哥说起了叙利亚,就充满了兴趣,很想有机会能够去看看,表哥说那是个不算有钱甚至有点落后的地方,但很祥和,感觉到处都充满希望。

然而很可惜,第二年叙利亚就打了起来,而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虽然至今都还没机会去看一看,但从各方面的资料来看,叙利亚曾经是中东地区发展最好的地方之一,虽然不比沙特等国那么富有,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中东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

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叙利亚面积仅仅18.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两千万,这样的体量在中东地区也并不算大,也不算太起眼。

然而,在环境普遍艰难的中东,叙利亚是个环境相当不错的地方。

中东各国大多缺水,叙利亚情况要好很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均经过叙利亚,加上诸多的水利建设与天然水体,叙利亚的人均水资源位居中东之首。

不仅仅是水资源丰富,叙利亚还拥有整个中东最高的耕地比例,是中东仅有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就生存环境而言,叙利亚是中东最良好的地区。

虽然不能说地处交通要冲,可叙利亚的地理位置的确很优越,东边是世界石油宝库,西边是经济发达市场辽阔的欧洲,机会很多。

向北,叙利亚遥望着土耳其海峡,向南,叙利亚扼守着苏伊士运河。

尽管叙利亚也有一半以上地区属于荒漠戈壁,但叙利亚也有足够生存的青山绿水地带,而且叙利亚诸多的矿产资源,也不算那么匮乏,还是挺丰富的。

整体来说的话,叙利亚各方面的基础条件都很优秀,至少在中东,简直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这也奠定了叙利亚从古至今长时间的繁荣基础。

繁盛千年的文明古国

在很长时间内,中东地区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特别,所以诸多的大帝国都在此建立,而叙利亚在历史上,长期作为阿拉伯帝国的中心。

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这里就是东地中海地区最兴盛的地区之一。

公元前四千年前后,叙利亚地区已出现了青铜器随着公元前两千年前后腓尼基人等移居,叙利亚出现了文字,开始建立城邦国家。

因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叙利亚在古代吸收了大量的古希腊、古埃及、波斯等文明,而这些也为后来的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泉。

公元七世纪,叙利亚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后,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帝国之都,之后维持了数百年岁月,即便阿拉伯帝国消亡,这里仍旧是地区重镇。

在古代,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被称作“人间的天堂”、“地上的花园”。

古老悠久的历史沉淀,也为叙利亚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使得这里拥有着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底蕴。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叙利亚都是个有着深厚根基的国度,与其他阿拉伯国家有着相似性却又有很高的独特之处,这是叙利亚的一大特色。

平静安宁的小康之国

如今的叙利亚因为长年的战火,早就已经是满目疮痍,大量的古城建筑被夷为平地,然而在以前,叙利亚却是中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所谓“人间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上有天堂,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虽然叙利亚的资源也还算丰富,但远不能与沙特等相比,以前的叙利亚,其实经济并不那么发达,主要还是农业与轻工业,然后就是依靠石油出口。

在中东地区,之前的叙利亚也不富有,其人均GDP还比不上阿联酋等国的零头,工农业基础也比较薄弱,远远算不上是个经济发达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叙利亚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生活非常安宁,相较于中东其他国家,当年的叙利亚是很平静的,即便中东的暴风眼巴勒斯坦就近在咫尺。

不仅如此,中东地区常见的教派之争等什么的,在叙利亚也极其罕见。

古老的城市、壮丽的建筑、优美的风景,除此之外吸引大量外国游客的,更是叙利亚的安静祥和的生活气息,让人觉得这是个优雅的国度。

总体来说,战前的叙利亚不算富有却很繁华,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对于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只可惜十年战火,完全毁了这个国度。

2011年内战前的叙利亚是什么样的?

在战争以前,叙利亚曾经被视为中东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重量级国家,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贸易,古老的考古遗址,并拥有创新的IT产业。

然而一切都已经时过境迁。下面我就将通过叙利亚战前和战后的图片对比,来讲述一个曾经和现在的叙利亚。

战前与战后的:大马士革

曾经充满活力和繁华的首都大马士革已经变成了你在下面的照片中看到的旷日持久的战场。这种阴森的空虚足以让你的脊椎发抖。战前的大马士革曾经是如此美丽而尽然有序的模样。

战前战后的:奥马利清真寺

奥马利清真寺清真寺的战前的图片拍摄于2011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尖塔已被粉碎,一辆坦克正在从图片的道路中行驶,而不再是平静的路人。

战前与战后的:伍玛亚德清真寺

伍玛亚德清真寺是该市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整个阿勒颇古城都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清真寺的尖塔现在已经被彻底摧毁,院子也一团糟。这些照片相隔仅一年,第一张拍摄于2012年,第二张拍摄于2013年。

战前战后的:阿勒颇的中央医院

阿勒颇的中央医院的照片分别就拍摄于2012年(上图)和2013年(下图)。自杀式爆炸事件在2013年12月摧毁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武装分子控制了其中剩余的部分。

战前战后的:麦地那集市

战前战后的:麦地那集市建于1682年。这个集市的战略地位吸引了远至中国,欧洲和埃及的商人,他们想要使用在阿勒颇见过的商业道路。底部照片描绘战前美丽的叙利亚市场。

战前与战后的:霍姆斯

冲突前后叙利亚西部的霍姆斯市。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由于反对派和军方在该地区进行了战斗,该市正处于军事围困之中。

战前战后的:黄金商场

霍姆斯在攻城前后的黄金商场。看到如此发达的城市环境如此完全消失,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战前战后的:阿勒颇的集市

在阿勒颇的旧城区又一个毁灭性的集市的形象。曾经有生机勃勃的商业,现在除了灰尘和瓦砾外,什么都没有。

其他人描述中的战前战后的叙利亚:

在许多人眼里,叙利亚都是一个曾经兴盛的国家。

2011年逃离叙利亚的一名难民塔拉告诉国际特赦组织,该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复杂的文学传统之一,同时也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电影业。

叙利亚的城市充斥着露天市场和热闹的市场,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和文化景点,而面包店和甜品店则在大多数角落被发现。

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的阿勒颇,几乎被战争中的桶式炸弹,子弹,化学袭击和空袭摧毁。它曾是叙利亚工业和商业产业的心脏,却目睹了该国六年战争中最残酷的暴力事件。

阿勒颇老城区的Bab al-Nasr区曾因其热闹的露天市场,以大城堡和历史悠久的大门而闻名。叙利亚战争中一些最严重的暴力事件已使阿勒颇的老城几乎无法辨认。

今天,它的城镇和城镇已经分崩离析,叙利亚的战争已成为21世纪最致命的冲突。在叙利亚战争中,有超过40万名叙利亚人遇害,600万人逃离或流离失所。

2011年内战前的叙利亚是什么样的?

据我所知,在阿拉伯地区,千百年来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这指的就是内战前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一座曾经拥有4000多年历史,如梦如幻的古老城池。据说在叙利亚全国还遍布着较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比如在帕尔米拉,也是我国丝绸之路的陆上终点,在那留下的千百年遗址上既有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痕迹,及其文明影响,也有印度教的图案……总之,那里包容一切的古老文化给人一种深刻印象。内战前,叙利亚还是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虽说不富裕,但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滋润。而且由于当地发达、特色建筑林立,再加上政府重视旅游业,叙利亚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总之战前的叙利亚,真是个极为安全的个地方。社会治安是出了名的好,当地的犯罪率排名全世界倒数第二第三。这是很多叙利亚人引以为豪的。那时候在叙利亚真的可以夜不闭户。三更半夜只身人在偏僻的角落散步也不会觉得有丝毫危险。白天出门打车,也不用担心司机故意绕路坑你的钱。

然而,战争爆发后,使得叙利亚上述一切的一切都彻底毁于了战火。如今的叙利亚旅游建筑因为战争已经被严重毁坏而无法修缮,致使如今的叙利亚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完全不适宜人类居住。叙利亚国将不国,曾经热闹繁荣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也已是面目全非,惨不忍目。以往的繁华顿成过眼云烟,现在的叙利亚自从2011年3月15日陷入全面内战中以来,至今多方派系依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厮杀不停,使得一个总人口仅1800万,面积18.5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河北省的叙利亚弹丸小国,造成了近20万各方武装人员阵亡,多达50万民众死亡,近600万民众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叙利亚内战是从2011年年初持续至今的,主要是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组织、IS之间的冲突。因其2011年1月26日暴发反政府示威活动,后于3月15日升级并演变为武装冲突。即人称所谓的“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叙利亚反对派要求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巴沙尔·阿萨德同意通过和谈解决叙利亚国内的矛盾,但遭到叙利亚反对派的拒绝,接着反对派相继在德拉、霍姆斯、伊德利卜和哈马等抗议中心地区对叙利亚武装部队及亲政府的民兵组织发动了恐怖袭击,从而使得叙利亚国内冲突一直持续不断。

目前叙利亚局势仍然不容乐观,仅管当局政府得到了伊朗、俄罗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援助。但反对派也获得了逊尼派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 、利比亚、卡塔尔、科威特,及土耳其、以色列等非阿拉伯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支持。我国始终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主张叙利亚的内部问题和矛盾应该由叙利亚人民自行解决。先前还为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提出过四点具体倡议。现在,我们只希望叙利亚能早日恢复和平,人民能够重返家园。

2011年内战前的叙利亚是什么样的?

叙利亚在2011年爆发内战前,已经出现了经济方面的问题,不过再怎么说,也比后来的战乱要强。

叙利亚的事情还要回到1970年11月13日,就在这一天,时任叙利亚国防部长的哈菲兹·阿萨德(简称老阿萨德)发动了政变,成为叙利亚最高领导人。之前叙利亚经历了多次政变,在跟以色列的战争中也没占到便宜,经济发展一直很慢。

自从老阿萨德上台后,叙利亚政局总算是稳定了下来,虽然有零星的动乱,但国家总体还算和平。得益于1973年和1978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叙利亚凭借着石油出口,迅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1983年,其国内的人均GDP就达到了1800美元。

作为叙利亚占少数的什叶派,老阿萨德算是比较亲民的,他早年下调了叙利亚国内基本食品的价格,因此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在80年代,虽然经济面临了危机,但是老阿萨德善于站队,1991年还跟着美国一起,参与了海湾战争,一起对付萨达姆。

从90年代末期,老阿萨德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小儿子巴沙尔当接班人,原本巴沙尔在英国留学,也取得了医生的执照,后来还是被父亲征召回国。从2000年起,巴沙尔子承父业,成为了叙利亚的总统。

由于巴沙尔是西化程度比较高的人,所以上台以后,采取了很多改革的措施,包括金融改革,规划国家的农业和工业发展。为了解决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叙利亚把农业列为优先发展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农业补贴,并兴修水利。

到2010年的时候,叙利亚从一个纯粹的农产品进口国,变成了棉花,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的出口国。而且叙利亚还在其东北部建立了大型的灌溉系统,在2009年的时候,虽然有17%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工作,但是他们贡献了叙利亚21%的GDP。

除了发展农业外,叙利亚还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着17亿吨磷酸盐储量,该国建立了水泥,石膏,工业砂(二氧化硅),大理石,天然原油的加工厂,并成为世界排名第9的磷矿出口国,这是叙利亚的工业基础。

在2010年左右,采矿,制造,建筑和石油占据其GDP的27.3%,大概雇佣了国内16%的劳动力。不过上面提到的产业毕竟还是很小,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巴沙尔其实是打算发展旅游业的,只是这个想法还未来得及施行,其国内就发生了动乱。

上面提到的,叙利亚把农业看做重点产业,但是从2006年起,叙利亚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干旱期,叙利亚政府和老百姓都受到了影响。长期的欠收导致80万农民失去了生计,20多万人不得不放弃土地,涌入到城市谋生,因为在哪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叙利亚大马士革这样的大城市,之前接受过不少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难民,这批人都超过了40万。现在又有大批的叙利亚人进城,这导致叙利亚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在21世纪后几年,其国内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上。

尽管如此,早年叙利亚积累的家底,还是不错的,叙利亚很早就实行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有限医保。当时叙利亚15岁以上的人口中,男性识字率90.7%,女性识字率则为82,2%,这一比例在阿拉伯国家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在医疗反面,战前的叙利亚人口平均寿命达到了75.7岁,医疗保健的支出占该国GDP的3.4%,叙利亚每1万人有14.9名医生和18.5名护士。整体的数据看来,战前的叙利亚是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虽然没有那么富裕,但是也比阿富汗这些地方强很多。

2010年以后,西方对叙利亚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美国指责叙利亚支持恐怖组织,并直接裁叙利亚的经济。由于很多失业的人不满现状,开始走上街头抗议,而美国也明目张胆的支持这些反对派,还给他们武装,很快叙利亚就陷入了动乱中。

从2011年开始,叙利亚打响了内战,仅仅过了两年,就有490万叙利亚人逃亡约旦,成为难民,还有超过10万人死亡。后来崛起的伊斯兰国,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造成了叙利亚人大量死亡,该国在十年间已经损失了600多万人口。

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大马士革的街道,大型建筑、医院和其他设施几乎都被摧毁,很多著名的文物艺术品遭到了损坏。叙利亚原本在2007年左右日产42.5万桶石油,除了自用外,还能出口20万桶,结果现在成了石油进口国。

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连年的制裁和内战使叙利亚经济陷入了负增长,其国内的GDP目前都无法确切统计。城市的房屋道路、电网和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原本寄予希望的服务业几乎停滞,整个社会经济陷入了萧条,叙利亚人流离失所。

除了明面上的损失外,叙利亚还丧失了近几十年来培养的人才,包括很多优秀的医生和技术人员,这都是叙利亚花了大价钱培养出来的,是叙利亚最宝贵的财富。笔者在迪拜时,就遇到过一些叙利亚医生,他们都因为战乱,只能出走他国,这是叙利亚的损失。

尽管在2010年以前,叙利亚已经发生了经济问题,但是这些还能够解决,毕竟叙利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能够处理得当,首先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也不至于后来发生动乱,最后被西方国家利用,从而把叙利亚推入了万丈深渊。

这也说明,在任何时候,国家不能乱,一旦国家发生了动乱,这个国家的普通人将会是最大的受害者,甚至个人的生命都会面临威胁。如果能够团结一心,把短暂的危机扛过去,还能够继续建设家园,毕竟有人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2011年内战前的叙利亚是什么样的?

战前的叙利亚是中东地区非常富庶的国家之一。美国插手叙内政,挑起叙内战。出售武器支持反对派,对抗巴沙尔政权。美国坐收渔利,窃取大量叙石油。现今的叙利亚难民随处可见,流离失所。好端端的一个国家,被美国搞的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2011年内战前的叙利亚是什么样的?

内战之前,叙利亚虽然在中东地区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但人民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的,社会稳定而且趋于开放,也算的上是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可如今,这些都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想到叙利亚,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满目疮痍”。

叙利亚历史悠久,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叙利亚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全国的总面积只有18.5万平方公里,但其地理位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着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座桥梁。而且早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它其首都大马士革一度还作为当时的倭马亚王朝的首都存在。

所以,在历史上,叙利亚就有着“世界心脏”的称号,即使是现在,叙利亚也曾被称为“小国中的大国”。

历史上的叙利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共同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叙利亚则正好处在这个古老的文明之上。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与之齐名。”这是阿拉伯古书曾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做出的评价。

曾经,在叙利亚生活的人们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着自信,他们如我们一般享受和平,向往未来,甚至还是阿拉伯世界里的一股“清流”。

但是,曾经的天堂已经成了人间地狱,不得不令人唏嘘。

叙利亚也曾是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叙利亚国家不大,虽地处中东,石油资源却并不丰富,经济也算不上发达,可是它却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况且,悠久的历史和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是留给叙利亚的一笔财富,再加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战前的叙利亚也曾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大马士革、阿勒颇还有帕尔米拉古城遗址都是很有特色的旅游胜地。

大马士革: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历史悠久,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那里风景宜人,还有着“人间天堂”的美称。

阿勒颇:叙利亚最大的城市,阿勒颇城堡位于叙利亚西北部,是中东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帕尔米拉被称为叙利亚沙漠的新娘,它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著名古城,那里的神庙、凯旋门以及高耸的石柱、精美的雕刻和壁画,都是值得一看的景观。

当然,曾经的风景大多已经不在,无数的文明痕迹湮没在炮火之中,阿勒颇城内的残砖破瓦,也许已经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景”。

曾经的天堂,现在的地狱

再美丽的风景,也经不住战争的洗礼。

如今的叙利亚,战乱已达十年之久,或许,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它当初的美丽,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流离失所的人们。

所有的战争,最大的受害者都是普通百姓,叙利亚也不例外。“叙利亚难民潮”是一个让整个欧洲为之头疼的难题,同样,这些到处流浪的难民,也让人们领略了战争的无情。

曾经,一张海滩上永远睡着了的3岁小男孩的照片,刷遍了世界网络,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被战争摧残的叙利亚人民的悲惨处境。

十年以来,叙利亚内战导致的损失不计其数,经济倒退十到十五年,人口锐减,从原来的两千四百多万降到了一千七百多万,而死伤人数更是达到了一百多万,如今,仍有很多的叙利亚人在等待救助。

结束语

如今的叙利亚,带给人们的启示太多了,从它身上,人们再一次体会了“弱国无外交”的名言。

曾经,还有一张照片刷爆网络。

在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后,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怅然独坐,显得是那么的无奈又无助,无奈来自于别人的强大与蛮横,无助则来自于自身的孱弱。

所以,不管你是多么的美丽富饶,都要记得要有强大的肌肉,否则,再美好的事物都经不住几发炮弹,再多的财富,也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看到叙利亚,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我们已不再是曾经的我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