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实在历史上关于“玄鸟”到底是什么鸟一直众说纷纭,既有说是燕子,也有说玄鸟就是凤凰,如果玄鸟就是凤凰,那么孔宣作为凤凰之子,他保护玄鸟之后的商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孔宣在《封神演义》之中,是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他虽然不是圣人,但实力堪称“准圣”,除了三教教主、女娲、鸿钧与西方二圣等圣人之外,似乎整个封神世界中,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得住孔宣,所谓的圣人之下皆蝼蚁,这句话对孔宣仿佛无效。
实战之中,杨戬用照妖镜也看不出孔宣的真身,阐教之中实力仅次于元始天尊的燃灯道人,对战孔宣也只有跑的份儿,即便是拥有斩仙诛神宝刀的陆压道人,也奈何不得孔宣,连在诛仙阵中打伤过通天教主的定海珠,也被孔宣的五色神光刷走。
最终,还是西方二圣之一的准提道人亲自出马,才将孔宣收去了西方,孔宣成为了准提道人的坐骑与门人,在后来的诛仙阵中帮着准提道人攻击通天教主。
综合而言,孔宣的实力简直是个恐怖的存在,可如此厉害的孔宣,竟然只做了人间商朝的一个总兵而已,用“大材小用”这句话来形容都已经不够形容了。
法力如此高深的孔宣,为何要做殷商的一个区区总兵呢?
第一,保护商朝本来就是孔宣的使命关于商朝的由来,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相传帝喾的次妃简狄有一次外出沐浴的时候,吞下了一枚玄鸟之卵,最终生育了殷商的始祖契。
至于玄鸟到底是什么,大多数都认为是燕子的别称,但也有认为玄鸟乃是仙鹤、雄鸡或者凤凰的,不论怎样,商的先祖与鸟类都有很大的渊源。
孔宣出身不凡,他的母亲是天地间的第一只凤凰,而他是天地间的第一只孔雀,按照《封神演义》中的描绘,孔宣在天地初开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上古混沌大战之中,元凤陨身涅槃,而凤凰在涅槃之前,把保护殷商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孔宣。
所以,孔宣做商朝的三山关总兵就是在履行自己的使命。
第二,看不惯阐教的做派阐教与截教虽然都是鸿钧老祖的门徒,但是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收徒的宗旨完全不同,通天教主倡导的是有教无类,所以碧游仙人鱼龙混杂,虽然都是仙,但其本体什么草木鸟兽几乎都有,而最瞧不起被毛戴角卵化湿生的元始天尊,非常鄙夷截教门人。
虽然孔宣实力超然,也知道西周的确是天命所归,但他本身终究还是只孔雀,也就是阐教所鄙夷的被毛戴角之辈,他还是要争一口气,打一打阐教门人的脸,所以故意与阐教为敌,拦在三山关不让周军继续前进。
当然,孔宣知道天道所在,所以每每抓了阐教门人之后,从不伤害。
第三,早就知道命数,只不过在游戏原著中写道,孔宣“曾见开天辟地,又见出日月星辰”,孔宣是与天地同生的神灵,他的造化根本不是阐教十二金仙与其他所有圣人以下的神仙可以相提并论的,在与周营对阵的时候,孔宣直言自己早就知道天道运转的奥妙所在。
周兴商灭,这些都是天道所注定的,当然,也是三教教主与鸿钧、女娲所定的,孔宣如此修为怎么可能不知道,再说“凤鸣岐山”,孔宣与凤凰就是血亲,其中的关窍他当然也是知道的。
孔宣做商朝的一个总兵,其实也只是在维系商朝最后的气数而已,他早知道商朝要灭,也知道自己要归西方,一切都是注定的,他只不过是在游戏人间而已。
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做神仙,无灾无病,不愁吃喝。闲的无聊总得找点事情做做,以打发无穷无尽的岁月。用道家的话说叫什么?心血来潮。[what]
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孔宣傲骨天成,志向远大,小说赞之曰:天下虽大,其一人可往。
在封神大战中是仅次于圣人的高手,他出身不凡,其本是混沌初分时,世间的第一只孔雀,其母乃是上古飞禽之祖神鸟凤凰,得道修为人形,而后又入仕官至三山关总兵。
原著中描述其“瞠目细冠红孔雀”,独门神通是“五色神光”,五行内无物不收。用绝招五色神光屡胜众多阐教仙人和大将,专用此术擒敌拿人,其神光分为:青、黄、赤、黑、白五色,五色神光号称无物不收。
孔宣得厉害,表现的就是很直观,不过尽管孔宣这么强,可他在商纣王手底下,却只是一个“总兵”,这个职位对孔宣来说,却显得不是很般配,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孔宣出世以后,他不愿意拜入截教,不屑于和披毛戴甲、湿生卵化之人为伍,想要上昆仑山,拜入玉虚宫门下,可是元始天尊收徒极为严苛,根本就看不上孔宣。
孔宣的出身也是相当高贵的,然而这个说法,却也严重拉低了孔宣的出身,根据封神原文中孔宣的诗赞中分析得出,孔宣是混沌时期就已经得道了,是天地育生,生来就身怀神通的孔雀。所谓:身似黄金映火,一笼盔甲鲜明。大刀红马势峥嵘,五道光华色见。曾见开天辟地,又见出日月星辰。
纣王是认可孔宣能力的,他对孔宣也寄予了极大的厚望,当然他也许诺了孔宣,若是功成必有大封。
孔宣听命于纣王,是心甘情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你看他到了金鸡岭后责问姜子牙的话语,显然是站在商纣王的立场来说的:“你原是殷臣,为何造反,妄自称王,会合诸侯,逆天欺心,不守本土?”换而言之,孔宣心中自有一杆秤,这杆秤的秤砣,是他此时在人间的身份,孔宣什么身份,商纣王麾下大元帅呐。既为商纣王麾下,那么孔宣和商纣王之间,就有了直接的因果,所以商纣王下令他遵从,是孔宣在这场因果中所作出的自然反应。
孔宣在担任殷商元帅时,兵阻姜子牙大军于金鸡岭。他的独家绝技是五色神光,分青、黄、赤、黑、白五色,五色神光无物不刷,打跑了道行、法力都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上的燃灯道人,就连陆压在面对五色神光时,也只有逃跑的份。孔宣战胜过哪吒和杨戬,把姜子牙统帅的西周大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逼得姜子牙被迫挂出免战牌。
最终,孔宣被西方教准提道人降服。那么在圣人之下,孔宣是否可战胜所有大罗金仙?我们可以先挑几场打斗来分析孔宣的战斗力。
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伐罪吊民诛独夫,西周原应玉虚符。自无血战成功易,岂有纷争立业殊。孔雀逆天皆孟浪,金鸡阻路尽支吾。休言伎俩参玄妙,总有西方接引徒。
——《封神演义》·六十九回
话说,大周十三年那是一个春天,扫荡成汤的天宝大元帅姜子牙率兵六十万,分四个先行方队东进五关。离了西岐前往燕山,一路三军欢悦雄赳赳气昂昂,过了首阳山行至金鸡岭被挡住去路。
看官,你道这拦路虎何许人也?
张山阵亡后,殷商汜水关情报处长韩荣六百里加急报知朝歌,纣王看后不惊失色咒骂姬发小儿竟如此猖狂。随后听从中大夫飞廉的建议,派三山关总兵孔宣火速前往拦截。因此金鸡岭挡住姜子牙的拦路虎乃殷商的孔宣也,也就是开头诗中提到的孔雀。
当年深情的对申公豹回头一眸,为伐纣大业惹来三十六路兵马,而金鸡岭孔宣是最后一路。老姜双眉紧蹙开始暗自惆怅,心想这次又要费一番周折,有些事情经不住念叨,真的是说曹操到曹操就到。
之后,两军交战孔宣以绝技五色神光将老姜麾下的阐教三代弟子几乎连锅端。散仙陆压放不出飞刀,灵鹫山燃灯道人法宝尽失,蓬莱岛羽翼仙被打下尘埃,老姜心灰意冷千古大业差点付之东流。
天生大法之人,必有大法之人制之。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时,西方准提道人前来声称要带孔宣去极乐世界。随后现出十八手二十四首法身,用法宝加持宝杵一声道友请现原形,霎时孔宣变作一只目细冠红孔雀。
正是:天开本性方识真,九戒三皈始自新,脱却羽毛归极乐,返本还原现本尊。
封神中,西昆仑陆压与灵鹫山燃灯道人已是顶尖高手,但面对孔宣也只能勉强自保。准提称其根行深重与西方有缘,欢喜的语气如同发现新大陆。因此将孔宣排在仅次于圣人的位置,丝毫也不为过可以说实至名归。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非圣人不可收之实力如此强大的孔宣,却是一名镇关总兵在纣王麾下当差。同邓九公、洪锦、张山之辈一个级别,要知道这三人在孔宣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是个屁,好比米粒之珠与日月争辉。
但不论怎么说现实就是现实,板上钉钉孔宣他就是纣王的手下。于是不禁有人会产生疑问,要学历有学历要经验有经验的孔宣为何甘愿给纣王当差呢?
首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下当时的封神大环境,其实,当时封神大环境与我们所处的今天是一样的。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而当时的封神也是如此,昊天上帝为了遏制泡沫经济,启动封神榜实施宏观调控,针对一家独大的道门进行资金与产业结构重组,在政策引导下阐教稳步扎实推进,重点优化和整治截教,间接扶持民营企业西方教向国有大规模迈进。人间统治六百年的成汤天下因为一个女人股票全面崩盘,生灵涂炭急需规划新的发展特区。我们今天是百年未遇的大变局,而封神是千年一遇之变局。
而孔宣就处在这样一个三界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孔宣道行深厚傲骨天成志向远大,自叹天下虽大其一人可往。他和许多人想的一样,在这个千年难得的机遇里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争得一席之地。可面对机遇如何去抓住机遇或许是每个人的一道难题。不过孔宣的原形乃世间第一只瞠目细冠红孔雀,其母亲是上古飞禽之祖神鸟凤凰,原文中凤鸣岐山西岐已生圣主。
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封神演义》·第一回
什么意思呢?就是西岐已被昊天上帝划分为新的发展特区。凤鸣岐山自然指的是凤凰,这就说明凤凰已经提前知晓未来的三界格局,而凤凰是孔宣的母亲,这么重要的消息肯定会告诉儿子。这样的话如何把握机遇对孔宣来说似乎是轻而易举,简单的相当于开卷考试了。到西岐谋个差事跟随老姜伐纣,就凭孔宣的能力最后的成就绝不会在他人之下。
但是孔宣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年轻气盛自命不凡,所谓:“混沌初分吾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像申公豹一样你说成汤危在旦夕,而我偏偏要扭转乾坤。《史记》里有云:“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孔宣知道纣王必亡,但想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从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孔宣选择了纣王的阵营,尽管只是区区一个城关总兵,但对孔宣来说不重要,因为醉意之意并不在酒。
历史前进的车轮,岂是一人之力能够阻挡得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随着西方准提道人的降临,孔宣最终为自己的狂傲买单。
其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孔宣糊涂也实乃无奈之举耳。孔宣也想过投身西岐,但西岐手握大权的是姜子牙,背后是元始天尊的阐教。而阐教向来自视玄门正道,对门人的要求特别高,孔宣的原形是一只孔雀,这在阐教弟子眼中如同截教一般是被毛戴角之辈。即使道行深厚也不会受到重用,甚至还会遭到冷眼嘲讽,生性高傲的孔宣自然不会自讨没趣。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呢,天下之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孔宣的母亲是上古神鸟凤凰,高贵的出身注定不是泛泛之辈。虽然没有选择阐教但也不愿意和截教同台论道,而封神大战又是阐截相争,如果两家都不去该去何处容身?又如何在这次机遇中脱颖而出呢?那便只剩下纣王的阵营了,所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这也符合孔宣的性格。学了些五行遁术的李靖下山都能当陈塘关总兵,那对于孔宣还不是自信手拈来。
前面已经说了孔宣醉翁之意不在酒,官大官小并不在乎,主要想看看阐教所谓的正道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牛逼。当金鸡岭下将众人收入囊中,发现什么正道也不过如此。再者,孔宣不遇知音不发声,他明白这次封神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因此也想着借此机遇谋求个归宿。所谓归宿也就是能降住自己的人,同时也就是孔宣的知音,谁能降住自己就跟谁走,只有亮出真本事才能令人五体投地心甘情愿。
后来,准提道人出手降服孔宣将其带去西方极乐世界,从此,天下之大终于有伴可往了。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一个热衷武侠与神话的文学爱好者,欢迎广大朋友们留言点评,不足之处望予以批评斧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云中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
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孔宣,天地间第一只孔雀,凤凰的嫡子,更有甚者推断孔宣就是西行化佛就是孔雀大明王,也就是佛母,可谓地位尊贵!在封神大战中,孔宣和陆压都是圣人之下顶尖的存在,可以说圣人不出,基本无人能压制孔宣,为什么这么法力高强的大能会甘愿在商纣手下打工?那是因为我们用后世“天子”来看待商纣,而商朝之后无人皇也不是说说而已!
商朝之前人间帝王是自称人皇的,也不祭拜上天的,而是祭拜祖先,要知道,火云洞三皇都是人皇出身,但是功德成圣,一身修为和圣人比肩!虽然商纣没有成圣的法力,但是也绝不只是“天的儿子”!人皇还是自有尊严在的,而商朝之后,人间帝王已经不是人皇了,而是自称“天子”,天的儿子,姿态已经摆的很低了,发布个命令也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封神的世界,手下有众多修行者,商纣会不知道女娲娘娘圣人的存在?商纣是知道的,虽然有酒后失态,但是内心绝没有后世那样对圣人的敬畏,因为贵为人皇,地位也是很尊贵的!
我们说了商纣本身人皇位也很是高贵,孔宣在其麾下效力也不丢人,火云洞三皇可以功德成圣,孔宣依附人间皇朝享受功德,期待有天可以成圣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者,商纣麾下可不仅仅只有孔宣,三朝老臣闻仲,截教三代大弟子,阐教十二金仙见面也称道兄!而不敢以长辈自居,李靖,一门多人肉身成圣,自己更是获封托塔李天王,任职天庭卫戍司令!阐教十二金仙觐见人皇也需要一层层上报,而不敢硬闯!
所以,如果明白了“人皇”二字的含义,也就明白孔宣在商朝为官,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在《封神演义》中,孔宣是一只上古神兽,本体是一只大孔雀,实力极其强悍,甩出的五色神光,圣人之下,无人能敌,所以他又被称为圣人之下第一人。
姜子牙率领大军伐纣,遇到的第一次困难,就是孔宣。孔宣太强悍,被纣王任命为总兵,曾经逼得姜子牙不想伐纣,还好后来准提道人赶来,帮助姜子牙降伏了孔宣,这件事才算过去。
那么,法力高深的孔宣,实力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成为一名总兵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孔宣作为一个强大的炼气士,驻守在商王国和其他诸侯的边界关键关卡,既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搜刮大量修炼资源,又能受到商王朝重视,得到大量资源补贴,还有商王朝气运加持,何乐而不为呢?
二是《诗经玄鸟》有提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契成为商族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传说就是简狄口吞玄鸟蛋,才生下契,玄鸟传说也有说是凤凰的,也有说万鸟之祖,孔宣又是凤凰之子,天地间第一只孔雀,所以说商朝之祖和孔宣一脉相承,孔宣助商朝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总得来说,当时三界秩序混乱,天庭还未建成、完善,人族乃是天地主角。孔宣投靠人族,可以获得人族气运、功德、资源。而封神以后,天庭有秩序了,修炼有成的基本都在天庭供职或者位列仙班,修炼资源也基本由天庭统一统筹调配,修炼者们也就不太愿意来搞什么人间富贵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