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被封为天尊后,其地位与元始天尊相差多少?

其实这根本就没法比,元始天尊的徒弟里叫天尊的,就有文殊广法天尊与道行天尊两个,燃灯道人虽然叫道人,但地位却在昆仑十二仙之上,称呼并不重要,关键在实力。

闻仲是截教的第三代弟子,也就是说他跟杨戬、哪吒等都是同辈的,按道理来说他还要称姜子牙一句师叔,其师傅乃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之一的金灵圣母,在截教第二代之中,金灵圣母的地位仅次于掌教大弟子多宝道人,也是截教圣母之首。通天教主的徒弟中,厉害得人比比皆是,但徒孙里也就闻仲等少数出色的,闻仲算起来也是截教第三代的佼佼者。

不过,从辈分上来说,闻仲的地位是比较低的,毕竟他的碧游法脉的第三代,与杨戬、哪吒、土行孙、火灵圣母等人是师兄弟姐妹的关系,而姜子牙、昆仑十二仙、申公豹,还有被他请来助纣为虐的一大群截教赵公明等人,都是他的长辈。对于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他要尊称一声师伯祖,连称呼“师伯”他都不够资格。

拟定封神榜之后,通天教主曾再三告诫截教门人,绝对不能下山涉足商周之争,尤其是与西周作对的,只要涉足其中,必然要上封神榜,但截教门人普遍不听劝告,要么就受申公豹的言语唆使,硬要恃强斗狠,结果纷纷中招。闻仲的情况比较特别,他本身就与姜子牙一样,与仙无缘,辅佐殷商多年,他上了封神榜是情有可原的

闻仲被云中子用通天神火柱困住,用三昧真火烧成灰之后,其元神到了封神台,后来被册封成了天庭正神。闻仲的神位听起来比较厉害,叫做“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雷部。按照原著之中的描述,闻仲被封神之后,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行云布雨之外,还要负责人间的诛逆除奸与善恶祸福之事,算是个很高级的职位

但是,闻仲终究是神,他并不是仙,在封神世界的设定之中,神是比不上仙的,也就是说仙的地位比神要高,而且更加自在,就是因为仙被封神很不好,所以通天教主才警告门人千万别涉足商周之争,可结果没什么人听他的。按《封神演义》设定,根基深者成其仙道,根基次者成其神道,末者成其人道,神的地位可比不上仙

原本,商周之争其实也就是一个幌子,就是因为当时的天界缺人办事,很多职位都没人来负责工作没人来做,因此才有了封神之战,由三教教主共同拟定封神榜,然后商周之战中,任何有功的人、仙、妖等都可以按照成绩封神。对于精灵、凡人来说,封神是好事,可对于仙来说就是大大不好,舍去逍遥仙体,去做受天庭驱使辖制之神

元始天尊是上古三友之一,在原著之中,元始天尊属于圣人等级,而且是实力非同一般的顶级圣人,“先有盘古后有天,太上更在盘古前”,封神世界里的设定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其实就是元始天尊所化,他在天地初开之前就已成圣。元始天尊的地位之高,在封神世界之中是极少的,就是闻仲的师祖通天教主,也要敬称一句师兄,何况闻仲。

闻仲的神位封号之中,虽然也有“天尊”二字,但这并不重要,毕竟元始天尊自家的弟子里就有称作天尊的,这两个字,根本不值钱,让人不敢小觑的还是实力。元始天尊终究都是封神榜的拟定者之一,而且是阐教教主,连天庭也要看他面子。闻仲就算是叫了天尊,但说到底还是天庭的高级打工人员,跟元始天尊这种等级的完全没办法相提并论

《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被封为天尊后,其地位与元始天尊相差多少?

《封神演义》中,殷商老太师闻仲最后位居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居八部中雷部之首。究竟是什么让其得此高位,他这个天尊对比元始天尊的天尊又有多大差距呢?

出身截教,受人敬仰

对于闻仲的出身,书中有明确交代,他是截教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之一金灵圣母的徒弟。纯纯的三代弟子,却也是很特殊的三代弟子。

纣王无道,民不聊生,忠臣义士也多有被冤杀者,连他的亲叔叔亚相比干都被挖心而死。但是对于闻仲,纣王却有说不出的畏惧。拆炮烙、毁虿盆……纣王均不敢多言,只是带有恳求的让闻仲饶过妲己。

照说以纣王的不辨忠奸,闻仲死了他应该高兴才对,但偏偏纣王哭得情真意切,可见,闻仲即便在昏君眼中也是殷商不可缺少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纣王尚且如此,何况满朝文武大臣?可以说闻仲在朝中,无论忠奸无有不服,是忠臣的主心骨,奸臣眼中的阎王爷。

地位堪比二代弟子的三代弟子

有人说,封神中最强法宝是申公豹的道友请留步,其实不然,申公豹送上榜的最多不过两手之数,最强的其实是闻仲的面子。

闻仲是金灵圣母的弟子,实打实的三代,但是,所有的二代外门弟子与闻仲无不平辈论交,连法力修为堪比四大弟子的赵公明都是如此。而且,但有所求,无有不应,由此可见闻仲的地位和面子。

忠义无双,万世良臣

闻仲之所以受人尊敬,包括姜子牙等对手虽然与其立场不同,但也客客气气。这无关法力修为。

论法力修为,闻仲比同为三代弟子的阐教杨戬尚有差距,八九玄功堪称封神第二神功,仅次于孔宣的五色神光。

闻仲之所以受人尊敬,来自于他的忠义。闻仲广邀道友助阵,为得是保护殷商的江山,即便他知道纣王并非明主,明知事不可违,也要尽全力维护大商。这与申公豹有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说闻仲以区区三代弟子,位居八部中雷部之首,实至名归。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和元始天尊相提并论。

元始天尊的超然地位

实话实说,元始天尊被《封神演义》弱化了很多,不仅原创了一个老师鸿钧道人,在老子和通天教主面前,似乎实力也逊色半分。

然而实际上,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是三清之首。昊天上帝统领三界,无有不服。但元始天尊的符召几乎拥有一样的权力。

抛开道教体系和其他文学作品,单说封神中被弱化的元始天尊,也不是闻仲可以比拟的。封神榜的建立就是为了给昊天上帝找大臣,看似是三大圣人共议,实际上一直是元始天尊占主导地位。

这一点在最后封神时可见端倪,所有被封的神都受元始符召节制,闻仲立而不跪,在姜子牙说出元始天尊后也不得不下拜。由此可见元始天尊的超然地位。

综上所述,天尊只是一个称呼,十二金仙里也有道行天尊。但是这无关修为和地位。闻仲这个天尊都是元始天尊封的,可见在地位上,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比肩元始天尊,甚至连对比的资格都没有。

《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被封为天尊后,其地位与元始天尊相差多少?

闻太师按照辈分排,不过是和哪吒,杨戬之流一样的三地弟子。我们把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列为一代,他们的弟子自然是二代,弟子的弟子自然是三代了。闻太师是通天教主四大亲传弟子之一金灵圣母的徒弟,是实实在在的三代弟子,但是他区区一个三代弟子,却能拥有那么高的地位,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主要表现在阐教和截教众仙对他的态度上。

截教的仙人,赵公明、九龙岛四圣见闻太师要毕恭毕敬地叫一句道兄,阐教的仙人也不例外,燃灯、云中子和申公豹等人见了闻太师,也要称呼一声道兄。这是因为闻太师的人缘好吗?这是丝毫不存在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仙人一向都是清心寡欲的,大多是埋头苦修,根本没时间交流感情。所以闻太师受到两教仙人的尊敬,绝不是因为人缘好。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当然是因为实力了。不管放到哪里,实力是永恒不变地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封神世界中也不例外。那么闻太师有什么依仗的强大实力,能够让他受到如此尊敬。是他那用蛟龙炼化的雌雄双鞭,封神世界中比双鞭厉害的法宝多了去;是他的三目神通,杨戬的第三只眼也不差劲;又或者是咫尺千里的墨麒麟,区区坐骑能强到哪去。

这些看似厉害的神通都不是闻太师的拿手好戏,他最厉害的是五行遁术了。可能你会问五行遁术这种烂大街的法术,只要是修仙的,都会。凭什么闻太师能够把五行遁术当成自己的看家本领,别人却不行。你要明白,大道无处不在,没有弱的法术,只有垃圾的修仙人。五行遁术虽然很多人修行,但是没有一个能完全修炼到家的。不巧,闻太师修行到位了,还凭借遁术赢得了地位。

可能你会说这是后人的胡乱猜测,接下来我们借用元始天尊的一句话,用来证明闻太师有多厉害。“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谛,登大罗而无缘,却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竭忠辅江山社稷,虽劫运之使然,其贞烈却高洁,封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

元始天尊是道教一代,能够对闻太师一个三代弟子做出这么高的评价,足以说明闻太师的不凡,他担得起如此高的地位。

《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被封为天尊后,其地位与元始天尊相差多少?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最后在封神台上给365个魂魄分封神位,共分为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闻仲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一职,是365位正神中唯一的天尊。



那么,啥是天尊呢?

天尊是道教对所信奉天神中最高贵者的尊称,该名称在《太上开演秘密藏经》、《灵书度命经》等中均有提及。此外,佛教称佛为“天尊”,《无量寿经》卷上:“今日天尊行如来德。总之一句话,在中国神话体系,天尊是最高级别的神仙,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尊者。

不过,在封神世界,天尊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天尊也有大小尊卑之分,比如说元始天尊,他有两个弟子也有天尊称号,一位叫文殊广法天尊,另一位叫道行天尊,师父和徒弟都是天尊,当然是师父的天尊更厉害,所以元始天尊又被称为"大天尊"。

西游记里,也有一位被称为"大天尊"的神仙,那就是玉皇大帝。原文有一处介绍: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原文另一处也有介绍: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

看来,天尊是有大小之分的,通常情况下,达到圣人级别以上的仙人,就可以视为"大天尊"。比如太上老君,在封神中,他是元始天尊的大师兄,但并不以天尊为号,可是他的身份却摆在那里,所以书中经常把他与元始天尊一并称为"二位大天尊"。

再看文殊广法天尊与道行天尊二位,他们乃阐教二代弟子,在十二金仙中,他们的地位也不过中等水平,在广成子、赤精子之后。因而他们所谓的"天尊"称号,与"真人"、"真君"等无异,充其量就是个"小天尊"的级别,无非是元始天尊赏给他们的一个漂亮名号而已。

至于闻仲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这个"天尊"的名号听去虽然高大上,但它的含金量甚至还不如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二位。在封神世界,仙的地位要高于神,闻仲原本是半仙之体,但封神大战死后,仙体不存,仅魂魄被封神,所以他的"天尊"只是神职,而非仙号。

综上来看,天尊其实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达到圣人级别的仙人,如元始天尊;第二等是达到大罗金仙级别的仙人,如文殊广法天尊;第三等是被封神的魂魄,如闻仲。因此,闻仲的"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与元始天尊相比,有云泥之别,相差了两个等级。

《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被封为天尊后,其地位与元始天尊相差多少?

原始天尊相当于正国级。闻仲的雷声普化天尊相当于部级。在道教里面高级别的神仙有称天尊的,也有称祖师的。天尊是官称,祖师一般都是自称,大部分是散仙。

原始天尊三清之首,道教最高神,地位毋庸置疑。

闻仲这个天尊也就是个雷部正神,地位在四御之下。在封神榜中文王的大儿子伯邑考就是四御之一,中天紫薇大帝。属于副玉帝级别,也是副国级干部。闻仲是雷部的肯定是部级干部了。

除了三清和闻仲以外,还有很多称天尊的神仙,比如东天太乙天尊(四御之一副国级),文殊广发天尊,谱贤天尊,等等,所以天尊是一个称呼,但也是高级别神仙的称呼。

闻仲的雷声普化天尊和原始天尊级别悬殊很大。在打个比方吧,少将军衔以上的都能称将军,将军就好比天尊。少将能称将军,大将也是称将军。如果闻仲和原始这两个天尊相比的话,闻仲的雷声普化天尊是少将,原始天尊则是元帅。他两个的差别就这么大

《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被封为天尊后,其地位与元始天尊相差多少?

天尊与天尊还是有差别的,就像都是总统,但美国总统肯定要比东帝汶的总统受人尊敬一样。元始天尊的徒弟中还有两位文殊广法天尊以及道行天尊,他们道号中也包括了天尊,难道说地位和元始天尊一样了?

闻太师

闻仲闻太师是元始天尊的师弟,通天教主的徒弟金灵圣母所收的弟子,如果论辈分的话,闻太师要叫元始天尊为师伯祖,两人从辈分上相差了三辈之多。

《封神演义》中,闻太师作为截教一方参与了封神之战。作为殷商的太师,闻仲可以算是元老级别,一生南征北战,为殷商疆域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帝辛上位后,闻仲受帝辛父亲帝乙的委托,扶保帝辛,也一直忠心耿耿,虽然明知是逆天抗命,但闻太师并不曾后悔,一直战斗在抗击诸侯联军的第一线。

闻太师

闻太师虽然只在金灵圣母门下修炼了50年,但修炼天赋极其了得,手中掌雌雄双鞭,座下墨麒麟,实力非同小可,不用法宝的话,闻太师的硬实力甚至要比十二金仙中排名靠后一些还要强。可惜终究是势单力孤,难抗大势,在绝龙岭时死于云中子的通天神火柱之下。

鉴于闻太师劳苦功高、实力强悍、忠义无双,在《封神演义》结局时进行封神之时,闻太师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天庭八部中雷部的首领。负责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

虽然是雷部的首领,但闻太师所掌管的雷部只是天庭八部之一,上面还有不少的人职位在闻太师之上。雷部在天庭是由五帝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管辖。

闻太师

按《封神演义》中的说法,天庭是在道祖的授意下创建的,玉帝昊天就曾经是道祖鸿钧老祖的随身童子。而元始天尊作为三清之一,是鸿钧老祖的亲传弟子,地位在道教是至高无上的。天庭虽然名义上统领三界,但三清地位超然,凌驾于天庭之上。三清并不管天庭事务,只有三清之一的太清将化身太上老君驻守在天庭,作为天庭的后盾之一。

其实在《封神演义》中还对元始天尊进行了大幅度的弱化。在正统的道教神话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开天辟地也是在元始天尊的手笔,是道教的最高神。只是在封神演义中,他有了师父鸿钧老祖,有了大师兄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

但元始天尊在封神演义中地位仍然十分高,封神之战就是由元始天尊主导进行的,元始天尊作为圣人之一,所下的赦令群仙无不景从。论起辈份,闻太师只是元始天尊了徒孙一辈的,论起实力,闻太师顶多是金仙,与圣人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天堑。

闻太师的雷声普化天尊,离玉帝的地位就差距相当的大,与元始天尊相比,地位相差更大。如果非要具体来形容一下,大概相当于镇长和总理的差距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